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法华14安乐行品45上
《妙法莲华经》第45课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样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荣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图穴么夺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杰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样康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蒋华特杰辛拉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压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基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师念藏文传承)呃(师清嗓)呃
今天开始讲《法华经》的,(师清嗓)应该第十四品嗯《安乐行品》啊。呃(师清嗓),这个《安乐行品》呢,嗯,药没有吃是吧刚才?(师吃药)
(师清嗓)呃,首先嗯呃讲一下,嗯有一个呃公案呐,就是也是那个《法华显应录》(《法华经显应录》)里面讲的。呃这个《法华显应录》呢,当中就是说是有一个,嗯不知道哪个国家(师清嗓),国外来的一个那个禅师啊,就是到了这个中国,然后就开始求这个《法华经》。呃然后这个《法华经》当中的,呃有一个叫做慧思大师,就是他呢给他就讲了这个《法华经》的安乐行品。
然后《安乐行品》就是,呃讲了以后,因为我们这个安乐行品当中呢,主要是呃讲这个四种行吧。呃就是呃身安乐行、语语安乐行、意安乐行、还有誓愿安乐行,就是有四种窍诀。那么这个四种窍诀呢,就是给他讲完了以后呢,他就已经获得了那种这个法华、法华三昧、法华三摩定,就是《法华经》的一种这个境界。那么后来呢就是他就返回,就返回的时候,他那个乘船的过程当中呢,就是听到这个授记,空中的这种声音,就是让他呃请到这个龙宫里面去,就是后来呢,呃就是他到这个龙宫里面就是,然后呃就是七天当中就是为这个,龙龙类的这些众生呢,呃就是讲这个《法华经》就是。
后来呃得到人间之后的话呢,就是也是呃世间是很出名的一个人。就是他得到的这个呃什么,就不同的这个,呃比如说这个地水火风当中的,这个水三摩定呐、水、水三摩、三昧定呐、还有火三昧定呐,就是很多的这种不动的、不同的等持,啊就是已经有所这个觉悟。就是所以我们这个安乐品的话呢,就是实际上是呃也是有个特别就是加持吧,就是有特殊的这个加持。
还有唐、唐代的有一个修行人呢,就是他也是通过这个修这个呃,也是安乐行的这一品吧,就是这里面的这个四法,后来的话,他就呃对众生就是生起极大的这种悲心,啊就是他就特别特别大的这种悲心就是。以前他是一个官员,就是以以前到哪里的话呢,就是经常那个就、就骑着马啊就是这样的,但后来呢,他再也就是不损害这个任何的众生,就是然后呢,就是他呃就修行都非常非常的好就是。
后来他死的时候呢,好像他的这个妻子也可能当时死了,就是然后,呃就是一起这个,就埋在这个棺材里面吧。就是然后,这个时候呢也是出现就是非常多的这个瑞相。后来那个(师清嗓),过了十几年以后呢,就是他们那个就是翻开那个呃墓、墓,就翻、翻那个墓的时候呢,就是里面的那个,刚才就是经常那个行持《法华经》的就是这个人的这个舌、呃这个、他的舌头的话呢就是还是鲜红的,呃就没有腐烂,就是其他的骨肉全部都已经就是…...。过了十年了,十年以后全部都烂完了,但是他的这个舌头呢,就是应该是就还是这个,非常的这个有鲜活力的,就是就、就鲜红的。
呃就所以呢,呃我想呃,就很多的这个前辈大德的吧,就是呃当时这个翻译我们这个呃《法华经》的鸠摩罗什的话呢,就是他圆寂的时候也是,呃他的这个舌头不坏。就是然后,呃我们前面呢就是学了很多的这个公案当中的话呢,大家都应该呃清楚,就是是这个他的这个舌头不坏,就是舌头不坏的话呢,我们一般来讲,那个念《法华经》经的时候呢,主要我们这个舌根就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那这样的话呢,有这个特别大的加持力的时候呢,就是跟这个舌头呢,就是跟那个其他的这个肉、肉、肉身呐,就是也有不同的这个力量。
就所以说,我想我们这个有信心的人的话呢,呃就呃应该对这个《法华经》呐,就是刚才通过这两个公案的话呢,就是我们也知道,就是现在我们第十四品,呃学习《安乐行品》的时候呢,就是应该呃得到就是不同的这种三摩定,就是得到不同的这种加持和呃……同时呢,就我们也经常,就是哪怕是呃这个不能全部都念诵的话呢,就是这里《宝塔品》呐,就是这个嗯这个,呃什么这个《安乐行品》呐,就是这些就是偶尔就是读一遍的话呢,那也有很大的这个功德,啊就是这是我前面呢简单地这个讲一下。
接下来呢就是我们讲一下,那个就是今天的这个内容啊。就是也是我,呃在字面上呢跟大家简单地讲。当然我讲的过程当中,我们现在很多的这个呃人呢,就是也是一方面呢就是文字这个记录啊,就是这样呃也是可以的。呃就很快的时间当中,我讲完了以后基本上是文字都出来了,现在很多网上也有这样的。呃然后,呃也有一些我们这个跟着我们的这个进度的话呢,就是也有很多这个,包括一些动画片啊,就是也是做得比较、比较不错的,就是也有这样的,呃就这些都是我们赞叹的。
但是要做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文字上的话呢,呃就一定要就是,因为我讲的时候呢就是不可能,就是我们藏族有一种叫做,呃嗯,(师念藏文)。就是有、有、有一个世亲论师的一句话呢,说是是我们讲和那个辩的话呢,就是它有很多不确定的。呃然后这个著、讲辩著里面这个造论就是著论的话呢,那这个是必、必定是这个无误的,就是要要确定性的。所以我们一般这个讲和辩论的时候呢,可能也有一些为了就是考虑到当场的这个一些,呃这个气氛呐,就是也可能会有很多。但现在很多人这个整理的时候呢,也、也比较不错的,但有些呢就是可能口水话比较比较多一点,就是所以在弄文字的时候呢,就是应该是要文、文字上呢,就是要弄弄干净一点就是。
这个是不管怎么,有些时候这个呃,有些呃领、领导就是讲话的话呢,就是也是里面直接把这个语言全部呃就写出来的话呢,就是里面可能会,呃我们毕竟是人就是比较,呃呃就好懂的一些语言来就是介绍的过程当中呢会有一些。所以呢就是我们以后啊就是用这个文字来这个整理的时候呢,一定要就是准确就是,而且呢就是文字不一定是完全都是按这个我们的这个口、呃就这种口头语言呐,就是全部不一定这样的就是。应该是,呃比如说我们一般人不管是什么人的话呢,就是什么“的话啊”,就是“很多啊、很、很好啊”就有这样的。但有些时候呢就是有这样的形容词还可以的,但有些时候的话呢,形容词不一定特别多就是。
所以呢我们这个以后啊,就一方面是呃特别感谢我们这个呃有些道友啊就是,对这个《法华经》也好,包括对我个人也好,就是呃在这个呃所讲的这些课呢就是重视起来,就是就闻思修行就是,对大家提供一些顺缘就是。
我也知道是下面很多人是在这个下很大的功夫。但是同时呢,一定要就是,现在这个文字一弄上去之后的话呢,一上网以后呢就是成千上万的人就是就开始看就是,这样的话呃比如说我们这个口头上说的时候呢,也许有一些错误的话,不一定马上听得出来,但文字上的话呢,唉就完全不同的就是。以后呢不管是讲、讲任何的话呢,就是那么最好是这个呃这个文字上的这个这些资料的话呢,就是一定要很认真地这个对待啊。就是这是呃就是我这边也是这样的(师清嗓)。
那接下来呢我们讲那个,呃因为我们前面呢就是刚刚讲了那个《法华经》这个弘扬的话呢就是,虽然这个很有、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呃有这么多的菩萨呢就是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发愿就是呃就来这个弘扬,啊就是这个问题。
所以我刚才还说,就是我们这个比如说我讲的一些公案的话呢就是应该是有依据的,但最好的话呢就是原文上面就是要应该就是看一下就是。比如说我讲的时候,有些可能思路断了,有些时候这个前后呢就是,呃我就看到就是这边一个人不听、不、不好好听的时候呢,马上就是心里面就是就产生一个,也许可能中间关键的一个词就就没有了。噢这边一个人打瞌睡的时候,我就心马上专注了,这个时候可能中间就是很关键的有些词都没有了。那这个时候中间呢就是应该是什么样的思路要连上,就是这个很重要(师清嗓)。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安乐行品第十三】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呃嗯,下面呢就是讲到这个在这个时候呢,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就是法王子啊,就是菩萨摩诃萨埵呢,就是他呃就是在佛面前就是这样这个说的就是:“世尊呐,就是是虽然我们前面就是诸佛菩萨呢就是呃来这个弘扬啊就是《法华经》的话呢,就是特别就是不容易就是已有了。但他们呢就是按照这个呃尊敬就是随顺就是佛的这个这种密意呢,就是发愿就是这个弘扬就是,发了大愿就是弘扬。那么未来的这个后世、就浊恶世、恶世当中的话呢,那么护持啊就是这部这个《法华经》,那么这个读诵啊就是或者给别人演说这个《法华经》的话呢,那么世尊就是您觉得这些菩萨摩诃萨埵呢,就是以后是以什么样的这个方法来呃这个说这部经典呐?”就是那么这个呢,呃就是菩萨摩诃萨呢就是应该呃就讲。
就是包括我们也是这样的。我们以后呢,呃实际上是是呃确实呃昨天的这一品当中呢,大家都是有呃有感受的,就是以前的真正的这些呃大成就者和菩萨就是,他们在弘法利生的过程当中呢,几乎都没有一个不遇到这个困难的,都都有的就是。呃不仅仅是《法华经》就是,包括我们的很多的这个上师,啊就我们有、有、有的这些这个大恩上师的话呢就是他们的一生当中的这个传记啊,就弘法利生的一些事业看的话呢,确实是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啊。就是这些坎坷的话呢就是都没有这个产生畏惧心,也没有放弃就是,一直呢坚持的就是走、走下来了。
那这样的话呢,呃这个可能我们在座的人呢,就是以后呃就是呃在将来这个弘法利生的过程当中呢,不可能没有违缘和障碍和困难,就是那这个时候呢,我们看就是如何好就是,在这里也是就是当时那个文殊师利菩萨呢,代表就是这些菩萨呢就是问这个佛陀。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那么佛告诉这个文殊师利菩萨啊,就是说:呃如果这个菩萨摩诃萨呢就是在将来的这个呃末法这个浊世当中啊,想这个呃给有缘的众生宣说这部《法华经》的话呢,一定要就是安住这个四种法当中,啊就是安住四种法。那么安住四种法的话呢,就是我们呃刚才也跟大家就是做了介绍就是,也就是说这个身安住和还有这个语安住、心、意安住,还有这个发愿安住就是,有这么这个四种法吧。叫安乐行也可以说是,这四种安、安乐行。
那么这四种当中的话呢就是首先是讲那个呃身这个安乐行,啊就是身安乐行就是。第一者呢就是安住,那么这个身安乐行呢就是里面分的话就是它有两个,一个是那个菩萨行处这个安乐行,还有呢菩萨这个亲近处、亲近近处安乐行,就是它其、其中的话呢就是安住这个菩萨行处和还有呢就是亲近处啊,就是亲近处就是。他这里、这里主要这个“处”的话呢就是,实际上是下面我们就是讲的呃就是很多的这个在修行过程当中必须要依靠它。
就是我们前面一品当中呢,专门这个讲就是,呃这个如来的这个住处,呃如来的这个法衣,如来的这个法座,啊就是如来的这个处呢,呃就是讲的这个大悲心。对吧?就是我们要弘法利生的话呢首先是一定要、需要如来的这个处就是;然后如来的这个法衣呢就是是安忍,啊就是有安忍的这个法忍;然后如来的这个法座的话呢,应该坐在如来的法座,那坐在如来的法座的话,实际上是讲那个空性就是。
我们前面呃凡是这个弘、弘扬呃或者修行《法华经》的人的话呢一定要、需要大悲心和需要安忍和需要呃这个空性观就是,这三个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大悲心的话呢就是,他不可能为众生宣说;如果没有安忍的话呢,就是中间会退失的,就是生厌倦心的,就是我们不坚强的话不行;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或者没有空性观的话呢,他只是讲一个世俗法就是,所以对众生也是利益不是很大的。就因为我们一般世俗的这些知识的话,呃根本上解决我们的众生的这个生老死病和大的一些痛苦的话呢解决不了就是,唯有的这个方法呢就是证悟空性。
所以我们前面也是讲过的三种窍诀,那其中在这里的话呢就是,也是是如来这个安乐行呐,安乐行呢有四种法就是。其中今天我们可能第一个都还讲不完。
那么第一个,嗯(师清嗓)第一个也许讲完吧,就不知道,等会儿看情况吧,对吧?(师喝水)如果你们不打瞌睡的话我就全部讲完,(众笑)如果打瞌睡的话,如果一个人打瞌睡我都不讲了。(师清嗓、师笑、师咳嗽)我自己也有点困,嗯(师清嗓 、师笑),对吧?我打瞌睡你们要叫我啊。可以洒一瓶水,(师清嗓)呃开玩笑,我从来讲、讲课的时候从来没有打过瞌睡,这是表面上这样说说而已。
啊,这样的,这个呃讲这个安乐处就是,那么以这、这种方式来就是能为这个众生呢就是演说这个呃就是这部这个《法华经》呐,就是这部《法华经》。呃其实这部《法华经》的话呢就是,最重要的要呃从这个心里这个觉悟就是,尤其是在这个法会三、呃法会三昧定呐。呃这个憨山大师的《梦游集》里面也是讲了很多就是,他也是这个讲这个《法华经》的时候,他说呃这个光是一个文字上啊就是或者说我们的这个口头上是,不是重要的,心一定要觉悟到就是这种这个法会三、呃法、法华这个三昧当中就是,这个很重要的就是。他《梦游集》里面就是,也讲、讲了很多的这个有关这方面的道理。所以我们下面呢就是如何亲近这个处呢就是,就前面就开始讲: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
那么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就是,那么什么叫做呢就是菩萨摩诃萨的这个首先是这个行处啊?就是这个行处,行处的话藏文当中好像就说是仪轨就是,也就是说他一种威仪吧就是,是菩萨摩诃萨呃摩诃萨的这个威仪,或者是他的律仪就是。这个是什么样呢?就是如果这个菩萨摩诃萨就是他安住在这个安忍之地啊就是,不管在这个苦行当、呃就修行上也好,或有外面的这个怨敌的迫害也好,就是这些都是不会心动摇的这种安忍地;还有呢就是柔和和顺、善顺的这种心就是,就特别柔和,啊就是温和啊就;还有呢呃就是不暴躁,就是不、不卒躁、呃就卒暴就是,也就是说不粗暴、不急躁,就是不……就我们有些可能因为嗔恨心呐、因为心不调柔啊、就是经常特别特别的急躁。那么心也就是不惊不慌的。
【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呃而且呢就是对这个法呢就是无所这个行持的,没有什么可执著的;而观法的时候呢就是要这个观这个如实的实相;也不、啊不行,就是也不会就是去行,去就有、有相的这种去执著;也不去呢就是不分别。
啊就是从对境方面就是不会行就是,然后有境方面呢不会分别,那么这就是是菩萨的这个呃,也就是说菩萨摩诃萨的这个行处啊就是。菩萨摩诃萨的这个行处的话呢就是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最关键的就是他的这种,嗯,也就是说,心不动摇吧就是,安忍就是,这个很重要的。
以后我们这个《法华经》要、要这个弘扬的时候呢,从世俗的观点来讲呢,心要柔和,啊就是不要急躁就是,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稍微就是缓一缓就是,考虑一下就是,这个很重要的。然后从世、胜义谛角度来讲呢就是,万法的这个本体实相呢都不存在的就是,就空性就是。不管是遇到什么事情的话呢就是,你就不要就是特别的去在意就是。
永嘉大师的那个《证道歌》里面也是就是说过吧,就是说是什么,“从他谤,任呃他非,呃把火烧天呃自图非(徒自疲)”。就是也就说,这个别人诽谤我的时候呢好像是火就是烧我们的这个虚空一样的就是。呃“我闻恰是饮甘露”,呃他最后一句就是,不管是听到了任何的这个别人的这种这个呃流言蜚语的话呢就是,我把它好像是喝着、呃饮着甘露一样的就是,就来对待的就是,对我不会有任何的这个危害就是。(《证道歌》“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所以真正的这个证悟者的话呢,可能不管是网络上还是当面或者是背后呐,就开始这个诽谤你啊,就是开始说一些是非的话呐,就像火呢就是根本不会就是燃烧这个天空一样的,呃就是我们的这个心呢就是对呃别人的这个任何的损害的都、都没有。
确实有时候我们很、很喜欢就是看到一些大成就者的他们的这种呃心灵的世界啊就是。他们的心灵呢就是如是的宽广、如是的自在、如是的洒脱、如是的这种自由啊,就是没有任何的这种质碍、障碍就是,“心无挂碍,就是无有挂碍的缘故呐就是,远离一切呃这个颠倒梦想。”而我们呢就是因为有挂碍的缘故呢就是没办法,就天天都是在这个一些呃这个希忧啊或者是担忧啊这样的这种状态当中。因此就是菩萨的第一个嗯也就是说行处的话呢,就是实际上是心安忍,就是这个呃而且这个空性的这样的境界当中就这是一个。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呃那么这个下面呢就是第二个这个亲近处就是,那么什么是呃菩萨摩诃萨的这个亲近处呢,也就是说菩萨摩诃萨就是不亲近就是,他下面呢有、有几个的,就是首先是不亲近这个国王啊、王子啊、大臣呐、长官呐,呃就这些,呃就是一些当官的。
就是我们有些修行人的话呢为了弘法利生的话,有时候是对这些领导啊,对这些官员不得不接触就是,如果是没有什么利益的话呢,整天都是跟他们一起喝茶啊,一起旅游啊,一起……这样的话呢也不太好就是。呃就我都一些、些、呃见、见过一些这个和尚“我跟现在局长的关系很好的,呃他现在对我……”噢不说了。(众笑,师笑)
呃所以好像把他就是看做这个佛菩萨一样的就是特别就是,呃这样的话呢,也实际上是这个是,呃一种怎么讲啊,就是我们的这个《法华经》这个修行过程当中的一种障碍就是。那么不能这个亲近就是这些,呃如果有必要的就是随顺众生呐这样的话呢,那这个不管是国家也好、领导也好、还有这个世间人、官员的话呢,经常跟他接触啊、吃喝啊就这些都是呃也有,就是完全是呃是可以的,啊就善巧方便。
嗯我最近看那个呃《维摩诘经》呐,就是《维摩诘经》第三、第一品是这个国土净,第二品是呃这个观这个方便品,嗯然后三品里面呢就是讲一些这个维摩……呃当然善巧方便当中的话呢,就是维摩诘居士呢就是实际上是跟什么人都可以接触就是,跟呃这个比如说国王的话呢,就是他肯定用国王的语言;跟孩童的话呢用孩童的这个语言;跟这个世间的这个包括一些屠夫啊妓女啊,就是这些什么样的人都有他这个他的一种善巧方便就是。这是这也是是个特别、特别、嗯、嗯、特别、嗯妙的一种做法,我们可能很多人的话不会这样的。
但是在这里的呃这个方法呢有点不同的,作为一个真正这个修《妙法莲华经》的这些人的话没有意义,就是对他有度化的这种利益的话呢,那你可以接触。没有度化的这种这个作用的话呢,你不一定就是非要就是跟这、这些、这些人呢就是特别地去交往,就是所以不应该呐就是亲近这些。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还有不应该亲近就是一些这个其他的这个外道,婆罗门以及呢就是尼揵子。尼揵子是应该是现在我们所谓的这个耆那教吧,就是呃裸行这个呃宗教的。呃还有呢就是造、造世的就是造这个世间的一些,呃世俗当中的一些文章啊,就是包括一些天文地理呀,就是或者是科学啊、量子力学啊、就是所以这些,还有呢就是赞叹一些这个外教的就各种各样的这个书籍。
呃然后这个路伽耶、呃路伽耶陀的话呢就是这个顺世外道。呃然后逆路伽、啊逆路伽耶陀呢呃好像是说是左顺世外道,也是跟这个外、这个顺世外道比较相同的。这些人呢就是也没有必要去交往,啊就是没有必要去交往。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
也不亲近呢就是一些这个凶戏啊,就比较这个凶残的、暴躁的、或者说是一些这个恐怖的就是相关的就是这些游戏。呃还有这个相叉相扑啊,就是相、相叉相扑现在我们所谓的啊什么,啊就是那些拳击啊,就日本的相扑就是两个胖胖的人就是。呃然后呃就好像那个说是是相扑是从、从这边,就是、就是现在他们的这在国家是特别特别的这个重、重视啊。
就是那天都是呃什么那个呃金正恩跟那个川普都是也是是就是这个比那个相、就那种这个拳击一样的就是,这是可能是网络上故意这样弄的。呃所以说像诸如此类的这些游戏呀、节目啊,这些去参与的话呢就是实际上损坏、损坏道心就是,没有、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意义的,啊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还有这个那罗等,呃那罗的话呢也是可能是比较这个攻斗啊,那罗是应该呃是一些应该是互相这个呃这样的这种相斗、攻斗的,就是种种的这个幻术,啊就是一、一些表演吧。就是可能“那罗”到时你们查一下我没有来得及看。呃就是呃所以这些的话呢就是作为修行人呢,应该是与道这个比较相违的。因为我们真正一个修行人的话呢,实际上是这些啊就是做、做一些这方面的这个行为呢,就是实际上是啊不合理的啊。
【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
还有呢就是不应该亲近就是旃陀罗,啊就是旃陀、呃旃陀罗的话好像的屠夫吧,就是屠夫。呃然后呢就是蓄呃还有这个就是蓄养这个呃猪啊、羊啊、狗啊、还有这个鸡呀,就是就养猪、养、养鸡的。就是现在我们所谓的就是一些养殖场啊就这些的人交往。还有这个畋呃畋猎,嗯畋猎是那个打、打猎的就是捕、捕鱼的呃等等,就是这些就是有一些恶的这个律仪的,呃恶的一些行为的律仪的。那么这些人呢呃就我们就是没有必要去亲近,嗯当然你有特别的必要,就是真正能度化他们真正是能、能的话呢,跟他们交往也是可以的,但平时呢就我们都是不应该就是跟这些人呢就是交往。
就是呃“道当自守,什么呃笑戏非道”就是,应该在《长阿含经》(道当自守.戏笑非道.)里面讲的就是,道的话呢就是应该自己修道的话呢就是,自己呃需要有种不放逸的,如果我们去嬉笑啊,玩耍啊,看节目啊,就像《亲友书》里面讲的一样的就是,损坏名誉的这个六种法就是。那么“道当精进,懈怠非道”,就是这《长阿含经》里面讲的,真正的道呢就是是需要日夜勤、精进的,而这个懈怠和散乱的话呢,就是实际上是这是非道就是,这是呃作为我们修行人呢呃不应该就是去接触的,就所以呃《长阿含经》里面的这个教言就是很好的。我们有些、有些道友的话呢就是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的话呢,自己都是经常这守护自己的根门,就是以正知正念和不放逸来观察这个自己的相续,该去的地方去,不该去的地方呢天天都是这个去。
我们现在包括学会里面的有个别道友的话呢,凡是、凡是那个我们新的一个课堂更新的时候他都不去看就是,然后在这个世间上就是就出、出一个新的电影的话呢,非要到电影院里面去看就是。所以说有时候呢就是觉得这个世间的这个习气啊,就我们有些人是真的特别特别的不错就是,很很有福报的就是,世间的这个习气的。然后出世间的就是比如说,出世间的一些佛法的这个课堂也好,修行也好,放生也好,这些的时候呢他们有特别多的一些呃这个理由,“啊我不空啊,我身体不好啊,我单位特别忙啊,我家里最近出了好多事情呐,呃你可不可以再我请假就是。”有时候我们考勤当中的话呢,看每天都是个别人是一直这个有很多很多的理由。然后就是呃就搞一些这个世间的就是,就是世间的一些电影呐,世间的一些恐怖片的话,基本上是无所不知就是,他们都已经获得了“遍知”的果位。(众笑)
所以就是也很随喜对吧,就是那么这、这些人呢但是在真正的修行当中的话呢,就是如果没有特殊必要的话呢,一般来讲尽量地这个减少,否则的话呢我们初学者就是心特别容易就是。如果你是闻思十年二十年的话呢,也许可能偶尔去看一下这些,但是呢整个你的底子呢就是比较不错的就是,不会被这些就是呃都马上就是变化就是。
而那个如果我们本身的就是就前世的习气也不太好,即生当中也是从小都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长大的,只不过中间呢就像是云间出的这个阳光一样的就是,稍微就是接触佛法的时候呢,你就世间的这个威力和力量呢特别的强大。然后出世间的这个信心和呃这个解脱这方面的话呢,就是对你来讲是很、就像风中的灯火一样的就是特别脆弱,在这个时候自己没有好好保护的话呢,可能很快时间当中呢全部就是,就以前学过的全部也是付之东流就是。所以有时候应该要多观察一下自己。
【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那么或者有时候呢,就是这些呃人来的时候呢就给他们就是可以说法,但是呢就是无所希望就是。你不要指望噢就是现在就是他已经皈依了,他肯定很不错的以后大成就者啊,就是就不一定有吧就是,但“无所希望”的这两个,这几个字藏文当中没有。
【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
又不应该亲近呢就是求这个呃声闻的这个比丘,比丘尼,还有这个优婆塞和优婆夷,呃也不需呢就是就跟他们就是询问什么。而且如果于这个呃在这个房屋当中啊,或者是入于一些行经当中啊,呃就是或者是是一些讲堂当中的话呢,就是也没有必要去一起共住。
因为呃这个声闻缘觉,我们是这个学习大乘这个《妙法莲华经》的这个宗派的话呢,可能你跟那个就是解脱自、自身的就是这么一个宗派的人接触到一起,一起住,一起吃,一起玩的话呢,慢慢慢慢你的可能道心呢,就是会有所损害,啊就有所损害。(师清嗓)
【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呃那么这个时候这些人的话呢,就是如果啊也是这个来这个求法的话呢,就是也可以给他们讲讲课,但是呢就是你不要特别有这个希望,啊就是因为有时候我们希望很大的,但是失望呢就是更大的。
就是所以呢我们一般都是呃比如说我们这个讲考班的就是,他讲的特别特别好的话,我是从两方面去想,哇就是这个今天讲得倒是很好,但是不知道这个人能不能就长期待下去,不知道这个人的人格怎么样就是,所以说很多方面呢就是要去考虑的就是。所以有些人呢就是刚开始讲得特别好,然后慢慢慢慢慢慢就是就就会变坏了就是也有可能。所以呃有时候呃也不要这个不能希望、希望得太多了,如果希望真的呃太、太有希望的话呢,到最后还是比较这个难受啊。就是哇原来这个人是多好的就是,应该是会培养成这个样子,结果最最终的话呢,连可能真正的见解都就不一定有就是,就这样的时候就大家都可能比较失望。(师清嗓)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