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4卷51下笔记
卷四
14、7如来藏性,周遍离戏
14、7、15第二义门,一门深入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51场下部
1、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
佛告诉阿难,你现在应该知道,要想离开,或者说是推翻生死的欲流,生死烦恼的河流。
2、返穷流根,
如果你要想把它干涸,你要想把它解决的话,你应该反复地追踪,追踪什么呢?烦恼流的根本。归根结底,刨根问底,一定要找到它的根源。在轮回当中再也不愿意转生,一直想解脱。
3、至不生灭。
你应该找到生死的根本是什么,一直追逐到最后轮回不生不灭,要达到这样,才可以解决。
4、当验此等六受用根,
你如果要想真正达到不生不灭的话,那要去观察,或者分析,你一定要检验,你一定要去细致地分析,分析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受用的根。
根能受用外境,也受用法,所以根经常叫受用根。
5、谁合谁离,
这个你必须要搞明白:六个根里面,哪些是合的?哪些是离的?
哪些是合的?鼻、舌、身三根,为合中知。鼻根、舌根、身根,要接触外境、外面的尘,需要跟外境和合而生,我们修起来比较难的。
哪些是离的?眼、耳、意三根,为离中知。眼根、耳根、意根,是在离的过程当中取境的,因为对外境,眼睛不一定要接触它;耳朵的话,声音也是不用接触;意识的话,也不用接触,这三个是比较容易修的。
6、谁深谁浅,
六个根里面,哪些是深的,哪些是浅的?
因为鼻、舌、身三合根难修,把它扔掉了,阿难根本没办法修,让他放弃了;下面比较容易修的三个离根,也就是说眼、耳、意三个当中我们要选择,谁是深的?谁是浅的?
谁是深的?意根深隐难修。只有意识是深的,所以我们现在暂时修不出来。
谁是浅的?眼耳浅显易入。浅的眼根和耳根,那么这两个有希望修的。
7、谁为圆通,谁不圆满?
六个根里面,哪些是圆通的,哪些是不圆满、不圆通的?
前面鼻、舌、身三合根抛弃了,现在把意识也抛弃了,都没办法修。在浅的耳根和眼根两个当中,那谁是圆通的,谁是不圆满的?
谁是圆通的?具千二百功德为圆通。耳朵对十方都有功德,功德是圆满的。
谁是不圆满的?八百功德即不圆满。眼根是不全的,它的功德是不圆满的,它只能看到前面和两边部分的外境。
圆瑛法师《楞严讲义》卷四:“照上三番勘验,求其离知浅显圆通,唯耳根当之。”把根已经选完了,耳根算是所有的根当中,六根当中它获得了第一名。最后通过笔考,通过面试,耳根已经考上去了,获得了第一名。
8、若能于此悟圆通根,
耳根是圆通根,章嘉国师翻译《楞严经》的时候把圆通根翻译成自然本智。
9、逆彼无始织妄业流,
如果你明白了自然本智,如果你通达了这个自然本智,这样的话,它就可以推翻无始以来跟我们交织在一起的妄相的业的河流,无始以来的这种业力的河流可以干涸。
10、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得到这样的圆通和没有得到这样的圆通,修行的差别是什么呢?就像是日和劫之间的差别。得到圆通根的人,他通过这样的修行,一日当中就能解决;没有得到圆通根的人修行的话,可能一劫当中都是不一定能修的成。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像是一日和一劫的差别,修行的时间层面来讲是有非常大的差别。
比如说我们一日当中能完成的事,在一劫当中完成的话,差别很大。就像我们修大圆满,在一生当中可以获得解脱,而显宗需要多少劫才能解脱。所以佛陀跟阿难说,你还是要修一个窍诀,如果有一个窍诀的话,短短的时间当中你就马上开悟了。你如果没有得到圆通根的话,那你不一定即生当中有希望。
11、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
佛陀说,我今天非常全面地给你开显了什么呢?六个根圆满的、明然的、湛然的、圆满的自然本智的功德,有些是八百个,有些是一千二百个,这个数字给你已经讲得清清楚楚。
12、随汝详择其可入者,
那么你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六个根当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个法门。
13、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我给你讲的、我给你明示的,目的是什么呢?希望你自己好好的选一个法门,有一点进步。我跟你已经讲了六个根的功德、它的数字,已经圆满的讲了,你应该选择一个来开始修,要有一点进步。
修的话有两种情况,一种像利根者,佛一样的话,那么这些功德没有什么胜劣的,全部是一样的。但对你而言,你要选一个,不然全部修的话,你可能修不起来。
14、“棍棒再这么拉的话,也不会拉长的。”棍棒再怎么使劲的拉的话,除非是断了,不可能拉长。有些人像棍棒一样的,一点进步都没有。
15、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
十方的这些如来,他们在六根、六境、六识的十八个界当中,选择哪一个都可以修,都是“皆得圆满无上菩提”的因缘。
16、于其中间,亦无优劣。
十方如来在十八界当中哪一个开始修都是可以的,像根当中,修耳根也可以,鼻根也可以,身根也可以,意根也可以——修哪一个根都可以;或者境当中,色声香味触,选择哪一个都可以;或者识当中,眼识、耳识、鼻识,修哪一个都可以的,整个十八界当中很多的开悟方法,对他们来讲没有什么优劣。
17、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
你跟这些诸佛菩萨不同,跟佛陀也不同,你是非常根基下劣的一个人,在这些自在的智慧当中,你没有获得自然本智,对你来讲,恐怕是没有希望的。
18、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
所以我给你宣说了这么多根的法门,其中你要选择一个深入,一门深入。我跟你已经反反复复地、这么清楚地宣说,希望你选择其中一个门,从耳根圆通门也好,或者是其他哪一个门,开始一门深入。
19、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如果你一门深入,消灭了一门的妄想,得到了一门的清净,那六门也完全都已经通达了。当入得一门的时候,你没有歧途,直接已经了悟了六门。
比如说你的耳根确实是修行过程当中已经通达了,成了圆通门的话,那其他的根,一刹那间当中也能获得通达,会有这样的。《四百论》“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如果一个法已经证悟的话,以此类推,一切法都已经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