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法华

民俗学-法华20常不轻菩萨品57上

创建日期:2023-09-07

  民俗学-法华20常不轻菩萨品57上

  《妙法莲华经》 第57课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样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荣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图穴么夺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杰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师念诵藏文传承)

  【常不轻菩萨品第十九

  (师喝水)呃我们,嗯下面紧接着讲那个嗯常不轻菩萨啊,嗯这品、二十、二十品(十九品)。

  那么,嗯首先简单讲一下啊,嗯这个《法华传记》里面的一个公案啊。嗯《法华传记》里面有一个公案,叫一个法、法空比丘尼,嗯法空比丘尼的话呢,以前住在一个五台山的一座寺院里面,常常都念那个《法华经》,就唯一地修持这部法。后来,嗯她的一个附近的一个地方,呃也有一个法师啊,就是这个法师呢呃是也是一直念这个《法华经》、修《法华经》的,他二十年当中都不出来。后来,呃示现圆寂,然后到了这个弥勒菩萨那里。然后弥勒菩萨呢就是告诉他啊,好像我们以前也讲过这个公案就是,呃要求他呃还要到人间去这个弘扬呃《法华经》,要告诉大家就是:不修其他法也是唯一的念这个法门的话,能这个转生到这个清净刹土。然后后来呢,又他就是就呃就也可复活过来吧,没有圆寂。然后,又又给人们就是讲了这个《法华经》的功德,最后呢就是示现圆寂。

  后来那个法空比丘尼呢,就是知道这个情况啊,就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呢,那个、呃那个和尚这个住的寺院叫做华严、呃华严寺。好像华严寺我看了一下,呃可能以前那个呃最早的时候,我们现在那个台怀镇中间的那个呃显通寺,就是以前是应该梁武帝(武则天)的时候呢,他特别着重这个弘扬这个法华、呃华严、华、《华严经》嘛,就是那个时候应该。但后来好像改名为显通寺就是。所以,呃当时那个华严寺,因为那个,呃就刚才这个和、呃和尚呢就是出现在那个华严寺里面,然后那个法空比丘尼呢就是在华严寺的附近她搭着这个茅棚就是,准备在那里修行。当时呢就是出现一个老人就是,说是你在这里修行的话呢,就是肯定会有所这个成就的,呃然后就说完呢就是,就突然就不见了。

  不知道现在五台山是怎么样,以前好像从公案里面的话,很多都出来就不见了,出来就不见了就是(众笑),呃然后就就不见了就是,比较、比较这种现象是比较多。以前我们去去五台山的时候,的确有有过这种现象就是。这当时我们去不是朝那个东台嘛,就是我们那个车差点不是翻了就是,之后我们在路上、路上稍微那个嗯就停了一下就是,结果那个他没有按刹车就是,然后车都往后。然后,我们大家都吓坏了,就是下来就是。这个时候好像来了一个人,就我好像以前讲过吧。然后过一会儿我们到处都去看,这边看、那边看就是,本来那个地方是很远的地方都看得到的就是,好像书里那我以前讲过吧就是,这个事情我都不讲了。确实有这种现象就是,有一会儿就不见了,就是这种情况。当时我们呃就是有这个三四个人吧就是,现在有些是圆寂了,有些是还活着的,当时我们都特别惊讶就是,到处都去,就山那边也看,山这边也看就是,本来那个地方都是应该能看得到。

  呃当时那个比丘尼呢就是也见到这个,一会儿就不见了,她觉得是这是肯定大圣者的对她是一个很好的一种这个修行的启示吧。然后她不断地呃这个修就是,修了好像这个,一直念《法华经》,就是念了五年。念五年以后的话呢,就是她有一天给告诉自己的弟子们,就她把自己的所、就这些财物啊就全部都分给大家就是,说是我要呃就往生清净刹土。果然她就就很快的时间当中就离开了这个世间。后来呢,呃就是她出现了就是一千颗以上的这个舍利就是,出现很多很多的瑞相啊就是。这是呃来自于这个五台山的就是,也是《法华传(记)》里面有的就是,有这个公案就是。

  所以说,我们这个嗯唯一的,啊就是,如果其他的有些这经典呐,就这些,当然有的话呢就是大家也可以,但是如果没有的话呢就是,确实这个唯一的《法华经》就是有有信心的。你看以前的很多修行人是特别、心很虔诚的,二十年当中都是修一个法门,从来都是没有出来的话呢,那很了不起的。我们现在人的心态不是这样的就是。

  我那天一方面是呃是给大家就是也是提醒的就是,我也说我三十年前呢就是,法王如意宝让我讲、给那个汉族这个呃佛教徒就是讲法就是,这一句的话呢我坚持了三十年就是。这我也是是一个真、真实的这个,也是自己的一个,怎么讲啊,就是经历吧就是,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可能不管是上师说了也好,道友说了也好,包括自己发的愿的话呢,好像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是,两三天、有些是两三年。就像我们《亲友书》里面,人呢就是有三种这个决心呐,就是有些的话呢,好像这个水中的花纹一样的,有些呢就是在在那个土粉里面写的文字一样的,有些是在石头上刻的这个字一样的,所以就是智者的话呢应该选择就是坚定誓言。啊就这个很重要的。

  所以说呢,我们藏族有一种说法、说法叫做:当你那个来到这个人间的这一句话,当呃最后离开这个人间的时候还刻在自己的心田的话,那这说明是一个这个大丈夫就是,也有这种说法。就是所以我们呃就从小的这种决心就是,死的时侯有没有都不好说。但是呢,我们自己在这个修行过程当中有些发愿的话呢,就是也尽量地不要有很多很多的变化就是。

  所以我刚才讲,我看到那个有些人就是已经二十年都是唯一的就是读一部经典的话呢,也很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很多人呢,也是就是要学会这个坚定的,哪怕是我们以前也讲过,比如说上师给的一颗念珠啊,或者说是自己到某个地方去就是,然后发愿就是,那么自己对自己就是,也一一就是、一一一本这个书啊,就是或者是一颗念珠啊,有一个呃东西来就是可以知道是自己的坚定誓言。

  否则的话,现在在家人也是,呃我听说是他们那个就是一辈子换了好几个结婚戒指就是(众笑),然后首先是钻石,然后就又变成一个,又变成一个就是,然后最后的话呢就是呃就干脆不戴戒指了就是。呃就就这是什么、什么呢,就是就很多人的这种心态啊,就随着这个环境和随着不同的这个呃这种呃时代的话呢都在变化。其实变化是,呃就一方面讲我们处、处在一个无常的这个世界当中,不得不有变化的;但另一方面的话呢,尤其修行上面呢,还是要坚定誓言很重要。

  啊就我们前面就《法华经》的这个功德里面就是讲这么一个公案(师清嗓)。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

  那么紧接着讲今天呢就是讲常不轻菩萨啊,就是在这个时侯呢就是佛告诉大势至菩萨,啊就今天是这个呃就这一品当中呢就是这个大势至菩萨啊。就像演电影的时候每一个集里面的有些主、主、主人公和主要人物都是不同的就是,换、换那个……

  所以说我们这里每一个品、品里面的话呢,有些这个主要的这个弟子都是不同的,现在就大势至菩萨就来了。(师清嗓)其实《法华通义》里面呢,就是就前、前面我们这个六根的功德呢主要是以自利为主的,然后在这里呢就是常不轻菩萨的话呢,就是以他利为主就是,他这里也有一些这个就是两、两个品之间的有不同的。

  那么当时常不轻、呃就是佛告诉常不轻菩、呃就是什么大势至菩萨就是说是,呃如今的就是你应该知道就是,这个若比丘和比丘尼,优婆呃塞和优婆夷呀,就是持这个《法华经》的话呢,那么如果有恶口谩骂或者是诽谤的话呢,那他呃一定会是获得了这个无量无边的这个罪恶啊就是,在三恶趣里面感受非常就是大的这种痛苦啊就是。

  那么我们如前所说那样就是,如果我们赞叹呐就是或者是自己呃这个读诵啊等等就是,这样的话呢其功德也是非常大的就是。我们前面的一品当中呢就讲这个眼、耳、鼻、舌、身、呃就是鼻舌身意清净啊,就是前面都已经讲了,呃这个非常多的这个功德就是。就像这个里面讲的一样的,就是有很多很多的这个不可思议的功德。

  【“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名大成。

  那么佛告诉大势至菩萨啊就是“得大势,”“得大势”的话呢也实际上大势至的意思。我们这个大势至菩萨的话呢,就是包括《法华玄赞》呐,还有那个《维摩诘经》呐,就是这些里面都是呃讲一些,这个呃大势至菩萨呐不管到哪个世界去,就是这个世界的众生呐就是特别,呃就很有那种、说煽动力吧。就是这个世界就震动啊,就让他们的相续当中生起了非常大的这个信心,熄灭苦恼等有很多的功德,所以叫大势至菩萨就是。

  大势至一般在他的这个传记当中的也讲了很多就是,他就是不管是到了地狱也好,到了这个哪个世界的话呢,就是这里面……我们有些人就是很有很有这种能力的人呐去一趟的话都是,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说有些、呃以前我们上师如意宝去到,不管哪个国家的话呢就是那么现在都是……如果是一个区区小人,可能去了五十次的话都不一定有什么,但是上师去一次的话呢就是不管哪个国家,还是影响力非常大的就是。所以有时候这个菩萨的这种前世的这个誓愿呐,就这些都是有一定的这个差别就是,可能当地的整个很多众生都是就开始发愿行善,就是这样的。

  那么得大势至菩萨呐就是就很早很早以前的话呢,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阿僧祇劫的时候,有一个佛名叫做是威音王如来,啊就是威音王如来呢也是具足这个佛的十种这个号啊,就是应供、正遍知、呃、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呃、无上士、调御丈夫,人天(天人)呃师、佛、世尊就是。这个前面我们讲到的佛的这个十、十种这个名号。而且这个佛在世的时候呢,就是当时那个劫的名字叫做是离衰啊,然后这个国家的名字呢就是叫做是大成,啊就是大成。(师清嗓)

  【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应六波罗蜜法,究竟佛慧。

  那么这个威音王如来呢就是当时在这个世间当中,为这个人和阿、呃人天和阿罗汉(阿修罗)就是就说法。

  那么他们当中呢有三乘吧,就是有不同的乘。就是有求这个声闻乘的这些人呢,给他们就是讲了这个就是苦集灭道的四谛法门就是,让他们呢就是离开了这个生老死病呐。还有这个藏文上面呃上、上面讲的就是就哀、哀号啊,就是各种这个痛苦的这个深渊当中呢就是让他们获得这个解脱,就是最后呢就是究竟涅槃,就是对声闻乘的人。

  然后对这个辟支佛、缘觉乘的这些众生呢,就是讲说了就是从无明到老死之间的十二个因缘的这种法门,然后让他们呢就是获得了也是这个究竟涅槃。

  那么为菩萨乘的这些呃这个行者呢,就是给他们就是让他们发了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啊就是让他们发菩提心。然后呢就是宣说了就是,从这个呃、就布施波罗蜜多到智慧波罗蜜多之间的六波罗蜜多,然后呢就是就究竟这个佛慧就是。

  当时那个呃就是也也就是说这个威音啊威音王如来,就是他呢就是给这个三、四众、三、三乘的这些众生就是转了这样的法轮。

  【“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

  那么佛告诉大势至菩萨啊,就是是威音王如来呢就是他当时的这个寿量就是,住世的这个时间的话呢,就是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劫,就是非常这个长的。那么正法、呃就是他的正法住世的时间呐,也是这个劫数呢,就是也是一个阎浮提的这个微尘数,就是一个这个呃这个就是我们这个,嗯嗯、阎浮提南赡部洲的就是这么一个微尘的时间。然后他的像法期住世的时间呢就是,也是这四天王以下的这个世界的这个微尘数,就是也是像法期时间呢也特别长。

  当然我们这样的这种数量的话呢,也许是真正是这么的,也许的话呢就是它印度的按照一个传统的就是,有一些就是非常多的这个一种这个就是这种叙述吧,就是是这样。

  【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

  那么,其、呃这个佛啊,就是威音王如来他饶益的这个众生以后呐,后来就示现这个然后呢就是示现灭度就示现涅槃。然后正法像呢就是,嗯正法啊就是正法和还有像法呐就是灭尽之后,在这个国土当中呢就是又出现一些佛,那么这个佛呢就是也同样的,他们的名称叫做是威音王如来,啊就是,他们呢就是也叫做这个威音王如来。那么他们、他们的话呢也应该具足就是也是上面所讲到的这个,应供、正遍知,到、一直这个佛世尊之间的这个十种名号,那么如是次第地就是出现了二万亿佛陀同一个名号的。

  【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那么最初威音王如来这个呃就是出世就是,然后这个灭度的时候,他的这个正法呢就是已经灭了,就是像法、在像法的过程当中,在像法还没有灭的时候呢,有一个增上、呃就有很多很多的增上慢的比丘啊,就是有、有非常这个,这些增上慢的比丘没有、没有得果,但是呢自己认为是自己很了不起的增上慢的比丘,他们呢就是有特别大的这个势力,有煽动力,然后有这个呃就跟很多人的这个说法啊就各方面都是有非常有能力的。那么这个时候呐就是有一个菩萨比丘啊,就是他的名字叫做常不轻啊,就是常不轻。(师咳嗽,喝水)

  昨天晚上啊,昨天晚上我们那个我们广播上都好像这个跟大家通知了,因为我昨天事情比较多,稍微,但是有些地方可能没有听到,有些地方呢就是听到了。但不管怎么样呢昨天,以后啊就是如果有一些包括这个,不管是我的哪一个课呢,就是如果有有一些的话呢,希望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是。如果我实在是那个的话呢,就是先念《普贤行愿品》然后完了以后,一直有《大自在祈祷文》念诵的话呢,那么就说明我们还是呃这个有课啊。

  就我也是在想尽量的我们这个,呃这个今年下半年这个之前呐,就是包括我是大概的这个时间的计划呢,呃是这个九月底之前的话呢,就是《妙法莲华经》和《大乘经庄严论》今年讲完就是,这是那个要求是这样的。

  所以呢我看我们这个《妙法莲华经》已经一年多以来,就是大家都还是很认真的听的,有些人一次都是没有落过这个传承,就是还是很、很认真的。我们也很努力的,因为这个是个一个大工程就是,可以说是对你们来讲也是是,可能有些人是第一次听《妙法莲华经》的,然后呃也许是可能这辈子当中就是最后一次,所以这个法的功德也大,最好呢就是就传承全部圆满。

  即使传承实在不圆满的话呢,我刚才也给有些这个旅游的啊,就旅客啊,就给他们说,他们说是:“你有没有什么可加持的就是?”,我说:“没有什么可加持的,等会儿我讲一堂课,你就这个也许你听不懂的,但是你一直待在这啊,一直忍着就是。你可能会痛苦的,你这个因为一般我们这个很多人都是做这个什么凳子啊就这样的,然后呢就是从来就打盘脚坐的就是这样,而且呢就前前后后人也比较多,脚也没办法撑出来的话呢,呃可能就是膝盖很痛,就是很痛的。但实在不行的话呢你就这样,坐那个仙人坐式就是这样。”(师笑,众笑)

  呃叫、叫什么狮子坐是吧?哦,啊,这个是什么坐式?啊,狮子是吧?仙人是这样是吧?嗯对。(师清嗓)

  “呃所以你们就实在不行的话呢,就是坐仙人坐式就是这样坐着,这样也可以的。这是大圆满当中的一种坐式,比较保密的一种坐式。因为你特别痛就实在没办法嘛,就是第一次听法,也是这辈子当中最后一次听法就是。”(师笑,众笑)对吧?(师清嗓)

  所以,(师清嗓)刚才就是讲那个呃这个像法期的时候呢,就是有一个呃就是菩萨比丘啊,就是叫做常不轻菩、菩萨,就是常不轻菩萨。

  【“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

  那么佛告诉大势至菩萨啊就是,以、以何因缘呢呃就是,呃就是叫这个常不轻菩萨,就是为什么是叫这个常不轻菩萨呢?

  【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那么这个原因是这样的就是,这个比丘凡呃比丘呢就是凡有所见呐,就是呃就是也就是说嗯,呃如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嗯对,就是刚才那个常不轻菩萨啊,就是为什么叫常不轻菩萨呢?因为这菩、这个菩萨啊,就是也就是说,他可能叫那个时候得地没有不知道,反正叫常不轻菩萨。就是这个菩萨呢反正见到一个人的时候呢,就是不管是见到的什么比丘、比丘尼啊、优婆塞、优婆夷啊,凡是那个就他没有说佛、非佛教徒就是,凡是呃就可能是先讲的是这个佛教徒为主吧就是,可能其他人他看到听到的时候呢,也会很恭敬的就是。凡是看到这些四众弟子的时候,他就呃到跟前去就是马上向他们礼、礼拜啊,就赞叹呐。

  而且他是经常这样说的就是,说是:我深深地就是、就是对你就是恭敬啊,对你们就是非常的恭敬,我不敢那个一点一滴的这种轻慢和轻毁。呃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是这个现在都是正在这个行菩萨道的,那么将来的话呢你们、你们是作佛的。

  啊就这句话还是挺好的,就是我们都是不、我们如果真的有常不轻菩萨的这种精神的话都是呃呃这、这个倒是很好的啊,就是嗯。嗯等一下,等一下,我要这里找个东西。嗯对,呃呃他、他主要是说是这个说、说了四个方面的吧:就是第一个是我很恭敬你们就是;第二个是我不会,不敢这个轻毁,啊不敢;第三个呢你们是行菩萨道的;然后第四个呢就是讲,呃就是你们是将来这个佛的。

  啊就是其实我们对任何道友呢也可以这么说就是,啊就是我、我恭敬你就是,但有些人可能就是心里不恭敬就是,就表面上“很恭敬你,你很了不起啊,你最近很成功啊,看你很不错啊,啊呃你你这个人我觉得是很了不起啊。”但是实、实际上心里看不惯就是这样的。

  但不是这样的,就是呃我真正就是发自内心地恭敬你,然后我不敢轻毁你,就为什么呢?你现在是行菩萨道的,将来你是佛就是。所以将来佛是这是一个真实的,就是我们这个一切、一切众生呐,就是真正是具有这个如来藏就是。最近我们在这个密法当中呢就是讲得也是很清楚的。

  呃好像那个汉地的《宗镜录》里面也是讲了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中间好像忘了就是,然后后面讲一切众生得般呃涅槃,就是得般若涅槃的意思就是,得、得、得般若涅槃就是,那么所有的众生的话呢就是都是有佛性的,所有众生呢都是呃就像常呃常不轻菩萨所说的那样的,就当得、当得作佛啊,就是将来一定会是这样的,所以他的这个口头语也好,他他经常呢就是这样的。

  【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这位比丘呢就是不专读经、经就是,他就不去这个研究,也不会去读、读、读什么这个经典呐,也不会做什么其他的这个善事就是,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只是看到这个别人的话呢就是就恭敬地顶礼就是。我们如果很多人看到也是比较讨厌就是,就他什么这个修行都没有就是,然后就是来到你面前就是,我不敢轻毁你就是,你是菩萨行,你将来你是成佛的话呢就是,很多都可能有点儿这个看不惯呐就是。

  那么他就只有呢就是行礼拜,那么乃至呢就是很远的地方看到那些四众弟子的话呢,又是就是一模一样的就是,跟前面的这个行为一样的就是,然后呢就跑到那里去礼拜啊,赞叹呐,也是说是:我不敢轻毁你的们、你们,就是你们呢就是会当作佛就是。这样就是到处都去,就在所有的这个四众弟子面前是这样的。

  【四众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

  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四众弟子当中的有些人呢对他这个产生就是嗔恚心呐,啊就是,有些就是开始对他就不满,就是这心也不清净,觉得是这个人太讨厌了,太假了,太、太这样了。

  然后呢,就开始恶口谩骂就是,说是是:你这个无智的比丘啊,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那么就是,呃你自己说是我不、不敢这个轻毁你们就是,而且对我们呢就是也好像这个作、作授记呀。你们将来、将来得、得什么,这个呃佛、佛的这个授呃授记啊,就是就你们当来、将来啊当当成佛啊。就是这样的话呢,我等不用你如是的虚妄的授记啊,我们就不需要你的这种呃授记。就是你、你、你都自己都还不知道什么就是成不成佛,你、你还说我们这个你将来会成佛的,就然后……

  其实我们心态不太好的时候呢,有时候经常,呃就经常啊,就是经常,啊就别人的一些语言呐就是不、不、我们自己可能不修安忍,然后呢就是看,去除这个呃,嗯嗯就挑这个别人的毛病吧,就是那么经常呢就是说别人的呃过失,啊就经常说别人。所以别人所说的这些呢,就是我们不但是不能这个接受,就是反而呢就是经常就是说他。常不轻菩萨呢,本来是他好心好意,全部面前恭敬地这样说的,但是呢大家都是不认可。就是所以我们有时候是别人对我的一些,嗯恭敬也好,不恭敬也好,这个时候呢就是看看能不能这个修行比较好一点。

  我们以前,居士林有一个堪布就是,他就经常到一些老乡那里讲课,他那个讲课的时候很多人都很受欢迎。他就经常说是,什么这个

  语言呢就是如虚空一样,就是不要这个生嗔恨心就是,他经常唯一地就是讲就是。其实这个是《大虚空藏菩萨请问经》(《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里面就是也、也有,就是说是呃就听到这个别人的恶言的时候不、不生嗔恨心就是,什么知语言性如虚空,呃那么修习身心亦如是。(《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闻彼恶言不嗔恚,知语言性如虚空,修习身心空亦然.)

  呃就知道这个呃别人这种恶、恶言谩骂啊,就是这个时候我们尽量地心里面产生不、不嗔恨心。不嗔恨心的唯一的办法呢,不同的经典里面都有不同的这个教言,但是在《虚空藏菩萨经》里面讲的呢,就是说这个语言呢就是就像虚、虚空的本性一样的。有些经典里面呢就是讲这个语言呢就像空谷声一样的,啊就是,那么这里面讲语言呢就是像虚空一样的。

  同样的道理,除了语言以外,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这个心的话呢,就是也这个虚空来比喻是最好不过的,啊就《法界宝藏论》里面讲了很多很多虚空的比、比喻,就是身口意讲了很多的比喻。

  所以,呃像那个呃怎么讲啊,就是那么这些人的话呢就是他就没办法这个修安忍心就是,而且呢他就反过来说是不用你的这个虚伪的授记啊。

  【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嗔恚,常作是言:‘汝当作佛。’

  那么如此很多很多年呐,就是常常地被那个谩骂啊,就是不生那个呃嗔恨心,就是就长期呢,就是就那个比丘啊,就常不轻菩萨呢经、经常也,经常呢就是说是,啊就汝当,啊“汝当作佛”,就是你们都是佛,你们都是佛。

  我们嗯就是(师清嗓),以前有些书里面呢也是是,什么这个“对不起”呀,“我爱你”呀,就是还有很多,就是有些畅销书里面经常这样的,但是这个说法跟我们这里有点可能不同吧。就是那么我们呢,就是可能说是这个你们作佛。当然非佛教徒面前你们作佛的话,尤其是其他宗教面前说是你们,就是你们那个呃就是你是佛的话呢就是,他不一定这个承认。啊就是,因为现在我们佛教徒的话呢毕竟是这个不是特别多的,就是在佛教徒面前,“你们将来作佛”可能就比较容易这个接受。

  呃不管怎么样呢,其实《妙法莲华经》的话呢,嗯那个,还是很多人就是特别容易接受的。有一个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教授啊,就是他以前是把那个《妙法莲华经》翻成这个英文的,然后他有一次在那个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的时候呢。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呢就是他也讲到,就是说是:《妙法莲华经》的话呢不仅仅是这个中国,就是实际上是这是英国也好,美国也好,日本也好,任何一个国家,就是用任何一个语言来就是描述它的时候,其实对这个国家呢就是非常有这个利益的,啊就有利益的。不仅是我们这个佛教的这个众生,就是而且其他的什么,包括这个伊斯兰教啊,基督教啊,就是他们的话呢,就是也是应该这个学习呃这部《妙法莲华经》。因为它不需要就任何的我们的这个包括什么国家啊,宗教啊,还有其他的这个标签啊。应该按照它的这个真实的道理去学习的话呢,就是对每个人来讲是有非常大的这个利益。

  所以这位教授呢,他以、他自己是坦诚地说是我是一个佛教徒。但是他,啊,他的这个意思呢就是不仅仅是我是以佛教徒的名义来说的,实际上是非佛教徒的名义来讲这个《妙法莲华经》对整个全球的人类来讲有非常大的这个利益啊。

  就是所以说在西方的话呢,就相当多的这个一些学者啊,就是还有一些佛教徒的话呢,他们也是是通过这个英文和还有其他这个各同、各种不同、不同的这个国家的这种语言文字来,就是有些在弘扬啊,有些在学习啊,有些在这个修行呐,就是这样的人是呃非常多的。

  就是那么,我想我们这次的话呢,就是也是给大家就是讲述了这个《妙法莲华经》。很多人的话呢也是通过不同的这个文字啊,不同的这个语言上面呢也在这个学习,我也很、很开心就是。希望你们这个有些呃就用不同的这个语言文字的话呢,以后就是应该是呃,对、对这些不同的众生也用他们的这个语言和他们的方式来弘扬。

  还有呢,啊就是以前如果在有些国家和有些文字上没有那个翻译成的话呢,你们自己就觉得是自己应该是从这个文字也好,意义也好,在表达上面没有什么这个问题的话呢,那么应该就是也这个翻译出来,就是然后留下来的话呢,其实对《妙法莲华经》的也是一个最好的弘扬吧。

  因为我们人的这个有漏身体毕竟是无常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呢,我们会离开这个人间的,如果我们把它弄成一本书啊就是这样的话呢,那这个可以说是这个就是可以说是千古流传呐,就是在这个世间当中呢就是源源不断地一直呢就是在这个可以弘扬下去的。

  所以说,我想我们这个很多人呐,应该是从这个、这个智慧方面呢就是多考虑一下,而且不仅仅是自己就是学了一个就可以了,哪怕是身边就只有一个人的话呢就是给、给他也是慢慢慢慢地去、去这个弘传。如果实在就是大量的这个弘传的各方面的因缘不具足的话呢,甚至里面的这个一品呐,就是个别的偈颂的话呢,对他们来讲也是应该有很大的这个利益啊。

  【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那么常不轻菩萨呢就是他经常说是就是,你们就是将来会作佛的。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众人都是也是不满意,就是就、就经常就是跟他们就是这样说是你们作佛就,后来就是他们附近的这些人呐就是不满意,就是所以用什么这个拐、拐杖啊,木、木块啊,还有这个什么呃瓦片呐,就是石头啊,就这些来开始就是呃,呃扔到他的上面就是打他就是。

  还、然后这个时候呢就是,他从来都是不反攻的、就不反、不反击,然后呢,就是他边走就是,跑到远远的地方就高声地这个喊,“呃就是,我不会轻毁你们呐就是,你们是将来作佛啊!”(众笑),就是他很远的地方边跑、边跟大家说(师笑)。

  其、其实他好可怜呐就是(众笑,师笑),他呵,因为,他不敢接近,要接近的话呢,肯定有棍棒啊,石头啊就是打他就是,打得很、很厉害的就是,所以说呢,就是他边跑就是……其实这个很怪的就是,他、他挺好的就是,这些人也是很坏的就是,他也没有干什么坏事就是,只说是你们将来作佛的话有点就是不高兴就是。

  然后可能将来作佛的话,你看昨天我们呃就是讲的那个就是一阐提,一阐提的话呢,就是当时那个呃就鸠摩罗什那个时候,呃就是在那个呃道生就是和尚就是在那个、那个期间的话呢就是有点不接受的话,也许可能将来作佛是在当时的这个群体当中很多都也许不一定这个承认。

  即使这个四、佛教的四众弟子他们当中呢,也许可能就像现在一样的,现在的好多我们的佛教的这个四众弟子的话,为来世而考虑的就不是特别多的,好像即生当中大多数认为:“噢,出家很舒服的。”“我当居士就是好像呃在寺院里面吃得还是很不错的就是。”所以说有些,我听说是有些这个寺院里面的那些呃这个居士啊就是,他完全是为了一个生活就是,并不是是有正、因果正见的,就是也有这样的。

  也许可能当时也……不然的话,呃如果真正他们是一些大乘的那个佛教徒,而且他们也知道是每个众生有佛性的话呢,就常不轻菩萨说的也是不错啊,就是说:“你们就是将来作佛,我不会、不会害你们,我不会轻毁你们”的话,这个是从道理上讲是是合理的。但是有时候众生呢确实不讲道理的就是,他用棍棒来开始、开始揍他就是,这个时候也好可怜,他边跑边高声地说,就是“你们将来作佛”。凡是这句话他也不会放弃的就是,不管是遇到什、什么样(师笑,众笑)。

  【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号之为常不轻。

  那么呃这以、以这样的这个原因的话呢就是,那么这些这个增上慢的比丘和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塞(夷)啊,就是他们呢就是就……就号之为这个“常不轻”就是。

  他这里呃藏文当中的话呢就是常不轻菩萨呢,我们后面也会有的,就是他的这个名称啊,藏文当中是呃常,嗯,常轻毁就是,就常常受到这个他们的轻慢嘛就是,这里是呃“达德尼”,是达德尼,达德尼是长期地给他这个呃,呃轻毁的这个意思就是。所以,好像这里有个否定词的话呢,常不轻的话呢,嗯,他们虽然轻毁他,但是呢,就那个常不轻菩萨他从来都是不轻慢别人就是,可能从这里是,从这个层面来讲的。

  原来我那个在厦门翻译那个《释迦牟尼佛广传》的时候,那个呃《广传》的这个,应该是记得《精进品》还是《安忍品》,好像是《精进品》,《精进品》当中是有这个公案的就是,当时我本来从藏文的本意来讲的话呢,就是常轻毁菩萨就是,因为别人经常就是会、会这个呃就是、就攻击他就是,所以他是一个就经常受到这个这种轻慢的这么一个菩萨,但是也许可能嗯藏藏文当中、汉文当中的话,常不轻的话呢,他从来就是不会轻毁别人就是,是不是从这个角、角度讲的,但梵语当中不知道是怎么样的。

  所以,你们这个有些懂梵语的啊就是以《妙法莲华经》就是,据说是也我们那天不是讲了嘛就是,有七十多种不同的版本嘛就是,如果、如果有一些找到梵语本的话呢就是,那这个印度的梵语里面是到底是常不轻还是常轻毁就是,这个“不”字有没有呢就是,去看一下就是,反正藏语和汉语当中也是看嗯、看不出来就是,都两方面都可以解释吧。

  那么后来呢就是,他们就是经、经常给他叫做常不轻菩萨就是,天天说常不轻,所以可能也可能这样吧。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

上一篇:民俗学-法华19法师功德品56下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