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民俗学-楞严9卷97上笔记

创建日期:2025-04-15

  民俗学-楞严9卷97上笔记

  18七趣想情

  18、9七趣想情,六趣天界

  18、9、2六趣天界,色界十八

  18、9、2、4色界十八,四禅四天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阿难,从是天中,有二歧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97场上部

  1、四禅=1、福生天+2、福爱天+3、广果天+4、无想天

  2、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

  苦乐、伺察,各种痛苦和忧患,不会折磨第四禅天人的身心。

  3、苦因已尽。

  原因是什么呢?苦因已经尽了,通过压伏的方式已经没有了,所以第四禅天没有显性的痛苦。

  4、乐非常住,久必坏生

  乐实际上也是变化性的,不常住的,毕竟会坏的。就像苦一样,是不存在的。是不常住的。

  5、苦乐二心,俱时顿舍。

  “高际必堕、生际必死”,第四禅天的苦和乐,可以说是双亡,两者都不存在,同一个时间当中都已经舍掉了。

  第四禅天的舍心是很重要的,等舍禅定的力量非常强大。

  6、粗重相灭,

  在这个时候,烦恼、忧患,这些相都已经灭了。

  7、净福性生。

  灭了以后怎么样呢?清净的福德产生了,世间最高的福德产生了。

  8、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所以这种天类的名字叫做福生天。这里主要讲四梵住,福德非常强盛,因此称为福生天。

  住世的时间应该是一百二十五大劫,身高一百二十五由旬。

  有一个规律,前面的天乘以二,比如说这里是一百二十五个大劫,乘以二的话,下面的天就是二百五十个大劫。应该这样来算的。每个乘以二的话,就成为下面天人的寿量和身量,这样的。

  9、舍心圆融,

  等舍的心,禅定的、不苦不乐的心圆融了,修行到了更深的一种境界。能和所双亡,并不是从根本上灭除,但是基本上没有了。

  10、胜解清净,

  所有的乐也好、苦也好,这种受,不会被外境所动摇,非常清净。

  这里“胜解”,藏文翻译成“受”。因为等舍以外苦和乐的受都没有了,这种受极为清净。

  11、福无遮中,得妙随顺,

  他的福德没有任何的遮挡,随着自己的妙心而出现,可以说是心想事成。他想要什么样的福德,没有遮障,自然而然得到,非常顺利。

  12、穷未来际。

  时间并不是很短暂的,一直穷尽未来的一切时间当中。

  13、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这样的天叫做福爱天。它的寿量是二百五十个大劫,身高是二百五十由旬。

  14、阿难,从是天中,有二歧路,

  福爱天不断禅修,这个天过了以后,有两种情况,一条是直路,修禅定和光明,直接到了广果天。修的比较好的话,变成广果天。

  还有一个比较曲折的路,可以说误入歧途吧,到无想天,虽然待的时间很长,但是并不是很理想的。修的不好的话,变成无想天。

  15、若于先心无量净光,

  如果福爱天的禅修,到达了无量清净光明。

  16、福德圆明,

  四无量心,慈无量、悲无量、舍无量和喜无量,这样的福德圆满和明了以后。

  17、修证而住。

  修行证悟在他的境界当中一直安住。

  18、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这样的天叫做广果天——因为所有善的果当中它是最广大的,所以叫广果天。

  它的寿量五百大劫,身量是五百由旬。

  19、若于先心,双厌苦乐,

  如果福爱天的禅修,对苦和乐有非常强烈的厌离心。

  20、精研舍心,相续不断,

  不断深入、专心地去修舍心,其他因缘暂时都压住了,一直相续不断地这样修行。

  21、圆穷舍道,

  最后圆满、穷究了舍的等持。什么都不执着,乐也不执着,苦也不执着,忧也不执着,无也不执着,什么都不执着,他就一直专注在这样的境界当中。

  22、身心俱灭。

  身心所有的粗大执着全部都已经灭完了。苦和乐,所有的有、无、是、非全部都没有了,最后全部的执着都灭尽,身心专注在一个任何执着都没有的状态当中。

  23、心虑灰凝,

  舍心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心、第六意识、心识像寒灰一样,凝然不动,凝固了。

  灰凝,象征心境的平静和无欲无求的状态。这些天人的心,已经在禅定当中凝固了。

  24、经五百劫。

  五百劫当中一直在禅定当中冻结,这个时候苦也没有,乐也没有,一点动摇都是没有的。

  25、是人既以生灭为因,

  这种天人,前面是以有生有灭的因缘来修的。比如什么都不能想,一切分别念要灭尽;要有灭,产生一种无想的东西,这样以生灭的因缘来修的。

  26、不能发明不生灭性,

  这样的原因,他不能现前什么呢?不能现前无生无灭的境界。

  27、初半劫灭,后半劫生。

  五百个大劫的话,前面的半劫,灭掉全部的分别念,心慢慢入于无想天;中间四百九十九个劫,安住在无想天的境界;后面的半劫,逐渐从无想定当中起定。

  28、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入于无想天,没有修法的机会——虽然时间很长,但是没有修行的机会,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一直睡觉。

  无想天的寿量是五百个劫,身量是五百个由旬。

  29、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

  下面是总结,佛告诉阿难,上面所讲到的这四个天界,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一切世间的苦、乐,根本不会动摇的。

  30、虽非无为真不动地,

  虽然不是最高、无为的禅定,不是无为的真不动地,不是像第八地菩萨那样的毫不动摇的最究竟的不动地。

  31、有所得心功用纯熟,

  所有的有为法当中,它的得心,它的涅槃,它的寂灭,功夫应该是最纯熟的。

  随着四禅天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天宫、园林等等的福德全部会出现;当四禅天人离开的时候,所有的园林和天宫也随之而消失,四禅有这样的特点。

  32、名为四禅。

  这个名称叫做四禅。

  以上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是四禅当中的四个凡夫天。

上一篇:民俗学-楞严9卷96下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