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法华

民俗学-法华17分别功德品53下

创建日期:2023-09-01

  民俗学-法华17分别功德品53下

  【如是僧坊、堂阁,若干百千万亿,其数无量,以此现前供养于我及比丘僧。

  那么这样的这个就造的这个经堂和这个楼阁啊,就是就千百万亿呃就无量无边的这个数量啊就是,全部呢就是在那个,现前就是供养于这个本师释迦牟尼佛和比丘的话呢,那功德非常大的。而且他们呢就是也是完全有享用的,藏文当中是就不但是供养佛与这个僧众,还有呢他们这个享用的话呢,那这个功德是很大的,但实际上呢我们读《法华经》的话就,完全有得到如是的功德。

  【是故我说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

  所以就是佛说我如来灭度之后呢,如果有人读诵和这个受持这个《法华经》并且就是对别人宣说,或者自己书写或者让别人书写,那么供养这样的这个经卷的话呢,不需要就是做什么这个其他的这个塔啊寺院呐,啊包括经堂啊就是作供养,更何况说是有些人呢就是,这个《妙法莲华经》读诵和受持的同时呢就是,作这个布施啊就是,在这个同时呢就是做布施、持戒呃安忍和精进和,还有这个禅定和智慧,那这个功德呢就是更是无量无边的,啊就是呃这个受持《法华经》的同时呢就是,要修这个六波罗蜜多,跟六波罗蜜多一起来这个,读这个《法华经》或者是写《法华经》的这个功德的话呢就是,更是不可思议的。

  【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

  他讲了一个比喻就是,这个功德是什么样呢,比如说这个虚空呢就是它这个东南西北和,还有四方四隅吧就是上下十方就是,那么虚空的十方呢就是没有什么边际的、没有边际的。那同样的道理,就是如果我们以六波罗蜜多摄受就是,然后呢这个呃修、修这个《妙法莲华经》的功德的话呢,那就是虚空也是没办法比喻的,啊就没没办法比比喻的,就是一直呢就是、这种功德是很快的时间当中都获得了这个佛果。

  【若人读诵受持是经,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复能起塔及造僧坊,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亦以百千万亿赞叹之法赞叹菩萨功德,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无嗔,志念坚固,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

  如果有些人读诵和受持《妙法莲华经》就是,还给别人宣讲,自己书,还有这个让别人呢就是写,那么这样的话,实际上呢就是这个人已经造了佛塔啊已经造了这个佛、佛、佛殿啊就是,那并且呢就是用这个啊供养这个赞叹就是声闻的这些僧众,还有呢就是千百万的这种赞叹的法呢,就是赞叹了这个菩萨的这个僧众,啊就,也就是说是他已经得到了,不仅是造经堂造佛塔啊,还有呢就是作这个各种供品,和供养呢就是赞叹这个声闻的僧众,和赞叹这个菩萨的僧众的功德,还有而且呢就是这个人呢就是,他以各种比喻啊因缘呢就是等,就是宣说这个《妙法莲华》就是。因为他读诵的话呢,实际上这个人是已经就是呃就是跟这个《法华经》呢,就是直接用通过各种方法来,就是给众生宣讲的功徳呢就完全能得的到的。

  同时呢就是他跟那个六亲、呃六波罗蜜多啊就是,这个是刚才是应该布施波罗蜜多的一个广说,即以这个法布施,就法布施。同时呢就是也,呃清净这个戒律啊,就是清净戒律,戒律波罗蜜多。然后也如、如、如何这个跟这个温和的人、柔和的人呢就是一起来就是共住啊,就是没有任何的这个嗔恨心的话呢,那么就是并且这个意念呢就是,意志的话就极其的坚固就是,这个是,可以说是、是安忍波罗蜜多。

  然后长期呢就是坐在这个禅定的环境当中就是,然后经常呢就是修、修这个甚深的禅定的话呢就是禅定波罗蜜多。那么经常呢就是精进地、勇猛地这个摄持一些善法的话呢就是,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这个精进波罗蜜多。啊就是这个精进和禅定可能稍微掉了个儿。然后,用这个呃利根的这种智慧来就是回答就是别人对你问的问题呢,就是都一一的对答的话呢就是,那么这个是智慧波罗蜜多。

  也就是说是,我们这个呃六波罗蜜多呢就是,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六波罗蜜多和还有这个《妙法莲华经》的这个修行同时的话呢,那这个功德是非常大的就是。

  【阿逸多,若我灭后,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复有如是诸善功德,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

  佛告诉这个阿逸多啊,说是我灭度之后,如果善男善女人受诵这部经典就,或者是读诵这部经典的话呢,那么这个善根功德是什么样呢?就是其实这个人已经就是入于就是道场,啊就是,已经接近了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已经坐在这个菩提下了就是。就我们如果真正读这个《法华经》和修这个《法华经》的话呢,那这个呃人就是成佛不远了,就像我们讲那个般若、般若呃、般若法门一样的。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那么呃佛告诉这个阿逸多啊就是,如果善男善女人坐,如果坐着也好、如果站着也好、如果行着也好,这样的地方呢,实际上是应该呢就是这个起佛塔。就刚才前面讲就不用这个呃,就只要读、读《法华经》的话呢,就不用修佛塔、不用修、建寺院就这样的。然后到这里的时候,如果有些人就是讲那个呃《法华经》、读《法华经》,或者诵《法华经》,这样的人呢就是已经坐的地方也好,比如说这个呃站立的地方也好,在任何地方的话呢,我们应该就为了纪念这个法华,为为了纪念、纪念这个人的话呢就是,可以就是起起、起这个佛塔,啊就是起佛塔,那么这个呢就是作为是人天的这个供养诸佛,就就,就像这个呃佛佛的塔一模一样的就是。

  其实,嗯,这里呢就是也可以这么讲吧就是,比如说呃如果有这个,呃,法华就是讲的地方的话呢就是,应该可以叫“法华讲堂”啊就是,以后呢就是可以、可以在那里呢就是做这个,呃比如说有、有什么这个,比如说一个人就是他着重弘扬这个《法华经》的话呢,那么将来呢就是可以这个人住的地方、这个人的这种房子啊、这个人平时休息的地方的话可以建一个佛塔就是。那么这个佛塔呢就是跟无量的众生都可以结上缘就是,他的名称也、也可以什么法华塔啊就是什么,都都可以这样。

  以前上师如意宝,我们这个大经堂里面就是讲那个,前面讲那个《句义宝藏论》的时候呢就是,他那个《句义宝藏论》叫做是《光明藏论》、《光明宝藏论》,《光明宝藏论》的话,法王呢就是把这个小房、小房子、就是讲、讲经的那个小房子呢就是叫做是呃“光明宫殿”,就“光明宫”。

  啊就是这个呃最、最早的时候就是,我们大经堂里面就是,最上面有一个小小的这个房子,法王在那里是已经讲过那个《句义宝藏论》,大概是九十年代的时候。后来呢就是法王如意宝在那个呃他老人家的这个宿舍就是,应该说是在三层楼上面,三层楼上面有个的小小的玻璃房就是,这里面当时讲了那个《法界宝藏论》就是。后来呢就是法王称这个小玻璃房呢就是叫做“法界宫”啊就是,“法界宫”就是。

  所以呢,我们这个,呃,在这个将来的这个有些弘法利生的时候呢,就是也可以比如说你们有些法师呢,就是在某个地方讲《法华经》的话呢,那么这个地方就是可以起一、起一座呃法华塔就是。然后就是就表面上看来是个菩提塔就是,也可以、可以这样的。

  原来我刚刚出家的时候都是,我们那个呃上师,那个呃德巴堪布给我们讲一个那个呃《大圆满前行》就是,我都后来就是很想这个地方很有、很有纪念的这个价值就是。因为有些地方的话呢就是,有些大德这个讲课的地方啊,就是不说我们的这个人就是,连这个呃一些鬼神和非、非人的话呢,也是经常这个顶戴和这个恭敬和顶礼,啊就这样的就是。

  所以说,他这里也讲呢,讲《法华经》的人的话,不管是这个呃男的、女的就是什么样,只要是他坐的地方、他站的地方、他行的地方,还有这个他卧呃着的地方就是,就藏文、藏文当中应该有四个威仪的地方的话呢就是都应该值得供养(师清嗓)。那下面呢这个意义就比较相同,我就简单的这个字面上做解释吧。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我灭度后,能奉持此经,

  斯人福无量,如上之所说,

  是则为具足,一切诸供养。】

  啊下面就是佛、世尊呢就是重宣此义啊,偈颂,如果我灭度之后就是如果供奉这部、这个经典,这个人呢获得的福量、福德是无量无边的,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一样。也就是说是他已经具足了一切这个供养的,因为,他念那个《法华经》的话呢,那所有的这个供养、各种供品,对各种什么这个诸佛菩萨的供养呢就是一模一样的。

  【以舍利起塔,七宝而庄严,

  表刹甚高广,渐小至梵天,

  宝铃千万亿,风动出妙音。

  而且以这个舍利塔啊就是,用七宝而这个做的这个非常庄严的,他的这个“表刹”,“表刹”的话呢就是,它的外形呐就是,或者说是这个刹竿就是,他整个下面的这个整个这个,呃这个佛、佛塔的话呢就是特别就是庄严,啊就是高广,就是非常庄严。然后这个佛塔逐渐逐渐就是上面就是、就越来越小就是,最后到这个梵天的位置,啊就是到……而且这个佛塔就是上面有宝铃就是千万亿,被这个风那个吹动的时候也发出特别悦音的这种,呃,就悦耳的妙音。

  【又于无量劫,而供养此塔,

  华香诸璎珞,天衣众伎乐,

  燃香油苏灯,周匝常照明。】

  那么呃在无量的劫当中呢,就是这样的这个供养这种佛塔,而且用鲜花啊、璎珞啊,还有这个天、天人、天衣和各种这个乐器啊,还有有呃什么这个香油啊,酥油啊,各种这个灯,呃灯呢就是、就供养就是,供养之后呢就是照明整个这个世界啊。

  我们现在学院的话呢就是,晚上也是什么这个,呃,坛城的这个佛塔啊、经堂啊就是,这些的话呢就是,照、照、照那个灯啊就是,也是这个周围都是很、很、很庄严的、很壮观的。就像就像那样吧,就是意思是,呃其实这个是,应该最早的时候也是,比如说各种各样的灯啊,各种各样的这个一些这个呃明灯的话呢就是,庄严之后周围都是非常的明亮就是,壮观就是,这样的。

  【恶世法末时,能持是经者,

  则为已如上,具足诸供养。】

  那么这样的话呢,那么末法恶世的时候,呃末法恶、恶世的时候,末法恶世的时候,(师清嗓)所以在末法恶世的时候,呃,这个如果能读诵这个这部经典的话呢,那么上述所讲到的这个供养佛塔的这些功德全部都具足。(师清嗓)

  【若能持此经,则如佛现在,

  以牛头栴檀,起僧坊供养,

  如果能读诵啊和持诵啊就是这部经典的话呢,实际上是呃就像是这个佛陀啊,就是佛陀就是当时这个所在的地方呢,有一个叫做牛头栴香就是、牛头栴栴檀呢就是。它这个所起的这个僧坊作供养呢就是,也是一、一模一样的就是。

  一般这个印度呢就是有比较特殊的不同的一、几个檀香吧就是,它其中呢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什么牛头栴香就是,就什么蛇头栴香啊就栴檀啊有很多就是。那么这个呃所起造的这个,比如红木啊红檀香啊,它这个所造的这个供、供养,而且佛陀在的,不是什么其他人所在的,这样的这个经典的这经、经堂的这个供养呢没有什么差别。

  【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罗树,

  上馔妙衣服,床卧皆具足,

  而且这个经堂呢,就是有这个三十二间呐,高这个八个这个多罗树的呃这个这样的,这个层高是这样的。还有上面呢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这个美味佳肴啊。还有这个上妙的这种衣服,呃嗯,这个床嗯就是呃这个什么,床榻和这个卧具等等这些具足。

  【百千众住处,园林诸浴池,

  经行及禅窟,种种皆严好。

  还有里面呢就是,有很多诸佛菩萨和还有这个声闻僧众啊,就都居住在里面。然后周围呢就是,有林园啊,水池啊。其实一个在佛经里面也是这样的就是,这是一个环境学当中。现在很多人认为这个佛陀的一些这个,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这个规划啊就是,还有一些园林呐,最美妙的这个包括现在的这个公园呐就是,一些的话呢。实际上这个佛教里面最早都是有这个经堂的主、主要的这个建筑,然后附属的就是整个这个呃周围的这,包括一些池塘啊就是包括这各种、各种各样的树啊就是。

  然后它的这个道路的这个横横、纵向和横向的这个道路的这个排列啊,还有周围的这个包括就是花啊就是,还有呃各种栏杆呐就是,这些的话呢,实际上是是这个在佛经当中啊就是,应该说是我们现在最上等的最好的,这些庄严的这个呃一些周围的呃就非常这个好的这个环境的话呢,佛经里面就是都、都、都有的就是。

  所以我们有时候看到这个佛经里面的话呢,现在人们就是比较高等的就是这些呃这个区域的一些设计也好规划也好,就这些的话呢,都是在这个呃佛经里面就是讲得比较多。(师清嗓)(传来狗吠声)哇,(师喝水)不要玩狗啊,不然的话很危险的,有些是比较笨。(师清嗓)那么这里面就是,还有刚才讲了,就是这个呃禅修的地方,啊就是包括这个禅修的地方,还有呃这些呢就是非常非常的庄严。

  【若有信解心,受持读诵书,

  若复教人书,及供养经卷,

  散华香末香,以须曼薝蔔,

  阿提目多伽,薰油常燃之,】

  如果有人这个有信心就是,受持这部经典,读诵这部经典。那么还有些人呢就是叫别人写。呃作这样的这个供养的话,还有这个供养的这种供品的话呢,就是也是有各种这个香花啊末香、呃这个华香啊末香啊,以及呢就是须曼花就是。他这个“须曼”是,叫什么就是,嗯,有,有须,有这里有几种花就是,一个是须曼花,一个是呃簷蔔花,就是簷蔔花是一个黄色的就是,也是那个呃,嗯,嗯。然后还有一个叫做是阿提目多伽,阿提目多就赞巴嘎就是,就是曼陀赞巴嘎,就是赞巴嘎也是天、天花就是,它是三种不同的花吧就是。

  那么,呃就有、有、有些是经典里面讲什么那个呃青莲花就是。青莲花比较相同的,也是黄色和白色的就是这三种花。还有那个“薰油常燃之,”“薰油常燃之”的话呢,实际上是这种呃怎么讲啊就是,那种香油啊就是,特别特别有很、很好香味的那个油做成的灯就是。藏文里面就是讲的是,有这三种花就是作供养就是,对这个经书呢就是这些花呢就是作供养。你们到时候可以查一下就是,这几个不同的这个花啊就是,是也是应该能查得到。

  呃还有呢就是,有这个油、油、油灯这个所做的这个灯呢就是进行,呃就已经、已经点燃了的这个香油的灯来就是进行供养。

  【如是供养者,得无量功德,

  如虚空无边,其福亦如是。

  这样的供养呢,得到这个无量无边的功德。如虚,像这个虚空呢就是没有边一样的,他的福徳呢就是也是没有边的。

  【况复持此经,兼布施持戒,

  忍辱乐禅定,不嗔不恶口,】

  更何况说是一边我们供养和读诵受受持,同时呢就是作这个布施啊、持戒呀、安忍呐、禅定呐,还有这个呃精进呐就是。然后呃,那么这些呃,这嗯、这些的话呢,比如说呃安忍的话呢就是,不会这个嗔恨就是,不、呃不恶口骂人就是。

  我们这方面作为佛教徒,大家一定要,嗯,就应该要注意就是。不然我们这个佛教徒不,世间人就更不用说。有些地方、有些地方的差别就是。现在有些比如说水平比较低一点的一些的话呢就是,凡是开口都骂人,开口都骂人就是。平时说话的时候也是说很多难听的这些语言就是,这些、这些呢就是都控制。

  【恭敬于塔庙,谦下诸比丘,

  远离自高心,常思惟智慧,】

  然后呢就是恭敬就是寺院和这个一些嗯寺寺院的这个佛塔啊就是寺庙啊。还有呢就是恭敬谦下就是对这个所有的出家人,啊就是对这个僧众就是供养,呃就是对对他们呢就是进行恭敬。然后远离自己的心灵的这个内心的贡高傲慢呐,还经常呢就是呃去思维就是去这个生起就是无二的这种智慧。

  【有问难不嗔,随顺为解说,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

  而且有人问问题的时候呢就是,尽量的就用自己的智慧来对对他回答就是,不要这个生嗔恨心就。其实别人问问题的话呐,你真正给他真诚地回答的话呢,那么这是一个最好的这个转法轮的这种机会。

  很多经典当中的话呢就是,讲到智慧波罗蜜多的时候呢就是,别人问问题的时候你就可以回答。因为别人确实有这样的疑团和疑惑就是,这个时候用你的智慧宝剑来把它解开的话呢,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个人来讲的话呢,可能对大众的这种这个转法轮呢就是,不如对他个人的这个问题就是一解开之后呢,从此之后他就完全就是可以步入正道就是,就很有、很有意义的就是。所以不能呃不能生嗔恨心。

  以前我们的一些大德啊就上师们的话呢,就是对每个问题都是特别耐心地就是回答,呃就是而且那些人的话呢就是也很重视,就是回答完了以后呢他就马上能记下来,不像我们一样的问完了以后他自已也是根本……

  我都有时候是在呃,比如说一个人给我问问题,我就很、很认真地给他回答,但是呢我讲着讲着的时候他都就睡着了就是。(众笑)呃提、提问题的问、人呢就是他不重视的话呢,就最失望的。就是因为其他人就是如果不重视也是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提问题的话呢,他应该是这个有、有责任就是,因为我要给他回答得满意不满意,应该就是他很认真地听。但是有些人的话呢,不知道是别人劝、劝,呃让他问问题呢,还是是自己心中间就是散乱了,就是我们还是比较关注。

  比如说这个在一个地方的话他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尽量地就是看、呃就是让他满意。就是然后边、边回答就是边看他的表情的时候呢,好像那个他并不是重视,就是呃所以这样也不太好。就是一般就是提出一个问题的话呢,呃他的这个也许这个疑问呢就是代表着很多人,因为我们呃就很多人的这种疑问呢比较相似的。比如说他是一个这个80后的这个一个疑问的话,也许可能80后的很多人有这个疑团就是;他是如果90后的话呢,就是90后的很多人也许有这样的;或者是他是一个比较这个呃年、年长的一个人的话,也许可能很多年长的人呢就是有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呃一般来讲呢,就是在这个讲课也好或者说是演讲也好,就是这个中间呢就是给大家空出一个提问的这种环节的话呢,(师清嗓)也是这个很好的。

  呃就是我们呃学院的这个堪布堪姆的话呢,就是有些人是这方面就是很感兴趣,就是也给大家空出这个时间。有些的话呢就是说是我只、只要演讲,我不、不想回答。呃也可以就是我们也不可能强迫你,必须回答不然的话对他刁难,就是也不太好,就是嗯嗯这个随缘就是也可以的。但是一般来讲尤其是这个法师的话呢,就是确实对……

  因为问问题有一定的挑战吧,就是呃这个呃讲、讲话、讲课的话呢就是他自己想讲什么就是他、他有这个权力就是。但是问问题的话呢,就是不知道就是他想问什么问题,我们也不可能就是提前都是做好准备,就是你来问问题就是不可能的。所以呢有些人是可能也真诚地问问题,有些人是可能有各种目的的,就是甚至可能比如说这个呃打广嗯到那个就是法讯以后的话呢,有些是半年前都是要想故意给他刁难,就是也有这样的就是,呃一定要就是那时候看看就是,要给他有个比较难看好一点,这一点就是不会回答的话多好就是。所以有些人是不是好、真正他有这个怀疑,而且他又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就是然后呢就是给他提问题也有这样的。

  所以(师清嗓)你看这里都讲有问题呢就是不会生嗔恨心,就是然后随顺呢就是为他们这个解说啊就是很耐心地解说。如果能行持这样的话呢,那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六波罗蜜多都已经这个受摄了。

  【若见此法师,成就如是德,

  应以天华散,天衣覆其身,

  头面接足礼,生心如佛想。

  如果见到这样的这个法师啊,就也就是说《妙法莲华经》经常读诵受持,还有呢就是经常这个以六波罗蜜多来就是摄持的,这样的这种法师的话呢,他就会这个成就如是的功德啊,呃那么应该呢就是以这个天人的这个花啊就是来可以就是对他这个进行供养,那么天人的衣服呢就是也可以就是裹着他的身体啊。

  我们那个藏地的话,就是比如说一个歌手在唱歌的时候呢,那么就是很多人就是给他献哈达,就是最后都变成就是一大堆哈达,就是就看不出来这个人在唱什么就是。(众笑)就所以呢就是如果一个法师,就是他用这个《妙法莲华经》来这样这个弘扬的时候呢,所有的这个天人的衣服啊、人间的衣服啊,就是一直给他就是供养,就是最后都是看不出来就是全部都已经覆盖了就是就这样的。

  而且在他的这个脚下呢就是进行恭敬地这个去顶礼,并且呢把他心里就是想着这个如佛想。你看我们这里视师如佛的想法呢,不仅仅是一个密法的这个说法吧。我们密宗当中讲“皈依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那么这个时候,有些人说“啊你们怎么藏传佛教还要皈依师,就是不应该这个皈依”,而且呃视师如佛就是不应该,密宗里面就是上师,密宗里面讲这个上师呢就是像佛那样来对待,就是那这种说法有些显宗的人就是不是很理解,就是就觉得不理解。但这个呃应该理解,为什么呢?你看讲《妙法莲华经》的这样的人,呃就是也就是说读诵和受持弘扬的,还有这个六波罗蜜多摄受的这些人呐,应该用天人的衣服就是就全部就是对他供养的话呢也是值得的。还有对他面前就是进行顶礼,还把他当作是真正的这个佛来想,啊就是这样是合理的。

  【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树,

  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

  所以而且还应该想,就是应该就是我们对他这个这样想,啊就是想什么呢,就这个弘扬《妙法莲华经》的这个人呢,不久就是他会到到这个菩提树下呢,就是获得了这个无漏无为的这种这个智慧。并且呢就是呃就是任运自成地,就是呃广大地这个利益就是所有的这个天人之众啊。

  就我们对凡是弘扬《妙法莲华经》的这些大师的话呢,都要有一种啊恭敬心来就是赞叹呐随喜呀这样的,而不能呢就是对他进行这个诽谤啊就进行这样,这样的话可能就是呃恶心呐就是最后就是果报自受啊,就是会、会带来很多的这种痛苦。就是所以我们不论在任何地方的话呢,就是应该是对这个弘扬《妙法莲华经》的这个法师的话呢,就是应该这个如佛那样来这个对待。(师清嗓)

  【其所住止处,经行若坐卧,

  乃至说一偈,是中应起塔,

  庄严令妙好,种种以供养。

  而且就是他所住的地方也好,就是这、他就行走的地方也好,他这个呃这个呃睡、睡觉就是这个,这种这个这样的这种呃卧的地方也好,乃至呢就是说一个偈颂《妙法莲华经》当中一个偈颂的地方的话呢,那么这些地方呢就是按道理来讲应该就是起这个佛塔的。

  因为这个为了纪念就是,其实呃这个都是很、很有、很有必要的。就是现在我们佛学院里面就是没办法,就是下面这个门口的这些佛塔的话都有时候那个……原来我们就是那个起的地方,就是因为佛学院佛学院的地方很、很少,就很、很小,就是所以说没办法的。但是如果你们以后在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某个寺院里面就是呃就是要讲这个一遍《法华经》的话呐,那这个寺院的某一个地方呢,起一个这个呃这个法华塔啊就是很有必要的,就是这个是佛经里面就是这样讲的。啊就是哪怕是只讲一个偈颂,一个偈颂都可能有点困难的,就是但是呢就是实际上是就是讲了这部法的话呢,就是也应该就是在这里就是做一些纪念的这种塔啊就是非常呃有必要的。

  因为一些呃,就是嗯以前那个有一些大德的话呢就是也有、也有这样的。比如说在某个地方以前我们那个呃法王如意宝的一个上师就是叫那个观音上师就是玛尼喇嘛班玛斯德,他呢就是各个地方就是念那个观音心咒啊,就给大家讲,然后后来藏地很多地方都是他讲经的地方呢就是都起佛塔就是,包括我们紫青山沟呃下面就是那个原来法王的那个,就是那个什么?就是那个地方就是路边的那个下面有个佛塔的话呢,原来法王说是他很小很小的时候呢在那里这个玛尼上师的那个听过一堂课就是,所以那个地方应该有一个纪念塔就是就原来就是法王在世的时候专门去起的。当然有一些大德的话呢包括他降生的地方啊、他圆寂的地方啊、就是还有他转法轮的地方啊,呃这些都是应该是可以,尤其是《法华经》的话呢就是也是可以的。(师清嗓)

  那么呃这个呃,当然我们是这、这、这些地方的话呢也是不、不去啊,就是不然的话到时候你们又开始,就是你们想一般这个化缘的话就是善根很不错的就是,就经常就是,啊这里要起个发愿,这里要这个起个什么什么……那么,但这样的话呢就影响也不好,就是也没有什么确定的,如果有个确定的话呢就是为了纪念就是某个的话呢也是可以的,但现在是没有确定的就是。所以说呃,以后呢就是如果我们当中的有一些法师啊在别的一些寺院当中真正能这个弘扬一遍这个《法华经》的话呢,可以值得纪念啊就是可以值得呃值得纪念。我们这个学院的话呢就是因为传的法比较多的就是一个一个纪念的话呢就、就没有办法就是也没有必要。呃,但以后呢就是大家也应该可以知道就是这个重要性吧就是。

  那么这个塔呢就是应该是非常庄严呐,就是呃以各种各样的这种供品来可以供养。

  【佛子住此地,则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

  而且就是这样的这个佛子住的地方的话呢实际上是佛陀就是在加持,佛陀也是在享用。啊比如说一个地方呢就是如果一个佛子就是讲那个《妙法莲华经》的话不管是他住的地方也好、他休息的地方也好、他那个呃,就是这个呃,他的这个所有的行住坐卧的这些地方的话呢佛也在这个受用,佛也在这个加持就是,佛也在、在那里这个受用。那么佛也是经常呢就是在、在那里呢就是在、在他住的地方啊、他走的地方啊,这些地方的话佛也经常在那里呢就是也是这个,就意思就是佛的这个色身呢就是在那里也是呃,就是行住坐卧就是都、都在这个进行着。所以呢就是应该,为什么是要建佛塔的这个原因呢也是这样的。

  因此呢我们呃,这一品呐就是主要讲那个《法华经》的很多的功德。以前那个《法华通义》里面呢就是说是《法华经》的最主要的一个精髓呢就是我们这一品就是。而且《法华经》的呃整个这个呃,就功德的话呢就是这一部讲的话呢就是也是得到就是,所以我也希望我们对这个如来的这个无量这个寿啊,就是这方面就是一定要生起定解。

  同时呢在以后的日子当中就是看看能不能都这个,在自己的佛堂里面比如说我们准备念个《法华经》就是,一个是经常看的,一个是就像我们曼茶罗里面一个是所修曼茶和一个是所供曼茶。就像一个《法华经》呢放在佛堂里面就是就经常作供养,啊好像《法华经》的另外一个法华通呃什么那个,什么里面就是说是有一个人就是他那个呃就书写就是,然后呢经常读诵但是没有供养,后来他死了以后就是到了这个中阴法王那里的时候呢就是跟他说:你虽然这个书写和这个读诵,就这个功德很大的,但是你还要就是到人间去供养就是,供养的功德是更大的。后来这个人呢就是回到人间之后呢就不断地这个供养这个《法华经》就是。所以我们放在这个佛堂里面呐,就是就经常用花啊、香啊就是这些来作供养,就是这是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讲呢也是很重要的。

  就是我也希望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次是对这个《法华经》产生很大的信心,包括我自己。我自己以前也是看过一遍,但是呢好像印象不深就是,这次我们还是每天都是学一段一段的话呢就还是对每,每一个道理呢就是都有所这个认识。所以呢呃也很欢喜就是,确实是呃就是这次这个学《妙法莲华经》个人而言呢呃就是收获很大。就是我相信我们很多人除了极个别的断了善根的众生以外的话呢,应该大多数的人对这个大乘佛法呢呃就有极大的这个信心。有了信心之后呢在我们实际行动当中的话呢也应该经常这个读诵啊、供养啊,就是还有呢对这个《法华经》呢就是要这个呃,就是我们这个经常这个对它呃就是做各方面的这个呃什么呃就承事吧,就是这一点很重要的。

  更重要的你们每一个身、人的身边呢还有很多人,有些人是有信仰的、有些人是没有信仰的,那么这些人呢就是依靠你们来慢慢慢慢教化就是。呃就是通过你自己的感受和你自己的……刚才我都是在楼道上看到有一个,听嗯听到有个人在打电话:啊你一定要念观音心咒,你一定要念观音心咒。好像看他那个煽动力比较强的就是,就、就他自己特别特别地这种积极性。你一定要一定要念观音心咒,你听到没有?听到没有?(众笑)

  所以我们有时侯对这个自己的亲朋好友的话呢,看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就是有一种这个软硬相结合吧,就是他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就是度化就是,这样的话有些人可能嘴也比较会说,能力也比较强的,然后方法也比较多就是而且心也很善良,这样一来的话呢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让别人也就是讲啊:你看看《妙法莲华经》啊,就是这个你现在不知道以后你会知道的,呃如果你看一遍的话呢我会给你这个一个很好的巧克力啊等等等就是。(众笑,师清嗓)各种方法来就是让他们慢慢慢慢地就是这个行持啊就是,所以我们这一品的话呢就圆满了。就是呃今天就讲到这里。(师清嗓)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

上一篇:民俗学-法华17分别功德品53上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