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10卷110下笔记
19魔境五十
19、6魔境五十,行阴十魔
19、6、10行十魔十,五现涅槃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销息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110场下部
1、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
处在三摩定当中的善男子,修行得到一定境界,得到心凝坚固、正心了明的时候,魔不能得便。
2、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
他观察十二类众生的根本,同时也看到它的幽幽和清清,还有恒常有扰的源头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禅定当中最细微的、迁流不断的行蕴法。
3、于后后有生计度者,
观察行蕴的过程当中,好像念念相续的后面,又不断的产生,他就产生分别念,涅槃应该是存在的。
4、是人坠入五涅槃论。
有涅槃存在,这种人最终堕入五涅槃论当中。那这个五涅槃是什么样的呢?
5、或以欲界为正转依,
第一种涅槃,欲界六天,认为是转生的涅槃依处。他们觉得转生到欲界六天当中,已经获得了涅槃,死了以后上天堂。
6、观见圆明生爱慕故;
他们当时见到,整个世界圆满明了,光明的、灿烂的,蔚蓝的,特别庄严,然后产生爱慕之心,认为这是一种涅槃。
人死了以后,入天堂,天堂无比的庄严、无比的幸福,这是一种涅槃。
7、或以初禅,性无忧故;
第二种涅槃,他们认为转生到色界第一禅天当中,心没有什么忧恼,获得了一种轻安,这是一种涅槃。
8、或以二禅,心无苦故;
第三种涅槃,转生到了第二禅,心没有苦恼。心中无苦,没有苦恼所逼。
9、或以三禅,极悦随故;
第四种涅槃,第三禅心已经跟世间特别随顺,心有一种快乐,可以这么说。
10、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
第五种涅槃,苦和乐双亡,不受轮回生生灭灭,包括地水火风等各种灾难,这些是第四禅的一种涅槃。
11、迷有漏天作无为解,
他们认为,转生到有漏的天界,欲界和色界的天,是无为的解脱,是涅槃。
12、五处安隐,为胜净依。
这五处天界,特别快乐、安逸,是非常舒适、清净的涅槃。
13、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总共有五处最究竟的涅槃,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14、由此计度五现涅槃,
他们认为有五处涅槃,就是转生到上面的天界去了。
15、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这样的话,落入外道,失毁菩提性。
16、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这种是第十种外道,五蕴当中,承认五现涅槃的颠倒谬论。
把行蕴当中的十种阴魔已经讲完了,接下来做一个总结。
17、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
佛陀告诉阿难,上面所讲到的十种禅那,其实都是修行当中的一种邪行,一种狂解。这些修行都是不成功的,都是一种着魔的现象。
行蕴魔相=1、立无因论+2、立圆常论+3、立圆常论+4、立有边论+5、遍计虚论+6、死后有相+7、死后无相+8、死后俱非+9、死后断灭+10、五现涅槃
18、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
禅定跟行蕴,分别进行交战、交互的时候,出现类似的开悟,诸如此类上面所讲到的十种邪悟,不是真正的悟。它是一种邪见,并没有明白佛陀的境界,是一种颠倒的开悟。
19、众生顽迷不自忖量,
众生很可怜的,非常顽固的、迷惑的,不自量力,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自以为自己修得很好,自己学得很好,实际上自己的分别念很顽固,根本不知道。
20、逢此现前以迷为解,
遇到这些现前的时候,自以为这是真正的开悟,这是真正的解脱。
21、自言登圣,
原来是迷惑不解的迷乱显现,结果他们自己认为自己已经真的是开悟了。
22、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而且自言自语,或者在很多人面前说,自己已经得了圣者的位置,开始说大妄语,最后堕入无间地狱当中。
23、汝等必须将如来语,
佛陀对阿难等这些听众说,你们必须将我如来的这些语言,讲到的五十阴魔为主的、《楞严经》里面所讲到的这些法。
24、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
佛陀也说,我灭度之后,上面所讲的这些道理,你们应该尽量开示给末法时代的这些众生,让他们真正觉悟到其中的意义。
在末法时代的时候,尽量地传给众生,让他们了解此义。
25、无令心魔自起深孽,
不要让自己的心产生非常深重的恶孽。
任何魔,都是自己的心造成的,心产生的。通过《楞严经》的观察方式,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让自心不会被魔所控制,不会着魔的。依靠楞严咒的加持,心不要被魔一直控制,
26、保持覆护,销息邪见。
很好地保护这些禅定、禅修,维护什么呢?维护道义、修行、佛法,消除所有的邪见。一定要保护自己的道心,心不要被魔所控制。
27、教其身心开觉真义,
对自己的身心应该开觉这些真实的意义——教众生也好,教自己也好,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大家觉悟这里面所讲到的真义。
28、于无上道不遭枝歧。
在无上道当中,不要走弯路,不要入于邪知邪见的弯路当中。
29、勿令心祈,得少为足,
不要让自己的心,认为得到一点就可以了,善法方面不能有满足。
30、作大觉王,
做大觉王,大慈大悲的佛陀、大觉王。
31、清净标指。
做佛陀非常清净的标杆,清净的指南,或者是向导,至少不要给佛教添乱、捣乱、损害、带来不好的影响。
32、我讲过的经典(不算论典)当中,《楞严经》是最长的了,像以前《法华经》、《维摩诘经》,都不到一百课。这个算是最长的一个经典,也是最难的一个经典。
在讲《楞严经》的过程当中,不管是自身也好,还是学院也好,都遇到了很多的违缘。可能这是一个比密法还深的法,邪魔外道的影响比较大,自他遭受了很多难以想象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