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1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创建日期:2023-10-27

  NO.1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莲花生大士全传》,莲花持明著,第四篇广大圆满/ 第十二章桑耶永固寺天成:

  毗卢遮那总持了所有的教法与秘密诀要之后,就想回到西藏地区,将他所学习的教法弘扬开来,这时他就向上师请求道:“上师啊!您将所有的智慧无漏的加诸于我这顽弱的身心之上,虽然我尚不能圆满具足功德,却也能够总持承受这些教法了。我现在虽然十分欢喜已了达了这些教法,但是想起故乡西藏的大王以及所有期望佛法滋润的众生,心中不禁十分的挂念。所以现在我应该回到西藏将所了悟的佛法,弘扬在故土之中。请问上师,我应该返回西藏的因缘时节是否到了呢?”

  上师观察了毗卢遮那的因缘以后,沉吟了一会然后说道:“你的伙伴曾万勒周,因为因缘不圆满的缘故,所以在回到西藏的途中,被盗匪劫杀了。而你要回到西藏的途中,还是会有很多的障碍,甚至有被杀害的可能。如果你已经修习了这些殊胜的口诀、教法而又被杀害了,那实在是太可怕,将使西藏地区没有办法得到这些圆满殊胜的法要。这不只是你个人的损失,也是众生的伤害,所以我认为你应当先修习速行通的妙法之后再回去。因为如果你具足速行法门的话,就能够很快而平安地回到雪域西藏,并且避开种种的杀戮啊!”

  上师接着又说:“现在我写了一封信,介绍你去找古玛热阿神通师,你可以向他学习速行法。”

  毗卢遮那欣喜地接受上师教诲,准备修学神行法,于是他来到古沙铁树的地方,在此修习称为铁三脚骡的速行法门。有一天一位当地的人,就问他说:“请问这位比丘,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毗卢遮那就用道歌回答道:

  我是毗卢遮那译师 在虚空无尽的法界

  大乐无离的空性中 现前示现妙宝身躯

  我自清净法界而来 具足世界诸要语言

  不变阿赖耶识妙乐 清净如空妙菩提心

  智慧生起恩德慧日 现前具足三世佛陀

  无生无缘梵语“阿”字 现前修习体性秘义

  “阿”字本然无生无缘 现成示现法界众相

  如实现前一切妙意 我无财富具众口诀

  二五上师顶上庄严 神鬼八部誓为随从

  无妻无子妙法为母 无友惟具空行大众

  无有坐骑八聚宝马 无儿惟生智慧心子

  无神惟示自性真如 无需咒术能灭三毒

  无居无依今安住此。

  毗卢遮那用金刚道歌唱出了他对现前法界的甚深体悟,并显示了安贫乐道,不恋着世间万相而精进修证的心意,无限自足地在古沙铁树努力修持神行法门。

  毗卢遮那修证成就速行法通之后,就来到达郭夏栴檀洲,并拜访达郭王拉胡西喜。国王献上了珍贵的巴尔巴达布匹,并说道:“我听说你这位西藏的僧人,竟然能够了悟无生般若的妙法,我希望您能够将般若经典的内容,详细向我说明。”

  毗卢遮那很欢喜的接受国王的献礼,并将这块布系在颈子上,就唱了一首道歌:

  遍照光明是我名 予诸众生日光明

  降服困难十六种 现观如幻身解脱

  佛陀光明照我身 为施光明于众生

  是故现称遍照明 名号与心一如等

  众生现前无非佛 我乃法界如来使

  大王谨记吾至言 现前空性菩提心

  本然不二勿执取 无益俗言当弃绝

  现空明光照无失 无生法界现前具

  如实了释法界相 依此修行不逾矩

  不受后有离轮回 现前无生不流转。

  毗卢遮那用道歌唱颂了一曲“无生心要”,大王听了之后,十分的高兴,就献上了一尊金质的弥勒菩萨像,供养给毗卢遮那;而毗卢遮那此时就准备立即返回西藏雪域。

  毗卢遮那准备返回西藏吐蕃之时,他原先修学地方的大王、君臣与班智达们,都做了同样的梦境,他们梦到人们会集在寺院的门口抽签,而签上说道:“从最上乘的大圆满法以下,到最基本的小乘法,这些显密二宗的所有教法,为何都到西藏去了呢?”

  他们梦醒之后相互印证,都十分恐惧,害怕所有的佛法,都将在此处消失,而到达西藏去了,所以他们随即商议要派人去暗杀毗卢遮那,以阻止教法的流失。

  而毗卢遮那的七位学者上师,他们也在梦中看到了这种情形,但他们没有这些世俗的染着,所以就由教导毗卢遮那速行法的上师古玛热阿为代表,马上运用神行法通知毗卢遮那。古玛热阿向毗卢遮那说道:“毗卢遮那!你这位具足菩提心的朋友,你现在充满危险,请仔细听着:菩提伽耶的格格拉扎大王,由于他自己与大臣、班智达们共同做了同一个梦境,所以他们心中不安,以为印度的殊胜教法将被流失到西藏去了,所以发布命令说:‘最殊胜、圆满的大乐密乘口诀是金刚乘中的无上秘要,也是一生成佛的究竟心法。这些奥密的口诀,我们应当完全谨记在心间,并且去实践。但是,现在宛如太阳一般,平等注照众生的妙法,却被那从西藏前来的人带走了,现在使菩提伽耶失去了殊胜的秘密口诀,所以我要派遣具足神行成就者,立即追回这些佛法的秘要。’

  “现在,大王要取你的生命,你现在十分危险。这就是我到此寻访你的原因。既然你已经获得了殊胜的成就,应该立即动身回到雪域西藏,千万不要再停留了,因为随时会有生命的危险。虽然我也做了类似的梦境,我梦到:文殊菩萨的摩尼宝丢掉了,而我母亲的眼珠也被拿走了,师利星哈的心也被摘走了,贡嘎茂女割走了菩提树,被远远带到了西藏地区。这代表西藏地区,将受到佛法光明的普照,未来也会有许多成就者。虽然我心中不舍,但看到佛法将在雪域得到广大的弘扬,也十分欢喜。现在你必须立即离去,否则实在太危险了。”

  毗卢遮那思维一下之后说道:“上师!能够转生成为一个人,心中想来真是十分庆幸与殊胜。经典中说:‘人身虽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所以知道一切的外相示现,都来自殊胜的因缘。我由于前世有缘,所以今生才能来到印度佛国学法,并且能修证成就了神行法。由于我前世敬奉所有的比丘僧众,所以今世具足功德成为僧人。我平生遵守一切的盟誓,所以现在才能够圆满如愿。由于罪业的消灭,所以才能够得到二十五位学者的殊胜教诲,使佛法的教理背在我的身上。这都是殊胜因缘的示现啊!

  “过去,父母养育我的身心,而朋友帮助我成就一切事业,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和您在一起,所以才能够成就神行法。我现在得到了菩提教法,足以消灭西藏吐蕃地区的一切无明因缘。

  “现在我为了使众生更圆满成熟解脱的事业,我希望将一切的功德,供养给您古玛热阿上师。我虽然已修行成就神行法,能够快速行走,马上返回西藏吐蕃,但还是恳请您送我前往尼泊尔,那么我们可以一边速行一边谈话,让我再向您作更深的学习。”

  毗卢遮那说完之后,就供养了一个金巴扎给他的上师古玛热阿。

  古玛热阿欢喜地信受了,并护送他前往尼泊尔。古玛热阿神通广大地帮他通过了许多险隘的地方,并贿赂了守关者,然后从容离去。他在行前并交代守关者,如果有具足神行法的人来到这里,问他是否有僧侣通关关隘的话,就要跟他说道:“我并没有见到任何僧人通过这里,只有看到一位身着鹿皮圆领的长坎肩,并且手持拐杖的夜叉过关去,而这位夜叉现在大约已经到西藏吐蕃了。你这样子告诉他就好了。千万要牢记我的话,并照我说的话告诉来人。”

  古玛热阿嘱咐了这位守关人之后,给予他许多的金钱,然后返回印度嘎比罗地区。不久,被派来追杀毗卢遮那的神行者,快速的来到了关口,向守关的人问明状况,守关的人也就依照古玛热阿所交待的话来蒙骗他,他无可奈何只好回到菩提伽耶,向大王报告。

  毗卢遮那到了尼泊尔之后,就把弥勒佛的金像献上苏瓦扬布拿塔,他在献奉这尊金像时,赞歌道:

  无染胜因三世佛 具德庄严明世界

  宛若虚空极广大 佛陀恩泽遍普照

  六道轮回众苦海 诸佛恩惠使干枯

  供养虽极为简陋 祈请诸佛赐信受。

  他唱颂完毕之后,就把金像供奉在佛塔之中。

  他在返回西藏吐蕃的路途上面,印度的丹玛热尖山神忽然降下大雪阻扰。

  在大雪之中,毗卢遮那唱颂了一首“了别一切佛典”的道歌:

  我心即是三世佛 无生无灭如来体

  具足上乘智慧者 如日庄严心光明

  我心大愿若真金 远从雪域至印度

  降伏众难十六种 一心一意觅诀要

  尚存一难未曾破 现前大雪阻行程

  若我成证真佛法 大雪立断现停止。

  毗卢遮那唱了这首“了别一切佛典”的道歌之后,山神女闻言立即现出身容。她整个身体,红彤彤地出现在白云之间,毕恭毕敬地向毗卢遮那顶礼,并声称愿意侍奉在毗卢遮那的左右,成为他的仆役。毗卢遮那摄受了女神之后,立即奔赴桑耶寺。

  此时,赤松德赞大王坐在锦缎的帐篷里,听闻来使得知毗卢遮那即将要抵达,大王十分欢喜地前往迎接毗卢遮那。于是他们在路途上见面了。

  只见毗卢遮那从帐篷北面的路上走来,看到大王之后,立即向他禀报说:“大王!我已经遵照您的命令,取得具足妙义的佛经。由于我取得了佛法的心要,所以一路上还受到印度人的追杀;我恐怕他们不会就此作罢,会诬指我所取得的不是真正的佛典。希望大王不要受到印度人的挑拨,因为我所得到的不只是真实的佛典,而是究竟的奥义啊!”

  赤松德赞王听到毗卢遮那千辛万苦得到了这些微妙的佛法,心中真是欢喜万分,随即把扎起的头髻解开,以表示对毗卢遮那的敬意。并立即迎请毗卢遮那进到帐中安坐,并立即下令让毗卢遮那从属民的身份,立即晋升成为能接受布施的福田。接着又派人牵来一匹全身赤红如火,而脚踵为白色的良马,并在马背上准备了降香木所做的马鞍,又在马鞍上面,铺上虎皮垫子,而且戴上了黄金嚼与松耳石的笼头。

  这时,赤松德赞王向他致上最尊敬的顶礼之后,说道:“嗟乎!导师!现在为了向您致敬,谨将这匹配有花色斑斓虎皮垫、松耳石笼头及黄金嚼的火红白踵良马献给您。敬请毗卢遮那导师收下这个献礼,并请您把佛法的最精粹的教诲,全部教导给我。”

  毗卢遮那听了大王的祈请之后,就说道:“平等如空的见地,岂能等同畜牲之王呢?倘若大王以坐骑来交换这广大智慧的见地,就违反了三世佛陀的心愿。大王!您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啊!”

  赤松德赞王听了毗卢遮那的教训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尊重毗卢遮那,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位真实不为世谛所污染的殊胜修行者。所以大王闻言之后,立即重新向他顶礼,供上了许多的黄金与白银作为供养,并恳请毗卢遮那为他宣说佛法的密要。毗卢遮那得到如法的供养这才欣喜地接受。

  于是,毗卢遮那就在当天午夜时间,为大王宣讲密宗的要典,而白日则翻译显教的佛经,其余的时间,就穿插讲解佛法的密要口诀。他所翻译的佛法密诀,就宛如衣服一般绵密不断,如果我们加以形容所谓的《大天空续》就宛如上衣,或是一切经典所需要的绸料,而《布谷鸟和大力续》就宛如袖子一般,《菩提如意》就是领子。在经续当中的这些法要,有阎魔德迦的缘起史及《灌顶王续》、《宝光续》、《大天空》等五部续,有最胜妙的《一切作主续》十部经典,还有《大海续》等内密一十八部续。他更翻译了十六部的《摩诃瑜伽续》,也宣讲自己所著的《耳传心经精要》等等经论。

  而深广无边的教法大海,不断地流注雪域西藏。佛法的光明,正如旭日东升一般,普照着吐蕃大地。

  [注2]《大乘义章》,大正藏No. 1851 ,隋慧远撰,卷第二十:

  义有五聚(一者教聚 二者义聚 三者染聚 四者净聚 五者杂聚)。

  净法聚果法中此卷有七门(五分法身义 五眼义 六通义 十力义 十号义 十八不共法义 百四十不共法义)。

  六通义九门分别(一释名 二论体 三修得之义 四大小不同 五三性分别 六三业分别 七通明示现等分别 八修起次第 九依经辨相)

  次第五门三性分别。善恶无记是三性也。六通之中漏尽一通体性唯善。其余五通泛论有四。一是报通如上诸天报得五通。如是一切。二者药通。如诸仙等以药力故飞行自在。三者咒通。如波罗捺有婆罗门以咒持身飞上帝宫。变身为释与舍支夫共行欲事。如是等比是其咒通。四者修通。依禅修得。四中前三是其无记。后一不定。依如毗昙他心宿命一向是善。天眼天耳一向无记。身通一种体性是善。所起化心是其无记。他心宿命意识相应慧数为体。与禅定俱。故性是善。天眼天耳眼耳二识相应慧数以通为体。不与定俱。故性无记。身通之体亦是意识相应慧数与定心俱。故性是善。所起化心定前作意欲为诸事。然其所起或自地心。或他地心。不与定俱。故性无记。若依成实五通皆用意识地中慧行为体。悉为利益众生心起。故性皆善。乃至化心亦为利益众生心起。故性亦善。大乘宣说世俗五通。多同毗昙。故地持中宣说无记化化禅矣。诸佛菩萨所成五通实慧为体。乃至所起种种变化皆不离定。悉是三昧法门力起。体性皆善。三性如是。

  [注3]《大智度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卷第九十四/大智度论释毕定品第八十三之余:

  须菩提,菩萨若远离神通,不能随众生意说善法。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起神通。须菩提,譬如鸟无翅不能高翔,菩萨无神通,不能随意教化众生。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应起诸神通;起诸神通已,若欲饶益众生,随意能益。

  。。。。。。

  若菩萨不得是无障碍般若,则不能得无碍神通。菩萨得是无障碍空神通,飞到十方国土,利益众生,如经中广说:或以布施,或以持戒等,悭者为说布施等。六波罗蜜义,如此中佛自广说。如此中说譬喻:如鸟无翅不能飞翔,菩萨亦如是,无神通波罗蜜,不能教化众生。

  。。。。。。

  譬如白鹤欲取鱼时,筹量进止,不失期会,知其可得,即便取之,终不空也。菩萨亦如是,以神通力故,观众生本末、应度因缘、国土、时节,知其信等诸根猛利,诸因缘具足,而为说法,则不空也。是故说:菩萨离神通,不能饶益众生,如鸟无翅。

上一篇:NO.1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