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解宝灯论(结文432-447)笔记
1、《定解宝灯论》=甲一、初善首义+甲二、中善论义+甲三、后善末义
甲二、中善论义=乙一、依教理广说+乙二、以殊胜窍诀略说+乙三、宣说造论方式(443)
乙二、以殊胜窍诀略说=丙一、宣说本论之殊胜+丙二、以窍诀方式宣说本论要义。
丙一、宣说本论之殊胜=丁一、以感叹之语宣说(434)+丁二、于彼殊胜义生信之理(435)+丁三、以喻阐明彼者殊胜(436)
丙二、以窍诀方式宣说本论要义=丁一、明示法器(438)+丁二、略说本论要义
丁二、略说本论要义=戊一、正说彼义(440)+戊二、于此应以窍诀方式观修(441)+戊三、略说彼者境界殊胜(442)
甲三、后善末义=乙一、以清净意乐令他人分享此法(445)+乙二、以利他悲心而造论(446)+乙三、以本论殊胜劝诸后学应善勤修(447)
434、甲二乙二丙一丁一、以感叹之语宣说;
如是甚深七难题,以具深广义语句,解释之时流浪者,不禁恭敬感叹言:
呜呼犹如井中蛙,未见他宗深法海, 仅品自宗井水味,吾等傲慢以此摧。
435、甲二乙二丙一丁二、于彼殊胜义生信之理;
文殊化现为荣索,龙钦圣意大海中,具有各种宝法藏,舍彼求假宝真迷!
以理观察法智者,恒无恶魔作障故,依传理智狮吼声,于莲师教之自宗,
殊胜自性得诚信,摧毁偏袒他宗慢,握稳智慧宝剑柄,如此良机亦赐他。
436、甲二乙二丙一丁三、以喻阐明彼者殊胜。
所闻法理甘露海,甚深之义如意宝,住于何处亦当取,不随名相之人士。
多闻能言亦不证,俱生智深以伺察,不解深义如地藏,谁持此法为智者。
知取能令我心成,智藏宝器深广海,善妙教言时机后,欣然畅饮龙王海。
依从中出善说河,定证智慧广阔海,知彼源泉即龙王,持明传承之言教。
吸取虚空精华义,品利自心甘露味,点亮能得大威力,智慧稀有正法灯。
438、甲二乙二丙二丁一、明示法器;
口出此语敬礼时,仙人则于流浪者,更为深入而归纳,上述之义教诲言:
殊胜正法狮子乳,唯慧妙器可盛纳,余者纵勤亦不存,容此法器即此者。
440、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正说彼义;
阿字无生之法门,绕字远离诸垢门,巴字显现胜义门,匝字无生无死门,
那字远离名称门,德字甚深智慧门。
441、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二、于此应以窍诀方式观修;
此等六门每一门,若以二谛理观想,修持如幻之等持,无边海水一口饮,
心间无垢宝珠中,明现总持辩才慧。
442、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三、略说彼者境界殊胜。
以灭四边定解道,达到实相入定于,离思光明本法界,文殊大圆满境界。
离边见王广境界,现见入定真谛中,自灭四边劣意暗,显现光明之日轮。
443、甲二乙三、宣说造论方式。
正直观察大仙人,顿现分别流浪者,彼二通过问答式,说七轮宝数难题。
智浅寻思如我者,于极甚深广大义,如从圣者智慧中,取出而造此论典。
445、甲三乙一、以清净意乐令他人分享此法;
思维善说妙法雨,百万佛子可证道,欣然听闻得大利,以欢喜心洒甘露。
446、甲三乙二、以利他悲心而造论;
是故再三而思维,为利希求深广义,依心明镜中所现,德名玩童撰写也。
447、甲三乙三、以本论殊胜劝诸后学应善勤修。
佛法深理如虚空,虽然无法尽宣说,依此定解宝灯论,能获胜乘之妙道。
2、本论当中,麦彭仁波切将自己的智慧比喻成两个人——仙人和流浪者,前面通过流浪者与仙人的一问一答,分别讲述了七个问题。这七个问题在藏传佛教以及其他佛教中都是比较难懂的,在这里,仙人通过自己的智慧已经做出了圆满回答。
3、丁一、以感叹之语宣说: 如是甚深七难题,以具深广义语句,解释之时流浪者,不禁恭敬感叹言:呜呼犹如井中蛙,未见他宗深法海, 仅品自宗井水味,吾等傲慢以此摧。
3、1如是甚深七难题,以具深广义语句,
流浪者提出的七个难题,仙人通过自己的殊胜智慧,以甚深广大的意义和语句做出了清晰透彻的回答。
3、2解释之时流浪者,不禁恭敬感叹言:
在仙人对七个难解题如是做出圆满解释之后,流浪者对于其中的甚深意义已经远离增损怀疑,于是内心异常欢喜,口中也情不自禁地发出如下慨叹的话语。
3、3呜呼犹如井中蛙,未见他宗深法海,仅品自宗井水味,吾等傲慢以此摧。
呜呼!如同井底青蛙见到广阔无垠的大海时昏厥倒地一样,我以前根本未见到他宗具有如此殊胜的甚深法海,就像井中青蛙般只是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宗之水味,并对此非常执著,自以为是地认为这就是最殊胜的甘露妙味,而此时,对于上述七个难解题,依靠您如金刚雷电般的稀有善说,已经完全摧毁了此种傲慢之高山。
4、丁二、于彼殊胜义生信之理:文殊化现为荣索,龙钦圣意大海中,具有各种宝法藏,舍彼求假宝真迷!以理观察法智者,恒无恶魔作障故,依传理智狮吼声,于莲师教之自宗,殊胜自性得诚信,摧毁偏袒他宗慢,握稳智慧宝剑柄,如此良机亦赐他。
4、1文殊化现为荣索,龙钦圣意大海中,具有各种宝法藏,舍彼求假宝真迷!
文殊菩萨真正化现为善知识形象的全知荣索班智达以及全知无垢光尊者,他们的智慧海洋中蕴藏了形形色色、不可胜数的甚深法藏珍宝,在他们的了义注疏中,所有佛经论典的真实教义全部通过窍诀方式得以展现。
但是,现在很多愚昧颠倒的人,对于二位尊者如摩尼宝般的真正法宝置之不理,反而到处寻求一些假宝。
4、2以理观察法智者,恒无恶魔作障故,
真正如理如法观察的智者,恒时不会遭受恶魔所作的任何障碍。对于中观等法理生起真实定解的人,恒时了知一切万法皆为空性,对于世间如幻如梦的显现,既不执著追求也不妄言舍弃,因而各种各样的魔害违缘根本不会对他作障碍。
4、3依传理智狮吼声,于莲师教之自宗,殊胜自性得诚信,
依靠荣索班智达、无垢光尊者之教言所传出的理智狮吼声——《定解宝灯论》,对莲师教法之自宗的殊胜性必定可以生起不可退转的诚信。而且,依靠本论七个问题的详细阐述,会对莲花生大士的教法真正生起深信不疑的诚信——宁玛巴的教法已经摄集了释迦牟尼佛三转法轮的所有精华教义,确实非常殊胜。
4、4摧毁偏袒他宗慢,握稳智慧宝剑柄,如此良机亦赐他。
通过本论如此殊胜的教言,可以摧毁偏袒执著佛经教义的一切邪知邪见。
上述所说自宗教义,就如同智慧宝剑一般,能够砍断一切邪知邪见蔓延的毒藤,大家依靠如此殊胜之机缘,已经圆满获得了具足无限锋芒的智慧宝剑,故应坚定不移地牢牢握在手中,自己能够真正受持之后,也应将其赐予其他具缘者,使无量众生都能够脱离轮回、获证圣法。
5、丁三、以喻阐明彼者殊胜:所闻法理甘露海,甚深之义如意宝,住于何处亦当取,不随名相之人士。多闻能言亦不证,俱生智深以伺察,不解深义如地藏,谁持此法为智者。知取能令我心成,智藏宝器深广海,善妙教言时机后,欣然畅饮龙王海。依从中出善说河,定证智慧广阔海,知彼源泉即龙王,持明传承之言教。吸取虚空精华义,品利自心甘露味,点亮能得大威力,智慧稀有正法灯。
5、1所闻法理甘露海,甚深之义如意宝,住于何处亦当取,不随名相之人士。
在无边甚深甘露的法理海洋中,无论何处有如意宝般的甚深法要,就一定要前往彼处虔心听闻修持,千万不要仅仅追随具有虚名浮利而无有真正法宝的名相之人,否则即使终生依止,最终也只是法与补特伽罗背道而驰,无有丝毫意义。
对这一颂词也可以解释为对法王如意宝的一种授记。在法王如意宝的传记中讲到,法王的母亲名为“意措”,意为璁玉海,也即于此甘露大海中出生的如意宝,无论他在哪里出现都应千方百计地依止。成都昭觉寺曾经印过法王如意宝与清定上师的画册,叫做莲花中的宝珠,当时我一见到“莲花中的宝珠”,就想到应该是指法王如意宝,因为法王的父亲叫“巴德”,意为莲花。
莲花中的宝珠是从法王父亲的角度比喻的,大海中的如意宝则是从法王母亲的角度比喻的,因此,五明佛学院的标志也是大海中有一朵莲花,莲花中出生宝珠,这也是法王如意宝父母种姓的一种比喻。
5、2多闻能言亦不证,俱生智深以伺察,
本论所宣讲的甚深了义的佛法深义,仅仅依靠广闻多学不一定能够真实证悟。或者,有人虽然经过多生累世的精进修持,相续中俱生智慧非常深奥,但仅仅依靠分别伺察之意,仍然很难通达如此甚深的教义。
5、3不解深义如地藏,谁持此法为智者。
如同深埋地下的宝藏,若无明眼人指点就根本不会真实了知。但是,谁如果能够真正通达并受持本论所宣讲的甚深要义,并对其他众生广泛弘扬,则此人不论何种身份,都堪称为真正的智者,大家应对其恭敬供养。
5、4知取能令我心成,智藏宝器深广海,善妙教言时机后,欣然畅饮龙王海。
凡夫众生的心具有一切偏袒执著,非常渺小,就像小小的水池一般,现在使如此微小的心成为真正宽广无边的善妙教言大海的时机已经成熟,此时,依靠如此殊胜、具有深广妙法的智慧宝器,应该欢欣喜悦地畅饮珍贵无比的教法海水。
通过闻思本论,应使自相续中原本狭隘、具有偏袒执著的微小之心转变成盛满智慧的甘露大海,从现在开始即应放弃一切执著自宗、排斥他宗的分别之心,真正取受二转法轮、三转法轮圆融无违、甚深广大的佛法教言,如此殊胜的机缘现在已经到来,大家一定要尽情享用,千万不要错过。
5、5依从中出善说河,定证智慧广阔海,知彼源泉即龙王,持明传承之言教。
依靠本论出现的善说江河,可以推断出真正智慧的广阔大海非常深远奥妙,也即通过仙人对七个问题的善妙回答,可以推出麦彭仁波切无与伦比的甚深智慧非常广大。而麦彭仁波切所证智慧大海的源泉,即是如同龙王般的全知荣索班智达与全知龙钦绕降二位尊者。意即本论所宣流的七条善说江河之来源,即是麦彭仁波切所具足的深广智慧大海,而此智慧大海的源泉应该是龙王,即荣索班智达、无垢光尊者以及前译持明传承上师的甚深教言和窍诀。
5、6吸取虚空精华义,品利自心甘露味,点亮能得大威力,智慧稀有正法灯。
“虚空”是以隐藏的方式比喻显宗密宗甚深广大的意义。通过吸取虚空的精华要义,真正品尝内心的甘露妙味,获得殊胜无比的圣法智慧,此时,诸智者一定要点亮具有大威力、大智慧的稀有正法之灯。
此颂讲到两层含义,也即首先依靠闻思本论,对其中所宣讲的显宗密宗如虚空般的甚深要义生起真实体会,并从中体味到佛法的甘露美味,究竟了达自心的真实面目;虽然自己已经品尝了殊胜善妙的正法美味,但不要以此为满足,应依此点亮具有殊胜威德力与深广智慧力的正法明灯,照亮一切众生通往菩提彼岸的通衢大道。
6、丁一、明示法器:口出此语敬礼时,仙人则于流浪者,更为深入而归纳,上述之义教诲言:殊胜正法狮子乳,唯慧妙器可盛纳,余者纵勤亦不存,容此法器即此者。
6、1 口出此语敬礼时,仙人则于流浪者, 更为深入而归纳,上述之义教诲言:
流浪者口中宣说此种肺腑之言的同时,身体也是不断地恭敬顶礼,此时,仙人对上述所说甚深教言,为使流浪者能够更加深入理解体会,于是再次归纳并对流浪者教诲说:
6、2殊胜正法狮子乳,唯慧妙器可盛纳, 余者纵勤亦不存,容此法器即此者。
雪山狮子乳唯有金器方能容纳,若以其他普通容器盛装则必将容器碎裂、乳汁漏尽,同样,对于甚深殊胜的微妙正法,必须具有诚挚信心以及大精进的妙法器才可以无余受持,其他不具信心、精进,智慧也鲜少微薄者,纵然如何精勤修持也无法证悟受持。因此,唯一具有大智慧、大信心、大精进,对上师也毕恭毕敬的殊胜法器方可无碍受持。
7、戊一、正说彼义:阿字无生之法门,绕字远离诸垢门,巴字显现胜义门,匝字无生无死门,那字远离名称门,德字甚深智慧门。
文殊心咒“阿绕巴匝那德”是所有诸佛菩萨智慧的种子咒,如果经常念诵,可以打开自相续的智慧,修成文殊本尊,故而麦彭仁波切于本论当中,从头至尾以这六个字阐述了基道果的一切法门。
7、1阿字无生之法门,
阿表示无生,无生表示空性,因而阿字代表一切万事万物无有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全部都是空性的。这是指第一个问题——见解无遮或非遮,见解究竟是无遮还是非遮?见解应该无生,表面看来似乎无有产生,实际是远离一切戏论的。
7、2绕字远离诸垢门,
证悟空性过程中,自私自利之心、耽著一边等全部是不究竟的证悟,属于一种垢染,见解若想真正获得究竟圆满,必须远离声闻缘觉自私自利的心。所以第二个问题“声缘证悟无我耶”,根据大乘观点进行衡量时,声闻缘觉的智慧还不究竟,对于这种见解的违品垢染,以“绕字远离诸垢门”进行抉择。
7、3巴字显现胜义门,
见解即证悟空性,若想此空性境界于相续中真正生起,就必须不断地串习修持。入定时到底有没有执著相?哪些地方有执著?哪些地方无有执著?有执著时如何现前?无执著时如何显现等持?这些都是通过修持决定的。
7、4匝字无生无死门,
所谓的修行有观察修、安置修两种,真正稳固的安置修是无生无死的。
7、5那字远离名称门,
那字远离一切名相,以此宣讲行为,也即真正瑜伽士的行为应该无有任何染污。
7、6德字甚深智慧门。
此中包括异境何为共所见、中观有无承认否两个问题。“德”字是甚深智慧之法门,以此宣讲见修行果当中的果。前面见修行全部圆满时,即会现前果,此时,于六道众生前如何显现,于胜义、世俗中如何显现?中观到底有没有承认?若无承认,如来的三身五智于本体中如何安住?于所化众生前,如来的功德、事业又如何现前?若有承认,现前之果于众生前如何显示利益众生?对具邪见者如何调服?本论以“德字甚深智慧门”宣说了上述问题。
8、戊二、于此应以窍诀方式观修:此等六门每一门,若以二谛理观想,修持如幻之等持,无边海水一口饮,心间无垢宝珠中,明现总持辩才慧。
8、1此等六门每一门,若以二谛理观想,
上述七个问题,若归纳则可包括于六门之中,其中每一个法门应以二谛理观想——胜义中一切皆为无缘、世俗中均可显现。
8、2修持如幻之等持,无边海水一口饮,
麦彭仁波切于此处讲到了具体的观想方法,也即自己可以根据事续、行续等任意一种观想方法,以二谛之方式观想文殊菩萨,之后诚心诚意祈祷,修持心无自性的如幻等持。此时,就如同无边的海水可以一饮而尽般,依靠文殊菩萨的加持真正证悟甚深智慧之密意,无边无际的一切所知万法于自相续中可以无碍了知。这里的如幻等持,主要是观修如梦幻般的文殊菩萨。
8、3心间无垢宝珠中,明现总持辩才慧。
“无垢宝珠”即心性之光明本体——了义文殊怙主,于此中可以现前无量无边等持辩才之智慧。经常念诵文殊菩萨的心咒,于自心本性之中安住,如此必定会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
9、如果真正想通过《定解宝灯论》开启智慧之门,下面麦彭仁波切给我们讲了两个窍诀:
一种是念诵文殊心咒来打开自己的辩才与智慧,通过修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了达《定解宝灯论》的真正含义;
另一种即下文所讲的通过大圆满的境界遣除一切戏论痴暗,即依靠上师的教言,安住于大圆满的境界当中,以此遣除内心的所有垢染,自然而然打开自相续的深广智慧。
10、戊三、略说彼者境界殊胜: 以灭四边定解道,达到实相入定于,离思光明本法界,文殊大圆满境界。离边见王广境界,现见入定真谛中,自灭四边劣意暗,显现光明之日轮。
10、1以灭四边定解道,达到实相入定于,离思光明本法界,文殊大圆满境界。
通过远离四边戏论的甚深之道,获得殊胜了义的实相意义——认识自心本体,入定于觉空无二无别的文殊大圆满境界之中。平时应经常安住于远离四边的实相境界当中,通过如此入定,最后获得远离一切思所的本来光明法界。
学习五部大论的最究竟目的,就是要对大圆满有所认识,真正获得大圆满的境界,因此,以前的高僧大德在精进闻思五部大论等殊胜论典的同时,也是一直不间断地精进修持大圆满。甚深智慧大海之源泉即是龙王,实际真正的龙王就是大圆满。
10、2离边见王广境界,现见入定真谛中,自灭四边劣意暗,显现光明之日轮。
远离一切执著之见解国王,于入定中可以自然而然灭尽一切执著相状之意暗,于自相续中可以生起显现光明大圆满之觉性智慧的日轮,此种智慧是任何人也无法强夺的。
每天要不间断念诵文殊心咒,究竟来讲,要时刻修持大圆满法,如此一来,真实智慧的光明日轮必定会无碍现前。
11、乙三、宣说造论方式:正直观察大仙人,顿现分别流浪者,彼二通过问答式,说七轮宝数难题。智浅寻思如我者,于极甚深广大义,如从圣者智慧中,取出而造此论典。
11、1正直观察大仙人,顿现分别流浪者,彼二通过问答式,说七轮宝数难题。
麦彭仁波切将自己毫无偏袒的甚深智慧比喻成正直坦诚善于观察的大仙人,将相续中出现的矛盾、怀疑等心态比喻为寻思流浪者,此二者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细致入微地阐明了难以通达的轮王七宝之数目的甚深难题。
11、2智浅寻思如我者,于极甚深广大义,如从圣者智慧中,取出而造此论典。
此处以谦虚方式对此论进行赞叹。
如我一般智慧浅薄、喜欢多方分别观察寻思的人,对于上述甚深广大的意义,如同从圣者智慧中撷取出的如意宝藏一般,为使一切具有殊胜缘分、公正不阿的人们生起欢喜之心而撰著了此部论典。
12、乙一、以清净意乐令他人分享此法:思维善说妙法雨,百万佛子可证道, 欣然听闻得大利,以欢喜心洒甘露。
具有如是甚深意义的善说妙法雨,成千上万的人依此均可证得如来的究竟密意,若谁能够对其欢喜听闻,必定会获得非常胜妙的大利益。思维至此,麦彭仁波切便以欢喜之心于众生福田中洒下了如此善妙的甘露法雨,凡具缘者一定要对本论细心思维、体会。
13、乙二、以利他悲心而造论: 是故再三而思维,为利希求深广义,依心明镜中所现,德名玩童撰写也。
通过再三思维,了知此法门具足如空性之甚深及地道之广大等非常殊胜的意义,许多众生对如此深义虽然想要获得,却茫然不知如何修持,于是依照内心明镜中所显现的深广之义,由德名无垢慧于孩童玩耍时期撰写。
一般文殊菩萨的种子字即“德”字,麦彭仁波切于诸多论典中均以“德”字来表示,也有智慧之义。本论由麦彭仁波切撰著于顽童时期,许多有关尊者的传记中都说:《定解宝灯论》是麦彭仁波切 7 岁所写。
14、乙三、以本论殊胜劝诸后学应善勤修:佛法深理如虚空,虽然无法尽宣说,依此定解宝灯论,能获胜乘之妙道。
佛陀出有坏的深广法理如同虚空一般,穷尽一切语言文字也无法诠表其真正奥义,然而,依靠此《定解宝灯论》所宣说的精髓要义,对于一切佛法尤其大乘中观及密法的深义必定可以通达无碍。依靠《定解宝灯论》这部殊胜的论典,必定可以全面通达显密一切教法之精义。
依靠本论必定可以圆满通达一切深广教法,并且真正成办自他暂时究竟的一切利益。
定解宝灯科判
432、甲二乙二(以殊胜窍诀略说)分二:
433、甲二乙二丙一(宣说本论之殊胜)分三:
434、甲二乙二丙一丁一、以感叹之语宣说;
如是甚深七难题,以具深广义语句,
解释之时流浪者,不禁恭敬感叹言:
呜呼犹如井中蛙,未见他宗深法海,
仅品自宗井水味,吾等傲慢以此摧。
435、甲二乙二丙一丁二、于彼殊胜义生信之理;
文殊化现为荣索,龙钦圣意大海中,
具有各种宝法藏,舍彼求假宝真迷!
以理观察法智者,恒无恶魔作障故,
依传理智狮吼声,于莲师教之自宗,
殊胜自性得诚信,摧毁偏袒他宗慢,
握稳智慧宝剑柄,如此良机亦赐他。
436、甲二乙二丙一丁三、以喻阐明彼者殊胜。
所闻法理甘露海,甚深之义如意宝,
住于何处亦当取,不随名相之人士。
多闻能言亦不证,俱生智深以伺察,
不解深义如地藏,谁持此法为智者。
知取能令我心成,智藏宝器深广海,
善妙教言时机后,欣然畅饮龙王海。
依从中出善说河,定证智慧广阔海,
知彼源泉即龙王,持明传承之言教。
吸取虚空精华义,品利自心甘露味,
点亮能得大威力,智慧稀有正法灯。
437、甲二乙二丙二(以窍诀方式宣说本论要义)分二:
438、甲二乙二丙二丁一、明示法器;
口出此语敬礼时,仙人则于流浪者,
更为深入而归纳,上述之义教诲言:
殊胜正法狮子乳,唯慧妙器可盛纳,
余者纵勤亦不存,容此法器即此者。
439、甲二乙二丙二丁二(略说本论要义)分三:
440、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一、正说彼义;
阿字无生之法门,绕字远离诸垢门,
巴字显现胜义门,匝字无生无死门,
那字远离名称门,德字甚深智慧门。
441、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二、于此应以窍诀方式观修;
此等六门每一门,若以二谛理观想,
修持如幻之等持,无边海水一口饮,
心间无垢宝珠中,明现总持辩才慧。
442、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三、略说彼者境界殊胜。
以灭四边定解道,达到实相入定于,
离思光明本法界,文殊大圆满境界。
离边见王广境界,现见入定真谛中,
自灭四边劣意暗,显现光明之日轮。
443、甲二乙三、宣说造论方式。
正直观察大仙人,顿现分别流浪者,
彼二通过问答式,说七轮宝数难题。
智浅寻思如我者,于极甚深广大义,
如从圣者智慧中,取出而造此论典。
444、甲三(后善末义)分三:
445、甲三乙一、以清净意乐令他人分享此法;
思维善说妙法雨,百万佛子可证道,
欣然听闻得大利,以欢喜心洒甘露。
446、甲三乙二、以利他悲心而造论;
是故再三而思维,为利希求深广义,
依心明镜中所现,德名玩童撰写也。
447、甲三乙三、以本论殊胜劝诸后学应善勤修。
佛法深理如虚空,虽然无法尽宣说,
依此定解宝灯论,能获胜乘之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