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2-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60-101,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102-170,10品)+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五、解说菩提分法=丁一、宣说前行(172-244,11-15品)+丁二、宣说正行
丁二、宣说正行——宣说菩提分法真正体性=戊一、能摄方便品(246-251,16品)+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252-282,17品)+戊三、供养依师无量心品(283-315,18品)+戊四、菩提分品+戊五、功德品+戊六、行地究竟地品
戊四、菩提分品=己一、因(317-338)+己二、修行或道之本体(339-352)+己三、修行差别支+总结
己三、修行差别支=庚一、轻易无欺能成办大利之善巧方便(354)+庚二、不忘先前所受持法之总持(355)+庚三、能获得未来功德之发愿(356)+庚四、能清净道之等持及四法印
庚四、能清净道之等持及四法印=辛一、宣说有境三等持(358)+辛二、宣说其对境四法印
辛二、宣说其对境四法印=壬一、总说四法印(360)+壬二、别说依理证成无常与无我
壬二、别说依理证成无常与无我=癸一、证成无常(362-366)+癸二、证成无我
癸一、证成无常=子一、总说证成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363)+子二、别说(364-366)
子二、别说=丑一、证成内诸行无常(365)+丑二、证成外诸行无常(366)
36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四己三庚四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一、证成内诸行无常;
于此十四生,以因及量别,
增无义非理,所依不容有。
安住不容有,初存终不变,
如是劣与胜,光明不光明。
无行住非理,末者不容故,
随行于心故,有为皆刹那。
366、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四己三庚四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二、证成外诸行无常。
大种与六境,说为刹那性,
干涸与增长,性动增减故,
相系彼大故,四种变化故,
色香味及触,同故与彼同。
依柴运行故,渐大可得故,
随心问难故,外亦刹那性。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92-111 2018年03月30日
“藏汉佛教词典编辑室”招发心人员的要求,至少也要发心三年,除了星期天以外,每天在这方面的工作至少也要一个小时以上,看自己有没有时间,这是需要考虑的。还有根据每个人英文、汉文、藏文的情况,进行筛选。英文,这边已经有一部分人了,再看看吧。人太多了可能不太好,太少了也不行。这是一件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最近开学,各个班、各个部门要求健康证。有些堪布堪姆,可能比较懂佛法,但是不懂医学;有些法师和有些部门可能不懂装懂,没有传染病的,稍微有一点点病,就不让听课、不让发心了,这样不太好。即使肝脏也好,肺也好,在传染期有一些传染性,就自己在家里听课,这些都可以的。
我以前就说过,开除一个人,或者换一个人,应该认真思考。不要凭自己的感觉,“不让你听课”,这边不让听课,那边也不让听课,很多人在这里,是非常不容易的。自己设身处世想一想,如果在这里闻思修行,就一个人的一句话,把你拒之门外,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因果也是很严重的。
这方面,大家要注意一下。虽然不多,但是极个别班的男众当中和女众当中有这个情况。我看,这不是什么事的,在这里顺便讲一下。
本来课后说也可以的,但有些事情习惯了在课前说。有些外面的道友,觉得课前说的话,也能得一点感受。很多人特别喜欢、很想听我在上课的时候批评,因为他们不会受到批评的。这样的话,我就更不在课上批评了。
零六年以后,我在直播课基本上很少批评,觉得不用批评了。只是个别法师当时的心态不好,让很多无辜的人都受批评,这样也不太好。当然该说的时候,也会说的。十年以来没有发现什么严重的事情,如果特别严重的话,批评也没用了。
最好大家和睦相处,无常什么时候到,谁也不知道。每个人的身体、每个人的生命,聚合的时间是非常少的。不管是在发心期间也好,还是在学习期间也好,大家在一起应该快快乐乐的,这样比较好一点,不应该整天都是痛苦的。
现在没有修行和学习佛法的人,有一些都过得很快乐,作为佛教徒,更应该大的事情化为小的事情、小的事情化为乌有。而不应该,本来没有的事情变成小的事情、小的事情变成大的事情,小题大做,越来越大,自他都很痛苦。这样的造作,可能不是很好的。
这是课前的教言、课前的啰嗦。
量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给夏擦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涅庆日俄再爱香堪色 自大生境五台山
将华头吉新拉意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德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师念藏语传承。
《经庄严论》已经学了三年,今年是第四年。我翻译已经五年了,今年已经完成了。希望最后一年把第四册书完成,算是完成了四年的计划,非常开心。
现在还不能过早开心,还有四分之一没讲。一部分道友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听着,最终听完后,传承各方面都会圆满的。
我前面引用过很多次,麦彭仁波切在《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胜乘甘露喜宴》的最后讲,闻思《经庄严论》,具有闻思所有大乘佛法的功德。对这点,我是非常耽著的。在短暂的人生当中,听闻所有的大乘佛法,确实非常难以做到。有了这样的信解,不管怎么样,都应该学完这部论典。
前面已经给大家讲过很多次了,刚开始的时候,发愿是不容易的,然后初心没有变化,一直存在着,这也很重要。如果发愿学,而没有完成的话,是非常遗憾的。而且为生生世世,创造了一个半途而废的听法不圆满的缘起。
以前上师如意宝经常讲,如果一部法的开头,实在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听到,那就没办法了;如果已经听到了中间,就尽量把这部法全部听完。除了遇到生命上、身体上实在是不可抗拒的特殊事情以外,一定要把这部法听完。这是我们喇荣的传承,是非常强大的使命,这一点大家应该记清楚。
今天继续讲《经庄严论》四法印里面的无常法,分内无常和外无常。内无常,前面讲了十四种生,证明我们的生命、身体是无常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对万法的耽著就会减少。
有些不懂佛法的修行人觉得,懂了无常有什么用?实际上我们学着学着就知道,无常是修行当中最重要的真相。佛陀说,所有的足迹当中,大象的足迹是最好的;所有的观想当中,修无常观是最殊胜的。哪怕是一刹那当中、一瞬间当中观想无常的功德,也是非常大的。
我们平时打坐的时候,如果能安住在心性当中,这是很好的;如果不能安住,处于昏沉、阿赖耶识、阿赖耶当中,那不如观无常。心里面想,内在一切无常的道理,外在一切无常的道理,这样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对修行有非常大的帮助。
于此十四生,以因及量别,
增无义非理,所依不容有。
“于此十四生”,前面已经讲了十四种无常,通过这些方式来知道无常的意思。或者说十四种产生均是无常与刹那性。
下面对十四种生的每一个都讲了一些理由,为什么是无常?证成为无常。如果是常有的话,就不可能产生的。
“以因”,第一初生为刹那性的理由是因的差别:初生是产生凝酪等其他阶段的因,为此成立是刹那性,次第变成后面阶段,如果无有其他因,就不可能如此变化,因为无有因的缘故。从产生的第一刹那而次第出生刹那,形成凝酪阶段,从中产生疱膜……以前前因与后后果的本体生灭,相续不断产生。
初生是用因来讲理由的。第一刹那的心、第一刹那的身体,有没有前面一刹那的因呢?应该是有的。如果没有的话,就变成无因而产生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一初生有了以后,后面的第二第三不断,前前为因,后后为果,就有了因果相续。这种因果相续,唯一无常的法才可能安立。如果前面的法、后面的法不是无常性、是常有的话,第一个刹那的心识和第一个刹那的身体,绝对不可能产生的;也不可能有第一个刹那与第二个刹那的安立。
通过这个因,第一刹产生可以证成是无常的、是刹那性的。为什么?因为存在因。有因的话,不可能是常有的,这是第一个推理。也就是说,第一刹产生是无常的道理或者理由,可以成立,这是第一个。
“及量别”,第二渐大生的理由是,大小、形状、行态等量的差别不同,因此是刹那变化。
渐大生是用量的差别来讲理由的。刚刚入胎的身体,很小很小,慢慢经1凝酪、2膜疱、3血肉、4坚肉、5支节、6像鱼、7像乌龟七个胎位,越来越大。现在做CT就能看出胎儿的成长,而佛陀在佛经里面,对胎儿有特别细微、准确的描述。
从入胎到最后出胎,身体的大小方面是有差别的,形状方面也是有差别的,行态也是有差别的。刚开始基本上不成一个身体,过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等等,慢慢形成了完整的身体,这是无常的原因,不是实有的原因。这个过程,只有无常才可以容有。如果不是无常,是恒常的话,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变化。
因为量的差别,重量也好,体积也好,可以证成是无常的。从身体很多阶段的差别当中,能够认识到无常、可以发现无常,这是第二个理由。
“增无义非理”,第三随增生的理由是长养:如果身体常有,那么就不会有从最初时变化,因此饮食等长养身体成为无义,可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食物长养身体这一点不可否认,所以成立是刹那无常。
天界的众生,依靠等持长养身体;欲界的众生,依靠饮食、睡眠,还有一些善行长养身体。
原来他的身体是特别憔悴、消瘦、非常脆弱,很不好的。后来吃得越来越好,睡得越来越好,医生天天给他按摩,通过这几个长养法,他的身体变得特别胖、特别好。
我们也是这样的,在学院特别累,冬天下去休息后,吃的也好一点,事情也不太多,同时做中医保健。刚回来的时候,感觉身体很有力气。
这是无常的原因才可以容有的。如果是常有的,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变化,刚开始身体特别脆弱,到了最后也应该是这样的,不管吃了什么、睡了什么,什么样的方法都不会有用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只有个别人虽然吃得越来越好,但身体越来越瘦,这是业力现前。对大多数人来讲,身体以前不好,通过这些长养法,身体越来越好、越来越增上。
如果吃得越来越好,身体一点变化都没有的话,那随增就是无义了。但是无义是不可能的、是非理的。现量见到很多人确实是,身体做了一些调养后,还是跟以前有所不同的。这说明什么?身体是无常的。
如果是常有的、非刹那的话,身体不可能有这样的变化。以这个道理来成立我们的身体,是刹那性的。
放假前,有些道友身体特别不好;放假后,去汉地一些比较好的地方休养;过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养得白白胖胖的。我们心里要想到,“《经庄严论》里面讲的,因为无常,下去的时候身体特别不好,回来的时候才能这么胖”。有些人下去的时候,是特别脆弱没有自信的人;回来的时候,无常就出现了,有了弟子,态度不同了,各方面都不同了。
如果是常有的话,下去与回来是一模一样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是无常的原因,随增生的理由是这样的。
(师喝水)那天《维摩诘经》同步翻译的时候,翻译人员有时候跟不上我的讲速,他们很希望我多喝水,但是我没喝。今天没有人希望我喝水,我是自愿喝的。下一堂《维摩诘经》同步翻译的时候,如果我没忘记的话,就多喝一点。(众笑)
明天讲《胜道宝鬘论》,到时一起念个传承,明天有课。
“所依不容有”,第四所依生的理由是,眼识等依靠自己的所依根产生,是刹那自性的无常法,这样才合理,如果是常法,那它不可能作为所依,常法也不需要依赖任何因,常法也不会产生其他果。可见,不依靠根不会产生眼识等,因此,所依根与能依识二者成立是刹那无常。
所依产生,依靠根而产生。依眼根和耳根等六根,产生六识。如果眼根是常有的,耳根是常有的,每一个根都是常有的,就不可能产生眼识、耳识等六识,这些识不可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说明六根是无常的。
如果六根是常有,那不可能产生六识。或者说如果六识是常有,那不需要依靠前面的六根。因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所依能依的关系。如果所依常有,就不可能产生能依;如果能依常有,就不需要依靠所依。
就像是,一个人骑着马,所骑的马是无常的,能骑的人也是无常的。因为两者都是无常的,所以人骑着马到别的地方去,是合理的;如果马是无常的,人是常有的,那人在一个地方安住,马是不可能把人带到别的地方去的;如果人是无常的,马是常有的,那马在一个地方安住,人是不可能骑马到别的地方去的;如果两者都常有,就更不可能办到了。同样,所依不变异而恒常安住的同时,能依识不可能不住留而变异。
有些人说,“暂时骑着马”。这是永远不可能的,这不叫常有,只是暂时因缘聚合而已。
讲义中还讲了一个比喻,燃烧一匹蓝色布的时候,所依的布与能依的蓝色,是同时烧完的。布已经烧完了,但蓝色留下来了,这是不可能的;或者蓝色已经烧完了,布没有烧完,也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所依能依二者无常的法相无二无别。这两个没办法分开,只有在无常的情况下,才能互相依赖。一个是常有的,另一个是无常的,不会有这样的现象,这两个都是无常的。
眼根和眼识是刹那性的,只有刹那性,才可以互相起所依能依的作用。
因明《量理宝藏论》[注1]当中讲,(师背诵藏语)“由对境根及作意,所产生者乃为识”,对境、根和作意,依靠三者产生识。按照经部宗的观点,第一刹那是因,对境、眼根发生,作意也要发生;第二刹那是果,眼识才可以发生。
通过这样的观察,无常是完全可以成立的,这里面没有什么特别深的修法,依靠眼识耳识可以证明无常的道理。
安住不容有,初存终不变,
如是劣与胜,光明不光明。
第五变异生、第六成熟生、第七劣生、第八胜生、第九光明生、第十不光明生的理由都是,“安住不容有,初存终不变”。从五生到十生的理由,意义上没有分开讲。
以贪等使身体的形态有所变化、童年与青年等其他阶段成熟产生不可否认而成立,而恒常安住的法不可能有这样的变异与成熟,因为不应该由事物的某个阶段产生其他行相,为此成立是刹那性。
“安住不容有”,如果安住的话,那后来各种各样的变化,是不可能容有的。
“初存终不变”,这是主要的理证,所有要点也归根于此。如果常有的话,最初的时候,存在什么样;最终的时候,也不可能变化的。
如果有安住,那始终都不会有变化的。中观理论讲,如果刚开始没有产生,那中间不可能有安住的,最后不可能有毁灭的。如果刚开始安住、真的有实相存在的话,就会一直安住,永远也不可能有变化,最后也不会衰败的。
比如《中观四百论》当中讲,“无常何有住,住无有何体,若初有住者,后应无变衰”,无常不可能有住,也没有本体,如果前面有一个真正安住的本体,那这种安住在以后是不能有变化的。
变异生的内容是什么?所谓的变异,就是有变化,什么样的变化呢?前面已经讲了,心里面如果生贪心、嗔恨心,外面的身体上会出现一些贪心、嗔恨心的变异反应、现象。如果身体的本体是真实存在的、安住着的,即使产生贪心、嗔恨心,身体上也不应该有变化。随着心的变化,身体有各种不同的变化,说明不是常有的。如果法是常有的话,不会有变化的,但我们不能承认没有变化。
因为心里贪心、嗔恨心、信心、出离心的变化,所以身体有不同的反应。比如说我见到不同的人,“这是我的道友”、“这是我们学院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但是这里的个别道友,心好像真的是常有的,身体一点变化都看不出来,什么反应都没有。比如说路上遇到的时候,表情上一点反应都没有,也没有什么恨,也没有什么爱,也没有什么开心,也没有什么不开心,痛苦也没有。不是一次两次,很多次碰到的时候,很正常地绕过去,自己就走了。我现在发现,我们学院里面,至少有三个人,女众两个,男众一个,也许是我的分别念。在别人面前他们是怎么样的,我不太清楚。(众笑)
如果内在没有变化,外在也不可能有变化的。因为不是常有,除了极少数的三个人以外,对大多数人来讲,身随心而变化是现量见到的。
这是讲的第五变异生的理由,以贪欲等使身体变化,如果不是刹那性而前面的法如是安住,不可能这样。
成熟生也是这样的,叫什么成熟生?从幼年到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越来越成熟,到九十多岁时,大多数人已经成熟完了,就像苹果熟透了,马上要掉落了。如果是安住的话,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熟。不断、不断地变化,哪有啊?
六十岁以后算是老年人,“我退休了”。国外饮食和健康的原因,七八十岁还在上班的人特别多,所以人的心力还是有差别的。我有一个亲戚,在一次开极乐法会的时候,起身有一点困难。一个堪布问他多少岁,他说,“年龄倒不算很高,现在只有八十岁,但是身体太沉重了”。如果心年轻,身体不年轻,年龄再高,也没事的;而在人还没老的时候,心已经老了,这是比较可怕的。
刚开始如果安住,那最后都不会有变化的。但实际上刹那性的原因,是有变化的,会慢慢成熟的,这一点也是现量见到的。
这是讲了第六成熟生的理由,童年、少年等阶段成熟也应该是第一刹那灭后产生其他刹那,如果第一刹那不灭最终也不变化,就成了开始的阶段不灭而恒常安住。
“如是劣”,第七劣生也是一样的理由,劣胜之生也承许刹那无常,这样才合理。如果不是刹那无常,那么最终变化也就不合理,而不可能有劣胜产生。
劣生是从恶趣当中产生,如果最初不会变、是常有的话,那永远都在地狱里面,永远都在旁生当中,永远都在低劣的身体里面,不会有变化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无常的、刹那性的原因,暂时转生到劣生当中,就像昨天讲到的《大般涅槃经》里面讲的一样,业力尽了以后,也能胜生,也能解脱。在人当中,有些人暂时因为前世的因缘,身体、心态都比较恶劣;后来因为遇到善知识,重新作好人。无常的原因,就有变化的空间。
“与胜”,第八胜生也是一样的理由。
所谓的胜生,指的是善趣当中的转生,也是无常的,有变化的。如果是常有的话,永远都在人间当中,或者永远都在天界当中,不能有变化。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有些众生在人间、天界享受很长时间后,就像《亲友书》[注2]里面讲的一样,堕落无间地狱,在无间地狱里面焚烧,或者感受饿鬼、旁生的痛苦。
人间的胜劣,确实不是完全固定的。有些身份很不错的人,一下子就变成无常了。我们山谷里面可能不知道,最近《芈月传》里面的一个演员,在澳洲涉嫌违法被拘捕,导致形象一落千丈,连眷属的企业都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财富也好,地位也好,人世间的无常,来得特别快。
我以前写过一次微博,别人都说你坏话的时候,你不一定那么差;别人都赞叹你的时候,你不一定那么好。这不是当时流露出来的智慧,而是拼命体会出来的格言。
世间当中,胜生的时候,尽管没有功德,但是大家都拼命地赞叹,哪怕与他握个手,一个月都不洗,“我的手上有他的味道,很好”;一旦这个人变为劣生,所有的人都会远离他。
胜生也好,劣生也好,在人世间当中,是没办法固定的。《大圆满前行》里面说,上半生是好人,下半生变成坏人;上半生是坏人,下半生遇到善知识以后,变成好人,无常特别清楚。
无常是个很好的修行方法,在现实生活当中,人的心态、行为、生命都是无常的。虽然肉眼看不到天界、地狱,但是通过无欺因果,也能知道都是无常的。我希望每一个人,在修学理论性比较强的《经庄严论》时,能生起无常感的定解。有无常感是很好的,能明白很多真相。
世界上的科学家,他们的求学精神是非常不错的,日日夜夜、废寝忘食钻研某个领域,我们有时候很随喜。他们缺少什么呢?对世间的真相、无我的真相、无常的真相,这些非常简单的真相,一点都没有感觉。
“光明”,第九光明生也是一样的理由。
光明生,昨天讲了,六欲天中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无色界的天人们称为光明者,他们心里面一想,就能无勤而产生,如愿以偿,这也是无常的原因。如果是安住的话,天女、眷属、花园这些,刚开始没有,后来出现了,是不可能的。
人世间当中,有些人福报比较大,好像做什么事情都特别成功。想有地位,地位马上出现;想有财富,财富也出现了;想寻找伴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们有了福报的因缘,后面的这些果就可以产生。如果安住的话,不可能容有这样的变化。
无常的、刹那性的原因,光明生完全可以成立。
“不光明”,第十不光明生也是一样的理由。
不光明生是天界剩余的兜率天至人间、旁生、饿鬼、地狱的所有欲界众生,没办法如愿以偿,心里很想得到的东西,始终得不到。
比如说我想获得好的伴侣,结果不但得不到好的伴侣,反而得到了不好的伴侣,这说明因缘是无常的。无常的原因,得不到自己渴望的东西,得到其他的,比如不恨不爱的中等的东西。如果安住、常有的话,不可能有这样的现象,永远都能得到渴望的东西。
前面讲完了一生到十生的理由,我没有来得及看讲义,大概的意思,应该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