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经庄严

哲学-经庄严论21行为究竟品105-111科判

创建日期:2022-12-20

  哲学-经庄严论21行为究竟品105-111科判

  第二十一 行为究竟品

  经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425)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3-6品)+丙三、所思维(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10品)+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五、解说菩提分法=丁一、宣说前行(11-15品)+丁二、宣说正行

  丁二、宣说正行——宣说菩提分法真正体性=戊一、能摄方便品(16品)+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17品)+戊三、供养依师无量心品(18品)+戊四、菩提分品(19品)+戊五、功德品(20品)+戊六、行地究竟地品

  戊六、行地究竟地品=己一、菩萨之相(408)+己二、受生之理(409)+己三、住地之理+己四、以赞叹究竟功德宣说(423)+结尾(424)

  己三、住地之理=庚一、略说(411)+庚二、广说

  庚二、广说=辛一、地之法相(413)+辛二、行者(414)+辛三、学处(415)+辛四、蕴(416)+辛五、成就(417)+辛六、得地之相+辛七、释词(421)+辛八、获得(422)

  辛六、得地之相=壬一、真实相(419)+壬二、宣说具相地之功德(420)

  407、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行为究竟品)分四:

  408、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一、菩萨之相;(105课)

  慈悲说爱语,坚稳与伸手,

  决定解密意,此等具慧相。

  摄受得信解,不厌摄集故,

  意乐加行中,可知五种相。

  409、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二、受生之理;(105+106课)

  菩萨于恒常,在家成轮王,(105课)

  生生世世中,利益诸有情。

  诸地具慧者,出家由受得,

  及以法性得,余示出家相。

  诸位出家者,功德无有量。

  精勤持戒者,胜在家菩萨。

  诸地坚稳者,他世令悦果,

  此生令行善,欲令得涅槃。

  不净净极净,许众生意乐。

  诸地具慧者,发愿心平等,

  成为君主者,集眷普摄持。

  承许具慧者,以业以愿力,(106课)

  以及等持力,自在而投生。

  410、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住地之理)分二:

  411、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一、略说;(106课)

  法相人学处,蕴及成就相,

  释词与获得,安住即地者。

  412、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广说)分八:

  413、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辛一、地之法相;(106+107课)

  殊胜证空性,诸业不虚住,(106课)

  安住于禅乐,其后生欲界。

  复次菩提分,回向于轮回,

  内心无烦恼,成熟诸有情。

  故意而投生,随护染污法,(107课)

  与一行道系,唯定无相道。

  无相任运成,清净诸刹土,

  其后则成就,成熟诸众生。

  等持与总持,菩提清净性,

  依此等安立,当知地法相。

  414、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辛二、行者;(107课)

  菩萨见清净,戒极净入定,

  断法慢相续,染净异慢无。

  刹那获得慧,净土善熟众,

  大力身圆满,善巧示灌顶。

  41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辛三、学处;(107课)

  证悟诸法性,于此随学修,

  增上戒定慧,智慧二行境。

  法之真实性,入不知知等,

  智慧行境故,二地住有彼。

  学修及修行,余有四种果,

  无相有行住,是为第一果。

  真如无现行,清净诸刹土,

  承许第二果,成熟诸众生。

  等持及总持,成就微妙果,

  此等四种果,真实依四地。

  416、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辛四、蕴;(108课)

  尽证法性已,于此净戒蕴,

  其后则清净,定蕴及慧蕴。

  此外诸余地,解脱四种障,

  亦解质碍障,清净解脱智。

  417、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辛五、成就;(108课)

  当知一切地,未成就成就,

  成就亦承许,未成就成就。

  当知成就地,作意依安立,

  了知是分别,彼亦不分别。

  各别自证故,佛陀行境故,

  修行一切地,成就不可思。

  418、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辛六(得地之相)分二:

  419、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辛六壬一、真实相;(108+109课)

  有现及信解,不怯不软弱,(108课)

  不仰仗他者,一切尽证悟。

  于诸心平等,无转无贪爱,

  知方便生眷,承许是众相。

  并非无希求,无贪恼嗔怠,(109课)

  无非慈悲意,恶慧不可夺。

  无散乐不夺,不为痛苦害,

  依师勤闻法,精进供养佛。

  了知胜方便,真汇广大福,

  共同一日中,回向圆菩提。

  生善恒行善,神通功德戏,

  当知彼佛子,最上功德藏。

  420、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辛六壬二、宣说具相地之功德。(109课)

  诸地一切时,具慧之功德,

  承许止与观,二俱五本性。

  421、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辛七、释词;(109课)

  见近于菩提,成办众生利,

  生起极欢喜,故名极喜地。

  离破戒勤垢,故名无垢地,

  放法大光明,故名发光地。

  如此菩提分,具有尽焚焰,

  彼地焚二障,是故名焰慧。

  成熟诸众生,亦能护自心,

  具慧行难行,故名难行地。

  依于般若度,复次现前此,

  轮回与涅槃,故名现前地。

  随系一行道,故许远行地,

  不为想动摇,故名不动地。

  无碍解妙慧,故名善慧地,

  如云遍法空,故名法云地。

  于行种种善,欢喜恒安住,

  菩萨之诸地,承许名为处。

  无量无畏故,不可估量故,

  后后胜进故,彼等许为地。

  422、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三庚二辛八、获得。(110课)

  得地有四种,即是以信解,

  趋入诸行为,证悟及成就。

  信解大乘者,信解小乘者,

  二者为欲求,及与为调化,

  坚稳之四行,依经随同说。

  423、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六己四、以赞叹究竟功德宣说。(110课)

  慈悲有情尊,值意离意尊,

  不离意趣尊,利乐汝前礼。

  决定脱诸障,胜伏诸世间,

  智遍诸所知,心解汝前礼。

  摧毁诸众生,无余诸烦恼,

  破惑于惑众,悲悯汝前礼。

  任运无贪执,无碍恒入定,

  能答诸所问,是尊汝前礼。

  所能依所说,语知为能说,

  智慧恒无碍,善说汝前礼。

  前往知众行,了知彼等语,

  来去及出离,善授汝前礼。

  有情现见您,知是大丈夫,

  唯见令极喜,是尊汝前礼。

  受住及舍弃,幻化及转变,

  等持与智慧,自在汝前礼。

  方便皈处净,于大乘出离,

  欺惑众生魔,摧之汝前礼。

  说自智与断,他利离道障,(111课)

  一切诸外道,不损汝前礼。

  无护无忘失,眷中庄严语,

  永断二染污,摄眷汝前礼。

  遍知您出游,安住皆恒常,

  无非遍知行,如实汝前礼。

  于利诸众生,您恒不越时,

  恒常行有义,不忘汝前礼。

  于诸世间中,昼夜六时见,

  具足大悲心,垂念汝前礼。

  行为与证悟,智慧及事业。

  声闻缘觉众,上师汝前礼。

  三身大菩提,证得一切相,

  于诸众生疑,尽断汝前礼。

  无执无过失,无垢不舍置,

  不动于诸法,无戏汝前礼。

  成就殊胜义,出离一切地,

  成为众生尊,令众得解脱。

  无等无尽德,显现诸世间,

  亦现佛坛城,人天皆不见。

  424、结尾(111课)

  此亦依彼力,如随所化缘,

  世界存在间,事业不间断。

  425、甲四、末义:(111课)

  著跋:大乘经庄严论颂,圣者弥勒撰著圆满。

  译跋:印度堪布释迦桑格(释迦狮子),主校大译师噶瓦拜则等翻译并校勘抉择。后由班智达巴绕呵达、大婆罗门桑匝那、大译师鄂·罗丹西绕稍作修改,以传讲抉择。

  奇哉!

  累劫难得大乘法理集,讲闻补处尊者此论义,

  获得讲闻大乘诸法德,大师菩萨地论所说同。

  胜乘之法甘露宴,为请无量诸众生,

  于殊胜教极恭敬,欲求利他而著此。

  愿勤此善皎月光,开启众慧之睡莲,

  善说芬芳遍诸方,净化众生心垢染。

  愿我亦于生生世,文殊补处弥勒尊,

  喜眸青莲含笑视,趋入如海佛子行。

  愿诸天边无际众,皆入胜乘正道已,

  究竟圆满成熟净,获得遍知之果位。

  铁猪年持诵文殊心咒闭关时,仅于夏季四十日之座间,麦彭嘉扬嘉措参照安慧论师之《注释》而简明扼要撰著圆满。愿善妙!愿吉祥!

上一篇:哲学-经庄严论20功德品103-104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