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1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创建日期:2023-10-27

  NO.1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下面讲神通威力之果,神通的果是什么呢?

  戊三、威力之果: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菩萨的神通从三个方面超越声闻和缘觉的神通,第一个方面,安住的方法超胜他们;第二个方面,供养佛陀超胜他们;第三个方面,利益众生、让众生相续得以清净超胜他们。菩萨在这三个方面超胜于声闻缘觉。声闻缘觉也有一些神通,但是菩萨神通与他们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个超胜“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具有神通的菩萨,经常安住于我们经常讲的三解脱门、四谛、十波罗蜜多、六度等境界当中,尤其大多数时间安住于空性和灭尽定当中,而一般声闻缘觉不是这样的,这是第一个。

  在这个颂词当中,“天”指的是,四禅、四无色。菩萨经常安住于四禅、四无色,但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具有神通的菩萨主要安住在第四禅当中。所以安住方面,第一菩萨主要安住在空性和灭尽定当中;第二菩萨主要安住在第四禅当中。

  这个颂词里面有一个“梵住”,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所谓四梵住:悲无量、慈无量、舍无量、喜无量。我们昨天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刚讲过,在这四无量的梵住境界当中,菩萨主要住于悲无量的禅定当中。

  这几个安住方法,是无比的、也是广大的、也是恒常的,跟声闻缘觉完全不同,有这样的特点。因此,菩萨的安住是无比的、广泛的、恒常的安住,这是第一个超胜。

  第二个超胜“行处真供佛”,具有神通威力的菩萨,经常去十方刹土、去东南西北上下各个地方供养佛陀。

  由于听不懂所讲的内容,男众这边有一个黄色衣服的人和一个蓝色衣服的人出去了,女众这边有一个红色衣服的人和绿色衣服的人出去了。我经常有个毛病,在讲课的时候,看到谁出去了、或者谁不专注的时候,我的心可能一直专注在这个上面,就讲不好课了。(众笑)

  有一次我去一个学校演讲,是一个技术学校,培养飞机上的空姐。前面坐的很多都是空姐,刚开始她们排得还是很整齐的,后来很多人都这样、那样睡着了,而且睡觉的时候也很整齐。然后我就讲不下去了,中间停了好几次,她们还醒不过来。心没有禅定的话,对外境就会散乱。(众笑)

  我刚才讲的第一个超胜是有特点的安住,这是菩萨神通的第一个结果;第二个超胜是什么呢?这样的菩萨,因为有神通力,能够前往各个殊胜的地方供养佛陀。具有神通的菩萨,能够经常供养十方诸佛。

  第三个超胜“令众生清净”,菩萨依靠神通力,可以让很多众生的善根得以清净。

  从这句话当中,大家要知道,获得了六种神通的菩萨,第一个要点,经常修行禅定,经常安住在悲无量心当中,经常安住在空性的境界当中,这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我现在已经修完了加行,以后再也不用修行了”,这是不合理的。我们五眼六通里面的一个神通都没有得到,更不能离开修行,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要点,作为菩萨一定要供养佛陀和积累善法。有些人稍微修了一点禅定,就认为“我现在不用供佛了,我天天坐禅就可以了”,并不是这样的,真正具有神通的菩萨,也要时时供佛、积累资粮。

  第三个要点,即使具足五眼六通,也要利益众生,哪怕在一个众生的相续当中种下一个善根,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平时的修行,非常重要。不要自己修了一段时间后,或者会说禅宗比较高妙的一些词后,就认为自己真的有这种境界了,这样不是很好的。禅修很重要,而且禅修的功德也是非常大的。

  汉传佛教当中,有一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注5],好像是天台宗的一个法门,这里面是怎么讲的呢?哪怕是你想要修禅定,这个功德都超越了精通三藏,当时佛陀讲了这些功德的时候,有五百个论师在佛陀面前说:“佛陀,您应该讲一下听闻的功德。禅修的功德,您已经讲得太多了”。佛佗就告诉这五百个论师,说:“多闻虽然是很好的,但是没有禅修的多闻,心会散乱,讲得再好,就像盲人想看色法一样,或者没有手的、断臂的人想抱着山王一样”,讲了很多的比喻来说明。

  我们禅修使身心寂静,是非常重要的。身心寂静,并不是口头上说一下就可以了。作为出家人,第一个要禅修,第二个戒律方面,出家人在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说话的时候,有很多的威仪。

  刚才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出家人,好像特别着急的样子,是被魔追着、还是什么原因?穿着的裙子不是很整齐。我在路上抓住他,把他的衣服好好地做了一番整理,然后才放了。不知道是哪个班的,我当时忘了问他是哪个班的。如果知道是哪个班的话,应该在这里点一下堪布的名字,也是比较“光荣”的,但当时忘了问。(众笑)

  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对我们出家人的整个衣食都有要求,包括行为上、穿着上。这不叫什么打扮、这不叫什么奢华,身体穿着庄严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居士,也要注意。我们不敢说,要求你身心很寂静、完全在禅定状态当中,但是平时你的身语意,不能如是的狂躁、散乱,或者不调柔,就像猕猴一样。比如说我有时候去综合楼,(师模仿戏语)“啊,堪布......”用特别尖锐的声音,大声地叫喊,没有必要喊嘛。你看到谁的时候,没有必要大声喊。作为一个居士,如果你的身体和语言没有正知正念,那你的心态就更没办法寂静了。

  真正的修行人跟非修行人,在一个身体和一个语言和一个行为当中的细节上,也能看得出来差别。有些人确实身体也很寂静,心也很寂静。而且心寂静的时候,利他心也会比较重的,根本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经常制造矛盾、吵架。

  如果自私自利的心很强,非常狂躁、非常浮躁、非常散乱、非常怠慢,在这些时候,各种情绪和烦恼就会出现。佛法最微妙的地方,就是调心。没有调心的时候,身口意很多都是不寂静的。

  我们在这里要发现什么呢?利益众生是很重要的,然后自己要修行,供养佛陀,同时也要经常安住。心通过禅修来安住,到一定的时候,无论你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人,都会有很寂静的身语意,这是很重要的。

  下面讲到什么呢?讲到神通的作用、威力的作用。

  师念藏语传承。

  戊四、威力之作用:

  成坏及有情,世界视如幻,

  如愿而自在,真实示种种。

  藏文当中,如果没有解释的话,谁都看不懂,汉文也是这样吧?

  下面讲神通的作用,这样的菩萨神通,能起到什么作用、能实现什么事业呢?具有神通的菩萨,会示现六种不同的作用。作为菩萨,有了神通的时候,可以在众生面前示现不同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成坏及有情,世界视如幻”。

  “成坏”,指的是器世界。因为器世界有开始形成、中间安住、最后毁灭的过程,所以说成坏是指器世界。

  “有情”,指的是有情世界。在有情世界当中,有无量无边的众生。

  “世界”,总而言之,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就是我们所谓的世界。对众生来讲,这个世界,看起来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视如幻”,而对于具有六种神通的菩萨来讲,不会把世界当做实有的。不管是器世界也好,还是有情世界也好,菩萨把它们当做什么呢?显而无自性的、如梦如幻的,神通会示现这样的作用。

  有神通,并不是为了欺骗众生。现在有些人,在别人面前示现神通,以抽烟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作用是为了收一些人民币,(师说藏语)等等。不是这个作用,菩萨真正具有神通的话,他就了知器世界和有情世界、所有的世界,在胜义当中是空性无我的,世俗当中是如梦如幻的,不会去贪著、不会去执著这些世界,这是第一个作用。

  第二个作用“如愿而自在,真实示种种”,作为具足六种神通的菩萨,因为获得了十种自在,所以能够在众生面前,示现各式各样的神变。

  有些众生喜欢显示在天空当中飞来飞去,菩萨就会在他们面前显示像飞鸟般地飞行;有些众生喜欢显示特别美妙的声音,菩萨就会在他们面前显示唱歌;有些众生喜欢显示力气非常大,菩萨就会在他们面前显示这样的大力。

  这样的具足六种神通的菩萨,在不同的众生面前,显示各种各样的相。神通的种种威仪、种种心识、种种现象,这些都是神通的第二个作用。

  菩萨在众生面前示现种种的神通,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这些众生获得解脱,而不是像现在打广告一样,让他们喜欢你、让他们喜欢你的产品,目的是什么呢?你自己多赚钱、扩大你自己的名声,归根结底还是自私自利。菩萨不是这样的,菩萨先吸引这些众生,之后让他们直接或者间接趋入解脱之道,目的是这样的。凡夫人做任何事情,跟菩萨做任何事情的目标,是不同的。凡夫人是自利的,菩萨是利他的。

  这是我们讲的第二种神通的作用。

  第三种和第四种在下面的颂词当中。

  放光令极苦,恶趣升善道,

  撼魔妙高宫,令魔生畏怖。

  第三个作用“放光令极苦,恶趣升善道”,具足六种神通的菩萨,他的身体能够出现各种各样的光芒,当这些光芒涉及到地狱众生、饿鬼众生、旁生众生的时候,地狱众生能马上离开寒热的痛苦,饿鬼众生能马上离开饥渴的痛苦,旁生众生能马上离开愚痴和殴打、互相残杀的痛苦;当这些光芒照射到人间的时候,能解除很多贫苦、病苦、各种痛苦,比如说监狱里面的痛苦,各种身心综合症、抑郁症、还有自闭症,种种的困扰。

  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人跟以前人不同。以前的古人,虽然比较贫穷,也没有很多的资源,但是不管是汉族、藏族,还是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是比较开心的。他在有限的空间当中,过着自在和美好的生活。

  比较而言,现在的人们有富裕的条件,但是心里莫名其妙地很痛苦。包括我们身边的有些发心人员,莫名其妙地生气、莫名其妙地不开心,很多人都很害怕你。过了一会以后,你自己也可能有点后悔。如果有个具足六种神通的菩萨,身上发出“呜”的光芒,照射到你的身体,那么你心里面的各种困惑和痛苦,一下子就没有了、就开心了。

  神通很有需要,恶趣众生也就这样慢慢地到善趣当中去了。

  第四个作用“撼魔妙高宫,令魔生畏怖”,这样的光芒,也照射到魔王波旬的宫殿,能震撼、震动魔王波旬的世界,让他们产生畏惧,从此之后不会害众生了。

  一个菩萨的威力,的确是非常广大的。如果在一个世界当中有一个菩萨,当他的光芒、他的力量存在的时候,周围的邪魔歪道就慢慢慢被震慑、慢慢慢畏缩了。

  我们不要说,在看不见的魔众当中,就是在看得见的一些见解不同的、行为不同的、对众生快乐有害的群体当中,有一个非常有威力的、像菩萨般的人的话,通过他的语言也好、身体的威严也好,或者心的力量的照射,那么周围恶劣环境中的恶劣众生群,马上会产生畏惧,从此之后,不会直接害我们了。

  我们不说真正出世间的、像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那样了不起的菩萨,就是世间当中很了不起的一些高僧大德,我所接触过的、所依止过的这些上师们,想起他们功德的时候就知道,一个人的威力,的确遣除了很多人修行过程当中的各种外魔和内魔,创造了很多人心灵上的快乐,和精神上的安慰,有很多利益。稍微有一点智慧的人,闭目思维的时候,心中自然而然、无勤当中可以现前很多这样的道理。

  菩萨有很多的光,好像在《大智度论》里面讲了,菩萨的光,有些是在前世当中受持清净的戒律,即生当中就能发出利益众生的光;有些是给众生讲经说法,点燃智慧明灯,身上也能发出一些光芒;有些是给佛塔做一些供灯,或者用珠宝装饰等等方式,也能生生世世不会趋入黑暗而生活在光明世界。好像在《大智度论》里面讲了很多这方面的道理,我们要明白其中的意义。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

  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第五个作用“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讲游戏作用。也就是说,具有神通的菩萨在很多群体当中,不但不害怕,而且依靠各种禅定,像首楞严三昧定、虚空藏三昧定、如幻三昧定、狮子奋迅三昧定,示现种种游戏。

  比如说文殊菩萨[注6]入于禅定的时候,让魔王波旬和舍利弗通过等持互相对话。对话的时候,魔王所说的法,跟佛陀所说的法,一模一样,具有加持和具有力量,开显解脱和空性的道理等等。

  菩萨有时候在众生面前,通过禅定示现各种各样的游戏,这叫做游戏作用。不像我们世间当中的游戏一样,菩萨通过各种游戏来利益众生,通过禅定来利益众生。

  第六个作用“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讲化身作用。化身作用分为工巧化身作用、投生化身作用,还有殊胜化身作用。

  工巧化身的作用,就是菩萨变成工巧师,包括琵琶师,还有一些乐器师、陶师等等。

  以前乾达婆[注7]是非常傲慢的,是天龙八部之一。他来到印度王舍城,很想跟其他人进行比赛。他问波斯匿王:“你们这里有没有非常擅长弹琴的乐师?”波斯匿王想把他带到佛陀那里去,就说:“有,我们这里有个很出名的乐师,你可以与他比赛”,然后就把他带到佛陀那里去了。佛陀知道度化他的时间已经到了,就变成一个乐师。乾达婆能让一弦发出七种声音,很厉害的。但是佛陀能让一弦发出无数种声音,直接摧毁了乾达婆的傲慢。从此之后,这个明星在佛陀面前出家,后来获得了圣果。

  工巧化身一般是化身为各种技术师,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讲,就是擅长一些特殊技术,比如说很精通电脑的操作,用这种方式来利益众生。

  投身化身的话,在人面前,以人的形象出现;在动物面前,以动物的形象出现;在天人面前,以天人的形象出现;在不同的众生面前,以不同众生形象投生、转世,实现种种的示现。

  殊胜化身的话,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从兜率天来到人间,然后入胎、降生、过生活,然后出家、苦行、获得涅槃,之间的整个过程,叫殊胜化身。

  总而言之,菩萨通过工巧化身和投生化身、殊胜化身的方式,一切时候都利益众生。

  大家学习《经庄严论》以后,至少也要想想,以后不管怎么样,都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颗心很重要。即使获得神通的时候,也要利益众生,这个很重要。

  智慧自在故,随意现净土,

  无佛传佛号,彼等至佛土。

  “智慧自在故”,因为菩萨具有智慧自在,所以可以随意显现各种各样的净土清净和有情清净。菩萨具有神通,一般有两种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随意现净土”,由于所化众生的根机不同,菩萨在不同的世间当中创造不同的佛刹、世界、道场。

  就像一些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在不同的地方修道场,我们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佛教徒,为了利益众生,也要创造一些道场。虽然我们没办法创造像极乐世界和琉璃世界那样广大的世界,但是至少在自己拥有的范围当中,创造一些道场。我现在特别随喜各个地方的家庭道场,有很多居士讲,“我的家里面,已经提供了五个道场”、“提供了三个道场”、“提供了一个道场”、“我提供了半个道场”。暂时提供道场还不够,应该永久性提供。应该在你的遗嘱中写上,这个地方要用作道场,你的子子孙孙都不能改变,永远要做佛的道场。

  你自己辛辛苦苦赚钱买来的一栋房子,在你活着的时候,把它当道场,是很不错的;你死了以后,这个房子就没有什么用了,只能留给别人,成了贪嗔痴的因,所以应该永远把它作为道场。这样在你的生生世世当中,做了这么大的一个道场,创造了这么一个佛的清净刹土。

  你看这里也讲了,“随意现净土”,这是菩萨第一个神通的特点器世界清净。

  第二个特点是有情清净“无佛传佛号,彼等至佛土”,没有佛法的声音、没有僧众的声音,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应该想出一些办法创造有佛、有法、有僧的三宝,让这些地方的众生享受三宝的快乐、得以清净,这就是大乘佛子的发愿。

  我们在座的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当中,不要太自私了。大家现在暂时在这里学佛,对整个佛教的长远方面,很多人都不去想。有一些堪布、堪姆,还有一些法师,还有一些居士,已经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在人力、财力、智力方面,应该有弘法的能力。虽然我们没有六种神通的能力,他心通也没有、天眼通也没有,但是在现在科技时代,跟六神通相似的能力,我觉得很多人都具有。以前的一些小菩萨,还不如现在的一些人有能力,有一些人应该是很有能力的。

  有些佛教徒,只是名义上的佛教徒而已,根本不想佛教、根本不想众生,只是自己表面上学一学,归根结底,全是造业。他们在世间法方面,很有意乐,而且每天的时间,大多数都花在这方面了。出世间的弘法利生,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但他们在这方面投入不多。

  人生是很短暂的,十年确实过得特别快,你现在有机会的时候,你没有去投入、没有去发愿、没有去利益众生、没有去建立佛刹道场,一旦你接近离开世间的时候,你就没有权力、没有身体的力气,没有心里的力气了。人在活着、各方面因缘具足的时候,应该有长远考虑。

  我现在这样想,如果我现在离开的话,那我们的道场会怎么样呢?我们的佛教怎么能延续下去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需要关注的事情。

  因此这句话,希望大家再三地读一下“智慧自在故,随意现净土,无佛传佛号,彼等至佛土”,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我是这样理解的。当然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见仁见智,你们再看看,其他没有什么可讲了。

  今天讲到这里。

上一篇:NO.1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