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5
[注5]《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No. 1923 ,陈南岳思大禅师撰,卷上:
复次般若波罗蜜光明释论中说。有人疑问佛。佛是一切智人。智慧自在。即应说法。何故先入禅定。然后说法。如不知相。论主答曰。言如来一切智慧。及大光明。大神通力。皆在禅定中得。佛今欲说摩诃般若大智慧法。先入禅定。现大神通。放大光明。遍照一切十方众生。报禅定恩故。然后说法。为破外道执。外道六师。常作是言。我是等智慧。于一切常用常说。不须入禅定。
佛为降伏如是邪见诸外道辈。先入禅定。然后说法。复次如胜定经中所说。若复有人。不须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卷卷侧满。十方世界皆闇诵通利。复大精进。恒河沙劫。讲说是经。不如一念思惟入定。何以故。但使发心欲坐禅者。虽未得禅定。已胜十方一切论师。何况得禅定。
说是语时。五百论师来诣佛所。俱白佛言。我等多闻。总持十二部经。及韦陀论五部。毗尼讲说无碍。十六大国。敬我如佛世尊。何故不赞我等多闻智慧。独赞禅定。佛告诸论师。汝等心乱。假使多闻何所益也。汝欲与禅定角力。如盲眼人欲睹众色。如无手足欲抱须弥山王。如折翅鸟欲飞腾虚空。如蚊子翅欲遮日月光。如无船舫人欲度大海。皆无是处。汝等论师。亦复如是。欲角量禅定。无有是处。
[注6]《八大菩萨传》,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编译,文殊菩萨传第一品:
“刺痛我心”
之后,(应阿难之问,)佛陀为胜宝天子授记,如是音声令魔宫震动,到处遍布这种授记声,于是波旬偕魔军来到世尊面前,说:“授记三千世界的一切众生都成阿罗汉,我可以随喜,唯独授记一位菩萨成佛,我不随喜。(为什么呢?若菩萨得授记无上道,)我的魔宫暗蔽不明,而且这位菩萨将以三乘法,拔济无数众生出离三界,以此大大刺痛我心。”
文殊童子说:“波旬,你来也好,没来也好,都不能对此制造违缘。因为这样的菩萨趋入殊胜意乐,具足善巧方便,行持般若波罗蜜多而得出离。”
佛陀以威德力加持魔王波旬,向文殊童子请教了何为殊胜意乐、善巧方便和般若波罗蜜多。文殊童子一一作了答复。
魔王演说深法
其后,胜宝天子对文殊童子说:“把这个障碍(大乘行人)受持正法的魔王波旬,连同其魔军、坐骑和处所,都吞入自己的腹内吧。”
文殊童子说:“这不是菩萨的做法,我要加持魔王波旬显现妙相庄严的佛身,坐在狮子座上,以佛陀的辩才宣说正法。”
魔王听闻此话,想要隐身逃跑,却没有得逞。紧接着,众眷属看到魔王以佛陀身相坐在狮子座上。文殊童子对魔王波旬说:“波旬,你获得了一切如来的菩提,以佛身坐在狮子座上了。”
依靠文殊童子的加持,魔王波旬说道:“文殊童子,世尊尚且没有获证菩提,何况是我。为什么呢?菩提是远离获得之贪的法相,因此对于离贪者而言,无所获得,也无所现证。菩提是证得无为法,是无所获得的法相。同样,菩提是三解脱门的自性,是法界、真如、真实际、无我的体性,无有任何现前圆满成佛之事。若能于诸法体性无有分别,这就是佛陀。”
魔王宣说这种教义时,五百菩萨获得了无生法忍。
“两尊佛”互相问答利益颇大
之后,舍利子对文殊童子说:“文殊童子,你加持魔王波旬以佛陀身相宣说如此深法,真是稀有。”
文殊童子说:“舍利子,我也能加持树木等无情物如此说法。对于舍利子尊者你,我也能通过加持,变成如此。”
舍利子心想:“如果文殊童子加持我也这样做,令声闻现本师佛陀的身相,是不共的戏弄,我要从眷属中消失。”可是,因为文殊童子的威力,他无法隐身。
文殊童子知晓他的心念,遂加持舍利子变成佛陀身相,坐在狮子座上。对此,所有眷属有目共睹。
随后,文殊童子对舍利子说:“舍利子尊者,你可与魔王波旬共同讲法,就像如来说法一样。”
显现佛陀身相的舍利子,对显现佛陀身相的魔王波旬发问:“波旬,诸佛菩提是何等体性?”
波旬回答:“舍利子尊者,证悟诸法平等,是诸佛菩提的体性……”
他又反过来问:“舍利子,一切如来住于何处?”
舍利子回答:“波旬,如来住于生死平等中……”
依此,八百比丘心无所取而解脱一切漏法。诸天子等对舍利子、魔王生信者中,有三万二千众生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正是为了调伏这些天子,文殊童子才加持魔王波旬和舍利子尊者显现妙相庄严的佛陀身相,完毕后又收回这种加持,使他们恢复成原本的样子。
之后,来自不同佛刹的数千菩萨聚集于此,依靠文殊童子宣讲的法界体性无分别这一法门而得以成熟。
世尊教诫:“诸菩萨,当受持此法。我灭度后,此法将广兴于赡部洲。”
[注7]《撰集百缘经》,大正藏No. 0200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卷第二/报应受供养品第二:
(一七)乾闼婆作乐赞佛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五百乾闼婆。善巧弹琴。作乐歌舞。供养如来。昼夜不离。名闻远彻。达于四方。时彼南城。有乾闼婆王。名曰善爱。亦巧弹琴。作乐歌舞。于彼土中。更无酬对。憍慢自大。更无有比。闻其北方有乾闼婆。善巧弹琴。作乐歌舞。故从彼来。涉历诸士。经十六大国。弹一弦琴。能令出于七种音声。声有二十一解。时诸人民闻其弹琴作乐歌舞。欢娱自乐。狂醉放逸不能自制。共相随逐来诣舍卫。欲得见王致意问讯角试技术。时城郭神。及乾闼婆启白王言。云南方国。有乾闼婆王。名曰善爱。快能弹琴。作乐戏笑。今在门外。致意问讯。云在彼间。遥承王边有乾闼婆。善巧弹琴。歌舞戏笑。故从远来。求共角试弹琴技术。愿王今者。听使所白。时波斯匿王告守门者。疾唤来入。共王相见。各怀欢喜。善爱白言。承闻王边有乾闼婆善巧弹琴。歌舞戏笑。今在何许。我今当共角试技术。王即答曰。我不相惮。去此不远。我今共汝往至于彼。随意角试。时王然可。至世尊所。佛知王意。寻自变身。化作乾闼婆王。将天乐神般遮尸弃。其数七千。各各手执琉璃之琴。侍卫左右。时波斯匿王语善爱言。此皆是我作乐诸神。汝今可共角试琴术。时善爱王。即便自取一弦之琴。而弹鼓之。能令出于七种音声。声有二十一解。弹鼓合节甚可听闻。能令众人欢娱舞戏。昏迷放逸不能自持。尔时如来复取般遮尸弃琉璃之琴。弹鼓一弦。能令出于数千万种。其声婉妙清彻可爱。闻者舞笑。欢娱爱乐。喜不自胜。时善爱王闻是声已。叹未曾有。自鄙惭愧。先所弹琴。所出音声。即便引伏。长跪叉手。请为大师。更咨琴法。尔时如来见善爱王。除去我慢。心已调伏。还服本形。诸比丘僧。默然而坐。心惊毛竖。寻于佛前。深生信敬。长跪合掌。求入道次。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未久之间。得阿罗汉果。时波斯匿见善爱王。心已调伏。复得道果。心怀欢喜。长跪请佛及比丘僧佛即然可。敕诸群臣。平治道路。除去瓦石污秽不净。建立幢幡。悬诸宝铃。香水洒地散众名华。安置床榻。设诸肴膳。供养佛僧。时诸比丘见是供养。怪未曾有。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殖何福今者乃有如是音乐。供养如来。终不远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正觉。将诸比丘。远行教化。至梵摩王国。在一树下。结跏趺坐。入火光三昧。照于天地。时彼国王。将诸群臣数千万众。出城游戏。作倡伎乐。歌舞戏笑。遥见彼佛及比丘僧。在于树下。结跏趺坐。光明赫弈。照于天地。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将诸伎女。往到佛所。前礼佛足。作乐供养。长跪请佛。唯愿世尊。及比丘僧。大慈怜愍。来入宫中。受我供养。佛即然可。设诸肴膳。供养讫已。佛即为王种种说法。发菩提心。即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梵摩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诸比丘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有是音乐而供养我。终不远离。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附:《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胜乘甘露喜宴》麦彭Rinpoche著Khenpo Sodargye 译
第八威力品
继宣说所证真如之后,宣说修行能成熟他众的殊胜功德威力品。
丁二(思维所修六通威力)分七:一、威力之本体;二、威力之因;三、威力之果;四、威力之作用;五、威力所具功德;六、威力趋入或分类;七、以赞叹六通等威力功德殊胜性而总结。
戊一、威力之本体: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所谓“生”,间接包括了死,了知一切众生由此死殁投生何处,没有涅槃之前生过多少,即是以天眼了知死生通。所谓“语”,是指了知一切有情的语言,即天耳通。所谓“心”,了知众生八万四千等心行,即是他心通。所谓“善恶”,是宿命通,一切众生从无始轮回以来造作或生起善不善的习气为主,前世投生于何处积了什么业,感受什么苦乐,寿命达多少等。所谓“彼处”,是指佛陀、菩萨、声闻缘觉与众生所住的世间界,为供养佛陀、饶益众生,无碍趋入彼处等即是神境通。所谓“出”,是以某种方便出离轮回,即为漏尽通。如此六通如同新鲜庵摩罗迦果置于手掌般现前,即现量获得自在拥有六通的威力。菩萨的神通超胜世间仙人与声闻缘觉的神通,因为普遍行于十方世间界,一切时都能趋入,六通每一个也有扩增多个的无量类别,无碍真实趋入即是神通获得自在或坚稳菩萨之威力的特点。宣说完神通自性或本体后,接下来说明神通之因。
戊二、威力之因: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威力之因有三种:1、依于某地四静虑等持无有爱、见、我慢、怀疑占多数的过失,顺逆超越等至得以自在而随心所欲堪能,获得极其清净。2、以助伴无分别智慧摄持,如是修法。3、如理作意各自神通之遍住或能获得某某神通的因安立相。“遍住”是指经中所说:获得眼通者以意愿可无碍见到诸方光明周遍一切色法;神境通者以意愿身体轻便,可转变一切;天耳通者以意愿心专注于声音所属众多类可现前一切声音。他心通,缘于他心众多处,现前一切心行。此外,缘于前世后世、真谛解脱,如是信解并作意各自处。从中可成就六通微妙力菩萨的殊胜神通,因为以无分别智慧摄持等。
戊三、威力之果: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圣者之安住是以三解脱门及四谛、(十)地、(十)波罗蜜多之安住法而住,尤其安住于空性及灭尽定中。以天住四禅四无色等至而安住,尤其是以四禅而住。梵住四无量等持中,尤其是安住悲梵住。菩萨之安住无可比喻,广大恒常安住,菩萨依靠神通力去往十方殊胜处,真实供养诸佛,以神境通等欲乐使众生生起清净善根,这三种超胜声缘等神通之果。
戊四、威力之作用:
成坏及有情,世界视如幻,
如愿而自在,真实示种种。
1、眼通所见作用:见到器世界产生形成、最终坏灭处有多少众生的十方诸世间界皆无自性如幻如梦如阳焰等。2、示现神境作用:六通随意获得自在,或者具有十自在的菩萨调化众生的方便依其所愿,或者随众生如何希求或信解而示现燃火、飞行、地动、三千世界进入芥子中等显现种种威仪,或者不定真实示现种种相。
放光令极苦,恶趣升善道,
撼魔妙高宫,令魔生畏怖。
3、放光作用:菩萨于诸方放射光芒,光芒接触,即刻止息极其痛苦的地狱、饿鬼、旁生恶趣之苦,他们获得信心即刻从彼处死殁趋至善趣天界、人间。4、那光芒震动魔境由多种珍宝庄严的妙高无量宫楼阁及住于该处的魔眷属,使他们畏怖,震慑造魔业的气焰。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
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5、游戏作用:是指获得威力的菩萨于殊胜会众如来菩萨主尊聚集之中,入定于首楞严三昧、如幻等持、虚空藏等无量等持中,示现无量种种游戏,如经中记载文殊与观世音等如何示现等持游戏。6、化身作用:以工巧、投生与殊胜化身不是相似时而是诸时安住为利十方一切有情。其中,工巧化身:诸如,为了调化乾达婆极喜而示现弹琵琶的乾达婆等。投生化身:受生为帝释天等天人、夜叉、旁生等以某趣的形式,示现与那些众生相同的身体。殊胜化身:示现从兜率天降下等现前成佛至涅槃的佛陀是殊胜化身本师。关于工巧化身,安慧论师的《注释》中称“事业化身”,它是指化作工巧师、陶师、琵琶师等而幻化种种工巧明形象而饶益有情。神通的六种作用在《大疏》中说:所见作用,示现作用,放光作用分引导恶趣、震慑魔众两种,游戏作用,化身作用,共六种。
智慧自在故,随意现净土,
无佛传佛号,彼等至佛土。
再者,具六通的菩萨能清净佛刹:具十自在者智慧自在的缘故,能随所化众生意愿示现佛土水晶纯金等种种颜色、形状、面积等布局,获得这种清净刹土,称为器世界清净。任何世界,不闻佛号正法僧众之声而令真实传布佛号正法僧众名号或名声,使他们生起信心后到有三宝的其余佛土,这是讲有情清净。
以上宣说了作用,接下来讲神通所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