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1-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月灯三昧经》,大正藏 No. 0639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卷第一:
彼佛各有无量头 犹如大海诸沙数
一头各有无量舌 其数亦如大海沙
彼一一舌各称扬 持定一偈之功德
说其少分不能尽 何况书写及受持
[注2]《大丈夫论》,大正藏 No. 1577 ,提婆罗菩萨造,北凉道泰译,卷上/财物施品第九:
菩萨有三时。一者见修功德人。以爱敬故为之堕泪。二者见苦恼众生无功德者。以悲愍故为之堕泪。三者修大施时。悲喜踊跃亦复堕泪。
计菩萨堕泪已来多四大海水。世间众生舍于亲属悲泣堕泪。不及菩萨见贫苦众生无财施时悲泣堕泪。菩萨入救众生禅极乐心相应无尽宝藏自然而出。一切乞者自然而至。善丈夫者能以财物大施乞者。乞者得财物已亦行大施。菩萨能以财物施于众生使其富足。以等悲心。闻乞者声为之雨泪。乞者见菩萨雨泪。虽不言与当知必得。菩萨见乞者来时极生悲苦。乞者得财物时心生欢喜得灭悲苦。菩萨闻乞言时悲泣堕泪不能自止。乞者言足尔时方止。菩萨修行种种施已众生满足。便入山林修行禅定。云何灭除诸众生三毒苦患。菩萨财物倍多无乞者可施。我今何为守之而住。今当舍之出家。
[注3]《三宝感应要略录》,大正藏 No. 2084 ,宋非浊集,卷中:
第十三鼠闻律藏感应
昔罽宾国末田地阿罗汉精舍。有一阿罗汉。三明六通清彻。达三藏十二分教。于中戒律清高。一同在世优婆离。恒呵门徒云。汝等当勤修学戒律。所以者何。吾昔在凡地。依恶业故受鼠身。在石窟中而住。时有一比丘。夜宿窟中诵律藏。吾闻之。乘此善根受人身。得阿罗汉。戒律精明。以鼠身闻律藏尚尔。何况信心修行乎。
****************************************************************************
附:《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胜乘甘露喜宴》麦彭Rinpoche著 Khenpo Sodargye 译
庚二、信成熟相:
知德心不退,速得定受果,
诚信本师故,佛子成熟相。
信心成熟之因:了知本师佛陀的功德。对本师获得不退转信,对本师佛陀信心不会改变、退失。真正的不退转信,获得一地时才对三宝获得不退转的解信,获得不退转信是信心的自性。信心成熟的作用:迅速获得大乘的首楞严等持,能领受等持之果神通,必要:对殊胜本师有真实的诚挚信,为此承许是佛子信心真实成熟的法相。
庚三、寂静成熟相:
极禁断惑念,无碍喜乐善,
佛子除惑故,许真成熟相。
寂静成熟之因:以正念正知摄持极其禁止诸根趋入对境。不作恶行。断除烦恼分别念,是寂静成熟的本体。作用:无有违缘修行烦恼、不善的对治法,欢喜乐于行持六度等善品,佛子的寂静成熟有遣除烦恼的必要。为此,承许是真实成熟的法相。
庚四、悲成熟相:
自慈见他苦,劣心尽断除,
胜进众尊身,悲他成熟相。
大悲成熟之因:由种姓所牵自然对众生十分慈悲,见到所缘缘其余众生的痛苦。真正完全断除了欲求声闻缘涅槃的小乘之心,大悲也越来越超胜,即是大悲成熟之自性或本体,与资粮道、加行道相比,得地者的悲心更为殊胜,二地菩萨的悲心又超胜一地菩萨的悲心,如此类推。作用:获得成为众生之尊的身体,得到功德超胜众生的身所依。从得一地起也获得相好,这就是佛子慈悲他众成熟的法相。
庚五、忍成熟相:
自坚抉择修,恒耐寒等苦,
胜进喜乐善,许忍成熟相。
安忍成熟之因:由种姓力甘受痛苦等心不怯懦,具足自性坚固的安忍特性,闻法后分别抉择其义,遭受他者损害时观修由自己业所感、他者无有自主、诸法由因缘所生、无有我与作者、诸法无自性如幻等。恒时能耐受寒热、别人邪行等极度痛苦,不会为其所害或退转,即是安忍成熟的本体。作用:功德越来越超胜,义无反顾欢喜实行六度善法。承许这些是安忍成熟的法相。
庚六、锐智成熟相:
报净念闻等,尽知善恶说,
可生大智慧,锐智成熟相。
锐智成熟之因:由前世闻思妙法等行善的异熟果报具足智慧并得到诸根齐全的所依身体,称为异熟清净。具足正念而不忘失闻思等之义,具足能辨别的智慧而有完全了知如理善说与非理恶说的正知,即是本体,以正念正知这两者使意无颠倒,即名锐智。作用:以世间知念锐智作为因而使智慧增上,可以生起圣地的大智慧,即承许为锐智成熟的法相。
庚七、威力成熟相:
二善增二界,依能生果胜,
如愿成众尊,威力成熟相。
威力成熟之因:行持广大福德智慧资粮的两种善。这两种善的界性或种子存在于阿赖耶上,由它们二者增长如同种子遇到湿度则能生长一样,二界性增长的所依中能直接产生大乘圣道果之最,即是自性或本体。安慧论师的《注释》中说:“堪为生果所依之最”,所依是指获得圣道的身所依。无论如何,于某个所依上能获得圣道即是威力成熟。作用:如果具足威力成熟,就能随意成办众生利益等,因此心想事成,以福德获得殊胜身体受用,以本智获得超胜的妙慧而成为众生之尊。具足如是因、体、作用就是获得威力成熟的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