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现观庄严

现观庄严论7品刹那加行48(622-628)笔记

创建日期:2021-12-20

  现观庄严论7品刹那加行48(622-628)笔记

  1、《现观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宣说入造论之分支+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乙三、造论圆满之尾义

  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丙一、略说现观之自性+丙二、广说彼之分类+丙三、如是宣说之摄义。

  丙二、广说彼之分类=丁一、别说对境三智法相——三智+丁二、略说彼相加行——四加行+丁三、广说所得果之功德——法身。

  丁二、略说彼相加行——四加行=戊一、总说修三智相之加行+戊二、宣说次第与同时修之道次第

  戊二、宣说次第与同时修之道次第=己一、分位道次第之渐次现观加行(6品)+己二、究竟道顿时之刹那现观加行(7品)

  己二、究竟道顿时之刹那现观加行=庚一、广大方便之资粮非异熟刹+庚二、甚深智慧之资粮异熟刹那(626)+庚三、对境等性无相刹那(627)+庚四、有境无现无二刹那(628)

  庚一、广大方便之资粮非异熟刹=辛一、宣说真实本体(624)+辛二、宣说能表之比喻(625)

  624、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宣说真实本体;

  施等一一中,摄诸无漏法,当知即能仁,一刹那智德。

  625、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宣说能表之比喻。

  犹如诸士夫,动一处水轮,一切顿转动,刹那智亦尔。

  626、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二、甚深智慧之资粮异熟刹那;

  若时异熟起,一切白法性,般若波罗蜜,即一刹那智。

  627、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三、对境等性无相刹那;

  由布施等行,诸法如梦住,一刹那能证,诸法无相性。

  628、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四、有境无现无二刹那。

  如梦与能见,不见有二相,一刹那能见,诸法无二性。

  2、在四种加行当中,正等加行和顶加行是因果关系,渐次加行和刹那加行也是因果关系。

  通过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修持前三种加行,最后能于十地末尾的一刹那间现前究竟功德,照见万法的真相,我们就把有学道最后、与佛果无有间隔的这种修行叫做刹那加行。

  3、己二(究竟道顿时之刹那现观加行)分四:一、广大方便之资粮非异熟刹那;二、甚深智慧之资粮异熟刹那;三、对境等性无相刹那;四、有境无现无二刹那。

  四种刹那加行都是从反体来分的,而不是从本体来分的,它们的本体是同一个。

  4、庚一(广大方便之资粮非异熟刹那)辛一、宣说真实本体:施等一一中,摄诸无漏法,当知即能仁,一刹那智德。

  在渐次加行的阶段,是以入定出定轮番的方式次第修行一百七十三相,当这种修持得到圆满,就在十地末尾进入刹那加行的阶段,这个时候就不需观待入定后得,而在一刹那间证悟万法平等的本性,永远消融了现空、有无、生灭等相违的相。对于现前菩提的这一个刹那,我们可以分四个方面来了解。

  法1、非异熟刹那加行,其本体是修行广大行相的福德资粮达至究竟的现观。具体是怎样的呢?依靠后得具备六度的渐次加行极度圆满,异熟果色身之究竟因——广大福德资粮布施等六波罗蜜多,每一个都能摄持六度、三十七道品、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所有的无漏功德法,我们应当知道,这就是十地末尾刹那加行位的菩萨在非异熟的侧面所能获得的智慧功德。

  十地末尾的现证,之所以称为“非异熟”,是因为色身功德本体尚未现前。而称为“异熟”,则是因为能够马上现前后面的色身果位。所以非异熟刹那是从“渐次加行刚刚结束”这个反体来建立的,相当于用因法来命名果法;而异熟刹那,则是从“马上现前色身果位”这个反体来安立的。因此,两者虽然本来是同一个刹那,但从反体上分,也可以说一个靠近渐次加行、一个靠近异熟果色身(这里的“异熟果”,不能按照《俱舍论》中的定义来理解)。

  对于一刹那间以任意一种波罗蜜多圆满千千万万种无漏功德,有些人会想:“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功德都是别别分开的,怎么可能一同具足?”如果它们的本体是不同的,那我们在现前一种功德的时候,确实就不能现前其他功德;然而,实际上所有功德的本体都是平等无二的空性,就如《四百论》中所言,利根者只要证悟了一法的空性,就能以此类推而证悟一切万法的空性,因此刹那加行中以一度含摄一切功德也是完全可以的。

  当任何一种修行达到最高层次的时候,就可以无勤而作。对于缺乏串习的人而言,布施就是布施,持戒就是持戒,安忍就是安忍,种种功德完全是分开的;但菩萨经历了多生累劫的训练之后,在最后一刹那的确可以将这一切融合。荣顿大师的注疏中还给出另外一个理由:因为我们在漫长的时间中进行修学,会一直为将来一刹那现见万法而发愿,那么依靠这种发愿的强大力量和缘起的真实力,这样的果将来必定会显现。

  5、辛二、宣说能表之比喻:犹如诸士夫,动一处水轮,一切顿转动,刹那智亦尔。

  下面运用比喻来说明现前一法即现前与之同类的一切法的道理:好比以水车取水(《入中论》中也用到这个比喻),只需有人去转动一处水轮,整个机器的一切环节就会顿时转动起来,同样,经过长期的串习,非异熟刹那的智慧也可以无勤地藉一法而现前万法的。

  6、我们刚开始修布施时,只能做到世俗有相的布施,做不到三轮体空的布施;后来能做到三轮体空的布施,但在做布施时却不能融会持戒、安忍等其他法;接下来通过长期的修行,我们才知道布施、持戒乃至佛陀的一切智智之间的万法本体无别,胜义中了不可得,世俗中如梦如幻,当最后断除了所有障碍,现前了究竟的智慧,就能在一刹那间以任运自成的方式圆满一切万法。

  7、庚二、甚深智慧之资粮异熟刹那:若时异熟起,一切白法性,般若波罗蜜,即一刹那智。

  法2、异熟刹那加行,其本体是修持甚深智慧资粮达至究竟的现观。到底是怎么样呢?我们前面讲过,渐次加行中的六度和六随念主要是修集福德资粮,无实性智渐次加行主要是修集智慧资粮,当无实性智渐次加行极度圆满,就会现前离系果法身的究竟因——甚深智慧资粮对治法无漏智,此时本来异熟之法性上面从凡夫到十地的所有垢染自然而然离开,所现起的犹如秋月般的一切清净白法之本性即是究竟的般若波罗蜜多,这就是一刹那间照见万法本体的智慧现观。

  要通达一切事物的本体,没有甚深的空性智慧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我们能在十地末尾最终得到这种现观呢?也是由于我们因地时曾为之发愿。非异熟刹那现观的因,是发愿照见万法的世俗现相;异熟刹那现观的因,是发愿照见万法的胜义空性。非异熟刹那加行的果,是尽所有智;异熟刹那加行的果,是如所有智。

  《宝性论》中用“离胎”来比喻无分别智慧:孩子在母胎中本来就已成熟,只不过要离开母胎才能显现在世界上,同样,离果法身智慧也是我们本来具足的,只不过要观待离因异熟刹那现观才能显现其功德。

  下面讲从证悟本性方面分出的两个刹那。

  8、庚三、对境等性无相刹那:由布施等行,诸法如梦住,一刹那能证,诸法无相性。

  法3、无相刹那加行,其本体是修行对境等性离边达至究竟的现观。前面正等加行品讲过,修行主要有不住和不行两种方式,不住加行从对境方面安立,不行加行从有境方面安立(在真正的现观境界中,对境和有境是无二无别的,我们只是从反体上这样施设)。修持不住加行,即对境方面万法远离四边八戏的本性,最终达到的结果,就是无相刹那。

  到底是怎样的呢?依靠对境不住之加行极度圆满,现前平等性法身的究竟因——由于通达布施、持戒等六波罗蜜多为主的一切行为之本性,而在诸法如梦般显而无自性的境界中安住,从而一刹那照见诸法无相平等性的智慧,这即是无相刹那这一反体的法相。

  在我们二元化的观念里,充满了有无、好坏、生死、一多、高低等对立的法,而在诸法平等的刹那加行现观中,是没有这些差别相的,这也是通过很长时间修行如梦如幻才得到的证悟。无论我们做恶梦还是美梦,实际上那不过是心上的一种变化而已——梦中的高山可以很高,大海可以很深,但再高再深也不是真实的对境,只是我们的虚幻执著。无相刹那加行由于对所知取舍耽著的极细障碍也予以断除,所以是证悟对境无相等性的这一反体。

  9、庚四、有境无现无二刹那:如梦与能见,不见有二相,一刹那能见,诸法无二性。

  无相刹那和无二刹那的颂词中都用到了梦的比喻,虽然依据佛陀和高僧大德的教言一直修如梦如幻,但真正事到临头,也会觉得跟梦幻有一定差别。

  法4、无二刹那加行,其本体即是修行有境无二相之加行达至究竟的现观。到底是怎样的呢?依靠有境不行之加行极度圆满,现前果位无二智慧的究竟因——犹如梦中的显现与能见的心唯是反体而实际上不见有所取能取之相一样(比如梦见地震、海啸、火灾等,你当时会极度恐惧,但其实恐惧心和对境灾难的显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不二的),在十地末尾,通过长时间修持不行加行,就会在一刹那间现见世间的一切对境显现和自己的心无有二相,从而马上现前菩提智慧,即是有境无二刹那这一反体的法相。因为所取能取二相的极细微障碍也予以断除,故而是证悟有境无二相的这一反体。

  10、由以上的非异熟刹那、异熟刹那、无相刹那、无二刹那这四法来表示的刹那加行,是十地末尾的一个特别高的境界,真正是“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11、有些人听到这种无有能取所取的道理,就会向我们发出辩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有学道中也应该能同时照见二谛,因为是无二刹那之加行的缘故。我们可以回答:承许。《经庄严论》中说过,有学道时也存在具足四法(远离六度违品、通达三轮体空、满众生愿、成熟众生)的般若,而你们显然没有通达这一要点。按照麦彭仁波切的观点,甚至在凡夫资加二道也可以对离戏中观有所修持。

  现观庄严科判

  622、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究竟道顿时之刹那现观加行)分四:

  623、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一(广大方便之资粮非异熟刹那)分二:

  624、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宣说真实本体;(第48课)

  施等一一中,摄诸无漏法,

  当知即能仁,一刹那智德。

  625、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宣说能表之比喻。(第48课)

  犹如诸士夫,动一处水轮,

  一切顿转动,刹那智亦尔。

  626、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二、甚深智慧之资粮异熟刹那;(第48课)

  若时异熟起,一切白法性,

  般若波罗蜜,即一刹那智。

  627、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三、对境等性无相刹那;(第48课)

  由布施等行,诸法如梦住,

  一刹那能证,诸法无相性。

  628、甲三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四、有境无现无二刹那。(第48课)

  如梦与能见,不见有二相,

  一刹那能见,诸法无二性。

上一篇:现观庄严论6品渐次加行47下课(615-621)小结

下一篇:现观庄严论7品刹那加行48课(622-628)小结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