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吃瓜民俗学名著楞严J碎碎念

创建日期:2025-06-11

  
     开悟由楞严,自闻有洞天

  吃瓜民俗学名著楞严J碎碎念

  1、信息定位

  1、1缘起

  第三轮读此书,计划是三个来源,(1)宣师解;(2)梦师解;(3)索师解。

  实际执行情况是,(1)“宣师解”的资料不能下载,网上听到第16场,桑田变沧海,没有了;沧海变沙滩,还是没有。

  (2)“梦师解”的资料是提前私存的,本次看完了。语言风格、唯识思路等各方面,好象不是太受用,印象不深,看完就看完了,信息无需定位。

  (3)“索师解”,从太平盛世→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沙滩,跨度5-6年,终于讲完113场。期间时常为人为经提心吊胆妄念纷飞,幸好无险平安,哈哈哈,都过去了过去了。这113场,来之不易,受用非浅。为方便日后查找信息,现在趁热打铁,把信息定个位。

  1、2定位系统

  这5-6年期间,时常在密城外溜达,城内的看家本事“虹身成就+即生成佛”,那肯定是没学到;但顺手牵羊,学会了“科判”这门手艺。历经数部大论的熏陶,完成了从陌生到熟练的转变。

  本书内容丰富、篇幅很长;解说113场,也不是个小数字。这样的对境,用“科判”做信息定位系统,是很不错的选择。

  经综合评估,找不到更好的定位系统了,决定就用“科判”做信息定位系统。“科判”是藏域最常用的工具,楞严J是汉域最广知的福田,此二缘和合,可谓金玉良缘+后生搭子,哈哈哈。

  1、3定位要素

  1、3、1按易理解、易记忆、感兴趣、约定俗成的原则,拎出八大内容,再加上头+尾,安立了十个甲字辈:

  甲一、宣经缘起+甲二、7处征心+甲三、10番显见+甲四、50如来藏性+甲五、25圣经验+甲六、楞严咒+甲七、55菩提路+甲八、7趣想情+甲九、50魔境+甲十、功德圆满

  1、3、2经体远没有论体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在八大内容以外,还有较多的内容。原则上就近靠前靠后并入十大甲字辈,在甲字辈下,单独给乙字辈的名分。

  这些内容还是很重要的,没把你们放在甲字辈,不要怪我耶,哈哈哈。如果甲字辈太多的话,就太杂多了,不容易记住。

  1、3、3对三个喜欢的比喻单独给了名分,并且没有再细分下级,以使事+喻+意更完整。

  演若达多妄想失头的比喻,专业爱好者们都知道。不能笑话达多同学呆萌萌的,人人有妄,歇不了耶。

  用长巾打六个结,再解六个结的比喻,说明了六根的关系、一根深入的道理。

  罗睺罗击四次钟的比喻,每次看到,第一念都是跟着“阿难大众俱矫乱”,傻傻地分不清“闻”与“声”;然后看完比喻,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再然后就忘了。下次遇到的时候,又会被惊艳到。最喜欢这个比喻,看过很多次都不厌。

  1、3、4科判的名称

  首先按约定俗成安立名称,前两轮读本书,浏览了省图书馆众多的释本,记下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名词,尽量安立为科判名称。比如七处征心、十番显见。

  如果没有约定俗成的名词,就在所辖范围内,找经文名词安立为科判名称。

  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天赐,那只能自主研发咬文嚼字安立名称了。

  为了看得顺眼,把有些古译名词,改成了现常见词。比如六入、六尘用六根、六境代替,五阴用五蕴代替。

  1、4科判是从索师学来的,本书是随索师学得最受用。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不忘桑梓,以此“楞严J科判”作为对索师的法供养。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唐罽宾国三藏般若译本中讲,“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宝云经》中讲“以法供养为最第一”。

  2、留存喜欢句以后勤拂拭

  本经文字太多,完整读一遍,实在太费劲。挑挑拣拣,找出一百句喜欢的内容,做为一年至少一读句。

  “开悟的楞严”哦,这一百句里,说不定有一句能让咱中个奖耶,要勤拂拭、尽量勤拂拭、老实勤拂拭;要多闻闻、自闻闻、反闻闻,在自然自在中闻到哪算哪。

  3、跌宕起伏的外境与内心

  5-6年的期间,随着外境由太平盛世→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沙滩的大幅度变迁,内心也随之跌宕起伏。“由法生故,种种心生”,回顾旁观,甚为有趣。

  3、1“2019-09-01的记录”

  师开讲《楞严经》,满心欢喜。

  无需考虑即列入精听,所有的理性思维,在制定第三轮计划时即已完成。密宗擅长心性+如来藏+魔境,师为密宗根本传承,在不破密宗戒的情况下,师会宣讲一些与经义相关的密宗见地。无与伦比,不可替代,翘首望释。

  经过前两轮的精读,已对本书混个面熟,本轮是最后一次投入精读的资源,愿解本书真实义。当下师开讲本书,感恩师之决定,也感恩使师之决定的所有因缘,尽管这些因缘与我没有半毛钱关系。按世间法的理论,这叫无福之人跑断肠,有福之人不需忙。

  回顾旁观: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当时的欢喜心记忆犹新。

  3、2“2019-10-26的记录”

  1、听课正上瘾,师例行停课了。我随喜,巴不得师冬眠才好,补上所有的体亏。

  3、我也暂停闻思本书,冷处理“征心”一段时间,后修必有期。

  4、感恩:制作梦参法师F宝、宣化禅师F宝、索DJ堪布F宝的D友们!

  感恩:“依止梦老学F法”微博号、“圣空甘露网”网站、“智悲同步教学网”网站、“智悲F网”网站、“静怡苑心灵乐园”微信公众号!

  回顾旁观:年度正常的停课,开启了无常的太平盛世→桑田成沧海的变迁,再也没有睌餐后一边散步一边看直播的幸福机会了。

  3、3“2020-10-05的记录”

  8、满心欢喜之过去心------“混饭三界”

  毗卢S是皇S,没找到持律师的踪迹,有一些那个年代的老照片,我想象着当年这位晒蜡师讲经说法时的法相。他在此圆寂之时,肯定已经从“混饭三界”修到了“弘范三界”的菩萨地。

  正在“弘范三界”的持律师,一定了知,师在宣讲本书的盛宴上,把他“混饭三界”的公案说得活灵有趣,意愿深远。哈哈哈,和诗两句:

  南方的甘蔗林哪,北方的清沙帐!

  北方的青纱帐哟,南方的甘蔗林!

  见性的《楞严J》哪,佛性的《宝性L》!

  藏传的《宝性L》哟,汉传的《楞严J》!

  “混饭三界”,安住在一年前法宴的过去心中,满心欢喜!

  “混学三界”,生起追随SS的未来心,也满心欢喜!

  回顾旁观:沧海期间的等待,为人为经提心吊胆。

  3、4等待等待等待,沧海变沙滩,《宝性论》圆满了。

  回顾旁观:沧海变沙滩,大有希望。

  3、5“2021-10-16的记录”

  5、三轮门不关

  第三轮计划,除了《楞严J》以外,全部完成归队了。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三轮门不关,等《楞严J》归队。就如同待在观景台,等着云开雾散,当雪山出来的时候,“一生只为这一刻”。现在怀疑,那种感受,是不是如来藏之显现许耶?

  回顾旁观:现在《楞严J》终于归队了,完成了第三轮计划,同时也完成了第四轮计划。

  3、6等待等待等待,《楞严J》113圆满了。

  回顾旁观: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3、7妙明清净的如来藏,云何忽生跌宕起伏的外境与内心?因为妄念呗。

  因为有妄念,苦难在经历的时候,主产品真的是苦、很苦、太苦、非常苦;苦难期过了以后,在舒服期,回顾旁观经过的苦难,还是比较舒服的。这是因为,一来眼前没有苦难,很舒服;二来苦难生产的副产品,对以后的人生,很有意义、很宝贵。

  如果没有妄念会怎样?应该就没有苦难和舒服之别了。傻啊?若不能识别苦难,及时披挂上阵,反而把苦难当做舒服来处置,解甲去归田,那不被苦难剥夺生存权才怪呢。哈哈哈,凡夫人不能这么玩的。毕竟感知环境并做出反应,是动物最基本的特性之一,不能读书读呆掉了,泯灭了必备的应激能力。

  当然如果有金刚钻的话,是可以揽瓷器活的。比如对济公来讲,哪有什么苦难可烦呢?他具足强大稳固的神通力,能胜一切凡夫的苦难,根本不需要产生分别苦难和舒服的妄念。没吃的、没穿的、没住的难得了他吗?不用瞎操心,他一打神通,就能有吃有穿有住。他的如来藏是不会忽生种种外境与内心的,而且能在如如不动中,自由“混饭三界”,顺便再帮一帮与他有缘的凡夫。

  4、众星捧真月、众论捧真义

  5-6年的期间,完成了第三轮和第四轮“饱读诗书战策”的计划,在众论的助捧下,基本了明白了本书的真实义,符合“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俗理。所有的疑惑心、好奇心都没有了,了结了几十年“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的心思。

  助捧的平台,当然是第三轮和第四轮大经大论融会贯通共同构筑的,但是也不能忽略鼎力之论的功劳,大致感谢一下。

  4、1对治:甲二、7处征心。

  知道了心在这七个地方不存在,那它到底在哪呢?讲了这么多“不在”,那倒是讲讲关键的“在”啊。满书也找不到“在”,好象导师没讲嘛。曾经因此疑惑而急死人,哈哈哈。

  《前行备忘录》和《四精要文》中的觅心法,对治这个问题,有重要帮助。

  4、2对治:甲三、10番显见。

  心性到底是什么样的?读过《立断》、《如是》后,知道了心性是什么样的,再去读10番显见,就比较容易理解心性的这十个侧面了。

  导师讲10番显见,为的是让大众理解心性。咱却反过来,先理解了心性,才能理解10番显见。这就像,有音乐天赋的人,是认识谱子而会唱歌弹曲的;咱没这太赋,学不会谱子,所以先要会唱歌,然后才能按照曲调唱谱子、弹曲子,这种本末倒置的奇葩方法,让咱提心吊胆地糊弄过了学生时代每一次音乐考试的及格线,哈哈哈。

  4、3对治:甲四、50如来藏性+甲五、25圣经验

  读过《中论》、《四百论》的下部、《入行论》中的《智慧品》等这些破人我法我的大论后,对50如来藏性+25圣经验,就很容易理解了。

  4、4对治:甲七、55菩提路

  读过《经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对55菩提路,就很容易理解了。各经各论的说法不一,思路一打开,都容易理解了。

  4、5对治:甲八、7趣想情

  读过《如意宝藏论》,对7趣想情,就很容易理解了。

  对世界的起源、生物的起源,各经各论的说法不一。其实的话,盘古开天地也好、上帝创世纪也好,在他们干活之前,世界就是什么都没有的“如来藏”嘛。他们干活后,有了山河大地、有了生物,这就相当于“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嘛。虽然名词、名相不同,但是法相、事相真的很相似耶。脑洞一大开,都容易理解了。

  在尤迦南达写的《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中,涉及到一些S经中的名词与语句,这位了不起的印籍瑜伽行者,没有以公知的世俗意去运用这些文字,而是以胜义谛的意思运用了这些文字。真理的法相只有一个,就如同珠峰只有一个,不同的高人从不同的路线登顶,看到的风景应该是大差不差的。貌视各说各的语言,实际上这些语言表述的法相,有着较高的相似度。咱没本事登顶,听他们说说就行了。

  4、6对治:甲九、50魔境

  感觉本书中的魔境,与大圆满中的“觉受”很相似,都是“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现观庄严论疏》第四正等加行品中,系统讲了“当知诸过失,有四十六种”;其他的大经大论中,广泛讲了零散的过失。各经各论的说法不一,思路一打开,就容易理解了。

  4、7对治:书中推理

  读过中观+因明的数论后,对本书中众多的推理,很容易理解。

  4、8众论捧楞严,楞严捧众论,共同构筑了“饱读诗书战策”的平台。

  智悲光曰:“了知犹如补丁易脱落”,是的啦,随着离“读完”各经各论的时间越来越久,各种各样的补丁将脱落得越来越多,直至平台散塌,那时再读楞严,可能又成了新面孔。

  学觉一年,觉在眼前;学觉两年,觉在大殿;学觉三年,觉在天边;又学三年,“饱读诗书战策”;再学三年,老年呆呆,回到学觉前。哈哈哈,石头很滑,毋走俗路耶。

  5、感谢

  开始:感谢师决定开讲本经的所有因缘!

  结束:感谢师讲完本经的所有因缘!

  总之:感谢让咱学完本经的所有因缘!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上一篇:楞严信息定位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