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三昧耶:三昧耶的内在涵义 ▎违犯三昧耶的过失 ▎透过忏悔来清净恶业《彩虹丹青——生起与圆满次第精要》祖古乌金
《彩虹丹青——生起与圆满次第精要》
音流瑜伽研究微信公号
作者:祖古·乌金仁波切
译者:杨书婷
六 三昧耶
1 三昧耶的内在涵义
2 违犯三昧耶的过失
3 透过忏悔来清净恶业
1 三昧耶的内在涵义
如你所知,有声闻、菩萨、密乘等不同法乘,各有其对应的戒律、修学和三昧耶(誓句,依噶拉多杰仁波切于二零零八年在台湾的开示,三昧耶有许多种。“三昧”是梵文,意思是“神圣而尊贵的”,“耶”是“焚烧”的惑思,意思是说,如果毁坏神圣尊贵的誓言,则所有的功德都将被烧尽。)。所有这些三昧耶若浓缩为精要,其核心内涵即是大圆满见地的四个三昧耶(四大誓句):非有(无实)、遍布(广大)、单一、任运圆满,以及(金刚)身、语、意的三个根本三昧耶。
身为金刚乘的行者,我们依止所有三乘的律则。例如我们一开始接受任何灌顶,首先都要皈依,因此领受了声闻乘的皈依戒。其后,我们生起菩提心,故而领受了菩萨戒。至于密乘,当我们在真正灌顶之前,饮用从海螺中取出来分给大众的水滴——“三昧耶水”时,水转化为金刚萨埵,安住于我们自心的中央。当我们持守三昧耶,就是从未与金刚萨埵分离。
可用来描述金刚乘三昧耶的好方法,就是以处在竹节空洞之中的蛇来作例子。蛇往左、往右都不行,它只能向上或向下。问上所描述的意思为“直接上升”,意指我们准备要进入佛国净上。另一方面,“直接下堕”则用来描述那些毁坏三昧耶者。我很不想提这个,但是那种人只会向下往下三道而去。这正是金刚乘三昧耶所涉及的极大利益和相对应的巨大风险之涵义。
要成为金刚乘行者,必须先领受四种灌顶,其本身就是密乘道的核心内涵。我们只要领受了四灌,就已然进入了金刚乘之道。换句话说,这条蛇已经爬进了竹节里。若你持守三昧耶,将得到殊胜的成就;若非如此,那尊只要你遵循清净三昧耶便安住于你心中的金刚萨埵佛,将转化为“忿怒的夜叉”,那(自我摧毁的)力量将缩短你的寿命,且“消耗你的心血”(原文heart-blood,直译为心血,意思是血的主要精华。)。以此方式,它将在你的生命终了时,驱使你无可逃避地“直接下堕”。
密乘的修持是能获得难以思议之世俗与殊胜成就的捷径,也是最快速的成就之道。当你从不同法乘层层向上,三昧耶之道的“狭窄隘道”将变得越加禁锢,能够移动的空间将越来越少,因此要时时守好岗位。若在声闻乘和菩萨乘,想获得进展会比较简单:念头、言语和行为都要保持良善且合乎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另一方面,金刚乘的三昧耶则是恒时皆要身不离于本尊、声不离于咒语,以及意不离于三摩地定。如果你有办法这么做,乃是持守对于诸佛世尊(金刚)身、语、意的究竟三昧耶,那么你就真的可说是具有金刚乘的神圣戒律。若是无法这么做,则要了解密乘的三昧耶具有极大的风险。
弟子对于金刚乘的上师,也有相关的三昧耶:不可毁谤他的身体显现,不可违背他的命令或让他觉得不悦。容我在这里再次简要说明不同的三昧耶。关于金刚乘上师方面,不可轻忽他的身体显现、言语或感受;除此之外,更进一步的,就是不要让你的身离于本尊、声离于咒语,也不要让你的意离于三摩地定。
至于“金刚手足”,共有三种,疏远的、亲近的,以及极亲的。极亲的兄弟姊妹,是那些在同一位上师跟前一起领受心性指示的人。亲近的金刚手足,是那些和你接受同一个灌顶和口传教示的人。疏远的手足,是那些和你同在一场极为盛大法会或灌顶法会的人,有时聚众可达数千人之多。我们必须对这些兄弟姊妹持守三昧耶,从不认为他们不圆满,绝不对他们心怀怨恨、揶揄嘲弄或贬视彼此,也不在背后互相批评等等。如果你能全然清楚且完整地持守,毫无任何缺失,便可说是具有清净的三昧耶。
2 违犯三昧耶的过失
究竟上来说,若要全然离于持守戒律和三昧耶的缺失,就必须相续地安住于大圆满见地的四个三昧耶:非有、遍布、单一、任运圆满。如果有办法达到这样,就是全然超越任何可能的三昧耶“违越”或“破坏”。非有、遍布为“且却(也译“彻却”)”(本净立断)的两个三昧耶,单一、任运圆满则是“妥嘎(也译“脱噶”)”(任运顿超)的三昧耶。若想达到这个,就必须能将分别心消融入无二觉性“日巴”之中。
此无二觉性正是成佛觉境之三身的本体。于此之中,法身、报身、化身三身皆具足。诸佛的三金刚:不变的金刚身、不灭的金刚语、无误的金刚意,也于其中圆满具足。当你安住于非有、遍布、单一、任运圆满这四个三昧耶中,便不可能有任何的三昧耶“违戒”或“坏戒”,即使是细如发尖都不可能。可是在你能做到这一点之前,无论细微或粗层的三昧耶,都无可避免会导致“破戒”。
一般对三昧耶的分类中,可看到四种阶段,称为违戒、坏戒、越戒、破戒(字义分别为抵触、毁坏、违犯、超过)(依照敦珠法王注解的《阿里班钦三律仪决定论》,第三个越戒意思是超过时间(非指三年的彻底超过),并非违越戒条,而是逾越时间的意思。另外有说,三昧耶有违、破、损、烂四种,若违三昧耶则不超过一夜,若破则不超过一个月,若损则不超过一年,超过两年至三年之内则称之为腐烂。在《立三昧耶续》中言:“若过一至三年内,称为三昧耶腐烂,在此之内可补救,若已超过三年后,则乃无法补救之;尚若再受两者毁,定会堕落于地狱,恒常承受诸痛苦。”)。这些分类有部分是要考虑从毁坏三昧耶的时候算起,至今已经过了多少时间。若是过了三年还不认错,就不再有机会能修复三昧耶。此时已超出限度而无可挽回了。
经部的戒律和修学,包括小乘和大乘,有如陶土瓶壶落于地面,一且毁损就难以修复。
但若依据密咒的金刚乘,如果你诚心诚意想要修复三昧耶的毁损,就犹如修补金制花瓶的凹洞。银制或金制花瓶上的一道刮痕或凹洞,马上就能修补,但你有办法把破掉的陶瓷瓶壶修复回来吗?若不谨慎对待自己的三昧耶,会有极大的危险。不过,当你以歉意和决心诚意且真心地修复三昧耶,那么毁损就会象是金制容器上的凹洞,可被轻易地修补。
最重要的是对上师的三昧耶,其次是对金刚手足的三昧耶。每个人,包括上师和弟子,都必须遵循三昧耶。若能正确且清净持守,结果是极为甚深。祖师大德曾经说过:“我最大的敌人就是三昧耶的违犯;我最好的朋友就是上师。”真正的敌人就是三昧耶的毁损,如此将会破坏上师的健康与寿命。在亲近或疏远的金刚手足之间,三昧耶的破戒也会造成恶业和厄运。
毁损的三昧耶,对上师和弟子的确都有不好的影响,会造成不满和混乱,让人无法安住于三摩地定。换句话说,受损的三昧耶会阻碍三摩地的修习,也会造成闻、思、修的障碍。毁损的三昧耶绝对有害于健康、安乐,以及一切正面的特性功德。
“我最大的敌人就是三昧耶的违犯;我最好的朋友就是上师。”伟大的噶举上师们说的这句话,意思是他们唯一无法对付的敌人,就是那些受到毁损三昧耶所染污的人;而他们最尊贵的友伴,即为自己具德的上师。这不就是三昧耶造成的差异吗?
简而言之,要完整持守三昧耶的最好方法,便是藉由恰当的见(见地)、修(禅修)、行(行止)。如果这样根本不可能做到,忍辱(耐心)则是持守三昧耶的坚固基础。有句话说:“遭人狂暴攻击,莫以怒气回报;遭人漫骂痛斥,莫以毁谤回报;遭人公然指责,莫以批评回报;遭人暴力威胁,莫以殴打回报。”就算有人真的打你,你也要耐心对待。若你能如此克制忍耐,将能战胜毁坏三昧耶之敌。否则,若每一次攻击总要以报复回应,若每一个伤人的话总要以另一个恶口之言相对,这个循环永远不会终止。你或许会想:“我是对的!”并说些什么来回嘴,但是对方也会想“你是错的!”并以更加恶毒的话来对抗,这就会让矛盾没完没了。
东藏有句话说:“话语是一切争斗的泉源”,这就是保持禁语闭关的主要原因。声音是争吵的煽动者。没有人能知道你里面在想什么,除了诸佛菩萨之外。但是这舌头,如此令人讨厌,(仁波切笑)并不想保持安静,所以便开始了各种争吵。
因此重点就是要当自己的老师。当有人攻击你时,不要用任何方式反击。要像石头一般保持安静,这将让你战胜口角。别人说了什么,哪会真的影响什么?世间人们的方式都是以牙还牙,给我什么就回你什么;有人攻击,你就反击,这就是争执的开端。最好的方式其实是闭上你的嘴巴,紧闭得象是被捏扁的糌粑面团。
密咒的金刚乘潜藏着极大的报酬,但也同时有着极大的危险。极大的报酬是在于对口传教示的真诚修持,能让我们在此生以此身证得称为金刚主尊双运果位的全然证悟。极大的危险则在于,没有比三昧耶更具风险的东西了。这可不是吗?一旦那条蛇进入了竹节,只有两端的开口可以出去,不是上就是下,没有第三种选择。在你领受灌顶之后,就被卡在三昧耶的竹节里。而要成为金刚乘行者的唯一途径,不就是领受灌顶吗?
今日,有些人自称为金刚乘行者,却误信他们不必遵守别解脱戒、菩萨戒或密乘的持明三昧耶。这怎么可能对呢?有哪个灌顶仪式会把皈依排除于外?当你誓言心向三宝时,无论这些戒律是否详细解说,其隐含的就是你在领受小乘的戒律。你难道不也重述了三次菩萨誓愿的戒文?其中的意涵,无论是原则上或字义上,即是整个菩萨修学的主体。
密乘的宝瓶灌顶开许你修持生起次第。经由秘密灌顶和智慧灌顶,你就有资格修学两类各具特征(或称“性相”)的圆满次第。最后,藉由殊胜的词句灌顶,准予你修持整个本净“且却”和任运“妥嘎”之道。事实上,当你领受了这四个灌顶之后,就实际被授权而可修持整个修道。在领受了原则上是完整三法乘的法教之后,怎么可以宣称“我不必遵循任何戒律”?要依止戒律,就绝对要持守三昧耶。
此外要注意的是,对在家居士来说,单独依循十善业而行,也足以当作三昧耶。但你或许想要比一般平凡人更上一层,成为一位受尊崇的圣者。所有的法门,所有的戒律和三昧耶都包含在金刚乘的灌顶仪式中。你必须要皈依、发菩提心,然后领受四灌。
在领受灌顶之后,你想要持守戒律以便保持连结,尽管你可能没办法当个令人赞叹的伟大行者。但若你想办法让自己保有完整的三昧耶,你将会在死后中阴流荡时保有六忆念,这包括忆念上师、口传教示、本尊等等。相反的,毁损又断失三昧耶誓戒者,将会在中阴时感到被浓雾笼罩而全然迷失,不知该怎么办、信任什么、或该去哪里。这种人绝对无法想起重要的六忆念。
你可能没做过密集的本尊禅观,也没进行大量的咒语持诵。就算这样,如果你保持真诚信心且从未损坏三昧耶,你在中阴时仍可受到密乘四种解脱的助益,而前往较高层次的道路。四种解脱包括见即解脱、听闻解脱、忆念解脱、触即解脱。对于那些把三昧耶的神圣誓言抛入风中,还炫耀地宣称“我是禅修者,我具有成就”的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当个简单的行者,从不违犯三昧耶,即使可能没有多高的见地或多深的禅定,都好得多。藉由清净的三昧耶誓言,便能通往解脱轮回和全然证悟的笔直之径。
3 透过忏悔来清净恶业
当我们往周遭看去,人们的行为与他是否持守三昧耶的结果,并非某个立即可见的事情。我们很有可能会想:“我的誓言既完善又完整;我未做任何毁损;我既清净又清楚;我是个正直的人!”如果我们一直这样吹嘘,就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过错。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一再毁坏并违犯三昧耶。我们必须先承认自己的错误,才能够对治错误本身,这有其重要性。
让头脑清醒并好好思量这一点。要了解毁坏的三昧耶对你的今生来世都有伤害性。要处理这个问题,你就必须先承认自己的缺点,不是吗?要是不肯认错,就像蒋贡·康楚仁波切在《遥呼上师》祈愿文中所说的:“虽我过失巨如山,我仍藏其于身内。虽他人过失细如芥子,我却传扬遍远地。尽管不具何善德,我仍矫饰而伪善。”大多数人都落入这个缺点的圈套。
冈波巴大师也曾说过:“若法未能如理修,反成堕入恶趣因。”这是真真确确的事情。正确地如理修法,意思是持守清净三昧耶,对上生起虔诚,对下生起悲心,一切时中皆精进修。最上等的修习就是认出自心的如意宝。若你做到所有这些,便能于中阴时安全横渡。在这一非常时刻,藉由四种解脱的恩德,你将能成功穿越中阴。
否则的话,一旦你到达中阴,会发现你无人可以矫揉造作或欺瞒诈骗以待。就象是“地府业镜”的譬喻,清楚反映出你一切的行为。是否能成功渡过中阴,最终都有赖于三昧耶的完整。那些持守清净三昧耶的人,藉由上述四解脱,必定能进一步逃脱,而不再流转于下三道。
你可能有高得吓人的见地和了悟;你可能获得了特定的成就、且具有各种毫不受阻的神通。但若你违犯了三昧耶,我得抱歉地说,你会直接堕落下去。你没有别条路可走:向上的路径已然受阻。
对于自己的缺点,要总是详查。对于他人的过错,则加以忽视。应保持这个态度:“那些是清净还是染污,这不关我的事!”要当自己的老师,要严格检视自己,这就足够了!如此将不可能有机会让任何错误溜入。
另一方面,可能你想去那个在显教中称为无间地狱的地方,在密乘则称为金刚地狱。要去那里的唯一办法,就是毁坏你的三昧耶。一般的恶行,即使非常糟糕,还不够让人去成。除非你违犯三昧耶,不然还根本就到不了。这是有关三昧耶无可妥协的事实。所以要是你想到金刚地狱观光,首先得费尽心血地毁坏三昧耶,因为一般的罪行和盖障不足以让你到达那里!(仁波切笑)接着你就能免费参观金刚地狱,连同其他十八层地狱通通接收。若是你想参访色究竟天的法界体性净土,就得清净持守你的三昧耶。有关三昧耶的持守和毁坏,这是严肃且重要的真谛。
既然已入金刚乘四灌之道,就要修习将本自觉醒性带入自身体证之中。更甚者,要战胜即使是最微细的三昧耶断失之染污。如果你能做到这样,将能“直接上升”而通往旅途。意思是你将即身成佛,以此身达到全然的证悟。相反地,你或许领受了金刚乘法教,但却让时光飞逝,还同时完全忽略了三昧耶的神圣性。若是这种情况,你将能成功参访到最深的金刚地狱。而且这也是绝对没有第三选择。
据说诸佛在教导密咒的金刚乘时,兼具方便和慈悲。这就隐含着透过认错和决心来清净的可能性。打从内心深处认错,决心不再重犯,那么任何的恶行、遮蔽、违犯或断失都可以被清净。这必须在事发之后的三年内做到,否则就非常难以清净。这是恶行唯一且主要的功德:可以透过认错和决心来清净恶行。
恶行可以透过认错来清净,这是金刚乘殊胜的功德之一。举例来说,有某个造下“五无间罪”(“五无间罪”是恶业最为严重的五种行为,包括杀害母亲、杀害父亲、杀害阿罗汉、破坏和合僧众、恶意出佛身血。这些也称为“立即”,因为其业力在死后立即成熟,没有穿越中阴状态的时间。中译注:所称“无间”,亦指所将投生的地狱,其中的折磨痛苦是毫无间断的。)之一的人。即使如此严重的罪行,也能被清净。为了清净这些恶业,这个人必须准备寂静和忿怒佛尊的坛城,邀请一位上师和其相当数量的徒众,以尊敬心供养他们并献上丰富的供品。其后,此人必须在他们之间,大声宣告:“我做过如此等等罪行!我犯下五无间罪:杀了父母和阿罗汉等等!没有比我更糟的人了!请帮助我清净我的恶行!”如此喊叫之后,该人必须当众并且在寂忿本尊坛城前脱下衣物做大礼拜,同时念诵一百零八次的百字明咒。如此一来,就算五无间罪的业力也能被清净。这是金刚乘何以被称为方便和慈悲难以思量的意涵。
只要受过一次灌顶,我们就已进入金刚乘之门。不管那次灌顶是否很有名并不重要;在任何给予四灌的仪式中,你都参与且肯定领受了戒律和三昧耶。
对于“发过誓言的戒律”,发愿要持守金刚乘戒律的宣誓,若是违犯,比起违犯“非制戒罪”(unformulated evil)还要糟糕得多。未经规划的恶行,是当我们还是尚未发过任何誓愿的平凡人时,因不知情而犯下的那些事情。由于违犯三昧耶真的会断除解脱的生命力,因此没有比不遵守已经发愿的誓言更糟的事情了。
三昧耶包括与那些疏远金刚兄弟姊妹的连结,例如,那些参与同一场、由某重要上师给予数千群众灌顶仪式的人。三昧耶也包括与亲近手足的连结,例如,那些同住在某一间寺庙、由同一位上师指导之人。最后还有极亲的手足,就是那些一同领受心要法教之人。这是最不能妥协折衷的;没有比这些极亲的金刚兄弟姊妹更加亲近的人了。我们应该视他们如胸中之心或头上之眼那般珍贵。
我们从无尽的过去世以来所造的恶行和遮蔽,必须经由认错来清净,否则恶业根本不可能自行消失。这些恶业模式以习气的方式暂时休眠,然而迟早都会显现在我们心中的二元分别框架中。我们必须以认错来清净,而这确定是可行的,就如我先前谈到恶行唯一的功德内涵。这就是四加行里百字明咒的目的所在。在这个加行中,我们不仅为此生此身所造的恶业忏悔,也为我们从无始以来至今所造的恶业忏悔。
除非我们免去了分别心的框架,恶行和遮蔽的踪迹依然以习气留存,并将在此分别二元的态度中重新出现。若非如此,恶行和遮蔽便不会消失。这是为何我们如此经常听到清净之必要性的原因。藉由修持金刚萨埵法中的四力(四力包括依止力,此处是以观修金刚萨埵为依止;拔除力,以深切忏悔来拔除罪业;对治力,观修咒鬘并念诵百字明咒来对治;誓不再犯力,立誓不再重犯所造的罪业。),你必然能将恶业全部清净。你的恶业可能巨大如须弥山,但依然能以忏悔来清净。想象有个高如大山的干草堆,放把火不就全都烧掉了吗?
另外有句话说:“一旦恶行清净,了证自然出现。”当你的内在佛性不再有任何遮蔽,它就自然稳定。但是一般来说,佛性都被不善的习性所遮蔽。覆盖天空的云彩不就让人无法清楚看见星辰吗?
只要我们对于本自觉醒性难以觉察或尚未认出,或只要我们即使曾经认出却陷入怀疑之中,就不可能修习且熟悉本觉。另一方面,一且你全然达到不散乱,此乃一切三昧耶之王,你就超越了持守与毁坏三昧耶的分别界限。到了这个层次,便没有任何要去持守的三昧耶。不过若没有达到此一境地,便不可能不持守三味耶,因为我们仍然受到分别心所掌控。
分别心的框架是我们要去免除的,无二觉性则是免除之后的结果。如我早先所说,目前这两个层面同时存在,但当我们逐步清净恶业与遮蔽之后,了悟就自然发生。在此的了悟之意,指的是概念思惟之流变得自生自解,直到最终我们的心如无云的清朗天空一般。到了这时,既然再也没有所谓的散乱,概念思惟自然解脱。此时便超越了持守与毁坏三昧耶的分别界限,也了证到大圆满见地的四个三昧耶:非有、遍布、单一、任运圆满。你毋须试图个别了解这些,因为它们在本质上是无二无别的。不过,直到此了证出现之前,宣称“我没有毁坏任何三昧耶!”不就是矫饰而自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