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坛经(索)3疑问品17笔记
1、武帝心邪,不知正法
因为梁武帝有世俗之心,我们已经讲过,邪见是世间法,正见是出世间法,梁武帝没有通达最殊胜的胜义空性智慧,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世间中所有的万事万物、能取所取,全是邪的、假的。因此他的心带有邪见,根本不知道如来最究竟空性智慧的意义。
2、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
造寺、度僧、布施、设斋等等,都是世间随福德分的资粮,连真正的福德资粮也算不上,只是人天福报,因为没有以空性见和菩提心来摄持,没有以般若空性智慧的道理来摄持,仍是入于邪见。
这种邪见的层次比较高,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邪见和正见,从最究竟的见解上分,它仍然属于世俗见,执持这种邪见,不能完全脱离轮回、获得解脱。所以,这样的福不可能变成究竟的功德,此处指福慧双运的功德。
3、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真正的功德在法身智慧中,并非是求人间福报。作任何功德最终一定要用三轮体空的智慧来摄持,这完全符合佛陀的究竟密意。
作很多功德,但是如果没有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没有回向给天边无际的众生,这种善法功德也会变成世间的福德而已,根本不是解脱的功德。
4、“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见到一切万法的本性或者心的本性,称之为功。
《大幻化网》中讲过平等和清净,一切万法在究竟胜义中与空性无二无别、平等无为,这叫做平等,也即空性。从见性方面讲功,从平等空性方面讲德。
我们的心识没有任何阻碍和执著,恒常见到本性妙用。胜义中无所得,一切空性、体性无相,世俗中妙用不灭、显现不灭、如梦如幻,这就称之为功德。
5、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指内在心如果没有我慢,证悟了无我后,自满、自大的我执即会消除,没有内在的我执,这叫做功。如果没有了我执,那么由我执所引发的显现在外的我所也没有,这称为是德。
如果内心没有我执,我所执也不可能存在,我们的内心没有我慢的话,没有我所,表现在外相上会相当恭敬有礼,这称之为功和德。
6、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一切万法可以建立在空性中,这叫做功。心的本体远离一切分别念,虽然有光明的明现之分,但是能取所取的执著全部都已经远离,这叫做德。
空性中可以显现,但对显现没有执著,也就是密法中常说的光明和空性无别。
7、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烦恼即菩提”,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叫做功。心在动念中也没有染污,不离自性,亦如虚空,虚空中虽然有云雾,但是云雾从来没有染污过虚空的本体。显现上有贪嗔痴的现象,但这些贪嗔痴烦恼从来没有染污过心,这叫做德。
8、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如果我们寻觅内在的功德法身、智慧法身,证悟觉性,如是而做,为真正的功德。
9、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
如果我们是修功德之人,内心恒常远离傲慢,那么傲慢所显现的我所对境也会一无所得。
10、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
如果自心经常轻慢他人,我执不断,没有证悟无我,则是无功。而未证悟无我,自性虚妄于外界显现始终不断,所以,能取所取方面的现象,一直在显现中不断,这叫无德。
反过来说,我都没有,我所执也没有,如果世俗现象中轻慢别人的心态没有,轻慢别人所带来的各种虚妄后果也不可能有。
11、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因为我们的我执特别可怕,而一旦有我执,一切功德都会摧毁。此处是讲所谓的我执和法执于现象中离一切相,一切都无,叫做无缘的智慧,无缘的智慧有无缘的功德。
12、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
对所生的分别念本应无有任何执著,它的光明是无间断的。以密法来解释的话,念念无间断是说,我们起心动念中的一切意念、觉知,如来藏的光明分在此中从未间断过。
心和行的本体平直、平等、空性,从光明上讲,明分永远没有间断过,从空性上讲,心性、行为,一切都在平直、平等、空性中一味一体,无有高下、无有不平,全是平直。
《大幻化网》中以“一因文字理”来进行推理,为什么是一个因呢?因为诸法于空性中是一味的,并依文字理来建立,“阿”字无生境界中无有任何相状和执著,所以,在大空性的平等状态中没有任何执著。
13、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自己修行内心本性的修法叫做功。同时在显现上调伏身体,最后身心融入一体,这叫做德。佛的相好是依靠福德而形成,但从最究竟胜义中讲不可得,包括佛的相好等一切不共的法,在胜义中都没有可执著的。
14、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功德必须要从内心见,不是从外见。功德必须是自己用心观心而见到的,并不是以外在的供养、布施、建寺、持戒而得到的。这些是不是证悟胜义谛的方便或条件呢?当然是,但真正的功德从内心上安立,究竟的观点一致,修行时不能偏堕于一方。有些人在修行过程中一味地专注空性,任何世俗善法都不重视,最后一点都没得到世俗的福德资粮;有些人一味地专注于世俗福德,虽然表面上他做了善事,但在空性中安住一会儿也很好,为什么在空性中安住呢?因为空性是万法的本体,这种本体是成就最根本的因。
前两天我讲了《三主要道论》,里面说单有出离心和菩提心还不够,还需要无二慧,如果没有无二慧,不能断除轮回的根本。同理,修行有没有以智慧来摄持,完全断除轮回的根本的确很困难。
密法中最高的是本来清净大圆满,大圆满中认识心之本性的观点,与《中观根本慧论》和《中观四百论》中所说的完全一致,因此麦彭仁波切也说,如果你想证悟大圆满,必须先要知晓究竟的中观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