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学-入行论9品智慧153-190笔记(2-16)
708、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三、结合时义。(第159课)
幻境非实有,能见心亦然。
709、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破除若迷基不成则无轮回之过失)分二:
710、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辩论;(第159课)
轮回依实法,否则如虚空。
711、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二、破彼。(第159课)
无实若依实,云何有作用?
汝心无助伴,应成独一体。
若心离所取,众皆成如来。
施设唯识义,究竟有何德?
712、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修持有境正道)分二:
713、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一(了知世俗如幻而修道)分三:
714、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真实宣说;(第159+160课)
虽知法如幻,岂能除烦恼?(第159课)
如彼幻变师,亦贪所变女。
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第160课)
空性习气弱,故见犹生贪。
若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
由修无所有,后亦断空执。
715、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一壬二(所修道之自性)分二:
716、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一壬二癸一、一切对境均不成立;(第160课)
观法无谛实,不得谛实法。
无实离所依,彼岂依心前?
717、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一壬二癸二、心不缘一切。(第160课)
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
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718、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一壬三(修道之果)分三:
719、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一壬三癸一、虽无发心然能成利;(第161课)
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
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
720、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一壬三癸二、作者虽灭然有作用;(第161课)
如人修鹏塔,塔成彼人逝。
虽逝经久远,灭毒用犹存。
随修菩提行,圆成正觉塔,
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721、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一壬三癸三、虽无心然能生福。(第161课)
供养无心物,云何能得果?
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
供以真俗心,经说皆获福,
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
722、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了知胜义空性而修道)分二:
723、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一、辩诤;(第162课)
见谛则解脱,何需见空性?
724、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答辩)分三:
725、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一、以教略说;(第162课)
般若经中说:无慧无菩提。
726、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以辩答广说)分三:
727、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不成立之诤辩;(无颂词)
728、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二(大乘教典成立佛说)分二:
729、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二丑一、反诘;(第162课)
大乘若不成,汝教云何成?
730、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二丑二(破彼回答)分二:
731、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二丑二寅一(破教之理由)分二:
732、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二丑二寅一卯一、破是教之理由;(第162课)
二皆许此故。汝初亦不许。
何缘信彼典,大乘亦复然,
二许若成真,吠陀亦成真。
733、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二丑二寅一卯二、破非教之理由。(第162课)
小诤大乘故。外道于阿含,
自他于他教,有诤悉应舍。
734、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二丑二寅二、破佛说之理由。(第163课)
若语入经藏,即许为佛语,
三藏大乘教,云何汝不许?
若因一不摄,一切皆有过,
则当以一同,一切成佛语。
诸圣大迦叶,佛语未尽测,
谁因汝不解,废持大乘教?
735、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三(修持胜义正道)分三:
736、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三丑一(未修胜义之过失)分三:
737、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三丑一寅一、未断烦恼不得涅槃;(第163课)
比丘为教本,彼亦难安立,
心有所缘者,亦难住涅槃。
738、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三丑一寅二、断烦恼亦不得涅槃;(第164课)
断惑若即脱,彼无间应尔,
彼等虽无惑,犹见业功能。
谓无近取爱,故定无后有,
此非染污爱,如痴云何无?
因受缘生爱,彼等仍有受。
739、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三丑一寅三、心灭亦再现。(第164课)
心识有所缘,彼仍住其中。
若无空性心,灭已复当生,
犹如无想定,故当修空性。
740、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三丑二(修胜义之功德)分二:
741、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一、成办二利;(第165课)
为度愚苦众,菩萨离贪惧,
悲智住轮回,此即悟空果。
742、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三丑二寅二、断除二障。(第165课)
空性能对治,烦恼所知障,
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
743、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子三丑三、摄义。(第165课)
不应妄破除,如上空性理,
切莫心生疑,如理修空性。
744、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壬二癸三、摄共同之义。(第165课)
执实能生苦,于彼应生惧,
悟空能息苦,云何畏空性?
745、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深入对境无我)分二:
746、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深入人无我)分二:
747、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一、承上启下而略说;(第166课)
实我若稍存,于物则有惧,
既无少分我,谁复生畏惧?
748、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广说)分三:
749、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一、分析蕴而总破;(第166课)
齿发甲非我,我非骨及血,
非涎非鼻涕,非脓非黄水,
非脂亦非汗,非肺亦非肝,
我非余内脏,亦非屎与尿,
肉与皮非我,脉气热非我,
百窍亦复然,六识皆非我。
750、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别破所许之我)分二:
751、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破数论外道所假立之我)分二:
752、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一、宣说遮破;(第167课)
声识若是常,一切时应闻,
若无所知声,何理谓识声?
无识若能知,则树亦应知,
是故定应解:无境则无知。
753、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破遣过之答复)分二:
754、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一、作答;(第167课)
若谓彼知色。
755、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破彼)分三:
756、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一、以前一太过存在之推理而破;(第167课)
彼时何不闻?若谓声不近,
则知识亦无。
757、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二(以行相相违之推理而破)分二:
758、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二卯一、安立推理;(第167课)
闻声自性者,云何成眼识?
759、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二卯二、比喻不成立。(第167课)
一人成父子,假名非真实。
忧喜暗三德,非子亦非父。
760、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三(以相互不缘之推理而破)分二:
761、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三卯一、安立推理;(第168课)
彼无闻声性,不见彼性故。
762、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三卯二(遣除不成立)分二:
763、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三卯二辰一、真实遣除;(第168课)
如见伎异状。是识即非常。
764、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三卯二辰二(遣除不定之理)分二:
765、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三卯二辰二巳一、辩诤;(第168课)
谓异样一体。
766、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三卯二辰二巳二(破彼等之理)分二:
767、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三卯二辰二巳二午一、形象相违故自性一体不应理;(第168课)
彼一未曾有,异样若非真,
自性复为何?若谓即是识,
众生将成一。
心无心亦一,同为实有故。
768、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寅三卯二辰二巳二午二、别相虚妄故总相真实不应理。(第168课)
心无心亦一,同为实有故。
769、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二(破胜论外道所假立之我)分三:
770、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安立推理;(第168课)
无心亦非我,无心则如瓶。
771、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二、破除周遍迷乱;(第168课)
谓合有心故,知成无知灭。
若我无变异,心于彼何用?
772、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三、摄义。(第168课)
无知复无用,虚空亦成我。
773、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遣除无我之争论)分二:
774、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一(遣除业果不合理)分二:
775、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一子一、辩诤;(第169课)
若我非实有,业果系非理,
已作我既灭,谁复受业报?
776、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一子二(作答)分三:
777、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一子二丑一、相同辩论;(第169课)
作者受者异,报时作者亡。
汝我若共许,诤此有何义?
778、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一子二丑二、遮破辩答;(第169课)
因时见有果,此见不可能。
779、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一子二丑三、遣除违教。(第169+170课)
依一相续故,佛说作者受。(第169课)
过去未来心,俱无故非我。
今心若是我,彼灭则我亡。
犹如芭蕉树,剥析无所有,(第170课)
如是以慧观,觅我见非实。
780、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二(遣除悲心不合理)分三:
781、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二子一、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第170课)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782、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二子二、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第170课)
无人谁得果?许由痴心得。
783、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二子三、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第170课)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784、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二(深入法无我)分四:
785、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二辛一(身念住)分三:
786、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一(具支分之身不成立)分二:
787、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一癸一(对境身体不成立)分二:
788、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一癸一子一(破与分支相联之身)分三:
789、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一癸一子一丑一、破各自分支为身;(第171课)
身非足小腿,腿腰亦非身,
腹背及胸臂,彼等复非身,
侧肋手非身,腋窝肩非身,
内脏头与颈,彼等皆非身,
此中孰为身?
790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一癸一子一丑二、破身住于每一部分中;(第171课)
若身遍散住,一切诸支分,
分复住自分,身应住何处?
若谓吾一身,分住手等分,
则尽手等数,应成等数身。
791、甲二乙二丙三丁五戊二己二庚二辛一壬一癸一子一丑三、摄义。(第171课)
内外若无身,云何手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