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坛经

民俗学-坛经(索)7机缘品31笔记

创建日期:2023-03-14

  民俗学-坛经(索)7机缘品31笔记

  1、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当修什么样的法才不落分别,或者说不落入次第中,具足最胜超越的境界。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曰:“圣谛亦不为。”

  六祖反问道:“你曾经是修什么的?”

  行思禅师说:“我连‘圣谛’也不修。”我没有任何的修行、分别,圣谛都没有修,更何况说其他的什么。

  师曰:“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六祖问他:“那你到底落入什么样的阶级和分别呢?”

  行思禅师回答说:“圣谛都不为,更何况其他的阶级?”对四谛都没有修持和执著,更何况说其他所谓的分别、次第、次第法门等。

  2、师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祖师说:“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

  说似一物即不中:这是禅宗里很著名的话头,说什么都不对,用语言来说我从哪里来都不对。因为来处不存在,来者不存在,去处也不存在,怎样用语言描述都不合理。

  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六祖说:“若是这样,你还需要修证吗?”(因为他刚才讲了,说什么都不真实,都不对,既然如此,你还要继续修吗?)

  怀让禅师回答说:“修证本来也没有,染污更得不到。”(修证没什么可修的,染污更没什么可得的。)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祖师说:“一切都不染污,心性本来光明,这是一切三世诸佛都在护念、加持、赞叹的。你已经达到这样的境界,实际上我也达到了。”

  3、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西天:指印度。

  般若多罗:是达摩祖师的师父。

  谶:指的是授记、预言的意思。

  达摩祖师的师父——曾经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他授记在你的足下会出现一马驹,指马祖大师。

  踏杀天下人:他能践踏、杀害天下人。这相当于《心性休息》里讲的不了义法,“这匹马”杀害天下人,是不了义的说法,意思是说:“这匹马”能速断天下众生的分别念,或者杀害众生的业和烦恼。

  4、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

  六祖说:“若是这样,你为什么不从体上得无生法,了悟无生没有什么迅速不迅速呢?”若了达无生法,迅速、无常都是不存在的。

  永嘉玄觉禅师回答:“既然本体是无生,那无生中怎么还要了达无有迟速的法呢?”本体都是无生,没有什么迅速不迅速。

  上师对他说就是这样,是已经印证了,他自己也认为:噢,我已得法,可以回去了。

  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六祖大师说:“你现在就要回去,是不是太快了?稍微呆一会儿吧。”

  他也很厉害,随即说:“本体本来没有什么动摇,又怎么有快和慢的说法呢?”

  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

  祖师说:“你说本体本来不动摇,没有快慢之说,那谁知道不动?”

  他回答说:“是您‘自生分别’。”自生分别:动、不动都是分别念的显现。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

  祖师说:“你得到了无生的意义。”

  弟子回答:“无生怎么还会有意义呢?”无生哪有什么意义啊!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

  祖师说:“无有意义谁来分别呢?”

  弟子对他说:“分别也没有意义。”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

  《证道歌》“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行、坐、说话、不说话、动、静全部都是一种觉悟。

  《证道歌》“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上一篇:民俗学-坛经(索)7机缘品30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