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10卷112中1笔记
19魔境五十
19、7魔境五十,识阴十魔
19、7、10识十魔十,定性辟支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十圆觉 [ 淴 - 心 + 日 ] 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涂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112场中部1
1、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诸善男子通过禅定修行,穷究一切行蕴,已经灭了所有生生灭灭的法。但是在寂灭当中,显露的识蕴、精妙真心还没有圆满。
2、若于圆融,清净觉明,
在圆融、清净的心识中,圆融是缘觉的对境,清净是独觉的对境,觉明指的是识蕴。
3、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
在修的过程当中,开发、研究出甚深的妙明真心,他认为这是最究竟的涅槃,再不往前进步,认为得到缘觉的果位就已经可以了。他证得了人无我,法无我的一半也已经证悟了。
4、生胜解者。
认为这是殊胜的胜解。
5、是人则堕定性辟支。
他就堕入了定性缘觉当中。
6、诸缘独伦,
观十二缘起而修成的叫缘。独自,没有佛,也没有大乘善知识,自己自通自悟,自己开悟的这一类。
7、不回心者,
不管是缘觉、独觉,这类人不会发大乘菩提心,不会回小向大。
8、成其伴侣。
那样的行者变成了他们的眷属。他堕入到缘觉的行列当中,最后变成了缘觉的眷属。
9、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迷了佛菩提,亡失了正知正见。
10、是名第十圆觉 [ 淴 - 心 + 日 ] 心,
这是第十个歧途。他觉得有一种圆满的、觉悟的心。
11、成湛明果。
最后成就了什么呢?自己了悟法无我,光明清净,但是不能利益众生,独自、圆满的一个果位。
12、违远圆通,背涅槃城,
他违背和远离了圆通妙定,背离了涅槃之城。
13、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最后转生到什么呢?所以他转生到一个不化的、圆满觉悟的缘觉种姓当中。圆满和智明的一种境界,没有大乘的慈悲菩提心。
缘觉在因地的时候,一般跟别人的交往不是很好的,得到了缘觉果位以后,能显现各种各样的神通神变。在《百业经》等经典当中讲,缘觉的神通是很厉害的。
14、阿难,如是十种禅那,
佛告诉阿难,以上所讲到的十种阴魔。
识蕴魔相=1、因所因执+2、能非能执+3、常非常执+4、知无知执+5、生无生执+6、归无归执+7、贪非贪执+8、真无真执+9、定性声闻+10、定性辟支
15、中涂成狂。
他们在修行禅定、破除识蕴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违缘,出现了一些狂心。
16、因依迷惑,
它的因,是依靠了迷惑的念头。
17、于未足中生满足证,
本来想修好一点,但是在修的过程当中,开始认识不够,还没有破识蕴、还没有证悟的时候,自认为已经证悟了。
18、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这些都是破识蕴的心和中间的阴魔进行交战当中产生的。
想好好的修行,但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违缘,已经着魔了,自己还不知道,还很得意。魔已经入于自己的心,最终修行不得成功。
19、众生顽迷,不自忖量,
众生很可怜的,顽固、特别迷惑,他自己都不知道。
20、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
看到阴魔现前的时候,以为是自己所爱,或者自己以前的习气,然后产生了一种迷心。
比如说,以前你喜欢常有的话,认为常有是一个境界,等等,这样的迷惑的心。
21、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这句,有些经版中没有)
不再继续修行,将自己的境界认为是最高、最究竟的所归宁地。
22、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
自己认为已经满足了,自己说自己已经得到了开悟,获得了无上菩提,大妄语说成就了。
有些人在修行过程当中,故意说大妄语;有些人是比较愚笨,根本不知道,好像自己真的得到了一种境界,我开悟啦,到处说。
23、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
外道邪魔的业感、福报尽了以后,堕入无间地狱。
被阴魔所缠的人,有些福报还是很大的,暂时因为禅定的功夫,能做很多事情。但福报尽了以后,堕入无间地狱。
24、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声闻缘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呢?因为自己已经获得小乘果位以后,不愿意再进步,再往上去。
修修修,最后认为自己修的是最好的,最究竟的,但不是这样的。
25、汝等存心秉如来道,
佛陀告诉大家,阿难等你们在座的各位,一定要以大慈大悲的心来弘扬佛法,或者一定要有正知正念,秉持如来所讲的《楞严经》的法门。
26、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
佛陀说,我灭度以后,一定要传给末法时代的这些众生,让他们一定要觉悟。
27、无令见魔自作沉孽,
不要让你相续当中生起一些妄见的魔。见解上对法,对上师产生了邪见,自甘堕落,自己沉下去。
28、保绥哀救,
应该保全禅定,还要用慈悲心来爱护、救护这些修行人。
29、销息邪缘。
同时消灭自己修行过程当中所有的违缘、邪缘、邪见等等。
30、令其身心入佛知见,
让自他的身心,入于真正佛的正知正见当中。真正进入佛的楞严三摩定当中,这是很重要的。
31、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这样的话,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乃至菩提果之间,不遭遇任何的歧途。
如果经常祈祷三宝,有正知正念的话,一直到菩提果之间,中间不会误入歧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