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经庄严论20功德品95-104科判
第二十 功德品
经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3-6品)+丙三、所思维(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10品)+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五、解说菩提分法=丁一、宣说前行(11-15品)+丁二、宣说正行
丁二、宣说正行——宣说菩提分法真正体性=戊一、能摄方便品(16品)+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17品)+戊三、供养依师无量心品(18品)+戊四、菩提分品(19品)+戊五、功德品(20品)+戊六、行地究竟地品
戊五、功德品=己一、修行功德+己二、赞叹之功德
己一、修行功德=庚一、稀有功德(370)+庚二、非衡有(371)+庚三、平等心(372)+庚四、饶益+庚五、报恩(376)+庚六、希求(377)+庚七、不唐捐(378)+庚八、真实行(379)+庚九、退失与胜进差别(380)+庚十、形相与真实性差别(381)+庚十一、调伏(382)+庚十二、授记(383)+庚十三、决定(384)+庚十四、无疑所为(385)+庚十五、恒常所为(386)+庚十六、首要所为(387)+庚十七、说法安立
庚四、饶益=辛一、以六度饶益(374)+辛二、宣说饶益之七种比喻(375)
庚十七、说法安立=辛一、所说法之差别安立+辛二、遍知其义安立(394)+辛三、菩萨无量功德安立(395)+辛四、如是说法之果安立(396)+辛五、摄大乘法安立(397)
辛一、所说法之差别安立=壬一、宣说法安立(390)+壬二、宣说谛安立(391)+壬三、宣说理安立(392)+壬四、宣说乘安立(393)
己二、赞叹之功德=庚一、赞叹对境菩萨之分类(399)+庚二、真实赞叹五种菩萨之法相
庚二、真实赞叹五种菩萨之法相=辛一、以修行因波罗蜜多心力不退而赞叹菩萨名义+辛二、从证悟菩提因果侧面赞叹菩萨名副其实之功德
辛一、以修行因波罗蜜多心力不退而赞叹菩萨名义=壬一、以欢喜菩提等九种差别赞叹(402)+壬二、宣说菩萨异名(403)
辛二、从证悟菩提因果侧面赞叹菩萨名副其实之功德=壬一、真实宣说(405)+壬二、分类(406)
368、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功德品)分二:
369、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修行功德)分十七:
370、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一、稀有功德:(95课)
施自身持戒,圆满皆能舍,
于弱能安忍,不顾身与命,
而发起精进,禅定无著味,
智慧无分别,具慧之稀有。
生如来种姓,得授记灌顶,
尽获大菩提,亦许大稀有。
371、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二、非衡有;(95课)
离贪与慈悲,胜修平等心,
是故行彼等,亦非大稀有。
372、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三、平等心;(95课)
犹如具慧者,极慈诸有情,
众生于自妻,子亲非如是。
于求无偏堕,恒常不失戒,
普忍一切故,发起大精进。
恒常妙禅定,智慧无分别,
当知彼菩萨,如是心平等。
373、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四(饶益)分二:
374、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四辛一、以六度饶益;(95课)
堪为作法器,安置于戒律,
于害能安忍,能利而行持,
令入此佛教,能断诸怀疑,
此许具慧者,饶益有情性。
37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四辛二、宣说饶益之七种比喻。(96+97课)
第一、如母之喻:
恒时于众生,意乐平等摄,(96课)
令生圣者地,令善得增长。
尽防造罪恶,令听闻纯熟,
五事诸佛子,犹如众生母。
第二、如父之喻:
恒常于众生,能令起信心,
教增戒学等,修行解脱故。
祈请正等觉,断除彼等障,
五事诸佛子,犹如众生父。
第三、如亲之喻:
于诸不应说,众前能保密,
谴责破学处,赞叹圆满者。
能施授教言,救护离恶魔,
五事诸佛子,犹如众生亲。
第四、如友之喻:
于诸染净法,自慧不迷乱,
世间出世间,圆满尽能授。
无厌无退转,恒常欲利乐,
五事诸佛子,犹如众生友。
第五、如仆之喻:
成熟诸有情,恒常具精进,(97课)
真实说出离,安忍诸邪行。
能施二圆满,善巧彼方便,
五事诸佛子,犹如众生仆。
第六、如轨范师之喻:
欲求令获得,无生之法忍,
宣说一切乘,成就瑜伽行。
相貌妙庄严,不求报异熟,
五事诸佛子,如众轨范师。
第七、如亲教师之喻:
利生极精进,令圆满资粮,
积资速解脱,能断诸违品。
世间非世间,圆满皆令行,
五事诸佛子,如众亲教师。
376、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五、报恩;(97课)
不贪诸受用,戒律悉无失,
具有报恩者,复令行持故,
如是行六度,一切诸有情,
于诸菩萨众,如是报恩德。
377、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六、希求;(98课)
恒求增与减,有情尽成熟,
于地趋胜进,求无上菩提。
378、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七、不唐捐;(98课)
断畏真发心,斩断诸怀疑,
修行之教言,佛子恒不失。
379、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八、真实行;(98课)
无求之布施,不求后世戒,
一切皆安忍,功德源精进。
禅定非无色,智慧具方便,
于六波罗蜜,坚稳真实行。
380、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九、退失与胜进差别;(98课)
贪受用有失,我慢及享乐,
著味及分别,坚稳退失因。
当知住彼等,对治之菩萨,
遮除退失故,胜进具缘法。
381、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形相与真实性差别;(98课)
显示与诈现,外貌显庄严,
如是暂时行,身语似寂静。
圆满通言辞,彼等离修行,
说为菩萨众,非净真实相。
反之上等行,彼等真实性。
382、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一、调伏;(99课)
具慧于诸地,修行布施等,
彼等能调伏,众生六违品。
383、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二、授记;(99课)
以行者时别,具慧授记二,
菩提与授记,此外说为大。
获得无生忍,断我慢勤作,
与诸佛佛子,成为一本体。
复彼刹土名,时间与劫名,
眷属法住世,许为彼授记。
384、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三、决定;(99课)
具慧一切时,圆满生不厌,
恒常能修行,等持无退失。
成利决定得,任运之法忍。
38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四、无疑所为;(99课)
供养真受戒,慈悲修善法,
静处不放逸,闻义不厌足,
诸地坚稳者,无疑所应为。
386、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五、恒常所为;(99课)
了知欲妙过,思维诸迷乱,
甘受诸痛苦,修行诸善法。
不著禅乐味,不分别相状,
诸地坚稳者,恒常所应为。
387、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六、首要所为;(100课)
法施清净戒,获得无生忍,
精进大乘法,竟具住悲心,
般若许具慧,波罗蜜多首。
388、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说法安立)分五:
389、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一(所说法之差别安立)分四:
390、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一壬一、宣说法安立;(100课)
以契经等别,安立为明处,
391、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一壬二、宣说谛安立;(100课)
依于七真如,安立真实谛。
392、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一壬三、宣说理安立;(100课)
安立理与乘,四种及三种。
如理而作意,正见具有果,
量辨不可思,当知为四理。
393、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一壬四、宣说乘安立。(100课)
意乐及宣说,加行与资粮,
成就之差别,承许为三乘。
394、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二、遍知其义安立;(101+102课)
名事相互间,寻求为客性,(101课)
于此二假立,寻求唯此性。
一切不得故,真实四种智,
诸地坚稳者,能成一切利。
束缚之所依,受用种子因,
心心所及依,有种而束缚。
前存相状法,本性而住相,
悉灭具慧者,获得大菩提。
缘于真如智,断除能所取,
现前习气身,具慧能灭彼。
缘于真如智,修相无异体,
现前有无义,名驾驭分别。
凡夫障真性,普现非真实,
菩萨遣除彼,普现真实性。
不现实无有,显现真实有,
彼即为转依,随行名解脱。
境大一切时,他法现同类,(102课)
是能障碍故,遍知断除彼。
39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三、菩萨无量功德安立;(102课)
所熟所清净,所得堪成熟,
真实解说事,具慧之无量。
396、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四、如是说法之果安立;(102课)
令生菩提心,令得无生忍,
低下无垢眼,一切漏法尽。
了知行于彼,具慧说法果。
397、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五、摄大乘法安立。(102课)
由从所缘大,如是修行大,
智慧精进大,善巧方便大,
真实成就大,佛陀事业大,
具足此大故,决定谓大乘。
种姓信解法,发起菩提心,
行持布施等,趋入无过患。
成熟诸有情,清净佛刹土,
不住之涅槃,大觉及示现。
398、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赞叹之功德)分二:
399、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一、赞叹对境菩萨之分类;(103课)
一即具信解,增上意乐净,
有相及无相,无有现行行,
当知此五种,诸地之菩萨。
400、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真实赞叹五种菩萨之法相)分二:
401、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一(以修行因波罗蜜多心力不退而赞叹菩萨名义)分二:
402、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一壬一、以欢喜菩提等九种差别赞叹;(103+104课)
不贪三业净,伏嗔勤胜德,(103课)
法不动见真,喜菩提菩萨。
欲利无害见,堪受他害坚,
不放逸多闻,勤他利菩萨。
知执过不贪,不恨瑜伽通,
三相无恶见,乃住内菩萨。
怀慈知惭德,受苦不贪乐,
正念入定性,乘不乱菩萨。
除苦不令苦,忍苦不畏苦,
脱苦不计苦,承受苦菩萨。
不喜喜性法,诋法真勤法,(104课)
自在法无暗,首行法菩萨。
受用与调柔,守护与行善,
乐法不放逸,不放逸菩萨。
不敬微过惭,不忍退失惭,
流散小见惭,他乘惭菩萨。
此他与等舍,具行得自在,
相应说大果,菩萨行饶益。
403、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一壬二、宣说菩萨异名。(104课)
菩萨摩诃萨,具慧胜光明,
佛子佛陀基,能胜如来芽,
具力及圣尊,商主与胜称,
悲尊大福德,自在及具法。
404、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二(从证悟菩提因果侧面赞叹菩萨名副其实之功德)分二:
40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真实宣说;(104课)
证真证大利,证诸义恒证,
以及证方便,是故名菩萨。
随我证细见,证悟种种识,
证非真分别,是故名菩萨。
证未证随证,证无实证生,
各别证未证,是故名菩萨。
证实无胜义,证诸义所有,
证所证证基,是故名菩萨。
证成就证处,证胎证次第,
证悟除怀疑,是故名菩萨。
406、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二壬二、分类。(104课)
具慧慧证得未得,善住证悟随证悟,
妙说无说有无我,未熟真实成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