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赏万花艳 > 气脉

第十二章 破瓦法探讨《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创建日期:2023-10-24

  第十二章 破瓦法探讨《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音流瑜伽研究微信公号

  第十二章 破瓦法探讨《藏密脉、气、明点观修》附:大悲观音破瓦法和长寿佛法(惟印上S传)

  作者:邱陵

  第十二章破瓦法探讨

  第一节 破瓦法涵义

  破瓦法或颇瓦法,又名迁识法、转识法,即开顶法,属白教六成就法中一法,亦称即身成佛之法,为密乘无上瑜伽圆满次第。破瓦法利用智气的助力,推动智慧明点,打开中脉,冲出顶门,故亦属于脉、气、明点的观修。

  密宗以其佛教观点认为,生前修破瓦法,临终时即能将识神冲出顶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这种观点支配下,渐趋老年而修持密法未得成就者,便急须修习破瓦法,以望临终仍能成佛。故中、老年人到藏区 向上师求法,上师往往只授予破瓦法。海外情况也一样。陈健民上师也说:

  “拙见以为凡在四十以上而无即身成佛直线方法之感应与证量,宜速加中阴、迁识二法之练习;纵有直线即身成佛之可能性者,在四十后, 兼修此二法,亦可收补助之道。至于四十而后,毫无成就,而忽略此二法者,则中有、死有皆无对治,必属甘于堕落之徒,无法可救矣!”

  从研究脉、气、明点的角度来看,破瓦法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练成智气与智慧明点,开通中脉,打开顶门,使体内灵能与宇宙灵能接通,再加上与长寿法合修,某些人亦得到长寿的效果。可见此法不失为一具有特色的法门,确是值得研究与探讨。我国著名气功师因是子蒋维乔1937年六十五岁时在南京随圣露上师学习破瓦法,参加学习班,时经半月,即开顶成功。据蒋氏在其《因是子静坐法》一书中记述,他开顶成功以后打坐入静,感到全身放光,甚为明亮,上下四周彻底通明,犹如探照灯的四射,识神游行空中。蒋维乔氏1947年七十五岁时又从贡噶上师学大手印。蒋氏以其修习静坐的深厚功力为基础转而修持藏密,得享八十以上高龄,破瓦法显然起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修习破瓦法成功以后,也就是真正开了顶之后,对破瓦法本身就不宜多修,多修就会出危险。陈健民上师在其《事业手印教授抉微》一书中记述自己的经验说:

  “当余回炉霍闭关时,曾温习迁识法,乃有由观想明点集中于心而有将死之感觉。余立即改变观想明点分布全身,乃至指趾之端,将死之感便止。因信多修迁识,必致自杀。乃进一步研究开顶之证量,故有《迁识证量论》之作,见《曲肱斋文初集》。今温此法,益觉弥陀、长寿有合修之必要,而上行开顶,下行长寿,尤为此法之特长,岂止具体而微,亦可谓至精至微。”

  他在《迁识证量论》一文中指出:

  “识、寿、福、智、五大苟集中,必有已死感,此作者所经历(此点经中未有提及,故以身证实),若徒见心间光点如豌,惟属带质。古德谓多修易夭寿者,以此。”

  陈上师曾从诸派大师学习过七种破瓦法,并经诺那上师亲证为已开顶者,他的这些体会,又岂能不令人重视?

  第二节 各种破瓦法大同小异

  破瓦修法颇多,传世的典籍中,除那洛六法中有破瓦法一种之外,尚有锡金达瓦桑杜格西喇嘛英文译传、胡之真居士中译的《破瓦心要转识自在法》,根造上师传授、郭元兴居士译的《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中的红教破瓦法,以及多杰觉拔上师所传的弥陀、长寿合修法中的破瓦法等,陈健民上师更在《事业手印教授抉微》一书中特别推荐香巴噶举的白空行母迁识法,说此法最易感应。此外,圣露、诺那、贡噶诸上师早年都在汉地传授过破瓦法。

  

  各种破瓦法除个别特殊者外,大同小异,一般观想行者自身中脉与头顶上坐着的本尊中脉相连成一线,行者自身与本尊当体空明,再观想行者心中与本尊心中各有一种子字(吽)字,蓝色光明,行者高呼 “嘿”声,以宝瓶气之力推动自己心中的吽字循中脉向上飞升,冲岀顶门梵穴,飞到本尊心中的吽字处与之密合,再高呼“降”字,观想自己的吽字循中脉下降心轮,如此一升一降共二十一次。各种破瓦法所不同的是,有的法中本尊的(吽)字,下端的“图片”,伸长如钩,垂下穿入行者的(吽)的“图片”内,将其提之上升; 有的法中行者的(吽)字,用气运至本尊时,种子字可以颠倒,行者的(吽)字挂在本尊的(吽)字的钩上,两者密合。至于白空行母迁识法,则是本尊白空行女取上飞姿势,以二手分抬双腿张开上仰,以其莲花插入行者之中脉上端,行者心中明点则经中脉入于本尊的莲宫。这是比较特别的修法,与其他破瓦法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修破瓦法得证,即开顶以后,不再多修,只保持每月作为温习修一次即可。

  从以上所述修法主要内容看来,以吽字为代表的明点上升下降,主要靠宝瓶气功的助力,而不断的上升下降的目的,在于打通中脉,直贯顶门。行者心中的吽字代表识神,临终的时候,自心吽字被提升,从顶门岀去,冲入本尊的吽字,二者合而成一,不再重返行者之身,于是人就死亡,密宗说是往生净土,所以称为“迁识”或“转识"成就。

  第三节 如何检验证量

  修破瓦法,有人很快便开顶成功,有人却很慢,有人甚至开不了顶。这中间,上师的加持很重要。如何检验证量呢?怎样证明你已开了顶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从来开顶都以插草、顶肿、出血三相为证量。

  插草,是可在顶上梵穴插入吉祥草;

  顶肿,是顶门梵穴处皮肉隆肿;

  岀血,是在梵穴处流出一点血液黄水。

  有此三相,便表示已经开顶,将来识神可由梵穴出入。

  但是,陈健民上师在《迁识证量论》一文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徒有此三种外相,实不足以证明开顶的证量;必须有四种内相,才能证明开顶成功。他说:

  “若所迁智慧尊身、能迁明点、迁道中脉、助迁智慧气,此四决定证量不具,则不得成就迁识。”

  他又说:

  “如上四事,修无上瑜伽者所当知之通量,出血等三相,是本法别量,世皆忽于通量,断章以取别量,为矫妄故,乃造此论。”

  陈上师在其《事业手印教授抉微》一书中进一步解释四种内相,亦即开顶之法必先得具的四条件。这四个条件是:

  1 必具中脉已开之相

  凡迁识者必通过中脉,如不通过中脉,则不能达到佛之净土,而中脉开发必有十相:烟、阳焰、萤火、灯光、无云晴空,此为夜五相;月、日、电光、虹霓、光点, 为日五相。此相不现,则中脉仍未开放。

  2 必有明点集中之相

  必有将死之感觉,苟不具此感觉,则明点尚未集中,且所谓明者,必与无我空性之哲理相合,否则纵有必死之感觉,然无能成本尊之明体。

  3 必有智慧之气以助之

  修迁识之气功,并不是以凡夫的俗气行之,必有久修之智慧气,与心气无二之金刚诵作为基础,则气方能运送明点通过中脉,到达本尊之身中。

  4 必有观想明显、佛幔坚固的本尊

  顶上所迁本尊,如不明显,能迁者如不佛慢坚固, 如非智慧本尊,则纵送岀明点,亦必不能到达本尊心中。

  陈健民上师此论,对开顶的要求和条件十分严格,意在提醒学人,不能徒凭顶肿、插草、出血三外相为准,如此必不稳妥,须以四内相为决定的条件。他甚至说:

  “夫插草者,不必真插在天灵盖之缝罅(xia),大都插在长发之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或插在短发根中,亦可直立照相。岀血者不必插草,插草者不必岀血。且真已出血者,亦不必为正式开顶也。”

  因为密法必有前行,前行证量不具,则不能直取正行;而正行不如法修,亦不能圆满获得证量。如果观想本尊模糊不清,体内智慧气、智慧明点、智慧本尊未具,又怎能在短时间内开通中脉、射岀明点与本尊合一呢?所以陈上师之迁识证量论实有其道理,值得我们去探讨。

  第四节 开顶后须修长寿法

  为什么打开顶门以后,仍多修破瓦法,便可能使寿命短促呢?多杰觉拔上师所传《弥陀、长寿合修法》中也只是指岀:

  “于顶门开后,急宜改修他法者,因长修此法,寿命渐渐短促,故宜暂避斯门。”

  又说:

  “每次修法后必加修长寿法所以维持应有寿命,以便尽人事而作佛事也。”

  多杰觉拔上师并没有进一步去说明原因,但他劝人寿命未尽,切不可厌弃此身,遽(jù)往生西,这样做等同自杀。这就暗示,有些行者在开了顶门之后,自以为必能往生净上,自己就不想活在世间了。陈健民上师温习破瓦法时,感到识、寿、福、智、五大等集中于心,而有将死的感觉。这是否是一种突然感到福德均聚死而无憾的感觉呢?须知人们的意念,往往成为事实。若是行者多修破瓦法,总是想着临终往生, 想着如何让识神离开自己和离开这个世界,以致成为一种信念,或者沉重的思想负担,他又怎能长寿呢?反之,行者加修长寿法,观想头顶上的长寿佛把长寿宝瓶中的长寿甘露,由行者的顶门灌入,久而久之,而行者深信自己必能健康长寿,则往往正如所想。

  密法中有各种长寿法,多以长寿佛为本尊,但也有例外,本书于附录中将介绍惟印上师所传大悲观音破瓦法及长寿法,惟印上师的弟子修习该法的体验。又介绍多杰觉拔上师所传的《弥陀、长寿合修法》,读者可以参阅。

  ❁

  惟印上师传 大悲观音破瓦法和长寿佛法

  原编者按:现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白岩寺高僧莲花洛桑热杰·惟印金刚上师最近公开了他传承自督噶活佛的大悲观音破瓦法和长寿佛法,由其弟子韦其瑗笔录传世。惟印上师现年八十四岁(书籍出版时间于1994年,惟印上师已于2007年5月27日圆寂,享年101岁——公众号注),为能海上师的衣钵传人,精通藏语,曾进藏数十次,参访过青藏各时期的法王、著名活佛四十多位,一生学法四百余种。从1990年至1993年间,惟印上师曾广泛地为数以万计的人传授破瓦法,其中包括许多有名的气功师,功德卓著。现将惟印上师公开之法刊载如下:

  一 大悲观音破瓦法

  行者于屋中洁静处,供奉西方三圣像或阿弥陀佛像,以便于平日观察、熟识和观想。

  专修本法、要求于短期内开顶者,于第一次修法前,须先沐浴、洗头,直至开顶其头顶不宜再洗,亦不宜以手摸擦或以指甲搔抓。

  一 皈依

  诚敬合掌。

  观想前面皈依境中为阿弥陀佛,其体性即为佛、法、僧三宝及我传法上师之总集体,右立观音菩萨,左立势至菩萨,相好庄严,光明无量,并有十方诸佛围绕,并观我与六道众生同求皈依,同声共念四皈依咒三遍:

  “喇嘛拉交苏却,桑杰拉交苏却,却拉交苏却,根敦拉交苏却。”

  以上为藏文发音,或念梵文如下:

  “那谟古鲁贝,那谟布达亚,那谟达麻亚,那谟桑噶亚。”

  二 发心

  诚敬合掌、念发菩提心偈三遍:

  “上师三宝诸圣众,

  直至菩提我皈依。

  六度万行誓勤修,

  为愿众生悉成佛。”

  诚敬合掌,念四无量心偈三遍:

  “愿一切众生具乐及乐因;

  愿一切众生离苦及苦因;

  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

  愿一切众生常住大平等舍,

  永无是非好坏分别心。”

  三 观想

  诵观空咒一遍:

  “嗡,娑巴瓦悉达萨尔瓦达尔嘛娑巴瓦悉多杭。东把尼睹鸠东比昂勒”

  念咒后,观想当下一切化空,刹那间于空中炳然显现四臂观音和庄严佛土、顶上有西方三圣与十方无量诸佛围绕。

  观想阿弥陀佛身珊瑚色、一面二臂、相好光明,两手定印托钵、内满盛甘露、两脚赤足,相并下垂,安坐于我顶上莲月轮上。观顶上空中有一粉红色千叶大莲花,其上平放月轮、主尊之右观世音菩萨,左大势至菩萨,均相好光明,立于各自之莲花月轮上。

  观想三圣额、喉、心三处,各以(嗡),(阿)、(吽)三字庄严,此三字随即放光至十方佛刹迎请本尊与十方诸佛降临,光回收时,十方诸佛与本尊皆随光如雨而降,融入三圣身中,于是所观成之三圣具足,十方三世诸佛之一切功德与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之三圣无二无别。

    四臂观音

  观想自己成为四臂观音,一面四臂、色如白色水晶,二手合掌当胸,次右手平肩持白色水晶念珠一串,次左手亦平肩持一正放之白莲花,头戴五佛冠,项悬璎珞三盅,相好光明,慈悲无量,跏趺坐于一粉红色莲月轮上。全身内外莹澈体性空明,身内由心直至头顶梵穴有一中脉管,外白内红,直如箭杆,脉管上粗下细,状如喇叭。脉管在心间之起处,其内有一白色四瓣莲花,花上有一白色月轮,月轮上有一白色圆形如小豆之大明点(此即吾人本识之集体),明点内有一明亮白色(舍)字直立,此明点浮转,但其中(舍)字始终直立。

  

  白色 舍

  四 赞颂

  如上观已,即诚敬念下赞三遍:

  “希有依怙无量光如来,

  大悲观音威猛大势至,

  我今一心虔诚敬祈请,

  开顶往生极乐祈加持。”

  五 开顶

  念赞毕,身坐直,两手作金刚拳印,仰放在小腹下两大腿上,腰伸直,随即微微吸气一口压入丹田,不令外出,并以全神贯注其间,观想中脉管底之明点及顶上之阿弥陀佛,轻呼“吓”字一声。同时升丹田之气上冲,使心中明点直出头顶梵穴,升至顶上阿弥陀佛两足趾之间,随诵“嘎”字一声(亦应缓慢轻呼)将明点复降回心中原处。如是随力呼“吓”、“嘎”,令明点上下若干次(次数多少不拘)可稍休息,随后又合掌念上赞三遍,恳求三圣加持。被摄受赞后,又呼“吓”、“嘎”若干次(多少随力),如是反复修念,行者随心而修。

  六 持咒

  为护命力如上修誓后,应修长寿佛法,观顶上中脉管口仍开不闭,顶上无量无边十方诸佛菩萨均化光融入顶上之阿弥陀佛身中。阿弥陀佛即变为长寿佛,手捧长寿瓶,跏趺而坐于自顶端之莲花月轮上(前阿弥陀佛所坐之莲月轮在顶上空中,两足垂下,足趾正在行者顶上,现所观者,莲月轮紧贴自顶)。随即默念长寿佛咒:

  “嗡,阿嘛惹尼,遮温迭耶,娑哈。”

  至少一百零十遍,多多益善。

  七 回向

  观顶上长寿佛化空,随即诵回向偈一遍而下座:

  “我为众生修破瓦,

  愿同往生安乐国,

  愿诸众生一无余,

  圆满成就无上觉。”

  注:

  1 此法每日修几座,随行者自力,数量不拘,在条件许可时,每日至少必须一座,直至顶开为止,不宜中断。

  2 本法修熟后,回向前可观长寿佛仍住顶端而不化空,下座后不论行住坐卧仍观安住顶上(此指开顶以前)。

  3 顶开之后,应观中脉顶喇叭口收闭上有十字金刚杵封压,其上有莲花月轮,上有阿弥陀佛趺坐。

  4 开顶之后宜接修四臂观音法(或修莲花部其他本尊法,如“绿度母等法”亦可)。

  5 在顶将开时常发生梵穴及其附近发痒,出黄水及附近顶骨变软、发暖等现象。

  6 所观中脉,(1)外白表示乐;(2)内红表示明;(3)直达梵穴顶门表示直趣向菩提;(4)脉下口闭实无孔表示不堕三恶道。

  辑余附言:

  1 原轨於“文化大革命”中遗失,现根据昆明同修所记之本整理,该本文字间有不甚达意之处,口授者谨据脑海所记忆之原轨内容与督噶上师之口授稍加润饰整理。

  2 借此公布之机,敬汇诺那祖师、贡噶上师、督嘎上师有关此大法之开示数则,恭录于后,供养同参。

  ⑴修此法者,应如观世音菩萨发大菩提心,普度一切众生同登极乐净土,盖发心为成佛之因,发心大则得果大,此为不易之理。

  ⑵成佛以发菩提心为正因,以戒行为基础,行者对于所持戒律,若有缺犯便成漏器,纵勤修亦难成就。

  ⑶此法修到顶门开后(须经师证明),即告圆满,此后可每隔一两月修习一次,以免脉管重新壅塞(如行者开顶后接修观音法或任何其他本尊从未间断者,可不再温习此法)。

  ⑷本轨中运用明点升降之观想乃平时为开顶所修之法,至于临命终时,则应作如下之观想:

  如法观想顶上阿弥陀如来与自身脉管明点后,呼“吓”字一声,明点上冲至顶上阿弥陀佛心中,此时应坚信上师三宝无上威力加持,我决可往生。如明点冲入佛心后,仍未气绝,此时不可再呼“嘎”字使明点下降,当再作明点冲入佛心之观想,安住明点于佛心,不再下降,命终即得往生。

  倘临终时无力作观,则坚持往生胜愿,一心忆念上师,或念上师咒,本尊咒,观本尊字种,持弥陀圣号,观音圣号等,任持其一皆可往生。

  平日修习明点只直升至弥陀足趾处,倘冲入佛心则损寿命,未尽世缘亦为大过。

  于乘飞机或其他高速行驶之舟车中,皆不可作明点冲出梵穴之观修,恐不易收回。

  ⑸此法观中脉只是下从心际上达梵穴之一段,此乃传承上师大慈大悲之殊胜方便,为行者杜绝恶趣,直超生死,顿入莲邦之妙法。万不可因闻其他法本与此有异,便生疑惑,或将其他仪轨杂入本法,此皆自障行持,欲升反降。盖乘行者首须笃信上师,上师如何传便如何行,依教奉行,毋参己意,是为重要。

  二 长寿佛修法

  观顶上弥陀心中(舍)字、一弹指顷变成长寿佛。长寿佛心中(舍)字、发札札音。长寿佛一头两臂,身红色,两手结法界定印,上托长寿宝瓶,满盛长寿甘露、相好圆满,光明遍照,宝冠缨络,种种庄严,结金刚跏趺坐、于大光圆中(舍)字放光,普照一切众生,如暗室明灯,一切黑业消火无余,一切福慧增长无余;其光又与诸菩萨、金刚等光明接合,光中化出无量天女,各于诸佛、菩萨、金刚、护法、天等尊前,敬献无上微妙供养,一一皆大欢喜、其光变成无量寿佛、佛返入(舍)字之内,又手中宝瓶内(舍)字放光,召请诸佛、菩萨、金刚等之道力光明,来入(舍)字之内,此中全变甘露,由我顶门灌入,分流各脉,渐及全体;便觉清凉莹净。我顶上的(嗡)字放白光,喉际(阿)字放红光,胸中(吽)字放蓝光。又(吽)字放光,召请本来长寿佛,来入顶上长寿佛身,即诵四字明,本来佛与顶上佛合而为一、无二无别。又观想放光召请五佛,为顶上长寿佛灌顶,随诵灌顶咒,后接献八供。

  

  嗡阿吽

  嗡,阿雅阿把日以米打,阿攸假纳,布白阿吽(花);

  嗡,阿雅阿把日以米打,阿攸假纳,睹白阿吽(香);

  嗡,阿雅阿把日以米打,阿攸假纳,阿裸格阿吽(灯);

  嗡,阿雅阿把日以米打,阿攸假纳,努尾得阿吽(食);

  嗡,阿雅阿把日以米打,阿攸假纳,下打阿吽(乐)。

  加持已然后献,只将“阿吽”二字改为“札底业也娑哈”,亦作印,各诵一遍,手印同。

  赞三遍:

  “几登真比左窝才把麦,

  睹米起哇嘛鲁君者把,

  果麦睹阿鸠把赧几交,

  桑结才把麦拉恰查裸。”

  译义:

  “普度众生无量寿,

  六殇(shǎng)枉屈尽消除,

  罪苦难救患能救,

  故我至心皈命礼”。

  先观想顶上长寿佛、心莲月上(舍)字周围,有陀罗尼放光(即以下长寿佛心咒),右旋列位,诸佛、菩萨、金刚、护法、天神等,地,金色;水,银色;火,珊瑚色;风,松绿色;空,蓝色;各各法身种子功德悉入(舍)字。右旋陀罗尼中,又观由(舍)字流出无量甘露(五色光),凡众生四大不调、四大增损所生之病,及一切业垢,被甘露光明顿时消灭,而寿命、财富、福德、智慧悉皆增长。

  即诵长寿佛心咒(一百零八遍或千遍)

  “嗡阿嘛惹尼,祖温底也,娑哈。”

  或

  “嗡,阿嘛惹尼,遮温迭耶,娑哈。”

  随诵随观顶上长寿佛心中(舍)字及右旋陀罗尼流出无量甘露,五色光明,及瓶中甘露光明,均由我之顶门灌入脉络,遍及全身。一切业垢,悉如黑水,由毛孔外出,一切疾病,悉如黄水,一切魔障,悉如红水、蜈蚣、蝎子等毒物,由大、小便外出。如是则三业清静,内外莹澈,其他一切魔障及四大所生种种业病尽行消灭。观想长寿佛之眷属,右侧有三头六臂之度母,左侧有一头两臂之白度母,各执长寿宝瓶来入我身,内至脏腑精血,骨髓,外至筋肉、皮肤、毛孔,纵横上下,无所不至。所有一切深入膏肓(gāo huāng)之病魔、及固缠识心之烦恼,均驱除无余,我之寿命、富康、福德、智慧顿增长矣。

  次诵三头六臂白度母咒 若干遍:

  “嗡准娑哈,嗡,阿米得”。

  一头两臂白度母咒 若干遍:

  “嗡,打日以,睹打日以,睹日以,嘛嘛,阿攸布勒假纳,布准古汝也,娑哈。”

  诵毕,观顶上长寿佛缩为寸许,由我顶门入我心莲花上(舍)字之中,心莲即合。观想外以本尊咒围绕,而顶门开处,以十字金刚杵镇压而封之。

  百字明 一遍及三遍:

  “嗡,班杂尔洒埵洒嘛雅,嘛努把拉雅,班杂尔洒埵得梁地底义,知卓麦把哇,苏埵喀约麦把哇,阿努惹埵,麦把哇,洒哇司底,麦札雅义洒哇嘎嘛,苏杂麦,资挡洗尔养,古汝吽,哈哈哈哈,火把嘎纳,洒哇打他嘎打,班杂尔嘛麦母杂,班杂尔把哇,嘛哈洒嘛雅,洒埵阿,吽柏。”

  惭谢偈,三遍:

  “嘛尼云苏嘛写挡,

  港养努把嘛起把,

  底尼佳哇港几把,

  得滚却几宋者日以。”

  译义:

  “坛供威仪多失度,

  攀缘觉观不如法,

  诸多触犯不敬罪,

  伏乞布施忍辱行。”

  补阙偈,三遍:

  “拉把挡尼挡把挡,

  却嘎因拉尼把挡,

  打格结哀几起把,

  得养娑把者睹娑。”

  译义:

  “重复与遗落,

  错讹及简脱,

  忘记暨无记,

  惟慈悲原宥(yòu)。”

  供养曼达。

  赞:

  “洒洒波几鸠辛麦多章,

  日以绕领西尼打金把底,

  桑结辛睹米得普哇以,

  卓滚赧打辛爵巴尔学。”

  咒:

  “嗡,洒哇打他嘎打,伊当古鲁惹那,达纳康尼雅,达雅、米”。

  回向:

  “愿此功德速成就,

  不坏金刚长寿身,

  六道有情悉解脱,

  福寿康宁如本尊”。

  送佛咒:

  “嗡,班杂母。”

上一篇:第十一章 黑关法的脉、气、明点观修《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