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民俗学-楞严6卷69下+70上笔记

创建日期:2024-01-05

  民俗学-楞严6卷69下+70上笔记

  卷六

  15二五圆通

  15、26佛问文殊,二五何易

  15、26、7文殊评估,耳根最易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蓄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常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69场下部

  1、前面的偈颂是应佛陀请求讲的,接下来是文殊菩萨对阿难讲的。

  2、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阿难,纵然他的记忆力非常强。他过目不忘,记忆力非常非常好,有不忘陀罗尼,很多佛陀的法都是他结集、记录的。

  虽然他过目不忘,记性也是非常好,但因为没有去修行,没有去内观,以这个原因,没办法脱离邪知邪见和邪分别。

  3、岂非随所沦,

  难道不是随着外境——听到摩登伽女当时唱了歌,或者说他看到的色法,随着外境沦落。

  4、旋流获无妄。

  “旋流”,就是反闻,如果他反观闻性,就会获得无有虚妄的境界。

  阿难对所听到的法,没有随着法义而去。阿难尊者在不同的佛陀面前听过的法很多,但是他认为每一个法都是不同的,这个佛讲的是这个,那个佛讲的是那个,他看成是不同的法,他就很难反过来内观。小乘、大乘,密宗、显宗,修的时候都没有全部在心上修。如果这样,很难获得无妄的真心。所有的法都应该在一座上内观而修,这样才能成就。

  5、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文殊菩萨下面针对阿难说的:阿难你好好地谛听!我今天依靠佛陀的威神力,他的加持力,给以你为主的这些众生宣说几个三昧定。

  6、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一个是金刚王三昧定,还有如幻不思议三昧定,还有佛母三昧定,有三个三昧定。或者金刚三昧定、如王三昧定、如幻三昧定、不思议三昧定、佛母三昧定,总共是五个三昧定。

  “金刚”,任何烦恼都不会摧毁,叫金刚三昧定。

  “如王”,如国王,能制伏一切、降伏一切烦恼魔的三昧定。

  “如幻”,修和不修无有差别,就像幻化,显现和不显现实际上没有差别的三昧定。

  “不思议”,超越了语言和思维的境界、不可思议的三昧定。

  “佛母”,一切诸佛都是依靠佛母,或者般若法来成就的,这样的三昧定。

  7、通理法师是很了不起的大法师。他研究《正脉疏》,自己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写下了《指掌疏》。《指掌疏》的意思就是把所有《楞严经》的教义像庵摩罗果放在手掌当中一样,一目了然——《指掌疏》是把《楞严经》的所有道理放在手掌里面,看得清清楚楚,这样一个注疏,这个意思。

  8、汝闻微尘佛,

  文殊菩萨对阿难说,你听闻很厉害,广闻博学:你已经听闻过微尘数佛陀一切秘密的法门。

  《法华经》当中佛陀说,我跟阿难实际上是同时发心的,当时在空王如来面前发心。但是阿难因为他喜欢多闻,在微尘数的佛陀面前一直不断地听闻,我开始内观修行。所以佛陀早已经成佛,阿难只得了一个初果。

  9、一切秘密门,

  秘密的法门,非常深奥、甚深的法,如果甚深的法听的话,浅的法就更不用说了。秘密的意思还有互为秘密,比如说这个佛讲的密法,那个佛的法门当中没有提,互为秘密的这些法。所以阿难的话,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在这么多如来面前听了各种各样的法。从广闻博学层面来讲,阿难是非常厉害的。

  10、欲漏不先除,

  但是你的欲界有漏的法,六根缘六尘这样攀缘的烦恼,如果你没有先把它断除。

  11、蓄闻成过误。

  你积累的闻慧,非常多、广闻博学的这些知识全部积在一起,最后成了过错和失误。

  阿难听了这么多法,但后来出现摩登伽女的时候,所有的这些都没办法用上。闻慧没有内修,成了过失的因。

  12、将闻持佛佛,

  前面的“佛”是佛陀,后面的“佛”是佛法。在无量微尘数的佛面前,你一直不断地听闻和受持佛的这些教法。

  13、何不自闻闻?

  前面的“闻”是耳根,后面的“闻”是闻性。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耳根来观自己的闻性?

  你一直听、听、听,听佛陀的法,但是缺少一个东西,就是内观。如果你没有这样,多闻也是没用的。

  14、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

  所谓的闻并不是自然产生的,或者说我们的耳根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为什么呢?依靠声音才有了名称。有了外在的声尘,要接受声尘,用什么来接受呢?就是用耳根来接受——有了声尘,才有了闻的名称。

  15、旋闻与声脱,

  如果你不随着声音跑,内观闻性的本体,这样的话,把声尘脱离开,自己的内在不随着外面的声尘跑。

  16、能脱欲谁名?

  解脱了声尘,以谁来命名的呢?

  所谓的耳根是依靠声音来命名的。但是如果没有到外面寻找这种声音,而是用自己的闻性来命名,内观闻性,一定会获得解脱。就像我们世间的水变成冰,冰的时候水的本性一点也没有了,但如果把它融化成水,跟原来的水一模一样,这个时候冰的名称也没有了,已经解脱了。

  17、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如果一个根,耳根通过内观的方式回到了自己本来的本体当中,因为六根互相连带的原因,六根都成解脱。

  一法空,万法也是空的,他们有一种连带的关系。耳根已经解脱的话,其他的根全部都会获得解脱。

  18、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

  如果耳根已经圆通,那见闻觉知其他所有的根带来的这些现象,就如幻化、如梦境、如眼翳,没有一个是真实的,三界就像空中的鲜花一样。

  19、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这个时候闻性旋复,所有这些虚而不实的、眼翳,全部都得到根除。六尘全部消灭,圆满的觉性自然而然现前。

  通过一个耳根,所有的六根都通达,外面的六境暂时全部都看成如梦如幻的显现、虚而不实,最终本来清净、圆满,全部都变成这样的果位。

  20、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一切圆满到了最高境界的时候,就通达了非常清净、光明、远离一切戏论、极为清净的法,佛陀的大智慧、大空性能包含一切虚空。

  “寂”指的是“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甚深寂灭的意思。“照”是明了,现空无二,

  21、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这个时候,你反过来观世间,就像梦中的事一样,没有一点真实,全部都是如梦幻泡影。

  22、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那个时候,摩登伽女也是梦,当时念的咒语也是梦,她的母亲也是梦,你特别害怕想跑也是梦,你被关起来,特别害怕,求佛陀的加持,这些都是没有的,其实是一场噩梦。如果全部是做梦,谁能留得住你?

  23、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讲了一个比喻:就像世间善巧的幻化师,他幻化出各种各样的男女。虽然见到这些假人的六根在动,但是如果一个机关动摇了、抽掉了,那么幻化的像全部都归为寂灭,幻化全部没有了。

  就像电影电视,把遥控器上面开关一按,所有外在的影像都看不到了、不显现了。

  24、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六根也是一样的。本来依靠一个耳根,一个精明,跟如来藏无二无别——耳根通达的话,全部都可以了。但是对凡夫人来讲,根没有圆通,就把一个精明慢慢分成六个。

  25、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六个和合当中,如果让其中一个根回归本原,比如把耳根恢复到原来的本性当中,那么六根的作用都不能成立、不需要了。

  26、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在那个时候,所有外面的六尘,内在的六识,所有的这些垢染当下消散,成就圆满、光明、清净、微妙的真性。

  27、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那个时候,剩下的有些尘——如果没有全部消完,还有一些客尘,这个称之为有学地。从一地到十地也好,或者说是从有学,还没有到阿罗汉果位之前。

  最后所有的尘垢全部都已经销了,已经到了最顶点的光明,这个时候已经成了如来。

  第70场上部

  28、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在座的天龙八部,还有人非人等当时无量的大众,还有阿难尊者,旋复或者回旋,颠倒的闻机。

  凡夫人是颠倒的闻机,圣者是非颠倒、通达闻性。

  29、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如果把颠倒的闻性旋复过来,反观、内观自己的本性,这种闻性可以成无上道,圆通就是这个样子。

  到底闻性是什么?闻性就是听到外在的声音时,凡夫人随着外面的声尘而转,而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他们不在声尘上面转,是反观自己的本性。

  比如说我听到某个声音,我不去取“这是动听、不动听,好听、不好听”,而是观着:“这个闻到底是什么呀?这是依靠耳根而听的,耳根到底是什么呀?……”

  从没有开悟的角度来讲,有能观、所观,或者是能闻、所闻。内观的时候,不是在所闻上开悟,应该在能闻上开悟。能闻有三种因缘,一个是耳根,一个是想听的作意,一个是外面的声尘。不是在作意上开悟,也不是在声尘上开悟,而是在耳根上开悟。

  在这里,主要是根上已经开悟、根上已经通达,不随外境转。从耳根它自己上面去转的时候,耳根无所得;耳根的对境,声音也无所得。那么,听者想听的心,也是在当下开悟,这就叫做内观,这实际上就是明心见性。

  见性,有些是依靠心观心得到的,有些是用心观耳根而得到的,有些是用心观鼻根而获得的。这里主要是依靠耳根得到的,这也是一种见性。

  30、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

  通耳根而开悟,这不仅仅是观音菩萨和其他的圣者,也是过去微尘数的佛,他们都是依靠耳根来成佛的。微尘数佛的唯一途径,唯一的涅槃法门就是依靠耳根圆通的法门而成就。

  31、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现在所有的这些大菩萨们,今天各自入于自己的圆明,也是依靠耳根圆通的法门获得开悟。然后未来,未来末法时代的众生,还是应该着重放在耳根圆通的法门上面。

  文殊菩萨说,我也是这样证悟的,并不是只有我们二十五个圆通法门当中代表性的尊者观世音菩萨是这样获得开悟的。

  这以上主要劝大家要修耳根圆通的法门。

  32、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佛陀前面已经询问我,在所有的方便法门当中,救护浊世众生最方便的法门、最容易成就的法门是什么?文殊菩萨的回答是:观音菩萨的圆通法门是最好的。

  佛陀问所有的方便法门当中,救浊世众生哪一个很好?文殊菩萨回答说,将来求出世间的这些人们,要想成就涅槃心的话,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是最好的。我认为二十五个法门当中,未来的这些众生,确实耳根圆通应该是非常有希望的,这是最好、最方便、最殊胜、最容易的。

  33、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除了这个以外,其他的二十四个方便方法,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好用。为什么上面二十四位尊者能成就呢?其实这些都是依靠佛的威神力。他们依靠各种因缘、各种方法,同时舍弃自己无始以来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尘劳。

  依靠佛的威力,还有各自摄持的方法,舍弃了他们自己的尘劳,或者说自己相续当中的障碍。

  34、非是常修学,浅深同说法。

  并不是所有的普通人、或者所有的初学者常常可以修学的。

  这二十四位尊者是比较典型、特殊的人物,他们的证悟是依靠佛陀的加持,还有他们自身的努力,是比较特殊的。而并不是所有的普通人常常这样修学,能获得的。

  因为利根者对甚深的法门感兴趣,钝根者对比较浅显的法门感兴趣。那么这些法并不都适宜所有人。

  35、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顶礼三宝:“如来”解释为佛宝,“藏”是法宝,“无漏不思议”是僧宝、僧众,获得无漏果的圣者,不可思议境界的僧众。

  或者:“如来”是佛宝,“藏”有法宝和僧宝。“无漏不思议”,三宝的功德无漏、不可思议。

  36、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

  顶礼三宝以后,希望加持未来的这些众生,不要有疑惑,依靠观世音菩萨的圆通法门,产生信心,不要有障碍,在很快的时间当中获得成就。

  求三宝加持,这个观音法门很殊胜,希望众生对这个法门不要产生怀疑。如果产生怀疑,那就很容易断善根,没办法进入经藏,所以先不要产生怀疑。

  37、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这个圆通法门,不仅是观音菩萨依靠它获得成就,而且特别适合教诫阿难尊者,还有末法五浊恶世、沉沦在轮回当中的这些众生。这些众生仅仅是依靠耳根圆通法门就能获得成就。除了这个以外,其余的圆通法都很难的,意思是修这个很有希望,真正实修就可以了。

  38、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当时在场的阿难尊者和与会的大众,他们都已经身心了然,应该是身心都放松、明了、炽然。

  众生因为最初的无明,离开了自己的家,在久远劫以来,一直在轮回的他乡,现在终于依靠佛陀和文殊菩萨的开示,他知道原来我的家在这里。

  所有参与的人天大众;还有天龙八部;声闻和缘觉;还有刚发菩提心的,还有一地到十地的大菩萨摩诃萨,他们的数目有十个恒河沙数,有那么多得到了心的本性。有些可能获得了阿罗汉的果位,有些获得了初果的果位,有些获得了一地菩萨的果位。他们都远离了尘垢。比如小乘初果,欲界的一些垢染已经遣除了;如果获得了一地菩萨,他的违品障碍都清除了。最后他们都统统得到了法眼,对万法本体照见无余的清净法眼。

  摩登伽女听到这个偈颂以后,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特别特别多的众生都发了大乘的菩提心。

上一篇:民俗学-楞严6卷68下+69上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