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53-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创建日期:2024-06-21

  NO.53-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注4]《不退转法轮经》,大正藏No. 0267,失译,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卷第三/除想品第五:

  尔时众中。复有无量百千阿罗汉。舍利弗。大目揵连。须菩提。阿那律。阿[少/兔]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而为上首。从座而起整其衣服。住世尊前曲躬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发真实愿。离于妄想摧伏众魔。具足五逆具足五欲。具足邪见离于正见。断于无量众生命者。我今当令悉成菩提入无余涅槃。尔时世尊默然而住。无量百千在会大众皆生疑惑。何故尔耶。而今我等尽皆盲冥无所觉知。诸阿罗汉尚作是说。何况凡夫。各坐一处而不动摇。一切坐者不能得起。若有立者亦不能坐。皆言何故作如是说。尔时阿难。即为大众百千万亿众生故。以佛神力令自知心亦知他心。问文殊师利言。如是大众百千亿等。闻诸罗汉作是说已皆生疑惑。唯愿文殊。为我分别说其因缘。尔时如来默然而住。文殊师利告阿难言。是不退转地菩萨。见诸大德因缘故作如是说。阿难言。文殊师利。不退转地是菩提耶。文殊师利答言。如是如是。不退转地是诸大德菩提。阿难问言。诸尊者何故作如是说。尔时文殊师利语阿难言。无明为母。从行生爱究竟灭尽悉除怨害。倒想为父。离于颠倒除灭欲爱。作阿罗汉坚固不坏。尽凡夫想及以僧想。坏是想故能修一切无坏法想。乃至不取如来之想。习学无生究竟永离。尊者阿难。诸大德作如是说。我今云何具足五逆。何以故。无来去想。是故名为具足五逆。又阿难言。何者为五欲。是诸比丘。知于五欲。如梦如幻如水上泡如呼声响。如是智慧具足。云何具足智慧不增不减。云何五欲亦不增不减。何以故。如是五欲究竟无体无相。如实知已。即五欲相得证智慧。是故名为具足五欲。以是义故。诸大德作如是说。我今具足五欲。阿难。何者是具足邪见离于正见。于一切法而皆取著。是名邪见。邪见者是虚妄想。一切诸法非依非无依。犹如虚空无归无依。何以故。一切法无实可得。应如是知。一切法皆悉平等。除其等想。是名正见。何以故。如是等想。即是恶想。以是义故。诸大德比丘。不见等想。亦不见恶想。何以故。尽一切想。名佛菩提。逮菩提已。而亦不见少法可得。阿难。以是因缘。大德比丘作如是说。离于正见具足邪见。阿难。何以故。是诸比丘言。我今实断百千众生命。诸大德出是语时。百千万亿诸天。闻如是说。皆即得解诸法。如梦如幻如水中影如呼声响。得如是解已。便断众生丈夫寿命及人等想。亦即得解脱无有种。于菩提善根一切诸法。皆无起无作无所修习。闻说假名深信无疑。及优婆塞优婆夷等。皆悉除断众生丈夫寿命及人等想。除是想已。便得不复数数受生。何以故。断除众生丈夫寿命人及饿鬼想。有是想故数受生死。离是想已。即得究竟自证无生。以是因缘。诸大德。如是方便善说假名。言断无量众生之命。是故说言具足得佛菩提。我今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得佛相好。以是教化无量百千万亿众生。灭诸结使如佛所证。何以故。令诸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无生忍已令得菩提。亦不舍烦恼。不近佛法。从意生烦恼尽灭无余。以是因缘。诸大德皆言。我今得到菩提。阿难。是故今者名为无生。何以故。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照明诸法。发菩提心已。亦无所得。离菩提相及一切法相。于无余涅槃入般涅槃。阿难。如是族姓男女乘菩萨乘。不以见日而生昼想。凡夫愚人若见日时便作日想。则非智者。何以故。阿难。若日有体非虚妄者。则可积聚。以虚妄故。亦无过去未来。夜亦如是。若日作日想。夜作夜想。则是凡愚妄想所见。阿难。是菩萨乘。修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善知识。不应昼生昼想夜生夜想。何以故。离一切想。能住菩提如来之道。尔时文殊师利。而说偈言。

  无明以为母  从行之所生

  若断其根本  是名为除害

  喜爱诸倒想  是说名为父

  若能如实知  究竟无所有

  知彼悉虚妄  则断诸根本

  无缘亦无住  是说名除害

  若说诸罗汉  凡夫不思议

  如实不坏相  是灭名究竟

  我本著僧想  如实知是已

  诸法皆无坏  亦令一切闻

  先取于如来  是名为虚妄

  知彼无异想  平等同一空

  拔断其根本  是名无生智

  若能如是说  显现禅定力

  若说具诸欲  如是五名字

  能离如是想  犹如于幻梦

  不增亦不减  是名具五欲

  在于救世前  彼作如是说

  知欲本性空  犹如梦化相

  毕竟无有生  具足如实智

  知诸邪见过  虚妄生分别

  以此究竟智  一切皆具足

  虚妄无取著  离于和合相

  如是善知已  无相无所有

  同智一切过  邪见正见等

  逮得真实法  邪正相俱灭

  众生生死想  愚痴妄分别

  若不得众生  则无有生死

  众生多方便  舍离于命想

  远离是想已  知命想最恶

  若离众生想  分别寿命等

  断多众生命  是彼之所说

  舍离于死想  愚痴所分别

  究竟得无生  是名为实法

  灭除诸结使  得证于无相

  菩提无有色  无灭亦无果

  魔怨不能障  自觉于菩提

  诸法无诤论  无生性寂灭

  尔时文殊师利说是偈已。如是无量百千众生除诸疑悔。

  [注5]《大宝积经》,大正藏 No. 0310 ,元魏北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卷第二十八/大乘十法会第九:

  时,魔波旬至佛所立,白言:“世尊,如来诸经,皆断恶语、不善语耶?”

  如来答言:“如是,如是。”

  魔波旬言:“云何如来法王、法主,得法自在而语,称我言波卑椽,如是唤我?”

  佛言:“波卑椽,我今为汝说于譬喻。善男子,譬如长者居士财富无穷,唯有一子甚爱念之,不用离目以命系子。然彼一子,诸根不调甚恶谄曲,长者居士爱念心故以杖打之,或瓦或石,欲令此子息彼事故。善男子,于汝意云何?是长者居士挝打其子,有恶心不?”

  魔波旬言:“不也,世尊。欲令成就爱念子故,作如是事。”

  佛言:“波旬当知,如来正真正觉善知众生心性根欲,是故观察,应以恶言而得度者,即说恶言;应以默然无所言说而得度者,即为默然;应以驱遣而得度者,即驱遣之;应以说法而得度者,即为说之;应以摄受而得度者,即摄受之;应见色身而得度者,即现色身令彼见之;应闻声香若得味触而得度者,即为现声而为说法,至香味触现令得度。”

  [注6]《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 No. 0366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注7]《大法炬陀罗尼经》,大正藏 No. 1340,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卷第二十/法师弘护品第五十二:

  复次憍尸迦。若诸法师欲讲说时。当须四种庄严说处。何等为四。憍尸迦。时说法师。当先选择如是方所。其处宽博地形平正。无有高下瓦石沙砾荆棘恶刺。亦无秽草蚊虻蛇蝎诸恶毒虫。其地和美柔软净妙。多有园池花果树林。其处清净远离諠杂。夏无盛暑冬不祁寒。四众杂居并皆安隐。法师听者咸受悦乐。憍尸迦。是为第一为彼法师庄严说处。

  复次憍尸迦。若诸法师欲讲说时。其地方所有护法者。若听法人。为重法故应为法师施设庄严高阔法座。多取种种上妙蓐席柔软敷具。讲时所须皆置座上。众人观睹增重法心。法师处之安隐说法。憍尸迦。是为第二为彼法师庄严说处。

  复次憍尸迦。若诸法师将说法时。彼护法人及听法者。为重法故应当至心精勤勇猛守护法师不得令彼诸恶众生毁坏诽谤障碍正法。乃至勿令男子妇人童男童女往来諠杂妨乱法师。憍尸迦。是为第三为彼法师庄严说处。

  复次憍尸迦。若诸法师正宣说时。彼护法人及听法众为敬法故应选五人若十若多恭谨知法住法师后。观察大众勿令妨乱。一取法师意旨教令。如法施行匡正其众。或时有人语言乱众。即须问彼语言所。因如法禁止。若人戏笑动止乖违。即应穷诘诃责令断。恒令大众寂静诸根清禁身口如教而住。然彼诸人观察众时。举措审详不可急卒。应行爱语勿出粗言。凡所发言但令前人共相解领。即须静默。不应大语高声动众使人觉知。何以故。不欲令人因缘他事与多众生为法障故。憍尸迦。是为第四为彼法师庄严说处。若能以是四事庄严说法方所令彼法师所说经典无有众难毕竟流行。

  [注8]《增一阿含经》,大正藏 No. 0125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卷第十三/地主品第二十三: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王波斯匿告诸群臣曰。汝等催严羽宝之车。吾欲往诣世尊所。礼拜问讯。

  是时。左右受王教令。寻严驾羽宝之车。即白王曰。严驾已办。今正是时。

  尔时。王波斯匿即乘宝羽之车。步骑数千。前后围绕。出舍卫国。至祇洹精舍。往诣世尊所。如诸王法。除去五饰。所谓盖.天冠.剑.履屣及金拂。舍著一面。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世尊与说深法。劝乐令喜。是时。王波斯匿闻说法已。白世尊曰。唯愿世尊受我三月请。及比丘僧。莫在余处。是时。世尊默然受波斯匿请。

  时。王波斯匿见世尊默然受请。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还至舍卫城。敕诸群臣曰。吾欲饭佛及比丘僧三月供养。给所须物。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汝等亦当发欢喜心。

  诸臣对曰。如是。

  时。王波斯匿即于宫门外。作大讲堂。极为殊妙。悬缯幡盖。作倡妓乐。不可称计。施诸浴池。办诸油灯。办种种饭食。味有百种。是时。王波斯匿即白。时到。唯愿世尊临顾此处。

  尔时。世尊以见时到。著衣持钵。将诸比丘僧。前后围绕。入舍卫城。至彼讲堂所。到已。就座而坐。及比丘僧各随次而坐。

  是时。王波斯匿将诸宫人。手自行食。供给所须。乃至三月。无所短乏。给与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见世尊食讫。持种种华散世尊及比丘僧上。更取小座于如来前坐。白世尊曰。我曾从佛闻以因缘本末。施畜生食者。获福百倍。与犯戒人食者。获福千倍。施持戒人食者。获福万倍。施断欲仙人食者。获福亿倍。与向须陀洹食者。获福不可计。况复成须陀洹乎。况向斯陀含.得斯陀含道。况向阿那含.得阿那含道。况向阿罗汉.得阿罗汉道。况向辟支佛.得辟支佛。况向如来.至真.等正觉。况成佛及比丘僧。其福功德不可称计。我今所作功德。今日已办。

  世尊告曰。大王。勿作是语。作福无厌。今日何故说所作已办。所以然者。生死长远。不可称记。

  过去久远。有王名曰地主。统领此阎浮里地。彼王有臣名曰善明。少小与王周旋。无所畏难。是时。彼王分阎浮地半与彼臣使治。是时。善明小王自造城郭。东西十二由旬。广七由旬。土地丰熟。人民众多。

  尔时。彼城名曰远照。善明王主第一夫人名日月光。不长.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颜貌端政。世之希有。口出优钵华香。身作栴檀香。未经几日。身便怀妊。彼夫人即往白王。我今有娠。王闻此语。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便敕左右。更施设座具。快乐无比。夫人怀妊日数遂满。生一男儿。当生之时。阎浮里内晃然金色。颜貌端政。三十二相。身体金色。善明大王见此太子。欢喜踊跃。庆贺无量。便召诸师。婆罗门.道士。躬抱太子。使彼瞻相。我今以生此子。卿等与吾瞻相。便立名字。

  时。诸相师受王教令。各共抱瞻。观察形貌。咸共白王。圣王。太子端政无双。诸根不缺。有三十二相。今此王子当有两趣。若当在家者。便为转轮圣王。七宝具足。所谓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居士宝.典兵宝。是为七。当有千子。勇悍刚强。能却众敌。于此四海之内。不加刀杖。自然靡伏。若此王子出家学道者。成无上正觉。名德远布。弥满世界。生此王子。当此之日。光明远照。今字王子名曰灯光。时。诸相师以立名字。各退坐而去。

  时。王竟日抱此太子。未常离目。时。王为此王子立三讲堂。秋.冬.夏节随适所宜。宫人婇女充满宫里。使吾太子于此游戏。

  时。王太子年二十九。以信坚固。出家学道。即日出家。即夜成佛。尔时。阎浮里地悉共闻知。彼王太子出家学道。即日成佛。父王清旦闻王太子出家学道。即夜成佛。时。父王便作是念。昨夜吾闻诸天在空皆共称善。此必善应。非有恶向。我今可往而共相见。

  时。王将四十亿众。男女围绕。便诣灯光如来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及四十亿众。各共礼足。在一面坐。是时。如来与父王及四十亿众渐说妙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秽污。漏不净行。出家为要。获清净报。尔时。如来观众生意。心性柔和。诸佛如来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尽与彼四十亿众广说其义。即于坐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时。四十亿众白灯光如来曰。我等意愿剃除须发。出家学道。大王当知。尔时。四十亿众尽得出家学道。即以其日成阿罗汉。

  尔时。灯光如来将四十亿众。皆是无著。游彼国界。国土人民四事供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无所渴乏。是时。地主大王闻子灯光成无上正真.等正觉。将四十亿众。皆是无著。游彼国界。我今当遣信。往请如来在此游化。若使来者。充我本愿。若不来者。我躬自当往拜跪问讯。即敕一臣。汝往至彼问讯如来。持我名字。头面礼足。兴居轻利。游步康强。云王地主问讯如来。兴居轻利。游步康强。唯愿世尊临顾此土。

  尔时。彼人受王教敕便往至彼国界。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立。便作是说。大王地主礼如来足。问讯礼竟。兴居轻利。游步康强。唯愿世尊临顾彼国。尔时。世尊默然受彼请。

  时。灯光如来将诸大众。以渐人间游行。与大比丘四十亿众俱。在在处处。靡不恭敬者。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皆悉贡献。渐至地主国界时。地主大王闻灯光如来至此国界。在北婆罗园中。将大比丘众四十亿人。我今可躬自往迎。

  时。地主大王复将四十亿众往诣灯光如来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及四十亿众礼足已。在一面坐。

  尔时。灯光如来渐与彼王及四十亿众面说妙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秽污。漏不净行。出家为要。获清净报。尔时。如来观众生意。心性柔和。诸佛如来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尽与彼四十亿众广说其义。即于坐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时。四十亿众白灯光如来曰。我等意愿剃除须发。出家学道。大王当知。尔时。四十亿众尽得出家学道。即以其日。成阿罗汉道。时。地主国王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时。灯光如来将八十亿众。皆是阿罗汉。游彼国界。国土人民四事供养。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事事供给。无所乏短。是时。地主国王复于余时。将诸群臣至彼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灯光如来与彼国王说微妙法。地主大王白如来曰。唯愿世尊尽我形寿受我供养。及比丘僧。当供给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悉当供给。尔时。灯光如来默然受彼王请。

  时。王见佛默然受请。重白世尊。我今从世尊求愿。唯见听许。世尊告曰。如来法者。以过此愿。王白世尊。我今求愿者。极为净妙。世尊告曰。所求之愿。云何净妙。王白世尊。如我意中。今日众僧在一器食。明日复用余器食。今日众僧著一种服。明日复更易服。今日众僧坐一种座。明日复更坐余座。今日使人与众僧使。明日复更易使人。我所求愿者。正谓此耳。灯光如来告曰。随汝所愿。今正是时。

  地主大王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还至宫中。到已。告诸群臣。我今意欲尽其形寿供养灯光如来.至真.等正觉及比丘众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汝等亦当劝发佐吾供办。诸臣对曰。如大王教。去城不远一由旬内。造立堂舍。雕文刻镂。五色玄黄。悬缯幡盖。作倡伎乐。香汁洒地。修治浴池。办具灯明及甘馔.饮食.施设坐具。便白。时到。今正是时。愿尊屈顾。

  时。灯光如来以知时至。著衣持钵。将比丘众。前后围绕。便往至讲堂所。各各就座而坐。时。地主大王见佛.比丘僧坐讫。将宫人婇女及诸大臣。手自斟酌。行种种饮食。味各百种。大王当知。尔时。地主国王七万岁中。供养灯光如来及八十亿众诸阿罗汉。未曾懈废。时。彼如来教化周讫。便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

  时。地主大王以若干百种香花供养。于四衢道路。起四庙寺。各用七宝金.银.琉璃.水精。悬缯幡盖。及八十亿众各各以渐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尔时。大王取八十亿众。收其舍利。各各兴起神寺。皆悬缯幡盖。香华供养。大王当知。尔时。地主大王复供养灯光如来寺及八十亿罗汉寺。复经七万岁。随时供养。然灯.散华。悬缯幡盖。大王当知。灯光如来遗法灭尽。然后彼王方取灭度。

  尔时。地主大王者岂是异人乎。莫作是观。所以然者。尔时地主大王者。即我身是。我于尔时。七万岁中。以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供养彼佛。令不减少。般涅槃后。复于七万岁中供养形像舍利。烧香.然灯。悬缯幡盖。无所渴乏。我于尔时。以此功德。求在生死获此福祐。不求解脱。大王当知。尔时所有福德。今有遗余耶。莫作是观。如我今日观彼富有。无有毫厘如毛发许。所以然者。生死长远。不可称记。于中悉食福尽。无有毫厘许在。是故。大王。莫作是说言。我所作福祐。今日已办。大王。当作是说。我今身.口.意所作众行。尽求解脱。不求在生死福业。便于长夜安隐无量。

  尔时。王波斯匿便怀恐惧。衣毛皆竖。悲泣交集。以手抆泪。头面礼世尊足。自陈过状。如愚.如騃。无所觉知。唯愿世尊受我悔过。今五体投地。改已往之失。更不造此言教。唯愿世尊受我悔过。如是再三。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王。今于如来前悔其非法。改往修来。我今要受汝悔过。更莫复造。

上一篇:NO.53-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