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法华20常不轻菩萨品57下
【“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
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呃,这个常不轻比丘的话呢,要接近、接近那个临终就是,这个时候虚空当中呢,听到了这个威音王如来就是对他这个说《妙法莲华经》,而且说《妙法莲华经》的话呢,二十千万亿呃偈颂啊就是悉皆接受。
那么你看这个有两种情况就是,有一种情况呢,我们这个《法华经》的话可能还特别特别多的就是,我们现在得到的是部分的,就是所以,因为当时常不轻菩萨他在这个虚空当中,这个威音王如来面前所听到的这个偈颂的话呢,就是、就那么、那么多,就是非、非常的多就是,可能这个是一个原因。
或者的话呢就是,他当时的这个佛经呐就是,他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就是,他里面有一种修饰语就是,所以呢,呃就我们这个《妙法莲华经》只有这么多,但是在表达的时候呢,可能会说二十千万亿偈颂啊就是。这样的话呢,实际上是我们这个没有二十千万亿偈颂。意思就是说这个,当时这个常不轻菩萨的话呢,完整的《妙法莲华经》得到了,但是,它的这个偈颂呢就是有这么一个修饰的这种、这个方式就是,有两、两方面考虑。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我也自己也想可能有这个两方面的这种内容都可以吧,每个众生都得到的就是、都法义呢都不同。
那么当时呢就是因为他、常不轻菩萨就是,他就、就一直受到别人的这个侮辱啊就是这样的。后来呢,就是他要接近临终的时候呢就是,就受到了这个,呃威音王如来的,就是他没有亲自见到,只是在空中,因为他己经圆寂了,已经这个呃法的这个变成了像法期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他得到了这个上眼根清净呐,就我们这个眼根清净呐就是,如、如上面所讲到的,眼根清净,耳根和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呐全都得以清净。
【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
那么得到了六根这个清净,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他的这个寿命呢自然而然增长了,也是二百万那、那由、那由他就是,他就、就本来是要接近临终了就是,不但没有死,还要这个寿命就长了就是。然后那些对手就是可能很不高兴了就是,他又、他又成就了,又要……然后呢就是,他就开始给那个,呃为人呢就是宣说这个《妙法莲华经》啊,就是为这个宣说这个《妙法莲华经》。
【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辩力、大善寂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
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这个增上慢的这些四众弟子啊,比丘啊,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那么,轻贱他的这些人呐就是,作为这个呃,给他叫不轻,啊就是嗯就经常呢就是给他叫常不轻的这样的嘛。那么见到、见到这些人呢,见到这个常不轻菩萨呢就是如此地这个有神通力,还有这个乐说辩才力,还有呢就是大善寂力就是,他是三种力量吧就是。
这个《法华文句》里面呢就是讲,分别就是对应为身口意就是,身体呢就是有大神通力,那么这个语言的话呢就是乐说辩才力。乐说辩才力的话呢,比如说一句话就是,但是他、就讲这个很多这个万年呢就是、就一直说不尽呐,就像我们这个呃前面讲的这个辩才无碍就是,无碍解里面的呃这个辩无碍解一样的。然后,大善力就是这是这个智慧的,啊就是智慧的,大善寂力没有任何的这个戏论分别念的就是这样的这个寂灭的这种智慧,远离一切四边八戏的这样的智慧的能力。
那么这样以后呢,呃就是因为这个常不轻菩萨就是马上就是获得了佛的这种加持和传承之后呢就是,一下子就、就开始就是,他就打了翻身仗就是。然后(师笑、众笑)就然后,然后呢就是所有的原来就是反对他的人呢就是就众生都那么现实就是,然后呢就是开始就是变成了他的弟子啊,特别服从啊、特别对他恭敬呐、供养啊就是。
因为常不轻菩萨就是原来是他还是可能没有智慧啊,就也不念经呐这样的。那就是后来呢,就是他就呃得到了这个呃,他的这样的这个恭敬的时候呢,也是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就变成这样的。
【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故,得是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
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是这个菩萨啊,就是这个常不轻菩萨的话呢,也是这个化这个千万亿的这个众生,令他们呢就是发菩提心,就是呃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啊。就是然后命终的时候呢就是也得到了就是,他最后命终之后吧,命终之后的话呢,因为这个前世的这个发愿力呢就是,也遇到了很多这个千万亿这个佛号、呃佛陀,而且这些佛的名号呢就叫做是日月灯明佛。
(师清嗓)那么这些佛面前呢也是是得到的什么呢?就是这个《妙法莲华经》,啊就《妙法莲华经》。是这个因缘呢就是也不断地就是佛到、呃遇到了什么呢?就是也是呃这个二千亿的这个佛啊,就是那么呃又第二次这个遇到的这些佛的话呢就是,也佛号呢就是全部叫做(云)自在灯王这个如来。这些佛面前呢就是他得到的法是也是这个受持和读诵,啊就是《妙法莲华经》,并且呢就是为这个众生呐就是四众弟子都是宣说这个经典就是。
他自己就是已经得到了这个法之后呢就是,一直,呃就是,然后呢就是呃就得到是什么呢?就是得到的就是这个呃眼清净和耳、鼻、舌、身、意、根就是清净。于四众弟子说法呢就是没有任何的这个畏惧啊。
啊就其实我们这个畏惧的话呢就是,应该可以说是自己的心力不够啊就是,然后就产生这个恐怖啊、产生这个厌烦心呐就是,产生一些呃就包括这个舍弃众生的心呐就是,这些的。如果我们心里面就是真正有一个坚、坚定的这个意志的话呢,那么就是呃就像是那个《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呐就,护国、护、《护国陀罗尼经》讲了这个四个方面的,我觉得特别好就是,说是:“于一切时无厌倦”就是,在一切时候呢就是对众生这个度化方面就是没有厌倦,我们《经庄严论》里面也是讲了就这是第一条;然后第二条呢就是“未曾一念舍众生”,就是就从来呢没有想过就是这个要舍弃众生,啊就是,就是一个是不厌倦就是,第二个是不舍众生;那么第三个呢就是“常住三昧无动摇”,就是长期呢就住在这个三摩地呐,就凡是如果没有三摩地的话呢,一个稳重的这个状态当中,不管你发心也好、你修行也好,你做、做什么的话呢,不是这个一天都一个变化就是,那么常住在一个这个不动摇的这个三摩地,就这是、这是第三个;第四个呢就是“为利众生就是演妙法”,就是为了利益众生的话呢,他长期地就是能这个演说妙法啊就是,不会有厌倦心的。
所以《护国陀罗尼经》里面就是讲的这个。其实这个无畏的话呢就是应该是用四个方面吧就是:不厌倦、不舍众生、然后这个心无动摇,还有呢,啊就是这个宣说妙法就是。这是我们很多呃这个大乘这个学、学、修学的人来讲是,我觉得也是呃非常重要吧就是。
因为我们有时候凡夫人的话呢就是,确实是做着做着就是,最后呢自己也没有什么信心,没有什么安全感就是,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可能呃就修行妙法呢就是没有这个坚持下来,然后给别人这个演说佛法的话呢,就是也不能呃这个呃就是怎么说啊,就长、就坚持下去就是。这也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的话呢,我们为什么是对众生就是不是用这个佛法来就是利益的话呢,这也是可能我们的这个慈悲心不够就是。藏文当中有一个,也是那个我们《华手经》呐就是《华手经》,那天我对了一下藏文,藏文。其实那个藏文里面的很多的这个《华手经》跟对的就是,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就是。里面有一句话就是,也是我觉得挺好的就是,他是怎么说的呢就是:“于苦恼众生而起大慈悲”呃就是。就他为什么要传法呢?就是一个是看到这些众生很可怜就是,对他们生起大慈悲的,然后呢就是“当一心说法为利众生故”,就是他为什么是要说法呢?因为为了利益众生呢就是他会一心说法的。就是这个我们前面也基本上相似的已经引用过嘛。
就是那么利益众生的唯一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其实通过这个说法来就是帮助众生就是,如果我们给一些财富啊、布施啊,或者是呃给他们就是安慰啊、就是搞好关系啊,就这些能不能呃就利益呢?就是暂时来讲是这个利益的,但是真正是断除我们相续当中的无明烦恼的,那么这样的话呢就是通过讲经这个说法就是,以弘扬佛法来就是可以得到的。
所以我们一直也在讲那个,我们以后的这个道场啊,就是以以后的有、有些、有些道场的话呢就是希望大家就是,稍微累一点、稍微苦一点的话呢,也是不要就是因为……
我这次那个,就是去年从我们这个学院的一些这个清退人以后的话呢就是,发现了很多的这个这种,原来我还是希望很大的就是,我觉得是我们这边有些人是已经这么多年就是这个闻思修行呐,那么现在呢就是应该不同的道场当中再苦再累的话呢,一定会是就是他们会就竭尽弘扬、弘扬佛法的。但后来呢,好像很多人就是就,好像就“我这里不想、不想呆就是,因为这里虽然就是道场啊、因缘各方面都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觉得是呃就没有什么享受就是”。
所以我、我对很多人就是真的这个失去信心就是,失去信心。为什么失去信心呢?因为我原来认为是这么多年,我也是苦口婆心地就是就一直这个讲经说法。那这样的话呢就是这些人也是,就像以前的这个大天比丘的话呢就是到了边地的地方去就是,很多众生都获得了阿罗汉果位的。那么他是一个破戒比丘就是,他都是这样的。我想我们这里有些出家人的话,应该是就是在不、不同的地方就是,哪怕是四个月啊、哪怕是三年呐、五年呐就,这些都是应该没有问题的。
但结果呢就是看到了有些堪布啊、有些堪姆啊、有些这个辅导员呐就是,让我很、呃就可以说是失去一种这个信心吧。哎呦,觉得是,呃平时就是他们说起来是很、很好的,但实际上呢就是确实可能没、没有相续当中没有生起菩提心就是,有些说是“我累了、我痛啊”,呃其实这个这种累和痛的话呢就是我也照样有啊就是,这个肉体的话呢就是很多、很多病就是,像我的话呢就是各种各样的这个病一直,呃就是我不管是晚上睡觉也好、白天这个坐车也好,很多都有好多就是那种很难以治、治的病就是。但是呢我们就是如果是呃真正是对众生有利的话呢就是,不应该就是以、以、以小小的一些借口和理由呢就是,然后马上退失就是。
所以我们今年就是有些这个呃就是各个地方的这个一些法师的话呢就是,最后所做的有些事情啊,呃就觉得让人就是很遗憾的就是,就因为没有什么这个弘法利生的这个意乐,就是好像是,有些人就是讲的是就是为了这个享受啊就是,为了、为了某个目的而已,除此之外没有想:“哇,这个地方是个很偏僻的地方,这些众生呢就是应该我要给他们种个善根。”而并不是是以为我呆一个月就可以了,我呆两个月都可以了,那你们嗯其他人来派啊。
就是其实我们对这个弘法利生是不需要有人来就是安排。如、如果有人安排的话,说明你自己没有自觉性,就是特别呃就是,呃根本不会大乘这个佛子啊。就是所以说,我有时侯看到你们这个看起来这么多人听课,但是实际上就是全是是自私自利心的人的话呢,那只是一个种下善根而已就是。大家都是没有什么这个弘法利生,呃没有因缘的话就、就另当别论,但是确实有时候是还是因缘很不错的话呢,有些、有些法师的话,哪怕是一天晚上都待不下去说的,这、呃这是很可笑的。
就是所以说,呃我啊,就是也有时候是看就是,就是什么呃就“路遥知马力”就是,这个呃、呃什么呃就是“日久见人心”就是就,应该是就是慢慢慢慢看了就是,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呢,知道这个你相续当中有没有菩提心?有没有这个弘法利生的心?
啊就是所以(师清嗓)像常、常不轻菩萨的话呢,就别人是怎么样的话呢,他还在这个在他的环境当中,用他的方式来这个弘扬佛法。可是我们有些人有没有呢就是,你们也应该、应该是非常这个清楚的啊。就是,你可能就是需要的很多很多的待遇啊,很多的金钱呐,很多的,这个呃,就一般的一些偏僻地方就是,如果有个什么就是好的这个道场啊就是,哪怕是十个人、二十个人的话呢,你们有些人是并不是有那么了不起的这个身份的。你本身也是是这个非常普通的一个人,只不过是有时候是我们这个就是,就呃加、加一些这个,呃这个名称啊就这样而已的。但有些的话呢就是,可能呃就,确实是自己出家是不知道是为什么的就是,是也许可能电影里面所说的那样的,你们都有些出家是最后走投无路就是选择的,不是来这个弘扬佛法学习大乘佛法的。
所以我看到有些呃出家人呐,就是应该说是在这个弘法利生的这个一些信心方面的话呢就是特别不成功就是,应该说是可以说是一个失、失败者吧。就是在这方面就是没有什么自觉的就是,而且都是是好像就是看这个谁安排就是,是是是这个谁哪个堪布哪个给我安排就是,那这么大的人就是还要给你安排的话呢,那还、还有什么用呢?就是自己都没有一种……
呃现在我们有些包括居士里面的话呢就是,有些都是天天都是依赖于,自己没有什么一种这个主动的,就是自觉的就是像弘法利生和修行的,没有这样的概念,永远都是一个幼稚的孩童的话呢,那好像还是很可笑的就是,没有一点这个成长。这么多年以来,闻思修行这么多年以来的话呢没有一点成长,确实是就很遗憾的就是。
我、我本人的话呢也是当时85年就是出家的就是,然后第二年86年的时候呢也是去安居啊就讲课啊。就那个时候还是有,虽然那个时候是是什么啊这个,特别苦应该是比现在就是苦就是,包括走路啊很长时间呐,呃有时候的话就是骑马啊就是。但是到、自觉地就是去一些山地里面去、去这个偏僻的地方去,我还是去自觉地去弘扬佛法,并没有想是自己就是得到什么就是,啊就得、得到什么。
所以我们现在这里的有些呃这个弘法利生的这种信心呐就是特别差就是,说实在的就是直、直言不讳地说的话呢就是,呃就、就一直是就是好像讨价还价就是:“我要想回来,我要想……”回来有什么的嘛?!在这里面待了那么长时间就是,浪费金钱而已,没有什么用的!我们这边就是现在人都住、住不下了就是,全部清、清退的这样的一个时候呢。
所以,人如果就没有什么利他心的话呢,我想是再有一万个人,一、呃什么这个十万个人也是没有用的就是。如果是有利他心就是真正转法轮的话呢,哪怕是这个两三个人的话呢就是就、就已经足够了,这个世界都是有希望了。
所以我们有时候这个就是这个法师们呐就是,应该是自己要这个好好地反观、反观自己就是:你、你当一个法师呢你是干什么的就是?并不是是你天天吃喝玩乐就叫法师,就是因为这个佛法的弘扬者才叫做法师。并不是是你这因为就是很多人……有些人的是稍微有一点就是这个名声呐,稍微别人的这种供养啊,就是这个时候的人都已经变了就是,然后呢就开始自己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很、很如法的就是。其实你是一个法师的话呢就是,法师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应该有生之年当中……
我昨天不是讲了嘛,法王如意宝的话呢,从那个90年开始眼睛都就是看不到这个文字,但是呢一直每天讲经说法是从来没有断过的,就是这样的。我们经常自己口口声声说是法王的这个弟子就是,所以有时候,啊确实在这些方面呢就是,希望大家还是思考啊,我在这里不多说好吧。(师清嗓)
呃这样的,就是说这个,呃怎么讲的啊,就说呃就是,嗯,嗯(师清嗓)嗯,呃,那么这些,在哪儿啊?(师喝水)在哪里呀?
【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常不轻菩萨摩诃萨埵供养如是呃若干于佛,是吧?当时他那个呃呃就是也是这个就供养了很多就是,恭敬尊重赞叹,就是种下这个种种的这个善根,于后来呢就是也遇到了就是这个千万这个亿佛,于是呢就是在他们的教法当中也是说这个《妙法莲华经》,功德呢就是成就,就是当得作佛啊就是。
【“得大势,于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 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先佛所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就是佛告诉这个大势至菩萨啊,就是说是:你是怎么想的就是?这个时候,常不轻菩萨呢,你不要认为是其他的人,就是我释迦牟尼佛就是。
如果我在宿世当中就是,没有受持这个《妙法莲华经》,没有这个读诵《妙法莲华经》的话,还有没有为他人这个宣说,那么不可能很快的时间当中,获得了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我是这个当时呢,就是在佛面前就是已经这个获得了这部这个经典,然后呢就是自己受持啊、读诵啊,还有为别人这个宣说,因为这样的原因的话呢就是,那么很快的时间当中获得了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啊。
就是所以释迦牟尼佛也是亲口这样讲的,就是是他当时如果没有得到,没有、没有的话呢就是,确实也是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个获得如来的果位就是。所以我们即生当中就是遇到这部经典呢就是,不是那么、那么容易的事情就是,大家有时候呢应该就我们好像呃遇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就:“这是一种机会”“这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就是。这些是不是机会我不是特别清楚,但是遇到就是这部经典呐,就是这个就是应该是大家的这个听闻呐,大家的这种学习呢,确实是在我们这个人生当中的话呢就是非常值得、值得,有、有意义的啊,就值得,大家都应该知道有意义的。
同时呢,我看我们这个每天都是有这个《普贤行愿品》来摄持啊,就是回向啊,就这也是是非常这个千百万劫当中非常难以得到的。以前上师如意宝跟我们在这个学院的时候,大概是一两千个这个出家人,一两千个眷属的时候呢就是,法王经常也是讲:“哎呀,我们这么多的人就是,大家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所以我舍不得断、断这个断课就是,哪怕是我呃……”法王有时候是显得特别这个,就示现他的法体这个显现的不太好的时候呢,哪怕是十分钟就是讲一下就是,然后念一遍《普贤行愿品》。
这是我们很多老的这个道友啊……就“老的道友”不是说是你们老了啊,就是意思是这个时间比较长一点的道友。不然的话呢,我们现在有些人很忌讳就是说“老的”这个,呃就。(师清嗓)所以你老人家不要生气啊(众笑,师笑)。对吧?但是有些不说老的话呢,就还是看得出来,没事啊。(师笑)是谁说的?我是往这边看一下就这样说(师清嗓),然后这些人也是低着头就是,说明呢已经认可了。(师清嗓)
【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瞋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
呃嗯,下面就是讲的是什么就是,那么呃大势至菩萨就是,当时的这个四众弟子,就比丘、比丘尼和优婆塞、优婆夷啊,就是因为以嗔恨心呢就是轻轻毁、轻毁这个就是常不轻菩萨,那么这个原因呢,就是他们在二百个亿的这个劫当中啊,就经常呢就是没有遇到佛,不听、听不到这个佛法,还有呢,就是见不到这个僧众,就是三宝。你看三宝的话呢,我们这个最好是不要以那个轻毁啊,就是这个轻毁确实是呃,诽谤啊,就是这样的话,到底是谁菩萨,很难、很难的。
那么这个千劫,呃,在千劫在这个地、阿鼻地狱当中呢就是受这个大的这个苦啊。就是当时他们用什么,有些用石头打的、有些用棍棒打的、有些是……呃,就是当时好像看到一个比丘他们打的话呢就是很方便的,但是实际上呢,就是这也是是个很、很可怕的过过患呐就是。
所以我们就是应该,尤其是对一些菩萨啊,发菩提心的人,就像《入中论》和那个,什么啊,就《入行论》里面所讲的一样的,就是我们尽量地不要以恶口,或者是以嗔恨心来就是谩骂和这个轻毁别人的。呃“若以恶心语,毁什么呃诋毁于善人”就如果以恶心、恶心语言就是,然后我们就是谤毁,就是就诋毁就是一些比较好的人的话,“由此恶业缘,当堕于地狱。”就是呃就好像在那个《毗奈耶经》,《一切有部毗奈耶经》里面就是讲的。如果以这个因缘的话呢,就是我们会什么呢?就是在这个地狱当中就是受这个千百万劫的这种这个受苦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若以恶心语,谤毁于善人,由此恶业缘,当堕于地狱。)
就是呃就所以你看这个常不轻菩萨的话呢,就是当时他们也是轻毁他,就是当时他们也是对他就是不好的这个原因的话呢,就是后来都是在这个很多,呃到底是真的有、有这么亿、亿劫就不好说,凡是很长时间当中的话呢,他们没有遇到这个佛法僧三宝,而且呢就是在地狱里面受了这个大量的这个痛苦。
【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后来这个罪业呢就是减轻了以后的话呢,就是那么呃就是经常呢就是、就是呃不轻菩萨呃教化。那么就是,后、后来就是他们的罪业清净之后的话呢,因为这个可能前世的因缘吧就是,然后遇到了这个常不轻菩萨啊,就是然后呢就是教化他们就是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中这个发心。
【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
就是那么佛告诉这个得呃大势至菩萨,你是怎么想的?当时的这个四众弟子轻毁这个常、常不轻菩萨的这些人呢,你不要认为是其他的,今天我们的在座的人当中还是有的这些坏人。呃现在好像装着什么菩萨啊,就是阿罗汉呐,就是这样的。
就然后他就点了两个名,就是一个是叫做是跋陀、跋陀婆呃婆呃婆罗(跋陀婆罗),就是他叫“贤护”就是,这个藏文当中也是叫“让炯”,就是贤护是菩萨里面就是代表性的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后来是……但当时可能是打、打石头的话呢他是班长就是(众笑),然后他是比较厉害的就是(师笑)。呃然后那个,后来还有、还有一个,比丘尼啊,就是这个比丘叫做是什么那个师子月,就是师子月比丘尼等五百个比丘。然后还有那个思佛等就是五百个这个优婆塞啊,就是这这些女居士也比较厉害的就是。
优婆塞,优婆塞、优婆夷,好像男居士,但藏文当中说的是女居士,嗯但不知道,反正男居士女居士都可以吧。(师清嗓)这个他是,藏文当中好像说是女居士,嗯,(师念藏文)对,就是思佛,思佛是那个比丘尼呃不是,嗯女居士,嗯,好像是。到底是女的还是男的看思佛,思佛,嗯(师笑)。嗯?藏文里面说女居士,然后汉文里面说是男居士是吧?优婆塞、优婆夷。(师清嗓)嗯,那么都是那个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中不退转者。现在是就是你不要认为是现在这些都是不退转者,以前这些人很坏的就是。
【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大势至菩萨就是,知道这个《妙法莲华经》呢就是对众生就是意、意义非常大,就是饶益诸大、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以今天的话呢就是让这个大家也是在这个就是阿耨多罗藐三菩提当中发菩提心啊。所以说呢,呃就是菩萨摩诃萨呢就是在未来的这个佛灭度以后啊,就是这个如来灭度以后的话呢,也应该经常呢受持、读诵、解说,还有这个书写。
就是这个《法华会义》里面就是讲的五种行为啊,就是一个是受持,一个是读,就是一个是诵,还有解说,还有这个书写吧,就是这个是五种行为就是。我们受持呢,就经常就是这个受、受持这部、这部法吧,就是自己听传承也好,或者是自己经常这个呃,就持着这个法本;然后读的话呢就是,那么就是经常这个念诵;呃诵、诵的话呢背诵,就是就藏文里面说是精通就是,应该说是背诵的意思;然后解说,给别人解说啊;还有自己书写。就是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如果五个都有的话呢,五种行为都……如果没有的话,其中部分的也是很重要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那么下面呢就是,呃这个世尊呐,就是以这个重宣此义,就以偈颂的方式来。这个就比较简单,我就不多说吧,因为前面都都已经就是讲得比较就是就清呃,就清楚了。
【“过去有佛,号威音王,
神智无量,将导一切,
天人龙神,所共供养。】
那么过去有一个佛叫做威音王如来就是,他神通无量无边,他将引导就是很多众生包括就是天龙这个夜呃,天龙夜叉等所有的这些众生呐,就那么他们呢就是也会经常就是供养这个佛。
【是佛灭后,法欲尽时,
有一菩萨,名常不轻。
时诸四众,计著于法,
不轻菩萨,往到其所,
而语之言,我不轻汝,
汝等行道,皆当作佛。
诸人闻已,轻毁骂詈,
不轻菩萨,能忍受之。】
后来就是佛灭度之后就是他的法要即将灭的时候,有一个菩萨叫做常不轻菩萨,那么这个时候四众弟子的话呢就是著于这个法,就是他不好好闻思修行,著于一些法相。那么不清净(不轻)菩萨呢就是不管到哪里去的话呢就是他经常说是:“我不敢轻毁你们就是,你们是行菩萨道的就是,你们将来会作佛的。”
那么这些人听到之后呢就是经常谩骂啊,就毁、就经常呢就是轻毁他。那么常不轻菩萨呢就是一直是安忍,就安忍修得还是很、很好的,就石头打他的时候他从来都是不……不像我们一样就是,没有打的时候稍微碰一下就:嗯!(师笑,众笑)(师喝水)嗯,有些的话,路上那个他自己都是没有让路就是,然后路上就是那个司机就给他按个喇叭,他就很不高兴地、狠狠地瞪一眼。(师笑)其实他自己不会让路而已就是,就司机给他按喇叭是正常的,就是这样。
【其罪毕已,临命终时,
得闻此经,六根清净,
神通力故,增益寿命,
复为诸人,广说是经。】
然后就是这个呃,他安忍就是然后这个呃,罪、罪啊就是就呃,就经的什么什么“其罪毕已“,其罪毕已临到什么这个,常不轻菩萨的意思是吧?呃然后他要命终的时侯呢就是得到嗯,接近临终的时候得到这个这部《妙法莲华经》,最后六根清净了,他的这个神通力呢就是已经这个有三种神通力都已经有了。然后他的增长寿命了,最后呢就是他给别人呢就是讲这个,广说这部经典呐。
就其实我们这个什么叫做护法,什么叫做弘法的话呢?就是我们这里面就是你看前前后后都是一直讲广说这个经典。所以我们这次有了传承的话呢,我希望你们也是应该就是到时候谁有发愿的话呐就是也给我……原来也是你们都说过这个讲经,如果实在是找不到人的话呢,到山上去就是就向那个石头,就是给石头就讲,给草木这个呃,这个什么就是什么呃,植物就是讲也可以。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呢就是,呃就是什么就是一、呃嗯就嗯就找一些小狗啊、小鸟啊、鹦鹉啊就给它讲一遍、念一遍传承也可以。呃当然如果找到人的话以后还是要讲,好好地弘扬佛法。
好像那个《涅槃经》里面也讲了就是说是:护法者就是,是我们这个所有的护法者呢就是“具正见能广宣说大乘佛教”大乘经典就是,所谓的“护法”就是我们,嗯很多汉地的有些居士的话呢就经常在这里红色的字“护法”两个字,但是这个护法的话有些用棍棒来打别人,这不叫这个护法就是。真正的护法的话呢就是应该具有正见的人,然后呢就是宣说这个大乘佛法,就是这个叫护法就是。所以我们这里呢也、也已经讲了,就是这个常不轻菩萨的话后来呢就一直给别人就是讲那个。
【诸著法众,皆蒙菩萨,
教化成就,令住佛道。
不轻命终,值无数佛,
说是经故,得无量福,
渐具功德,疾成佛道。
彼时不轻,则我身是。】
那么,所有的这些著法的这些众生的话呢,都蒙着这个就是启蒙他的这个菩萨的这个教化啊,就是都成就了,最后呢令住这个佛道。那么不轻命终的时候呢就是值遇无数的佛就是,那么也是就是说这个经典的这个原因啊,就是他获得了无量无边的福德,渐渐地这些功德呢,就很快的时间当中获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那么这个时候的常不轻菩萨呢不要认为是别人就是,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应、应该是就是释迦牟尼佛说是我。
【时四部众,著法之者,
闻不轻言,汝当作佛,
以是因缘,值无数佛。】
那么当时的这个四众弟子呢就是都是著法的就是,如如果这个呃,闻了就是不轻的这个言的话呢,就是他当时这个呃不、什么当时听到了这个不轻呃什么常不轻菩萨的这个语言呐,就是当时给他说,给他们都说是:当,汝当作佛,就是你们作佛。以这个因缘呢,就是值遇无数的佛。
其实有时候我们给别人面前讲的是很简单的一个语言,啊就是“你将来作佛、将来作佛”,或者“嗡嘛尼巴美吽”,或者“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的,因为这个语言的话呢,就是当时、当时常不轻菩萨一边跑一边就是:“你们作佛,你们作佛。”结果他们的相续当中种下善根,后来呢他们这个也遇到了无数的这个佛就是。因缘很、很不可思议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这个认识这个因缘。(师清嗓)
【此会菩萨,五百之众,
并及四部,清信士女,
今于我前,听法者是。】
而且那个此会当中的这些菩萨啊五百众的,那么就是四、四众弟子的有些是这个男居士、有些是女居士啊,就是今天就是佛陀说是我面前听法的就这些的话呢,其实当时你们就是天天就是侮辱我的这,你们就好意思吗?今天我在面前……(师笑,众笑)
我当时这个呃我很远的地方跑,你们拿着这个棍棒来开始追我就是,你们现在好像规规矩矩地也在我面前听法,你们真是……(师笑,众笑)佛陀说是:今于我前,听法者是(师笑)。
【我于前世,劝是诸人,
听受斯经,第一之法,
开示教人,令住涅槃,
世世受持,如是经典。】
我于前世呢就是,当时佛陀说是:我以前也是是劝别人呐,就是听这个《妙法莲华经》,就是第一部法啊就是也是是世界第一法的这个吧。那么开示教人呢就是,让他们就是逐渐逐渐令入涅槃。那么世世呃、生生世世的话呢受持这个《法华经》就是。佛陀是生生世世当中一直、一直这个弘扬,我们也应该发愿就是从今生开始的话呢,就乃至生生世世我们也这个发愿就是弘扬这部法。
【亿亿万劫,至不可议,
时乃得闻,是法华经。
亿亿万劫,至不可议,
诸佛世尊,时说是经。】
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了就所以,就现在也是能闻到了这个《妙法莲华经》的。那么就是呃,呃就是这个多、多少这个万劫啊,就一亿万劫当中就是至不可思议的这个佛陀世尊呐,就是时说法呃这部经就是。也可以说是千万的这个劫当中就不可思议的这些佛的话呢就是,其实这个并不是经常说的就是,那么过了这个千万,多少多少劫、劫不可思议的劫以后的话,才能有这个佛呢就是说《妙法莲华经》的,我们遇到这个呢就是也是非常非常的荣幸,就是应该可以说。
是故这个行者啊,就是呃,嗯刚才前面……对,呃他这里有两个啊,就是呃亿亿万劫至不可思议时代呃闻法,就意思是呃,这个多、多少这个呃,就是非常多的这个万劫当中就是不可思议的时、时代当中的话才能听到这个《妙法莲华经》。藏文当中这个偈颂很好背就是,很好的就是它有两、两句就是。一个是就是呃,千百万劫当中呢就是才能这个听到这个《妙法莲华经》,意思是这样的,然后千百万劫当中呢就是有不可思议的佛当中呃,就出世的话呢就是才能就遇到,就有些佛呢就给你这个宣说这个《法华经》。所以这个机会非常难得的意思。
【是故行者,于佛灭后,
闻如是经,勿生疑惑。
应当一心,广说此经,
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所以呢就是行者啊,就是我灭度以后的话呢就闻到了这个《妙法莲花经》的时候不要这个产生怀疑就是。我们有些分别念就是,就该、该这个产生信心的时候不生信心就是。然后不该产生怀疑的时候,这里产生怀疑。所以怀疑是我们所、修行人来讲是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不要这个产生怀疑。
应当呢就是一心就是广说这个此经,那么就是生生世世呢就是遇到佛陀,很快的时间当中呢也会就是成就佛道就是。所以呢我们还是这个很有呃,很有这个意义的啊。
就那么,今天可能讲的内容稍微多一点,但是这品全部讲完的话呢,也是很好的。一节课作一品呐,也是嗯很好的吧。
好,就今天就是讲到这里。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