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24-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创建日期:2023-11-23

  NO.24-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60-101,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丁一、略说(103)+丁二、广说彼之自性+丁三、摄义——缘无上菩提而教诫发心(以赞叹大菩提教诫发心而总结本品)+总结

  丁二、广说彼之自性=戊一、以十功德差别总说+戊二、以具彼功德之菩提体因果等六安立而宣说

  戊一、以十功德差别总说=己一、不可思议之功德(106)+己二、二利圆满之功德(107)+己三、成第一皈依处之功德+己四、转依之功德+己五、周遍之功德+己六、事业无分别任运自成之功德+己七、甚深难测之功德+己八、法界真如无迁变之功德+己九、无量财富之功德+己十、成熟有情之功德

  102、甲三乙二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分三:

  103、甲三乙二丙四丁一、略说;

  无量百难行,积累无量善,

  历经无量时,灭尽无量障。

  无有诸障垢,得一切种智,

  如开珍宝器,真实现佛陀。

  百劳难行积众善,大劫久时尽众障,

  摧毁地属细障佛,如开大力珍宝器。

  104、甲三乙二丙四丁二(广说彼之自性)分二:

  105、甲三乙二丙四丁二戊一(以十功德差别总说)分十:

  106、甲三乙二丙四丁二戊一己一、不可思议之功德;

  诸法本正觉,法者皆非有,

  彼虽白法性,依彼非诠彼。

  107、甲三乙二丙四丁二戊一己二、二利圆满之功德;

  珍宝法因故,犹如珍宝源,

  善庄稼因故,许彼如雨云。

  佛具一切法,亦离一切法,

  生广大法宝,故如宝法源,

  于众降善说,无尽大法雨,

  极增白稼因,故彼如雨云。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24-111 2015年09月11日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讲《经庄严论》,前面已经讲完了第九品《成熟品》,包括自成熟、令他成熟,即自他成熟。

  今天开始讲《菩提品》,获得菩提果位的果法方面的功德。这个《菩提品》,跟前面的内容比较起来,有些地方可能稍微难懂一些,因为这里所讲到的果法的一些功德,对我们凡夫人来讲,比较遥远、望尘莫及。如果我们发愿精进修行的话,将来也会有如是的成就。

  就像世间当中读幼儿园的孩子,给他讲老师的功德,他可能无法接受,因为他自己还没有完成学业。学生还没当好,更何况说老师的境界呢?但是从小就给他讲这些知识,对他来讲,是很有意义的。

  今天讲的《菩提品》,也很重要。

  前面讲完了,通过修行使自相续成熟;自相续成熟之后,令他人的相续也可以成熟;自他都成熟了,才能真正获得最究竟的、我们经常说的、三藐三菩提,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这需要经过十地以后才能完成,并不是很容易的。

  按照有些论典的教义,有些人是依靠信心来品尝;有些人是用智慧来品尝;有些人是智慧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有一种信心,当这样的信心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原来自己的信心是正确的。

  今天讲到,所获得的菩提,也可以叫做不可思议的菩提果位,分为三个方面,略说和广说、摄义,首先讲略说。

  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分三:一、略说;二、广说彼之自性;三、摄义——缘无上菩提而教诫发心。

  我经常讲,不管是《大圆满心性休息》也好,《经庄严论》也好,我自己觉得,每天念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就要尽量地当场听。我认为不管是在现场也好,还是通过直播也好,应该能得到传承。

  如果当场和直播都没有听到的话,那只听第二天的录音,能不能得到传承呢?一个方面讲,也许能获得一些加持和传承;但另一个方面讲,因为听录音的光盘、磁带的时候,当时没有正在传授的心,所以说能完全得到传承的话,也许有一些困难。

  不管怎么样,我们有信心来接受,就是非常好的。把它当做一种传承的话,自相续当中也就可以获得一种加持。以前法王如意宝、以及其他上师的一些光盘、录音磁带,后来听到的时候,很有感觉,所以我自己觉得,应该是有传承的加持。

  在我们藏地,以前在法王如意宝的座下没有听过法的一些普通人,后来听到一些法王传法的磁带,也有开悟的,这种现象在藏地比较多。我听说有一个拉萨那边的堪布,他以前没有见过法王如意宝,对法王的信心也不是特别大、一般般的。后来在听法王的一个密法光盘和磁带的时候,听着听着,中间觉得进入了与自己以前所认识的密法境界完全不同的境界,心里有一种豁然开朗、顿然开悟的感觉。从此之后,他好像依止了很多其他的高僧大德,在他们面前听到一些觉悟的指示和开示,但是他觉得,除了在法王磁带当中所听到的以外,没有其他的了,所以他就深信不疑。他的修行境界越来越明显,在很多的感受当中,自己可以认为开悟了。听说很多大德也印证过,他确实有这种觉悟吧。

  现场听课的人,能获得一些现场的加持和现场的佛法力量;对于后来听课的人,我自己认为,也能获得一些加持。

  我这么多年以来,在学院也好、在外面也好,都很努力地讲经说法,在讲经说法方面,我应该是很执著的。我的的确确是个凡夫人,但是在凡夫人当中,是比较精进的一个凡夫人,可能你们在座的很多道友都认可我的勤奋吧。昨天教师节的时候,包括我认识的一些藏族老师也给我发了信息,他们倒是没有说:“你是真正的凡夫人。”没有这么说,这是我自己说的。(众笑)

  我的意思就是说,我对传法方面还是很执著的,所以对自己的光盘、自己的法本,这些都是非常执著的。我也特别感谢,在我的生命长河当中,很多人帮我记录笔记、做光盘、摄像,有很多方面,确实有不少的人。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用自己的录音机来录音,留下来我最早期的一些传法。后来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直到现在的高清设备,很多人在很多方面有了很大付出。

  从我内心来讲,我对传法很执著,而且我自己也有把握。因为曾经多年依止过善知识,我也觉得,在传佛法方面,我至少是不可能误导吧,我引用的教证和大德的教言,基本上都是有传承的。

  我自己也觉得,在传法方面还是很执著的。希望以后,不仅是我在的时候,而且是终有一天我离开这个世间以后,有一些光盘、法本,能支持我的观点和支持我传承的这些人。希望我们的传承道友们,对这些事情重视起来。

  一般一个人在世的时候、活着的时候,可能有很多的嫉妒心,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评论。一旦这个人离开以后,在很多人的眼目当中,生嫉妒的对象就没有了,这个时候可能赞叹“哇,他还是可以啊!”当然也有一些人,可能会进行诋毁。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让众生能真正了解佛法,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学会当中的道友们,在学习我所传的法的过程当中,可能有不同的感觉。我在早期的时候,给大家讲的方法,和现在讲的方法,有些地方是不同的。

  比如我在美国的讲课,第一次去的时候,去了华盛顿大学、乔治敦大学,还有哈佛和哥伦比亚以及科罗拉多等等,我基本上是按照现在人的心态来讲的,尽量把佛法与现在理念相结合,作成现在的思想观念来传授;第二次去的时候,去得地方也比较多,像斯坦福、弗吉尼亚、耶鲁大学,还有天普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等,大概光美国就去了八个学校。这个时候,我基本上不管他们高兴与否,经常引用一些教证、引用一些传统的教言来讲。我记得我在耶鲁大学有两堂课,其中有一堂课,要求我介绍佛陀的生平。他们说:“要以现在人的观念来讲。”我说:“我不想讲现代人的观念,我想讲释迦牟尼佛完整的十二相。”结果,我给他们做了简单的十二相的介绍。[注1]

  可能你们也发现,在我讲的过程当中,早期讲的《中观庄严论》,跟后面讲中观的方式,有所不同。我在讲的时候,有时候比较注意形象,包括文字上、语言上,我尽量地注意,很认真地对待;有时候我就凭我的心态和理解来讲。

  早期的时候,包括讲《大圆满心性休息》,大概每天讲半个小时,有时候只讲十几分钟,有时候讲得多,可能有一两个小时。

  我一般不希望讲的时间特别长,因为根据现在很多人从小听课培养的习惯,在中国来讲,学校里面一节课很多都是四十五分钟左右。如果一节课特别长的话,很多人的思想集中力到一定的时候会分散,我自己也是这样的。

  曾经在法王如意宝面前听课的时候,有时候法王讲得很开心,一直讲到下午两点钟。虽然法王自己讲公案特别开心,但下面听课的人,说实在的,显现上有点饿得不行了。(众笑)

  讲经的时候,如果太广了,有时候会不知道抓什么重点;讲得太短了......现在来看,我是基本上以一个小时为标准吧。在国外也是这样的,在国内也是这样的,包括在我们学院也是这样的。

  我在这里强调的是,现在你们在学会里面,听一些我早期讲的因明、中观、《俱舍论》的课。当时摄像和录像都没有,只留下一些音频。那个时候,我参考的书比较多,而且我们学院的事情也不多,所以有一些时间深挖传统。对专业佛教徒来讲,有时候传统的修学方法是很有意义的。

  我现在在学校里面讲的课,和一些社会演讲和企业演讲,包括监狱演讲,我会尽量观察对方的心态,现在人们关注的是什么?对这方面非常重视。自己也在不同的场合当中学习,会根据对方的心态,对症下药。

  在这样讲课的过程当中,有我们这里的辅导员、法师发心整理课件。我们这里一直推行大学演讲的整理,男众这边,为我整理课件的几个人突然跑了,我很不高兴,以后我肯定不想见这些人,对他们,我不发菩提心了。开玩笑的,可能没有这样严重。(众笑)

  在我的事业当中,有些人的破坏性确实比较重。比如说,你做做做,到一定的时候,把一些文字稿放在那里,连一个交代都没有、没有任何交代就跑了。

  如果当面打我,或者背后诽谤我,我好像不在意、无所谓的。我有的话,应该可以说,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我没有的话,别人即使诽谤也无所谓,对我来讲好像没啥感觉。别人说“在那里有人诽谤你,有藏语的,有汉语的。”我好像什么感觉都没有“哦,有啊?!”

  我刚才讲的,有些发心部门当中的个别人,是精神出了问题也好,什么方面出了问题也好,我不太清楚,本来我们关系是比较不错的,突然放下所有的事情,人就无踪无影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边捡起来,确实是很麻烦的。

  一般论典当中说,讲辩著里面的演讲和写作相比,写作方面是比较严格的,而演讲方面比较开放、不是很严格的,要在这个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把我的演讲整理成文字,不需要这么痛苦。有些人一定要把自己的思想跟我的思想融合起来,其实我觉得,没有这么辛苦,只要我讲什么就记录什么,基本上就行了。

  现在有些整理稿子的人,一定要把我的思想,加在他的思想框架里,然后他修修修,修出来一种悟道感受的时候,才写出来。其实,这不需要的。

  不管是什么人,在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哦、嗯、啊、呵、这个、那个”等口语词,你只要听懂我的语言,稍微清理一下就应该可以了。

  有些讲记,是比较不错的;有些讲记,让原来的味道完全都变了,就不叫讲记了。

  在学院里面,我按传统方式讲,是比较适合的;在外面弘法利生的时候,我很认真地学习了一些现在人的心态、现在人关注的一些问题,我就通过佛教徒的角度,给大家传达佛法。

  我刚才想说的是什么呢?你们会想:堪布过去在学院讲中观的时候,是用这种方法讲的;现在在外面讲中观的时候,是用那种方法讲的,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

  我自己回答这个问题:“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些都是我讲的。”开玩笑。(众笑)

  今天要讲什么课呢?《经庄严论》,下面我们讲《菩提品》。

  师念藏语传承。

  在座的各位应该是很有福报的,我是发自内心这样认为的。因为我们共同学习大乘佛法,在百千万劫当中,确实是非常难得的。

  有些人可能认为赚钱非常好;有些人认为过一些非常浪漫的生活,很有意义;有些人觉得过健康的日子,非常有意义;有些人可能觉得有非常温暖的家庭,才有意义等等,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是不同的。

  但我感觉,无论你有什么样的心态,或者什么样的身体,在即生当中,如果闻到道,是非常难得的。像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朝闻道,那晚上死了也不后悔。孔子说的道,是一般世间理念的道。而我们这里的道,既有世间当中,今生对自身有利益的教言,又有乃至生生世世对我们解脱有关的教言,这是更为重要的。

  我们今天讲到的就是,佛陀传下来的、非常殊胜的、弥勒菩萨的教言《经庄严论》。

  丁一、略说:

  无量百难行,积累无量善,

  历经无量时,灭尽无量障。

  无有诸障垢,得一切种智,

  如开珍宝器,真实现佛陀。

  这里的略说,是从佛陀的整个经历、佛陀获得的本性、比喻说明,这三个方面来讲的。首先说,佛陀是什么样的经历呢?

  “无量百难行”,佛陀经历过无量的苦行。

  不仅仅是一次两次听个法,或者今天没有吃的......我们做一些慈善、做一些善事的时候,“啊,昨天我好辛苦,今天我好辛苦,我这辈子好辛苦。”不是这样的。

  佛果是经无量、无数次的苦行、难行能行才得到的。

  “积累无量善”,佛陀在因地积累了无量无边的资粮。

  并不是积累一次、两次资粮,给乞丐或者可怜的人,做一个布施、做一点点好事,不是这样的,佛陀积累了无量的善法。

  “历经无量时”,佛陀经历了无量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不是一世两世,应该是三个阿僧祇劫无数世。

  “灭尽无量障”,佛陀最后灭尽了无量的障碍。也就是说,通过智慧,遮障了相续当中的贪嗔痴慢嫉妒骄傲等等,无量无边的烦恼和随烦恼,最后全部灭尽了。

  这是佛陀的整个过程,最后得到的自性是什么样呢?具足断德和证德这两个德行。

  “无有诸障垢”,佛陀所断的是什么呢?所有的障碍,五道十地当中的、俱生和遍计的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全部都断除了,最后所有的障碍都已经没有了,这叫做断德,断除了一切障碍。

  “得一切种智”,获得了了知一切世间法的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智慧,具足了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或者说对苦、空、无我等等所有世间的真理,全部都证悟了,佛陀有这样的证德智慧。

  “如开珍宝器”,通过比喻来说明,相当于装着各种各样金银财宝的箱子,被打开的时候,里面有玛瑙、珊瑚、金子、银子,还有钻石、金刚石等等,有无数无边的珍宝,应有尽有,非常多。

  “真实现佛陀”,同样的道理,佛陀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最后现证的功德是什么呢?在无学地上面的十八不共法、四无畏、十力,还有相好庄严等等,具有所有身体和语言和智慧的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像打开珍宝器一样,功德非常非常多。

  佛陀可以让无量无边的众生获利,就像打开国王宝库的时候,无数人能够获得欢喜和快乐、满足。同样的,一打开佛陀智慧宝藏的时候,无量无边的众生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上一篇:NO.23-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