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44-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创建日期:2024-04-22

  NO.44-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60-101,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102-170,10品)+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五、解说菩提分法=丁一、宣说前行+丁二、宣说正行

  丁一、宣说前行=戊一、信解品(173-183,11品)+戊二、求法品+戊三、说法品+戊四、修法品+戊五、教授随教品;

  戊二、求法品=己一、所求之法+己二、以如何作意寻求+己三、寻求之差别+己四、求法之果+己五、摄义偈

  己一、所求之法=庚一、寻求所说教法(186-189)+庚二、寻求所证义法

  庚二、寻求所证义法=辛一、寻求真如(191)+辛二、寻求如幻(192)+辛三、寻求所知(193)+辛四、寻求染净(194)+辛五、寻求唯识(195)+辛六、寻求法相+辛七、寻求解脱+辛八、寻求无本性+辛九、寻求无生法忍+辛十、寻求一乘密意+辛十一、寻求五明

  192、甲三乙二丙五丁一戊二己一庚二辛二、寻求如幻;

  犹如魔术王,为余幻王败,

  见法之佛子,彼等无我慢。

  如是当了知,佛陀觉者说,

  一切有为法,如幻亦如梦,

  如阳焰影像,如光影回响,

  犹如水月影,亦犹如幻化,

  承许六六二,二六三一一。

  193、甲三乙二丙五丁一戊二己一庚二辛三、寻求所知;

  邪分别非正,非邪不分别,

  非分非不分,名为诸所知。

  194、甲三乙二丙五丁一戊二己一庚二辛四、寻求染净;

  自界显现二,无明烦恼俱,

  尽生转分别,断除二实体。

  获得所缘法,具住自界故,

  真如无二现,趋入如皮箭。

  195、甲三乙二丙五丁一戊二己一庚二辛五、寻求唯识;

  心者显现二,承许现贪等,

  或现信心等,非有惑善法。

  是心现种种,趋入种种相,

  显现彼有无,是故非法性。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44-111 2016年08月16日

  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下,我们学院这边,因为开法会,大概有十来天的时间,没有正式地讲课、听课。因为夏天开普贤云供法会,一些道友也可能外出,有一些散乱。

  现在已经正式讲课了,对后半年的闻思修行,大家应该做好思想准备。不但是做思想上的准备,还应该去实践。因为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明年还有没有继续闻思修行的机会,是很难说的。所以只要有一天、有一年的时间,也要发愿好好地闻思修行和利益众生。

  闻思修行也需要正知正念,如果没有正知正念,今年马马虎虎过去了,明年也马马虎虎过去了;上半年不好好闻思,下半年也是这样。一直没有很好地规划人生,这样就过得有点不伦不类了。

  生活也好、工作也好,有些人可能特别忙,有些人可能没有那么忙。不管怎么样,对我们一生当中很重要的修行法门,不要轻视,也不要敷衍了事、暂时对付。比如现在有些学佛的人,汇报统计数字的话,只是应付而已;听课的话,一直坐着打瞌睡,或者看其他东西;念经的话,也是耽误时间而已,这些都不是很好的。作为一个修行人,虽然不能像圣者菩萨那样得十全十美,但是也要尽量调整自己的毛病,应该很好地去闻思。

  我今天要讲两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山上、山下也好;学院当中、学会当中也好,大家应该对下半年的闻思修行,包括讲考、背考、笔考,要有一些自己的安排和计划。

  现在是公历八月,一年的一大半都过了;按照藏历的话,现在是六月份,已经过了这一年的一半。考试时间,很多都是以藏历为主的。希望各个闻思修行的人,在下半年一定要自觉。不要辅导员劝你,你才背一下。非要天天用硬性的办法控制你,这样不是很好的。应该自觉地主动地好好闻思,这是我说的第一点。

  第二件事情,学院当中有很多发心人员,学院以外也有很多发心人员。有些发心人员可能是发心时间太长了,各方面的工作都比较散乱。希望发心人员,不管发的什么心,只要在岗位上,就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我最近看到,管理上课座位等很多的岗位,好像都比较被动。负责人没有告诉我的话,我就惰一点,或者休息一下;负责人告诉我的话,我才去动一动、做一做。

  对任何一件事情,你既然发心,就应该自觉地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过有些懒惰的人,对自己的事情,好像也是马马虎虎的,这样不是很好的。作为发心人员,你在岗位上,却没有很好地去做,实际上也会有很多损失的。

  学院这边的工程,有一部分完成了,有一部分没有完成。对没有完成的部分,应该有进度的时间节点。上半个月做什么、下半个月做什么;这个月做什么、下个月做什么;没做到怎么办,自己都应该考虑。

  我每天都写日记。写日记的时候,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做的话,就觉得空空的,因为这几天忙,或者被其他事情耽误了。在感觉上,就很不好。

  每个人都可以写日记,你如果发心做什么事情,那你习惯性地写个日记,记在上面。比如说你是管饭店的、你是管经堂的、你是管学院财务的,你对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发心工作,留下每天做了什么事情的日记。这样你就知道,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这个月做什么、下个月做什么;前面的要做总结,后面的要有计划,这样工作才有效率。

  希望各个部门的人,我不是指一两个人,不是这样的,是各个部门的人。要么你不要做了、不要发心了,不然你占着位置不太好。如果你要发心,除了遇到特殊的疾病以外,你应该用欢喜心去做。在做的过程当中,不要以勉强的、特别不愿意的、好像很难办的、觉得很痛苦的态度,这样做事,不太好。不管你做什么,要有激情、有自觉的心。

  我看到,有些发心人员想不想做呢?勉强做,每次都是愁眉苦脸的、觉得很痛苦的样子。心很重要,如果心对工作没有负责任的态度,那行为上,肯定没办法负责的。

  发心人员中,有些是工作人员,有些是负责人员。如果你是负责人,自己没有带头,那下面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一个负责人,在各方面很有智慧,做什么事情都善巧方便,那下面的一百个人也好、一千个人也好,做什么事情都有头有尾。

  有些人在刚开始的一两天,特别积极,晚上都不睡觉、熬夜。然后死了一样的,再也见不到他发心了,这样也不好。

  做什么事情,应该是长期性的,有激情,还有什么呢?自觉。不是,别人看到的时候,去跑一下;别人没有看到的时候,就偷懒。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很不好。你当面的这一点,谁都看得到的;你背后所做的,也许别人没有看出来,但背后的这一点,很多人可能更看重。

  大家应该自觉,还要有效率。有些人“我做了、做了”,不仅是做不做的问题,结果有没有呢?有时候有些事情是要看结果的。你光是说:“我做了,我反正待在这里了,我已经有想法了,我心里已经有准备了。”你心里有准备的话,谁都不知道。除了他心通以外,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准备,实际上没有效果,不一定起到作用。

  现在学院也好、学会也好,大家是以组织的方式做事情,要讲效率。否则的话,每个人都比较忙,没有效率不太好,做事有一定的困难。

  我今天在这里想讲的是,一个是下半年,希望大家在闻思修行方面,要更加努力,不要现在就已经腻了、现在就已经生厌烦心了。没有闻思的时候,每天都到处走;真正要闻思的时候,心的力量好像都没有了,特别弱的。

  有些人前两三年闻思修行特别积极,慢慢慢就不见了,而搞世间法,却很有兴趣,这是凡夫人的习气。在寂静的环境当中,暂时可以装着闻思修行,实际上底子不好,经不起岁月的考验,慢慢慢就退失了。这种现象,见得特别多。希望大家长期闻思修行,不要今年闻思,明年就退了,“我闻思两三年后,就退”。这种现象,对自己不好,别人看来也不好。闻思修行并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搞成的,不是这样的。

  以上是我讲到的两件事情。

  接下来我们就讲《经庄严论》,我们上次讲到七月五日,中间休息了一段时间,今天开始讲第十二品《求法品》。寻求的法,是寻求教法和寻求证法。

  寻求的教法,是三藏十二部,有三个科判,即辛一、寻求所缘经典;辛二、寻求获得所缘所说义;辛三、寻求能求作意三个科判。

  寻求的证法,有十一个科判,即辛一、寻求真如;辛二、寻求如幻;辛三、寻求所知;辛四、寻求染净;辛五、寻求唯识;辛六、寻求法相;辛七、寻求解脱;辛八、寻求无本性;辛九、寻求无生法忍;辛十、寻求一乘密意;辛十一、寻求五明。

  前面讲了寻求真如,一切万法的真如;寻求如幻,如梦如幻的境界。下面还寻求什么呢?寻求所知、寻求染净、寻求唯识等等,今天会讲到这些道理。

  师念藏语传承。

  犹如魔术王,为余幻王败,

  见法之佛子,彼等无我慢。

  我们前面讲了很多如幻等等,讲了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如果有些人问,如果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那么所断除的染品,贪嗔痴等烦恼,也是如梦如幻的;能断除染品的智慧,净品,也是如梦如幻的。这样的话,染品跟净品,或者烦恼跟智慧,如何对治?两个都是如梦如幻的,如何能互相依靠呢?以智慧断除烦恼,是不合理的,因为全是如梦如幻的。

  下面来回答,就观察事物的本相来讲,虽然没有一个真实的法,但是也可以通过如梦如幻来成就。

  “犹如魔术王,为余幻王败”,比如有一个幻化的魔王,它的势力比较小,它被另一个幻化的势力比较大的魔王打败了。两个魔术王能够互相攻战,它们的眷属也互相攻战,虽然它们都是幻化的、魔术变的。

  就像电影里面的两支军队,互相打仗,一支军队被另一支军队打败了。虽然没有真实的军队,但是打仗的显现是可以有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也是一样的。比如说在阿赖耶的国土上,出现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有贪嗔痴等烦恼,还有烦恼的眷属,也有与心所相关的烦恼的眷属;乃至没有生起对治前,染污法自在生起,因此如王。

  当生起对治时,智慧和信心,还有智慧的眷属,还有与心所相关的智慧的眷属,是势力比较大的王。

  烦恼与智慧互相打仗,最后无我的智慧胜利了,烦恼的这些染品失败了。这一点,完全与两个魔术王打仗是相同的。

  “见法之佛子,彼等无我慢”,见到法的本性,也说是了知胜义当中一切都是空性的,世俗当中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在如梦如幻当中,也有能对治和所对治。

  见到诸法为空性、见到诸法如梦如幻的佛子,没有傲慢心、没有我慢,他不会同没有证悟空性的人一样。

  “通过修行,我打败了贪嗔痴”;或者“我把相续当中的贪嗔痴,全部都已经对治了、根除了”。有的人经常讲,(师模仿戏语)“过来过来,我给你讲一讲,我的修行特别成功。我给你好好说一下,你给我好好听一下。最近我一直在修无我的空性法门,这个无我的空性法门非常殊胜。我通过修无我法门,所有的贪心、嗔心、痴心,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现在我的心,是如何如何清净。”有的人在给别人讲自己修行境界的时候,一边讲,一边增加我慢。“我以智慧断除贪心、嗔心、痴心、傲慢,是如何如何对治所有的烦恼军队”,他自己觉得很了不起。

  证悟空性的佛子,没有这样能证所证的我慢。没有这样的我慢,才是真正的修行者。

  虽然没有实质的本性,但是在世俗当中,也有能对治和所对治,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有些人经常讲:“你们佛教不是说如梦如幻吗?既然如梦如幻,还有什么可对治的?还有什么可修行的?应该没有什么能修行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虽然是如梦如幻,但是对如梦如幻的轮回,如果没有对治它,也是有害的。只有到达证悟空性的时候,它对我们的生活才没有损害。

  这一点,在大乘经典当中讲得比较多。比如有一部经典叫做《佛说净业障经》[注1],在这部经里面讲,有一个比丘在城市里面化缘的时候,破戒了。他特别痛苦,很后悔,不知道怎么办。后来他见到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把带他到佛陀那里。佛陀与无垢光有了很长的对话,主要讲到,他的后悔心、他的烦恼到底怎么产生的?

  经佛陀教导,无垢光认识到,在本性当中,他的烦恼的确是没有产生过、是无生的。既然烦恼无生,那它所产生的痛苦,都是没有的。当无垢光真正认识到烦恼本性的时候,他所有的罪业得以清净。

  在犯戒或者犯一些错误的时候,如果能真正安住在自性当中,当然是最好的对治方法。不过凡夫人,并不能通达空性境界。

  真正见法的佛子、见到一切诸法实相的佛子,即使自相续当中的烦恼,都已经全部根除了,他也没有什么我慢。依靠这种道理,在生活当中,发心也好、传法也好、做什么功德也好,大家不要有我慢。

  有些人做一点点事情之后,内心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方面你做这件事情,大家有目共睹,可以随喜;另一方面,你到处宣说......凡夫人有一个缺点,自己的功德很小,但是通过放大镜扩大,给别人宣扬;自己的过失很大,但是把它萎缩、隐瞒,不愿意暴露,这是很多凡夫人的性格。

  我们要做见法之法子,即使有一些成功,或者贡献,也观想成如梦如幻的,这样很好。

上一篇:NO.43-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