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民俗学-楞严9卷103中2笔记

创建日期:2025-04-24

  民俗学-楞严9卷103中2笔记

  19魔境五十

  19、4魔境五十,受阴十魔

  19、4、9受十魔九,空魔入心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103场中部2

  1、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

  又不断在这种境界当中禅修的善男子,见到色蕴消失,受蕴清晰、明白。

  2、于明悟中,

  在光明和觉悟的境界当中,得到什么呢?

  3、得虚明性,

  全部都是一种空虚的明性,说白了,就是一种空的境界,并不是明空无二的本性。

  4、其中忽然归向永灭,

  其中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呢?心全部都归向于永灭。一切都是没有的,“上无佛道可求,下无众生可度。”

  5、拨无因果,

  因果也没有,前世今生也没有,善报也没有,四谛也没有。

  6、一向入空,

  什么都没有,一切入于一种空当中。

  7、空心现前,

  这样的空在心面前现前。在空的境界现前,这是所谓的单空。

  8、乃至心生长断灭解。

  乃至心中产生一个长期断灭的见解。此名心中灭了常边的见解,一种无常的空见。

  如果觉得一切都是空的话,它是一种断灭的见解。

  9、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如果你发现的话,没有什么大的过错,这不是圣者的境界。

  10、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

  如果你认为它是圣者的一种解脱或者境界的话,那是有空魔入于你的心。

  有个空的执着来阻碍修行的话,这叫空魔。空魔可能不是一个空空的魔,忽然跳过来,入到你的心间;也可能有这样一个有形有相的魔,入于你的心间,也不一定的。

  11、乃谤持戒名为小乘,

  入了这个魔以后,就开始诽谤持戒的人,你们是小乘的,你们是声闻乘,不用持戒的。

  12、菩萨悟空有何持犯。

  我是菩萨乘的,一切都是空的,哪有什么持的戒,哪有什么犯的戒,什么都没有的。有一些狂密者、狂禅者,说什么都可以行持,没有必要取舍因果、受持戒律,等等。

  13、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

  这种人经常在一些有信心的施主面前,自己吹捧,没有什么因果,喝酒也是没有问题,吃肉也是没有过失,“酒肉穿肠过”;还有邪淫,做不净行,各种各样不如法的行为。

  14、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

  因为魔有一种力量,虽然他的行为特别不如法,但是很多人争先恐后地跟着他,不会对他产生产生怀疑、诽谤,一直忠心耿耿。

  15、鬼心久入,

  这些魔鬼入于心很长时间,到一定的时候,他的行为更加疯狂。

  16、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

  享用一些禁行,食用不净粪,食用酒肉,说“净秽平等、自他平等”等等。

  真正有“净秽平等、自他平等”的见解,倒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这样见解,直接去享受的话,到目前为止,密宗正规的寺院当中也好,高僧大德的行列当中也是没有的。即使见解上无取无舍,行为上也绝对不能做一些疯狂的行为。

  17、破佛律仪,

  这样的原因,最后破了佛陀制定的律仪、戒律。

  18、误入人罪。

  欺骗了很多业力深重的人,让他们堕入恶趣当中。

  19、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样的人丧失了正定和正受,从中开始堕落。

上一篇:民俗学-楞严9卷103中1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