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现观庄严

现观庄严论7品刹那加行48课(622-628)小结

创建日期:2021-12-20

  现观庄严论7品刹那加行48课(622-628)小结

  一、科判分布

  《现观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宣说入造论之分支+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乙三、造论圆满之尾义

  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丙一、略说现观之自性+丙二、广说彼之分类+丙三、如是宣说之摄义。

  丙二、广说彼之分类=丁一、别说对境三智法相——三智(1-3品)+丁二、略说彼相加行——四加行+丁三、广说所得果之功德——法身。

  丁二、略说彼相加行——四加行=戊一、总说修三智相之加行(4+5品)+戊二、宣说次第与同时修之道次第

  戊二、宣说次第与同时修之道次第=己一、分位道次第之渐次现观加行(6品)+己二、究竟道顿时之刹那现观加行(7品)。

  己二、究竟道顿时之刹那现观加行=庚一、广大方便之资粮非异熟刹+庚二、甚深智慧之资粮异熟刹那(626)+庚三、对境等性无相刹那(627)+庚四、有境无现无二刹那(628)

  庚一、广大方便之资粮非异熟刹=辛一、宣说真实本体(624)+辛二、宣说能表之比喻(625)

  2、《现观庄严论》以八事七十义的窍诀对广大甚深的般若法门进行概括

  八事=三智+四加行+法身=(遍智+道智+基智)+(正等加行+顶加行+次第加行+刹那加行)+法身

  七十义=30三智+36四加行+法身=(10遍智+11道智+9基智)+(11正等加行+8顶加行+13次第加行+4刹那加行)+X法身

  3、刹那加行

  在获得稳固之后,而对三智诸相于一刹那间同时进行修习的菩萨瑜伽,便是刹那加行的法相。通过修行最终获得刹那加行时,一刹那间便可圆满修持三智诸相。

  可分为四种:其中非异熟刹那加行和异熟刹那加行从显现功德的角度安立,无相刹那加行和无二刹那加行从证悟对境实相的角度安立。四种刹那加行的界限,都在十地相续末际。

  4、刹那加行4法(课中没有很明确的指示,结合《现观略义讲记》列示)

  一、非异熟刹那加行:在行持布施等每一个学处当中,都涵摄了一切无漏法,通达以本体聚集的方式而摄持于其中的,彻底圆满之修持,也是刻苦精勤的观修达致究竟的力量所导致的。

  二、异熟刹那加行:就是若从何时起能获证最后有际的无间刹那——以无勤而获的形式成熟或者圆满的,从法性当中所产生的无间道,也即自性中本体原本无垢的诸无漏白净法之自性,或者以与其不可分离的方式而成为其本体的般若波罗蜜多现空双运之空性。

  三、无相刹那加行:在有学道期间,由具备布施等所有道相的行持,而于轮涅诸法如同梦寐般住于现空双运之境界,当修持达到究竟之际,则能通达清净染污诸法不存在生、灭、一、异等法相的自性。也就是说,所谓最后有际之刹那智慧,也即一刹那能证达上述境界的智慧。

  四、无二刹那加行:如同假如对梦境中的外境诸现象,与能够现见彼等现象的有境——意识进行观察,则不能见到有什么境与有境是异体的二相。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心性的显现而已一样。轮涅诸法在实相当中,也是无有能所二取,并以平等一体的方式而存在的。以最后有际的一刹那智慧,就能如理如实地按照这些特性的存在方式而现见,故称之为“无二刹那加行”。

上一篇:现观庄严论7品刹那加行48(622-628)笔记

下一篇:现观庄严论8品法身49(629-633)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