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8
民俗学-金刚经(索)6课16-22(6品正信希有分) 《金刚经开示录》6课16-22(6品)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
查看更多2023-04-18
民俗学-金刚经(索)5课12-15(4品妙行无住分+5品如理实见分) 《金刚经开示录》5课12-15(4-5品) 第五节课 昨天讲了菩萨不能有四相,今天讲无论在见、修、行、果哪
查看更多2023-04-18
民俗学-金刚经(索)4课10-11(3品大乘正宗分) 《金刚经开示录》4课10-11(3品) 第四节课 《金刚经》主要宣说了断除实执,获得调伏自心的境界。整部经的内容,按嘎玛
查看更多2023-04-18
民俗学-金刚经(索)3课6-9(2品善现启请分) 《金刚经开示录》3课6-9(2品) 第三节课 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分三十二品,你们在理解的时候,若按这种方式划分,意思
查看更多2023-04-18
民俗学-金刚经(索)2课3-5(1品法会因由分) 《金刚经开示录》2课3-5(1品) 第二节课 按藏传佛教的讲经方式,《金刚经》分为初善题目、中善经义、后善结尾。昨天讲
查看更多2023-04-18
民俗学-金刚经(索)1课1-3(1品法会因由分) 《金刚经开示录》1课1-3(1品) 《金刚经》开示录 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 索达吉堪布传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
查看更多2023-04-17
民俗学-金刚经(涤)32品应化非真分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白话版118-结束记(32品)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118“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
查看更多2023-04-17
民俗学-金刚经(涤)31品知见不生分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白话版116-117(31品)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116“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
查看更多2023-04-16
哲学-中观庄严109 第109课 在遣除胜义中一切万法不成立则具有过失方面,共有三个辩论,下面遣除第三个疑问,也即对方认为:如果中观宗承认一切万法无有自性,上述所说三相
查看更多2023-04-16
民俗学-楞严4卷42 《楞严经》第42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接下来我们讲《楞严经》。 《楞严经》现在应该讲到了器世界和有情世界。 前面已经讲到了,按照
查看更多2023-04-16
哲学-中观庄严108 第108课 《中观庄严论释》当中,前面已经讲了佛陀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如何成立,并且对佛陀成立为量士夫这一问题也作了宣讲。下面根据法称论师、
查看更多2023-04-16
哲学-中观庄严107 第107课 下面继续学习《中观庄严论释》,其中正在建立释迦牟尼佛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皆为正量。当然,释迦牟尼佛只是一种举例,其他一切佛陀的尽所
查看更多2023-04-16
哲学-中观庄严106 第106课 《中观庄严论释》当中,现在正在讲瑜伽现量关于因和果的辩论,有关因之本体和作用方面的辩论,前面已经讲完了,下面讲果方面的辩论。 果之
查看更多2023-04-15
哲学-中观庄严105 第105课 《中观庄严论释》当中,前面已经讲了瑜伽现量的本体和分类,那什么叫瑜伽现量呢?下面继续讲瑜伽现量的释词。 依照藏语,“瑜伽&rdqu
查看更多2023-04-15
哲学-中观庄严104 第104课 前文辩答的两个偈颂,“非尔无始心”以及“以能断增益”主要宣讲了什么内容呢? 众生相续中从无始以来久经串习的
查看更多2023-04-15
哲学-中观庄严103 第103课 辛二(遣除于彼之争论)分三:一、辩论自性若是空性则成众生皆现量通达;二、辩论若空而不现则成谁亦不证悟故因无义;三、辩论无自性不成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