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2品道智21(269-295)笔记
1、《现观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宣说入造论之分支+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乙三、造论圆满之尾义
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丙一、略说现观之自性+丙二、广说彼之分类+丙三、如是宣说之摄义。
丙二、广说彼之分类=丁一、别说对境三智法相——三智+丁二、略说彼相加行——四加行+丁三、广说所得果之功德——法身。
丁一、别说对境三智法相=戊一、相无生之现观遍智(1品)+戊二、道无相之现观道智(2品)+戊三、基无我之现观基智。
戊二、道无相之现观道智=已一、生道智之所依支分+已二、能依有支之道智。
已二、能依有支之道智=庚一、无缘了知三道之现观见道道智+庚二、已见修行之现观修道道智。
庚二、已见修行之现观修道道智=辛一、修道之作用+辛二、具作用之真实修道。
辛一、修道之作用=壬一、本体+壬二、分类。
壬二、分类=癸一、能依修道之作用+癸二、所依补特伽罗之超胜作用(278)
癸一、能依修道之作用=子一、暂时之作用+子二、究竟之作用(277)
子一、暂时之作用=丑一、成办顺缘之作用(275)+丑二、遣除违缘之作用(276)
辛二、具作用之真实修道=壬一、后得福德自性有漏修道+壬二、入定智慧自性无漏修道。
壬一、后得福德自性有漏修道=癸一、后得资粮自性未生令生之因——胜解修道+癸二、已生令不退之因——回向修道+癸三、未退令增长之因——随喜修道。
癸一、后得资粮自性未生令生之因——胜解修道=子一、真实宣说+子二、宣说彼之功德(285)
子一、真实宣说=丑一、总说本体(283)+丑二、别说彼之分类(284)
癸二、已生令不退之因——回向修道=子一、略说本体(287)+子二、广说分类。
子二、广说分类=丑一、所回向资粮之分类+丑二、能回向方便智慧之分类(292)+丑三、回向殊胜作用之分类。
丑一、所回向资粮之分类=寅一、智慧资粮(290)+寅二、福德资粮(291)
丑三、回向殊胜作用之分类=寅一、总作用(294)+寅二、别作用(295)
275、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一子一丑一、成办顺缘之作用;
遍息敬一切。
276、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一子一丑二、遣除违缘之作用。
能胜诸烦恼,祸患不能害。
277、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一子二、究竟之作用
菩提…
278、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二、所依补特伽罗之超胜作用
…供养依。
283、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一子一丑一、总说本体;
胜解谓自利,俱利及利他,当知此三种。
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一子一丑二、别说彼之分类。
各有下中上,别别为三品,又以下下等,复各分为三,共二十七种。
285、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一子二、宣说彼之功德。
般若波罗蜜,于诸胜解位,由三种九聚,赞事及称扬。
287、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一、略说本体;
殊胜遍回向,其作用最胜。
290、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一、智慧资粮;
无所得行相,不颠倒体性,远离…
291、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福德资粮。
…佛福品,自性念行境。
292、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能回向方便智慧之分类;
有方便无相。
294、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三寅一、总作用;
诸佛所随喜,不系于三界。
295、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三寅二、别作用。
下中及上品,是余三回向,生大福为性。
2、见道的十六行相已经讲完了,对见道菩萨的功德有所认识了,那么二地到十地之间的修道菩萨相续中有什么样的功德和智慧呢?下面会从不同反体的角度进行叙述。今天开始讲修道的境界。
3、辛一(修道之作用)壬一、本体:
修道作用的本体是具有大乘修道的殊胜作用。
4、丑一、成办顺缘之作用:遍息敬一切。
第1法、内在的因——心拥有自在而普遍息灭分别妄念。菩萨由于见道时已断了见惑,在修道位心特别堪能,很容易息灭分别念。
第2法、敬礼外缘——宣说取舍的善知识等一切大德。就是相续当中没有傲慢心,对所有宣讲取舍的善知识非常恭敬。他对任何一个传授真理的人都非常恭敬,因为他知道善知识是一切功德的源泉。
5、丑二、遣除违缘之作用:能胜诸烦恼,祸患不能害。
第3法、能战胜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作为修道的菩萨,很容易就可以胜伏这一切烦恼。
第4法、果痛苦之祸患不能侵害,修道菩萨也不会受到这些祸患的危害。
6、子二:究竟之作用:菩提…
第5法、能成就圆满正等觉的菩提果位。
7、癸二、所依补特伽罗之超胜作用:…供养依。
第6法、不但安住于修道境界的补特伽罗本人值得供养,连他所住的地方也成为一切人天的供养之依处。
8、明天我要去一个山洞,伏藏大师大乐洲(德钦朗巴)曾在那里取出过一函大鹏修法的伏藏,依于种种因缘,我必须要去一趟。我们前年去过法王如意宝传《大圆满心性休息》的山洞,它现在还是保存得非常好。山洞本身是很平常的,但成就者使它具有了加持。尤其是在这些地方闭关修行,更容易感受到其不凡的力量。
9、莲花生大士就授记说:列绕朗巴、法王如意宝是末法时代非常有威力的伏藏大师。我为什么要求大家常念《大自在祈祷文》呢?因为这是列绕朗巴、法王如意宝的密意,再加上是麦彭仁波切所造,所以对五浊恶世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10、辛二(具作用之真实修道)分二:一、后得福德自性有漏修道;二、入定智慧自性无漏修道。
这里的“有漏”、“无漏”不能按《俱舍论》里所讲的意义来理解,而应该是有分别、无分别的意思。
11、壬一(后得福德自性有漏修道)分三:一、后得资粮自性未生令生之因——胜解修道;二、已生令不退之因——回向修道;三、未退令增长之因——随喜修道。
胜解、回向、随喜三种修行从资粮道开始就有,但修道所摄的三者具有更高、更稳固的境界。
12、癸一(后得资粮自性未生令生之因——胜解修道)丑一、总说本体:胜解谓自利,俱利及利他,当知此三种。
胜解修道可以分为自利、自他二利以及他利三种。
修道是指一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其中一到七地之间叫做不清净七地,此时由于染污意识——我执的细微部分没有断除,还有一些自利的分别念,所以其胜解成为自利法身的源泉,因此叫做自利胜解修道;
第八地和九地已经断除了染污意识,烦恼障得以清净,获得了自他平等的境界,其胜解为自性身的源泉,所以叫做自他二利胜解修道;
有学道末际——十地的事业跟佛陀极为相似,其胜解成为利他色身的源泉,因此叫做他利胜解修道。
所谓胜解,是具有不退转的信心之义。胜解的对境之一是果般若,而果般若的主要来源是文字般若(宣说般若的经论)和道般若,对这三种般若产生不退转的信心,就叫做胜解信。“胜解”在藏文中是“木巴”,有兴趣、信仰、信心的意思,胜解信属于信心当中的较高层次,与一般的信心不同,是一种与智慧无二无别的非常坚定的信心。
13、丑二、别说彼之分类:各有下中上,别别为三品,又以下下等,复各分为三,共二十七种。
以上三种胜解修道,每一种又分为上中下三品,比如自利胜解就有上品自利胜解、中品自利胜解和下品自利胜解三类,其中每一类又各分为三品,于是就有上品的上品、上品的中品、上品的下品等分类,这样一直分下来,总共有二十七种。
14、子二、宣说彼之功德:般若波罗蜜,于诸胜解位,由三种九聚,赞事及称扬。
对般若波罗蜜多处于胜解位的诸位菩萨,其高超境界不但令人们生起极大的欢喜心,频频赞叹,也会引发十方诸佛从三类九种的角度对其功德作出肯定:对自利胜解位的菩萨直接宣讲功德而作九种赞叹;对二利胜解位的菩萨进行供养、赐予法语等九种承事;对他利胜解位的菩萨作九种称扬。
称扬和赞叹是有差别的:赞叹是直接宣讲对方的功德,实事求是地告诉他;称扬是不但要跟他讲,还要替他宣扬,使影响范围更加广阔。
15、癸二(已生令不退之因——回向修道)子一、略说本体:殊胜遍回向,其作用最胜。
圣解脱部和狮子贤关于回向修道的观点有所不同,圣解脱部把回向修道分为十二种,狮子贤把回向修道分为十一种。哦巴活佛采用狮子贤的观点,分了十一种;如果分十二种的话,那么总说的这两句也算为一种。
回向修道的本体是殊胜回向的修道后得智慧,所回向的是有漏无漏的一切善根,回向的对境是令所有众生都获得圆满无上的菩提果位,回向的方法是以智慧和方便无二无别的方式作回向——一方面用智慧来缘佛果,一方面用大悲来缘众生,因此说这是作用最为殊胜的回向。智慧和大悲无二无别,这也是下面每一种回向都必须要具足的功德。
16、丑一(所回向资粮之分类)寅一、智慧资粮:无所得行相,不颠倒体性,远离…
智慧资粮方面有三种回向:
第1法、由于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空性,所以无有所回向的善根、能回向者和回向的对境此三轮的行相可得,完全以三轮体空的方式而作回向(按照哦巴活佛的解释方法,是把“无所得”算作第一个,“行相”分在下面;而其他讲义中多是把“无所得行相”算作第一个。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后一种比较好理解)。
第2法、能回向的识具有不颠倒的体性。如果我们的心被各种执著所染污,那就变成了颠倒的;而修道菩萨已经证得了三轮体空,所以回向时心里完全没有任何的分别执著相。
第3法、回向的本体远离了一切人我、法我等戏论的分别行相,安住于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的实相。
以上从所回向的善根、能回向者以及回向的本体三个方面安立了三种智慧资粮,真正的智慧资粮是无有任何相可得的。这当然是很高的境界,我们现在每天念《普贤行愿品》回向,还只是有相的回向。
17、寅二、福德资粮:…佛福品,自性念行境。
第4法、对于佛陀、菩萨、声闻阿罗汉以及凡夫所作的一切福德资粮本性的善根,通通用心随念来回向给一切众生,这就是福德资粮的行境。
18、在回向时要念诵佛菩萨所造的一些特别殊胜的发愿文,比如《普贤行愿品》、龙猛菩萨造的回向文、《入行论》中寂天菩萨所造的回向文等,同时心里要想:佛陀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文殊菩萨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这样来回向,我们也可以得到回向修道的一分功德。
米拉日巴尊者说过:山上的修行人和山下的施主二者有共同成佛的因缘,这个因缘主要靠回向来促成。当然,这也需要往好的方面作回向,如果往不好的方面作回向,善法也会成为恶果的因。藏地有一种做法:比如一个人念满了一亿遍咒语,就会特意把这个念珠拿到一位高僧大德那里,让他摸一下,请他帮忙作殊胜的回向。这种习惯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凡夫的分别念极其有限,靠它成办不了很大的事,但当自己回向的意乐与上师的无缘大悲融为一体的时候,善根也就成了菩提的因。为了使自己的善根圆满,有时候交一点钱请僧众念经回向,也是一样的道理。
19、丑二、能回向方便智慧之分类:有方便无相。
能回向方面,主要是智慧方便双运。整部《现观庄严论》的核心就是空性和大悲无二无别,不管是讲加行道、见道还是修道,这都是中心思想。
第5法、方便的特点,就是将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他们都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第6法、智慧的特点即是三轮无分别相。
当然,三轮体空的无缘回向对于凡夫人来讲有一定困难,那么就应如华智仁波切所说,在回向时心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以及前辈大德、传承上师们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这也是一种相似的三轮体空。
20、丑三(回向殊胜作用之分类)寅一、总作用:诸佛所随喜,不系于三界。
第7法、顺缘:佛陀通过随喜的方式而垂念。
第8法、并不是属于违品欲界等三界的相似回向。修道三轮体空的境界和为众生回向菩提的思想完全是超离三界的,并非那些自利的、谋求世间利益的不究竟回向可比。
21、寅二、别作用:下中及上品,是余三回向,生大福为性。
第9法、为宣讲道的所依十善业、四禅、五神通等而回向,这叫做小士道的回向,也叫下品回向。
第10法、为宣讲暂时道预流向、预流果等小乘四向四果的境界而作回向,这叫做中士道的回向,也叫中品回向。
第11法、为宣讲究竟道无上菩提大士道、获得最终无上圆满菩提果位而回向,这叫做上品回向,是最高尚的回向。
回向共有以上十一种。狮子贤和解脱部对此的分摄稍有不同。
现观庄严科判
269、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已见修行之现观修道道智)分二:
270、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修道之作用)分二:
271、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一、本体;(这个科判没有颂词)
272、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分类)分二:
273、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一(能依修道之作用)分二:
274、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一子一(暂时之作用)分二:
275、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一子一丑一、成办顺缘之作用;(第21课)
遍息敬一切。
276、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一子一丑二、遣除违缘之作用。(第21课)
能胜诸烦恼,祸患不能害。
277、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一子二、究竟之作用(第21课)
菩提…
278、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二、所依补特伽罗之超胜作用(第21课)
…供养依。
279、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具作用之真实修道)分二:
280、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后得福德自性有漏修道)分三:
281、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一(后得资粮自性未生令生之因——胜解修道)分二:
282、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一子一(真实宣说)分二:
283、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一子一丑一、总说本体;(第21课)
胜解谓自利,俱利及利他,
当知此三种。
284、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一子一丑二、别说彼之分类。(第21课)
各有下中上,别别为三品,
又以下下等,复各分为三,
共二十七种。
285、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一子二、宣说彼之功德。(第21课)
般若波罗蜜,于诸胜解位,
由三种九聚,赞事及称扬。
286、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已生令不退之因——回向修道)分二:
287、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一、略说本体;(第21课)
殊胜遍回向,其作用最胜。
288、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广说分类)分三:
289、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所回向资粮之分类)分二:
290、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一、智慧资粮;(第21课)
无所得行相,不颠倒体性,
远离…
291、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福德资粮。(第21课)
…佛福品,自性念行境。
292、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能回向方便智慧之分类;(第21课)
有方便无相。
293、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三(回向殊胜作用之分类)分二:
294、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三寅一、总作用;(第21课)
诸佛所随喜,不系于三界。
295、甲三乙二丙二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三寅二、别作用。(第21课)
下中及上品,是余三回向,
生大福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