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6卷65笔记
卷六
15二五圆通
15、25二五观音,耳根圆通
15、25、3观音成道,十四无畏
15、25、3、1十四无畏,八难无畏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65场
1、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
观世音菩萨对佛陀说,我通过再次内观,已经获得了三摩定和觉性妙力。
“闻熏闻修”,通过听闻,然后反观。它并不是我们凡夫人的听闻。凡夫人的听闻,一直随着声音往外跑。观世音菩萨的话,他闻的过程当中内观,反观自己的闻性,闻的本性,这个时候知道明了的心性本质。
“金刚三摩定无作妙力”,从光明的本性来讲,无有任何勤作的心性的妙力;从禅定的角度来讲,如如不动的金刚三摩定。
2、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
观世音菩萨以跟十方三世、还有六道的所有众生,同体无二的方式,共同祈求、共同祈祷、共同渴求。
3、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以所有的众生与我的身体和心融会一体的方式,让他们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这里意思是说,观世音菩萨通过耳根的圆通,获得了无有任何勤作的妙用、光明空性无二无别的境界。他希望众生,缘自己的身心而获得十四种无畏。
4、为什么说祈祷观世音菩萨非常灵?祈祷观世音菩萨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加持——世俗当中有世俗的加持,胜义当中与他智慧无二无别的一种加持和开悟,因为他已经获得了最高的境界。所以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如果也是非常有信心、祈祷,这样的话,也同样获得他的境界。
如果我们经常缘观世音菩萨,祈祷观世音菩萨,观想观世音菩萨,这样的话,依靠不共的缘起力让我们相续当中获得诸如此类的功德。
5、十四种无畏
通过观世音菩萨最高境界的证悟,我们去希求和祈祷,就可以获得与观音菩萨无二无别的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恐怖,灾难,各种各样的痛苦,这些有一定的畏惧。所谓的无畏,就是没有这些的畏惧,轻而易举越过一切艰难困苦等恐怖法。这里大致有十四种无畏。
十四种无畏的分类,前面是远离八难,有些说总的一难,下面是远离七种难;然后远离三毒,还有满愿的两个无畏,最后是持名无畏,总共有十四个无畏。
6、第一无畏:苦难无畏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首先是第一个:脱苦无畏,脱离一切痛苦的无畏。
观世音菩萨不是观外在的声音开悟,而是“以观观者”,用心来观自己的心,也就是说内观,观闻性,尘自解脱——动静无二的声音,如果观到它的本性,就自然获得解脱。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开悟,并不是观外在的观,应该是观内在的心性。这样以后,他获得了跟佛无二无别的境界。
7、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希望十方所有的这些苦恼众生,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外现:“念”观世音菩萨,“听”念观世音的音;内在:反观自心、观闻性,从而获得清净的境界、烦恼自解脱的境界,获得真实的解脱。
能让世间当中所有的苦恼众生——这些苦恼众生,如果去称念、如果去祈祷、去观想观世音菩萨,除非有些果报已经现前的众生,那都能获得解脱。
8、第二无畏:火难无畏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不去观外面的法,只是反过来观自己的心识,观自己心识的时候,应该就知道这种心的本性,本来都是没有任何的执着,自性光明,观世音菩萨是通过这种方式开悟的。
观世音菩萨以这种证悟,能使入与火炕当中、大火当中的众生,火不能烧他。
观世音菩萨是依靠火大而获得自在,众生遇到一些火灾的话,可以依靠它可以获得自在。或者,嗔恨心如火燃烧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祈祷观世音菩萨也能得到解脱。
火分为果报火、恶业火、还有烦恼火,各种各样。如果我们能好好的祈祷观世音菩萨,很多外在的火会熄灭,内在的火也会熄灭。
9、第三无畏:水难无畏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观世音菩萨观任何外在的声音,不去观到声音上去,应该反而内观自己的闻性。那么这个时候已经获得了闻的本性,就已经觉悟了。
所有的众生,如果也有这种觉悟,那么水不会对他有害。如果他被冲到水里面漂浮的话,那么水大也不能溺他,不能害他。
我们如果听到外面的声音,不是跟着声音去,而是内观声音的本性,也会开悟的。那个时候,任何的水灾对你不会有害的。
10、第四无畏:罗刹难无畏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我们用心来想着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随着外面的法而产生分别念,随境而转的话,那始终都是漂泊。如果内观自心,断了一切妄想,那么心没有任何的害心,它的本体也是了无真性,所有的妄想所引起的外在的法,就不可能对你有任何的损害。如果我们的心一直安住在一个如如不动的境界当中,外在所有的这些外魔,对你不会有害的。
如果一切众生入于有罗刹的地方、鬼神的地方,依靠观世音菩萨,这些鬼神对你也不会有任何的危害。
如果我们认为鬼神在外面的话,那有无数的鬼神加害你。如果内观,所有的烦恼,所有外在的敌人、外在的所有危害全部都是消于法界。所以断灭妄想,回归自然、回归本性,是一种观想方法。
11、第五无畏:刀兵难无畏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
妄想的根源是六根,如果我们熏习、串习听闻,反观自己的时候,就知道闻的本性。在那个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全部都回归到本性当中、全部都是消融于本性当中,整个六根在同一个时间当中可以听到声音,不但你耳根听得到,眼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能听到声音,这叫做六根圆融。观世音菩萨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了开悟、获得了证悟。
12、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
众生如果临近被他人迫害,被什么刀枪,各种兵器来损害的时候,所有的这些武器全部都断成一段一段的,全部毁坏,所有的这些兵器全部都变成花雨。
13、使其兵戈,犹如割水,
所有的这些兵器、兵戈,就像是在水里面割水的花纹。用刀、用什么兵器来把水割开的话,那水纹很快的时间当中会恢复如初,不可能留下任何痕迹。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与观世音菩萨的境界无二无别,通过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和祈祷,所有的兵器不可能对你有任何损害。即使有损害,就像以前《释尊广传》里面经常讲到身上割肉一样,很快的时间当中会恢复。
像六祖大师,当时有一个刺客用刀刺了他三次,也没有任何的伤害,兵器没有伤害到他。
14、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或者就像我们用自己的口来吹光,光是永远吹不走的。你前面的灯光也好,阳光也好,或者说月光也好,任何光,你怎么样吹的话,也不会吹走的。
同样的道理,你身体的本性,无有任何的动摇。
15、第六无畏:诸鬼难无畏,前面第四也讲了鬼神,只是部分罗刹鬼神,这里的鬼神比较多,所以是诸鬼难无畏。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
如果是以闻的这种方式来进行串习,反观自心,最后了悟到精明法界,现前周遍光明法界。在那个时候,所有的幽暗、所有的黑暗全部都是清净,消于法界——所有的幽、暗,这些都是不可能有的。
“熏”,就是所谓的磁场,一种大众共同的加持、熏修力。
16、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
药叉,一般男性的鬼叫做药叉,罗刹是女性的鬼,经常吃人的鬼叫做药叉和罗刹。
鸠盘荼鬼是我们经常说的瓮形鬼,大肚鬼,能迷惑人。
毗舍遮是专门吃人的精气,包括五谷的精气、世间的精气。
富单那它是一种非常恶臭的鬼,经常给众生带来热病。
“等”字当中还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鬼。
如果我们依靠闻的本性,反观自心,那已经了悟真性,了悟法界,那所有的这些鬼神,包括罗刹、夜叉等等,即便是已经近在身旁,它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害,他们看也不会看的。
17、第七无畏:枷锁难无畏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
观世音菩萨通过观声音的本性,了知其是圆满清净的,动静二音全部消融。然后把观听反过来去观它的本性,是远离一切尘妄的、远离一切外境和妄念的。
18、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
让众生通过这种方式来观的话,那所有的禁系、束缚,所有的手铐、镣铐,这些枷锁都不能害他。
19、第八无畏:劫贼难无畏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观世音菩萨通过观声音,灭掉所有外在的声音,圆满清净了他的闻性,那么这个时候,能普遍的对众生产生慈悲心。观世音菩萨并不光是一种证悟,他的悲心跟其他佛菩萨是不同的。
那么这样的话,能令一切众生经过非常危险的路的时候,所有的强盗、怨贼都不能害他,不能接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