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量理宝藏10品观自利比量76笔记
1、提纲
量理宝藏=甲一、入论分支+甲二、真实论义+甲三、造论究竟之事宜。
甲二、真实论义=乙一、从总反体抉择所知(1-7品)+乙二、决定能知量之自性。
乙二、决定能知量之自性=丙一、法相之安立(8品)+丙二、抉择各自事相之义。
丙二、抉择各自事相之义=丁一、现量(9品)+丁二、比量。
丁二、比量=戊一、自利比量+戊二、他利比量。
戊一、自利比量=己一、法相(462)+己二、抉择意义。
己二、抉择意义=庚一、通达之因+庚二、说明由因所证之所立。
庚二、说明由因所证之所立=辛一、安立法相+辛二、认清事相+辛三、宣说有害宗法之相违。
辛三、宣说有害宗法之相违=壬一、总安立+壬二、分别之自性;
壬二、分别之自性=癸一、现量相违(595)+癸二、比量相违。
癸二、比量相违=子一、事理相违(597)+子二、信许相违+子三、共称相违。
子二、信许相违=丑一、法相(599)+丑二、分类(600)+丑三、分析意义。
丑三、分析意义=寅一、真实说明差别(602)+寅二、以圣教之差别而分说(603)+暂停偈(604)+寅三、遣除于彼之诤论
寅三、遣除于彼之诤论=卯一、遣除等同他宗(606)+卯二、遣除能障不成所立之过(607)
子三、共称相违=丑一、法相(609)+丑二、决定彼之自性。
丑二、决定彼之自性=寅一、略说(611)+寅二、广说。
寅二、广说=卯一、第一种说法+卯二、第二种说法+卯三、分析彼等之意趣。
卯一、第一种说法=辰一、破他宗之观点(614)+辰二、说自宗之合理性。
辰二、说自宗之合理性=巳一、可说共称(616)+巳二、认清名词已成共称。
607、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二丑三寅三卯二、遣除能障不成所立之过。
若谓自语及论义,障碍之中仅生疑,彼乃无咎之所立,故非宗法之过失。
此非由依障碍中,生起怀疑成为过,是由彼词不证成,所立安立为过失。
立宗表明自意乐,如若相违毁立宗。是故有过之言词,辩论之时招自负。
609、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一、法相;
立宗与世共称悖,即是共称之相违。
611、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一、略说;
声论派师所承许,名义直属前已破。随意所说已证实,是故共称亦成立。
614、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二卯一辰一、破他宗之观点;
依有之因能遮破,怀兔即是月亮说。此无比喻凡有者,所有名词可说故,
名词之义存在者,可称月亮故相违。
616、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二卯一辰二巳一、可说共称;
世间使用名词成,承许彼者即共称。彼于一切所知法,可故共称遍一切。
有称则谓共称词,于未共称违世间。于诸所知皆适宜,用共称名如烹饪。
2、卯二、遣除能障不成所立之过:若谓自语及论义,障碍之中仅生疑,彼乃无咎之所立,故非宗法之过失。
如果与自己的语言(自语)或者论典相违(承许相违、圣教相违),按照自宗来讲就是自己的语言前后矛盾、自己的语言有直接间接的矛盾,有这种矛盾则不能建立所立。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它能构成障碍之故。如果产生障碍的话,所要建立的法就不能被证成。不能被证成的原因是对所立产生怀疑。比如说,我前面说声音是无常的,紧接着就说声音是常有的,到底所立是常有还是无常,听者会产生一种怀疑。这样犹豫不决的心能不能建立你的宗派呢?不可能的。
3、假设对方认为,自语相违和论典相违的障碍当中能产生怀疑,正因为只是在所立方面产生一种怀疑,而没有过失,所以这并不是宗法的过失。意思是自语相违和论典相违虽然对所立方面有障碍,但是这样的怀疑不会构成所立的真正过失。
4、遮破对方的观点:此非由依障碍中,生起怀疑成为过,是由彼词不证成,所立安立为过失。
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既然已经产生了怀疑,那它肯定不能成立立宗。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在证成任何一个事物的时候,并不只是从词句之间的障碍而产生怀疑的角度安立为立宗的过失的,而是对立宗产生了一种怀疑,具有怀疑性的词句实际上对立宗的成立有一定的障碍,有障碍则不能证成立宗。
如果前面说声音无常,后面紧接着说声音常有,那常有实际上对无常的建立起了障碍,因此立宗就不能成立。立宗不能成立的话,这种推理无法建立。因此,并不是单单从产生怀疑的角度来安立为过失,而是具有怀疑性、障碍性的词句根本不能证成所立。所以成为所立的过失应该是有的。并不只是从具有障碍中产生怀疑而成为过失的,而是因为这种词句根本不能证成所立。
有障与有害的差别,如果有障,间接说明对建立立宗方面还是有害的,因为它根本不能成立所立。推理的时候,只要想建立立宗,那么任何一个有障碍的法间接来讲或者从最终的角度来看,都不能证成立宗。
5、立宗表明自意乐,如若相违毁立宗。是故有过之言词,辩论之时招自负。
一般来讲在辩论的场合中,任何一个立论者都会立下自己的宗,而这种立宗实际上表明了他的意乐———承认什么样的观点、不承认什么样的观点。这一点,通过他的语言就能表明。所以,如果自己的语言直接间接产生了一些相违,那么就毁坏了自己的立宗。比如我前面说黄牛具有项峰垂胡,后面又说黄牛不存在这些法相,这是很明显的相违。当然有些不一定有如是明显的相违,而是间接的相违,但间接相违也可以推出来他的话有矛盾。
6、子三(共称相违)丑一、法相:立宗与世共称悖,即是共称之相违。
这里的立宗不一定是三相推理的立宗,平时自己说一句话也算一种立宗。立宗和人们共称的道理完全相违,就叫做共称相违。比如说世间上人们共称的:大腹盛水的东西叫做瓶子,具有项峰垂胡的动物叫黄牛……如果违越了这种原则、违越了这样的世间轨则,这就是共称相违。
总的来讲,所谓共称相违是人们对某个法已经有固定的名称,但是我不叫这个名称反而叫另一个名称。比如在轨道上奔驰的东西叫做火车,然而我们却称之为飞机,这样的话,人们都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不可能的!火车怎么能叫飞机呢?
7、丑二(决定彼之自性)寅一、略说:声论派师所承许,名义直属前已破。随意所说已证实,是故共称亦成立。
因为所谓的声论派认为名和意义有自相的相属关系,比如说“瓶子”和“瓶子”所表达的外境的自相的瓶子这两者,他们认为有自相的相属关系。但自相的关系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这一点我们在第五品观所诠能诠品中已经讲了:如果名和意义或者名和外境有自相的关系,那任何一个人口里发出火的声音的时候,他的口里就会出现火焰;一个人口里发出水的声音的时候,他的口里也产生流水等等,有这种过失。语言与外境的自相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这些名言,应该说是命名者凭自己的意乐和想象力假立的。
8、共称=真实共称+假立共称
真实共称就是人们已经有这个称呼了,比如说具有项峰垂胡的动物叫黄牛,知言解义的众生叫人,这样的名称是人们已经共同运用的,这叫做真实的共称。
假立的共称是指将来可以共称,比如说具有项峰垂胡的动物,虽然人们现在已经共称为黄牛,但是我们以理推理或者从假立的角度来讲,它也能以其他动物的名称来称呼,如骏马等。用其他名称来代替也没有任何相违,这叫做假立的共称。从可以共称、可以称呼的角度来讲,世间中的任何一个法都可以取其他名字,水也可以叫火,火也可以叫柱子,柱子也可以叫美国人。如果有人觉得这会不会乱套,那我们就可以这样回答:从已共称的角度来讲是有点乱套,但是从将来可共称的角度来讲一点也不乱套,因为这是以理可成的。所以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真正来讲,名和义没有自相的关系,所有名称全部是凭自己的想象和意乐而假立的。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由此共称得以立足。
9、辰一、破他宗之观点:声论派的观点:依有之因能遮破,怀兔即是月亮说。
他们以存在的理由遮破怀兔者也可以称为月亮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怀兔是月亮的另一个名称,因为人们都看见在月亮上面有兔子的影像存在,所以词藻学中经常叫月亮为怀兔者。但声论外道说,怀兔者不能用月亮的名称,因为已经遮破了利用月亮名称的可能。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存在之故。
表面上看,声论外道认为怀兔者(天空中显现的白圆的东西)不能称为月亮,为什么呢?唯一理由是它存在之故。
声论外道承认名称和外面的自相法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有直接关系,那我们用这种推理来推翻对方的观点就非常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对方承认怀兔者不可以称呼为月亮,因为它存在之故。既然如此,那么所有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怀兔者的存在,除了这个以外其他名称的存在对它来讲就无济于事。所以,如果按照你们的观点,名词与意义真正有直接意义上的结合关系,那么怀兔者也不能称呼为月亮。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存在之故,而存在的法是不能这样称呼(怀兔者称呼为月亮)的。不能称呼的原因,因为其他任何一个法的存在并不是你们所承认的怀兔者的存在。这样一来,除了怀兔者以外就没有其他存在的法了。
按照我们的观点,怀兔者可以称呼为月亮,因为这是已经称呼完了的,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称呼就有世间共称的违害。但是,不仅怀兔者可以有月亮的称呼,而且具有项峰垂胡的动物也可以叫月亮,黄牛也可以叫月亮。有些人认为黄牛怎么能叫月亮?黄牛叫月亮不是闹笑话吗,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从已经共称的角度来讲不能叫月亮,但是从将可共称的角度来讲,它完全可以叫月亮。
10、遮破因成了不定因:此无比喻凡有者,所有名词可说故,
这是讲不定因。“怀兔者不能称呼为月亮,因为存在之故”的推理实际上不合理,为什么呢?
因为它没有同品喻。为什么没有同品喻呢?既然名称和外面的自相法有直接关系,那“怀兔者不能说月亮,因为存在之故”这种推理的同品比喻就找不到。
而从我们将可称的角度来讲,任何一个法只要存在都可以叫月亮。不仅是存在,不存在的法也可以叫月亮,石女的儿子也可以叫月亮,当然这是从想象的角度来讲的。所以凡是有的东西,所有的名称都可以用来称呼它;那凡是存在的法,都可以称呼为月亮。而你们这种法并没有比喻,所以这种推理完全成了不定因。
11、遮破因成了相违因:名词之义存在者,可称月亮故相违。
名称的意义只要存在,就可以用月亮来称呼。如果你说“怀兔者不能叫月亮,因为存在之故”,那就完全相违。因为,它是存在的原因可以叫月亮。
外道承认共称的法,我们还这样取,就有世间共称的相违,而我们承认可共称的东西确实可以这样叫,如果可共称的法不能这样称呼并一再遮破,那就不合理,因为有世间正理的妨害。所以,这种因已经成了相违因。
12、辰二(说自宗之合理性)巳一、可说共称:世间使用名词成,承许彼者即共称。
首先,我们要认识什么是可说共称。可说共称是指我们对任何一个法都可以用不同的名称,比如说瓶子可以叫月亮,月亮可以叫太阳,太阳可以叫地球。有些人好像在心里暗笑,太阳怎么可以叫地球?当然,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并不是太阳。但这是从已共称的角度来讲的,这种习气我们相续当中都有。而从可共称的角度来讲,我们完全可以给它取其他的名称。我们承许世间上任何一个法都可取与现在不同的另一个名称,就像世间人们所说的那样,它有合法权,它取什么样的名称都可以,因为名称是假立的。
如果像外道所说的那样,名称和意义有直接关系,那么一个法只能有一个名称,名称多的话法也多,可是并不是这样。一个人就有许许多多的名称,一个人只能固定一个名称是不可能的,从可共称的角度来讲,每个法都可以有很多的名称。
13、彼于一切所知法,可故共称遍一切。
这样的共称,是遍于一切所知法的。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不同名称的缘故,可共称遍于世间任何一个法。只不过以前人们没有使用这个名称而已,实际上每一个法都可以有不同的名称,而且这些不同的名称可以换来换去,这一点没有任何限制。这是从可共称遍于一切的角度来解释的。
14、有称则谓共称词,于未共称违世间。于诸所知皆适宜,用共称名如烹饪。
有些人这样说:对已经有共称的法,我们以从来没有用过的一种名称来称呼,世间上的人一定会觉得非常奇怪,这难道不违越世间的共称吗?比如说我们将瓶子叫月亮,月亮叫地球,那这样,全世界哪一个民族的人会承认月亮叫地球呢?世间上的人都会反对,那怎么办?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虽然从人们已经共称的角度来讲可以这样说,但是我们以理观察的时候,其他名称也可以叫,因为所有的名称都是凭想象安立的,在事物的本质上并不成立少许实质,因此可以这样安立。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称呼,但是可以这样称呼,这样的法就可以共称。比如,虽然我们现在没有把月亮叫地球,但是它可以叫地球,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月亮叫地球。就像饮料,现在还没有喝,但是它可以喝,所以叫饮料。对这个推理你们稍微观察一下就会明白,因此世间上的任何一个法都可以用不同的名称。
量理宝藏科判整理
607、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二丑三寅三卯二、遣除能障不成所立之过。(第76课)
若谓自语及论义,障碍之中仅生疑,
彼乃无咎之所立,故非宗法之过失。
此非由依障碍中,生起怀疑成为过,
是由彼词不证成,所立安立为过失。
立宗表明自意乐,如若相违毁立宗。
是故有过之言词,辩论之时招自负。
608、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共称相违)分二:
609、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一、法相;(第76课)
立宗与世共称悖,即是共称之相违。
610、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决定彼之自性)分二:
611、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一、略说;(第76课)
声论派师所承许,名义直属前已破。
随意所说已证实,是故共称亦成立。
612、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二(广说)分三:
613、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二卯一(第一种说法)分二:
614、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二卯一辰一、破他宗之观点;(第76课)
依有之因能遮破,怀兔即是月亮说。
此无比喻凡有者,所有名词可说故,
名词之义存在者,可称月亮故相违。
615、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二卯一辰二(说自宗之合理性)分二:
616、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三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二卯一辰二巳一、可说共称;(第76课)
世间使用名词成,承许彼者即共称。
彼于一切所知法,可故共称遍一切。
有称则谓共称词,于未共称违世间。
于诸所知皆适宜,用共称名如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