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赏万花艳 > 气脉

第十一章 黑关法的脉、气、明点观修《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创建日期:2023-08-27

  第十一章 黑关法的脉、气、明点观修《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音流瑜伽研究微信公号

  编者按:闭黑关,比较大的成果总是与比较大的风险“为邻”的,行人务须依传承教导谨慎实修为要。

  本文可与 6 大圆满心髓黑关修持法阐释《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互相比照阅读。

  第十一章 黑关法的脉、气、明点观修《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作者:邱陵

  第一节 七日成佛法

  贡噶上师于1937年向陈健民上师单独传授了大圆满法界心中心黑关引导,陈健民上师后来整理成《大圆满法界心中心黑关引导惟读即可成就事业》并附《观想次第》,又作《九释》,公诸于世。本法实际上是大圆满心髓脱噶的黑瑜伽,通称《七日成佛法》,即行者把自己关闭在丝毫不透光线但通气的黑关房中,脱离一切事务,不与他人交往,依法专心修行。利用这种黑暗的环境和独特的脉、气、明点观修,具备条件的上等和中等根器行者经过修持本法七次第,七日即可得成就。从此看来,可见本法的殊胜。

  按红教修持彻却、脱噶的特殊方便,可分为三种闭关:

  1 白关

  即关房可开门窗,见天日,一般闭关皆为此类。

  2 红关

  即关房通气但不见天日,房内只点一盏灯。行者须在白关中见到虚空中的金刚链,则可进修此关;务使在白关中能见的金刚链,在此红关中亦可见到。

  3 黑关

  此种关房能通气,但丝毫不见光。目的是使红关中能见金刚链者,在全黑中亦能见到,并将空色引入自身内,如果不能引入自身,则不必闭黑关。

  陈健民上师在《大圆满法界心中心黑关引导九释》中认为,行者修持本法须具备如下先决条件:

  (1)对密宗的生起次第本尊身及坛城观已能明显、坚固;对圆满次第的脉、气、明点道修持娴熟,已见烟等十相。

  (2)对于大圆满正行彻却的修持已得自心进诣以上的觉受,修脱噶时已见体外的金刚链等光明。

  (3)能引空色(即空性中所显胜光)入体内。

  由此看来,本法与彻却和脱噶是不可分的,须有彻却大定和脱噶观光作为基础,而黑关法门实在比彻却和脱噶尤高。因此,若不具备上述先决条件,修本法难以证得成就。

  本法一开始,即教行者修持“自显虚空瑜伽”,即以目缘眉间,而向高于头顶二十横指的距离处上视, 心任运而住于彻却之定,身不动、心不散乱、气常和缓为三精要。如此修持便能显岀各种光明景象和空色。

  这与时轮金刚证分六支法要之第一支别摄八法几乎是一致的,该法说眼、心、气三者,向顶髻前面空中修定,心注虚空,必有空色岀生。

  贡噶上师所传大圆满心髓,有三虚空会合瑜伽,要求行者身依七支坐法,以无修无整无散乱、明明朗朗、宽宽坦坦之心、任运契合外 间虚空,即心缘眼,眼缘空,三虚空会合,如此即使肉团心中之本觉智光,循白柔脉光,经远通水光,契合于外间无云晴空的界清净光、而得见明点空光及空色。也就是运用和开通了由心轮通向两眼的白丝线脉道。

  此法之理趣亦与上两法大致相同,只是所处环境不同而已。因此,这三种修法都能促进空色的生起,而自显虚空瑜伽更适合于黑关的运用。

  本法自心要海瑜伽有七层观想次第,这就是以眼为重要据点,观想头顶中心一眼、脑前三眼、脑后三眼、左、右耳后二眼、心间一眼,共十眼,以此十眼象征十处脉,后又改观眼为明点,再改明点为本尊身,最后观想遍身成眼,又出生遍身的空行勇士,显现五大、五智的光明。这种象征性的寓意深刻的观想法,把脉、气、明点的观修发挥到极致,并加以升华。

  第二节 以眼为据点的观修

  黑关法的观想七次第堪称藏密脉、气、明点观修典范和宝贵遗产。陈健民上师为此而作《九释》,解释了其深刻的寓义,特别对其中的法理、光理、网理、掣击理阐述尤详。

  本法以眼作为观想的重要据点,因为眼可代表脉。陈健民上师说:“本法不共眼理者,眼之为脉,为已解放之脉;其为道,为外内光明照了之道。故脱噶六光,以远通水光为道,远通水光即眼脉之光也。其为 用,则兼慈悲智慧。依共义言,七情皆可于眼中表之,此智慧也。眼泪由此出,慈悲也。”由此可知,观想心间一眼,脑前脑后八眼,头顶中心一眼,实足可使心与眼连系的白丝线脉开张;观想忿怒目,则开张更甚;改观眼为明点而以五色围绕之,即表示五色智光;由明点 观成本尊身,则可使心间42尊、顶轮58尊由此显现。又观想心间一眼,代表红明点,观想顶上九眼,代表白明点,上下交感,即是自身红、白明点双运。又观想遍身成眼,生出遍身空行勇士,由此发出的光网,便可形成各种坛城。这确是象征性、开发性、细致而又奇妙的 观想!

  本法观想所形成的光网,有周遍、调和、交感三义。观想智眼遍于全身如蜘蛛网,即是周遍。观想各眼光汇归一处,混成五色光网,即是调和。观想由心与眼脉间,有脉如白丝线相系,直达眼珠,即是基本中心的交感线;观想各眼光互射交融,即是交感。

  此外,本法观想又形成了光明收放舒卷之象,亦即掣击之理。掣者牵线相交之义,击者则是纵送相感。陈健民上师说:“有时多眼摄于一心,眼气之卷也,收也;有时一心眼出生全身多眼,气之舒也,放也。有时一色光开岀多色光,气之放也;有时多色光合于一色光,气之收也。有时主尊无量光摄尽一切尊者,气之聚也;有时无量光放出全身本尊空行眷属者,气之散也。故上下,或左右,或中外,掣击相合时,即是气之大乐融和一昧也;上下左右或中外掣击相离时,即是气之大悲事业展布也。”

  由此可见,本法之观想据点为智眼,其凝聚之精华为明点,其开敷之事业为本尊,其显发之光明为五大、五智、四喜四空之融合体,即大圆满心髓最上果位方便的智慧光明。

  第三节 引空色入体

  我们在上一章脱噶观修中谈到过生起空色和收摄空色的问题,在本法中,此一问题更为重要,其重要性达到如果不能引空色入体,则根本不必修黑关的地步。

  引空色入体之法,即在行者座前十六横指距离处,放置一黑石,引空色至石上,入定后初见黑石与空色相等,久之但见空色,不见黑石;然后闭目内观自身拙火部位,想此空色已入拙火,直至真实得见。除了此黑石法外,利用睡眠入定,存心脐间空色,久久亦自能引入体内任何一处。

  陈健民上师在《九释》中曾提供了几种利用空性和人天合一原理引空色入体的方法,兹引述如下:

  (1)观自己天灵盖(头脑壳)如海螺形的越量宫(越量宫意为巨大之坛城,又如倒复的玻璃碗),对外观察,为内所显,对内观察,外亦明显。配合广狭无碍,通局无碍修之。即观想海螺越量宫,其大可大如宇宙,亦可小如微尘,无有阻碍。

  (2) 观想脑内六眼互望,配合摄入无碍,相在无碍修之。即观想六眼之光互相摄入无碍。

  (3) 观想遍身如漏斗或如蜘蛛网的光网,遍容无碍修之。即观想光网融和一致。

  (4) 在作掣盾击钱之观想时,配合交涉无碍、溥融无碍修之。即观想光明收放自如,互相交感融合。

  (5) 观想心眼摄全身一切眼时,配合微细相容, 隐显俱成修之,即观想心眼与全身一切眼融合无间, 无论隐显俱能收摄。

  窃以为上述几种引空色入体之法,主要在于观想的圆融无碍,即观想一物,或一与多、多与一物均圆融无碍,也包括了观想对象与法界,或宇宙圆融无碍,自身与观想对象及宇宙圆融无碍,再加上一点引空色入体的意念,则得之矣!

上一篇:第十章 脱噶法的脉、气、明点观修《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