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60-101,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102-170,10品)+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五、解说菩提分法=丁一、宣说前行(172-244,11-15品)+丁二、宣说正行
丁二、宣说正行——宣说菩提分法真正体性=戊一、能摄方便品(246-251,16品)+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戊三、供养依师无量心品+戊四、菩提分品+戊五、功德品+戊六、行地究竟地品
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己一、能圆满自佛法之六度+己二、能成熟众生之四摄事+己三、此品总结
己一、能圆满自佛法之六度=庚一、总摄略说(254)+庚二、广说彼义分十
庚二、广说彼义=辛一、定数(256)+辛二、法相(257)+辛三、次第(258)+辛四、定义(259)+辛五、修法(260)+辛六、分类(261)+辛七、归摄(262)+辛八、断违品(263)+辛九、功德+辛十、互定
辛九、功德=壬一、宣说具四功德(265)+壬二、复说其余功德
264、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二己一庚二辛九(功德)分二:
26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二己一庚二辛九壬一、宣说具四功德;
佛子遇乞命亦舍,悲不图报所欲果,
施将众置三菩提,智摄世间存无尽。
佛子恒受禁勤戒,不求善趣得不贪,
戒将众置三菩提,智摄世间存无尽。
佛子忍极难行害,非求善弱畏见利,
忍将众置三菩提,智摄世间存无尽。
佛子铠行勤无喻,摧自他惑得妙觉,
勤将众置三菩提,智摄世间存无尽。
佛子众定成静虑,妙禅乐住悲生下,
定将众置三菩提,智摄世间存无尽。
佛子知如尽所知,不著涅槃况轮回?
智将众置三菩提,摄众世间存无尽。
广大及无染,大义与无尽,
当知是施等,一切四功德。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67-111 2017年04月07日
今天讲《经庄严论》,下个礼拜没有课,再下个礼拜的课程安排,大概在下个礼拜天的时候,在网上给大家说。也可能在星期五通知,但星期五也许确定不下来,到时再看吧。学院的话,到时候看怎么通知吧,再说吧。这是这么一个事情。
从现在开始,学院这边的道友们,应该安心闻思修行。今年因为学院拆迁、建筑等等的原因,很多道友的心不是特别安定。从总体上讲,闻思修行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在不同的时候遇到不同的事情,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人格、修行境界。对个人来讲,是检验修行的最好方法,反观自己,看看自己的修行境界是怎么样的。
这次有一部分道友要下山,到各个道场去。有些人是借的道场;有些人是建立新道场;有些人到不同的地方讲经说法、弘法利生;还有些人到一些地方去修加行、闭关等等。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带着闻思修行和弘法利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内心当中应该没有任何的挂碍。这样的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自然而然成为利他和利己的伟大事业。这一点,大家应该记住。
从总体上讲,一个人应该能做到,时时刻刻观心、安心和开心。不管是全世界大的格局和变化,还是生活当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和状况,对修行人来讲,都应该起到考验自己、检点自己、让自己闻思修行有所进步的作用。
我希望,学院当中的、各个地方学会的道友,要一如既往地学习。学习不要间断、修行不要间断,尽量减少是非、争论、世间法。
佛教徒里面的很多人,利用网络上的平台,以前经常做一些传销,现在更是好像发疯了一样的,开始卖各种各样的商品、投资。希望大家不要特别疯狂,作为一个佛教徒,当然需要维生,这个我们也不否认。但是利用这个平台,发布、销售各种各样的商品,是不如法的。有些居士原来的修行是很不错的,一直是辅导员、管理员。后来遇到钱以后,人都变了,开始做各种各样不如法的事情。
我们希望,在我们的群体当中,没有必要去做很多私人的事情。比如经常发一些个人产品的广告,这对自他不一定是有利的,管理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在我们的群体外,你做生意、赚钱,我们都不会反对的。但是在我们的群体当中,这会让很多修行人整天都不好好闻思修行。发布闻思修行方面的消息,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发布私人的事情,有个别人比较精进。这方面,大家稍微注意一下。
还有一个事,各个地方现在闻思修行的状况,应该说是比较正常的。跟以往比较起来,有些地方是有进步的。每一次课、每一本教言,基本上都没落下,一直非常努力地闻思修行。当然也发现,有些人以前非常精进、很有信心,当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就变化了。
将来的学会也好、学院也好,都处在无常的世界里。世界上所有的政治也好、经济也好、机构也好,都在变化中。自己应该利用机缘,在规定的时间当中,最好不要半途而废。有些人因为工作忙碌,这样、那样的原因,没办法继续学下去,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每年的闻思修行,包括考试、每年新班的招生,还是要一如既往地推进,希望各个地方的道友、管理人员、负责人员能够积极配合。我这边安排的法师们,有些人是非常优秀的,有些人的管理经验不是特别足,但毕竟是我这边的工作人员,所以希望各个地方一定要服从。如果真的有一些特殊情况的话,也是可以商讨的。
有些地方的有些人,以前是管理人员,因为种种原因需要休息,希望你们配合为好。有些人觉得,“我既然不是负责人,就要带走下面的人”,能不能带走?也许你有很多资源,这些人可能暂时跟着你两三天,就又回来了,你没办法带走他们。以前有些城市就有这样的情况,带人不是你想带就能带的,他们不一定永远跟着你。
有些地方的负责人认为,“既然学院的法师不同意让我当负责人,那我就把下面的人带走”。带走的话,最多两三个月,你就没有眷属了,眷属也没有君主了,自然而然变成一把沙子,什么都没有了,有这种可能性的。
我带人三十年,有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还有窍诀和教言,还有前世的福报。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并不是没有违缘的。有时候所谓的上师们会制造一些违缘,有时候内部的道友们显现上也会制造一些违缘。除了网络上对藏传佛教的个别诽谤言辞以外,在建立学会方面,大多数的违缘,并不是口口声声说的邪门外道,而是内部个别人搞各种各样的事情。
在管理当中,的确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在学院里面,我是不会让步的。要么你服从管理,要么你走;要么我走,我也很简单。只有两条路,除此之外,也没办法。在学院这么清净的道场当中,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以前没有发生过,我想,以后也不会这样的。
管理外面的学会,由于我们不是在场,只能通过一些途径让某些人代管。他们经常威胁我们,最后不一定会成功的,还是规规矩矩得好。各种因缘需要暂时休息一下的话,也没有什么的,佛教徒不应该贪著地位、利益。有些人虽然下来了,但仍在背后搞各种各样的很多事情。
在跟人接触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有些人的心真的是很坏的。尽管在胜义当中,一切都是平等无碍的、一切都是空性的;但是在世俗当中,有些佛教徒的心的确是很坏的。得不到自己的地位、利益,下来以后,就搞各种各样的事情,对道场等等的很多方面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并不是看不出来,我们并不是那么笨,能看得出来,否则也不会管理这么多人。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懂,特别笨,像植物人一样的话,也不会坐在这个位置上。只不过我们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装聋作哑,给一些面子而已。
在学会当中,有过一些这样的人。对个人来讲,虽然是佛教徒,学了很多年,但是心很恶。自己所做的事情,心中有数吧。
有些人把政治竞争的态度、观念拿到佛教当中运用,比如说我是这一派的,他是那一派的,如果我这一派占了上风,就把他那一派统统杀掉。对方有能力也好、有智慧也好、有慈悲也好,全部都不会任用。佛教徒不应该扮演这样的角色,如果这些人真的不配合,那你不接触他们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他们能配合,你就不应该排斥他们。在很多地方,用政治家的这一套管理佛教群体,做出很多非常不如法的事情。在学会也好,帮我发心也好,在学院里面工作也好,应该没有这样的人。有的话,我是不会让他在这里听课的。
我有时候看起来是比较慈悲的样子,但大多数的时候,我喜欢凶一些,扮演凶恶大威德也好、愤怒金刚也好、恶人也好、罗刹也好、夜刹也好,这样会稍微好一点。刚开始接触我的道友可能不知道,我是这么恶的人;而常住的有些道友,比较怕我,怕我的原因,不是什么其他的,是我的性格不好。
学会当中有些新来的居士,认为法师、管理人员,好像很脆弱,就用世间的那一套来玩,自已觉得很成功。第一次成功,第二次不一定成功;第二次成功,将来不一定得逞。
在佛教的群体当中,大家应该以佛教比较单纯的清净的方式相处。互相争论、争夺地位、财产、名利,这些都没有,大家应该真诚地学习一些佛法。能待在这里,就共同学习;如果不想学习,就不要参与这个群体。我那天也讲了,参加学会,我们一分钱也没有收过。不想学习的话,就不要在我们的群体当中经常搞破坏。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非常好的,我不能经常在课堂上说这个。否则,你们可能怀疑,是不是大多数的人都已经腐败了?不是这样的,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真的是很好的。在末法时代,尤其是现在这么忙碌的时候,我去外面的时候,看到很多在家居士特别虔诚,真的很高兴。大概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每次出去的时候,心里特别着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让这些人懂得一点因果取舍的道理呢”。现在依靠网络的加持力,各个地方的道友,至少对十善、四谛等等的道理,基本上明白了。
一方面我在不断付出,比如说我明天早上四点钟就要走。如果不是为了这堂课,我今晚就可以过去了,这样就不太累、会好一点。从我自己来讲,是很努力的;另一方面,从你们的层面来讲,大多数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真的很努力。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节奏特别快,在这样的时代当中,大家特别不容易、到今天很不容易。
就像吉祥旁边有黑耳[注1]一样,有极个别的、百分之一、二的人,经常给法师带来很多麻烦,不配合法师的工作。有些法师心比较软,每天都在处理这样的人。我有时候对法师们说,“实在不能配合的人,就不要让他们学习了,我们没有时间,天天为了这一两个人做一些事情”。希望各个地方的道友、管理人员,自觉地很好地合作,不要经常带来很多麻烦。否则到了一定的时候,会有一定方法对治的。对你个人来讲,不一定很好。以前就有佛教徒选择这样做,但后来并没有特别成功。这一点,你们可能不知道。
现在各个地方的佛教徒,大的问题是没有的,但是经常发现一些特别不如法的现象。在课堂上讲这些,很多人可以把它当做一面镜子,了解自己的行为。课前,我就跟大家简单讲一下这些。
下面,我念《经庄严论》今天课的传承。
师念藏语传承。
前面六波罗蜜多的违品已经讲完了。从违品层面讲,远离七种违品的布施、持戒、安忍等,行持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以前大家认为,“我布施、我持戒,都是可以的”。这次学了《经庄严论》之后,布施也不容易、持戒也不容易、安忍也不容易,六波罗蜜多对一般人来讲,的确不是很容易的,大家应该清楚。
今天开始讲六波罗蜜多的功德。首先讲布施具有四种功德,实际上每个波罗蜜多都具足广大、无染、大义、无尽四个功德。
辛九(功德)分二:一、宣说具四功德;二、复说其余功德。
壬一、宣说具四功德:
佛子遇乞命亦舍,悲不图报所欲果,
施将众置三菩提,智摄世间存无尽。
“佛子遇乞命亦舍”,第一个功德广大,发了菩提心的菩萨,遇到乞讨者的时候,愿意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舍弃,更何况是身外之物。房屋也好、财产也好、银行卡也好,菩萨根本不会吝啬的。
而且菩萨布施并不是,“我今天愿意布施,明天不行”,或者“我只布施一年,过了一年就不布施了”,菩萨布施不会有时间上面的限制。
而且菩萨布施的对境,“跟我关系好,我可以布施;跟我关系不好,我就不愿意布施”,菩萨不是这样的。
在布施的施物方面,菩萨连身体都可以布施的话,那所有的施物都不会舍不得的。“把比较差的、脏的、不想用的东西给你”,这种布施的方法,不是很好的,菩萨不会这样的。
这叫什么呢?广大,布施的第一个功德就是广大。
“悲不图报所欲果”,第二个功德无染,菩萨是以悲心引起的一味利他的布施,利他以外没有其他目的。而且菩萨即生当中布施众生,不图回报。
世间人的话,我请他吃个饭,夹一个菜给他的时候,“你好好吃,我有一件事情,你看看能不能帮我”,现在很多人都不敢吃请,因为吃请的背后,必求一些报应。菩萨布施不是这样的,“你吃饱就可以了,除此之外,我没有任何要求、不用怕”。
菩萨对来世也不图异熟果方面的回报,不会求“我今世布施,将来能变得富裕、变得漂亮、变得身体健康”等等,这是很高的境界。而大多数人做布施,都希求“让我健康,让我快乐”。
当然凡夫人也不能认为,“菩萨的境界很高,我以后再也不布施了”,不布施和布施比较起来,当然布施好;布施的话,越来越清净是更好的。
菩萨布施没有自私的染污,今世和来世的回报都不求,这是第二个无染功德圆满。
“施将众置三菩提”,第三个功德大义,菩萨布施并不是,今天给他一顿饭,让他暂时离开一些贫穷、得到一点快乐,不是这样的;而是让众生逐渐获得声闻、缘觉的菩提,最究竟得到佛菩萨的果位。把众生安置于三菩提,这是大的意义、解决大的问题。
“智摄世间存无尽”,第四个功德无尽,菩萨布施是用智慧来摄持的,不像凡夫人那样,一个异熟果报成熟以后,就没有了;也不像声闻缘觉一样的,获得涅槃就穷尽了,不是这样的。菩萨以三轮体空摄受的布施,既不住于世间轮回的边,也不住于出世间涅槃的边,所以留存于世间乃至未来际永不灭尽。
佛经当中有一个龙王,为了水滴永远不干涸,就把水滴降于大海,与大海融入一体。在大海干涸之前,它的水滴就不会干涸。同样的道理,菩萨布施的善根,以三轮体空、佛菩萨的智慧来回向,乃至任何时候都不会穷尽的。
布施波罗蜜多圆满的时候,会具足这四种功德。这四种功德当中,首先大家要知道,菩萨能舍弃自己的一切内外之物。
有一部经叫做《菩萨本缘经》,里面说,“一切诸菩萨,为利众生故,舍弃已身命,犹如草粪秽”,所有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可以舍弃自己的身体,就像舍弃草物、粪便一样的,根本不会有大的执著。
菩萨的大布施,连最宝贵的生命都能舍弃,所以没有任何不能舍弃的东西,完全是没有贪执的、心甘情愿的。
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也是印度禅宗的第二十八祖,在他之前的第二十四祖,叫做师子尊者[注2]。师子尊者在一个国家弘法的时候,有两个外道对佛教不满,就打着出家人的形象潜入皇宫,故意做一些坏事破坏佛教的形象,影响非常不好。
国王本来是三宝弟子,看到自己的皇宫里面出家人的不良行为时,特别生气。他觉得,“我诚心诚意皈依佛教,但是这些出家人在我的国家,甚至在皇宫里面有如此的过分行为。从今之后,我一定要毁灭佛教”。于是他开始摧毁三宝的所依,干各种各样不合理的事情。
国王找师子尊者,问:“你有没有证悟五蕴空性?”
师子尊者说:“我已经证悟了五蕴空性。”
国王又问:“你有没有脱离生死轮回?”
师子尊者说:“我已经脱离了生死轮回。”
国王就说:“既然你已经脱离了生死轮回,对身体就不会有执著了,我要砍你的头。”
师子尊者说:“身非我有。”
国王把师子尊者的头砍断后,没有流血,白色的乳汁涌高数尺。师子尊者心甘情愿布施了自己的头,示现圆寂。当时国王的手臂也断了,过了七天也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当中,有两个事情要说明。一个事情是,菩萨得到无我境界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怎么样布施,都没有一点执著和痛苦。在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当中,有类似的记载。
还有一个事情,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有些对佛教不满的人,以各种方式破坏佛教。在新闻当中,有些人以佛教徒的形象做一些不如法事情。大家应该从两方面去思考,也许这件事情是真实的,也许这件事情是有人恶意操纵的。古代印度有这样的事情,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对佛教不满的人,对佛教有嫉妒心的人,佛教内部互相嫉妒排斥的人,依靠网络等各种手段,完全可以做出染污佛教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看到的或者听到的,有些是真实的,有些不是真实的,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观察,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