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备忘录8课3暇满难得
《前行备忘录》【第八课/第三节】
本日讲法要点
2)暇满难得引导(接前课节)
【在暇满难得等引导中,有实修引导和信解引导,如今除了信解引导以外再没有了。】
在暇满难得等引导中,有实修引导和信解引导。实修引导是按照次第方式而传讲的一个完整法义;信解引导是针对当时的信心,来树立短暂性的修法,比如七天、一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就叫信解引导。如今除了信解引导以外再没有了。指的是什么呢?末法时代就是这样,像往昔时已经形成了信解引导,那现前更不用谈了。当今在汉地乃至高原地方,很多导师在传讲佛法的时候主要是以信解引导,在短短的几天、几个月时间当中把成熟口诀法都传授给你。前一段时间,有些好心的居士给我说:“上师,往昔我们地方有很多居士也求过成熟口诀法,但前两天都在说他不知道该怎么修持,因此抛弃成熟口诀法而念阿弥陀佛的也很多。”一听到这些,我就觉得非常非常惭愧,一方面可能是来源于我,另一方面可能也来源于其他的导师。但要记住的是,成熟口诀法当中已经含摄了从因地成办果位的整个过程,难道求完这个法还不知道该怎么去修学,那求成熟口诀法意味着什么呢?他既不能当实用吃的,也不能当实用穿,不能调顺烦恼,不能行持最殊胜的法义,那太糟糕了。因此,以后我们在行持一切善法当中,时时都要观待自己的内心。信解引导法对次第修学的弟子来说,可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也不能说没有意义,因为无垢光尊者说过:“闻思所知功德虽知无量”,那即便有无量之功德,在信解引导当中,短短的时间内得到一两次乃至很多法义,功德可能具有的吧!但要今生迅速成办解脱,光凭信解引导是不够的,必须要实修引导。所以我们在口诀法前面加了成熟两个字,称为成熟口诀法。口诀法前面需要成熟,成熟谁呢?不是成熟文字,也不是成熟观照,而是成熟心相续,证悟实相功德。
【然而自大持明无畏洲以来还保留着可以代替实修引导的修法。】
然而自从大持明无畏洲晋美林巴以来,还保留着可以代替实修引导的修法。当然,历代传承祖师主要行持的都是实修引导,他并不是短暂性的。前两天不是已经说过吗?像莲花生大师,依止他的上师西日桑哈二十五年;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依止他的根本上师四十四年等等,历代传承祖师没有一个是以信解引导法,在短短的时间当中就离开导师而不需要求学的弟子。所以无垢光尊者曰:“依止本传承之后代弟子请谛听,此传承之宗旨是依止导师时间越长越好,听闻妙法越多越妙。”这是一个圆满弟子的标准。
【暇满难得的引导是关于自己身体的引导。在这个暇满人身上面只有两条去路,“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如果利用这个身体行持真实的正法,那就是幸福快乐的起点,终将获得解脱和遍知的果位。】
暇满难得的引导是关于自己身体的一种引导。在这个暇满人身上面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善,一个是恶。上面已经说过,现前我们正在上、下、左、右三岔口当中,在这个关键之上,一不注意可能会掉下去。若要是行持善法,西方极乐世界即在眼前。所以,只有两条路,“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若要是行持善法的话,这个身体就是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方便,利用这个身体行持真实的正法,那就是幸福快乐的起点,终将获得解脱和遍知的果位。我们现前不是把身体已经趋向于善法当中了吗?从身要七支坐法乃至身体所从事的一切善法,都是以身为主而成办解脱。
简述即生成就
【特别是,如果修行光明大圆满,那么即生或中阴或后世就会解脱。】
特别是,如果修持光明大圆满,那么即生或中阴或后世就会解脱,尤其若要是行持捷径之道光明大圆满。要记住,可能有些对即生的认识是:像莲花生大师一般,外隐没次第没有呈现之前,就是完全没有一个死亡预兆之前,已经成办解脱就叫即生。当然这也叫做即生,但是按照宁提派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的教授而论,所谓的即生,指从第二本净解脱以上都称之为即生解脱。那什么叫做第二本净解脱呢?首先,人要死的时候是外隐没次第——四大分解,五根断绝。在科学的这个立场上说,这个人已经死了,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停了,叫外隐没次第。内隐没次第,作为佛教徒来说这个人还没有完全死亡,因为明增得三光还没有呈现。在没有呈现明增得三光之前,称之为第一本净解脱,也是即生解脱的范畴之内。要记住啊,外隐没次第,这个人已经呈现死亡,用我们的眼光来来看,他已经死了,但是还没有呈现明增得三光之前,称之为第一本净解脱。也在即生解脱的范畴之中。紧接着是内隐没次第,明增得三光呈现,要消尽贪嗔痴八十法,这个中间没有解脱之处。直到明增得三光出现,后面发生闷绝,闷绝时间的长短不一定,总括来说是三天时间。所以,平常藏区乃至一些懂佛法的地方,就在家里放三天的时间,原因就在此上。但这也不定,可能会有一刹那、一天、两天乃至更长的时间也有可能性。当亡者从闷绝一醒来的时候,就叫做意识融入虚空,此时为第二本净。他现前还不在法性中阴的范畴之中,也称之为即生解脱。要知道一些,尤其是修学密宗的弟子,不要光知道即生可能就是指完全没有死亡预兆之前,其外的一切都可能是中阴以后的事情吧。不能这么树立,第二本净解脱以上,都称之为即生解脱的范畴,用我们的时间来说,最多看到的就是他死亡三天之内成办解脱,就成佛了,这就叫做即生。中阴是以下所显现的有法性中阴和有生中阴,都树立在这个中阴界当中。后世投生在什么道当中的这个预兆,这个力量为后世,在这后就会解脱。就是说,若要是身行于善法当中,就具备有如是般之功德。
【“此身作恶便是轮回锚”,如果利用这个身体牟取今生世间利益,那就是一切恐怖和痛苦的序幕。】
若身作恶的话便是轮回锚,如果利用这个身体谋取今生世间利益,那就是一切恐怖和痛苦的序幕。若要是把这个身体趋向于造恶业之上,乃至谋取世间的一切利益,即便身口上做一些佛法的行为,但是心里还是谋求世间的利益,那就形成一种恐怖。因为佛教的宗旨,不是在外表当中行持一种善法,而是调伏自己的内心。当我们的内心,已经改变为恶业的时候,那即便所行持的是善法,远道、近道和捷径之道都没有丝毫之利益,因此时时要反观自己的内心为妙。
【从自身角度来说,修行正法没有违缘,有机会修行,由此称为“闲暇”。】
从自身角度来说,修行正法没有什么违缘、有机会修行,这个就称之为闲暇。暇满难得当中的八闲暇,下面会讲得非常细致。首先,我们从什么叫闲暇乃至前面的一些修行方便开始学起,后面对暇满难得方面讲得很殊胜。
【有空闲修法是来源于自己的这个身体,它的反面有八种无暇,这八种叫自相续所依的八无暇,它包括非人的四种无暇和人的四种无暇。其中非人的无暇,从观修地狱开始,要反反复复思维他们有没有修行正法的机会。】
有空闲修法是来源于自己的这个身体,它的反面有八种无暇,这八种叫自相续所依的八无暇。下面我们在讲到八无暇的时候,到时再一一印证吧,要不下面的文字太多了。它包括非人的四种无暇和人的四种无暇。这个往昔我们在学习《初学悦耳宝藏库》时,也讲过一遍;要不平常看过《普贤上师言教》乃至《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弟子也知道这些;往昔法王如意宝传讲的《直指心性》当中,也有一部分共同前行,曾经在五明佛学院的弟子也已经听过。其中非人的无暇,从观修地狱开始,要反反复复地思维他们有没有修行正法的机会。我们为什么需要观八无暇呢?原因是,虽然我们现前没有投生到地狱、饿鬼道、旁生道和长寿天等,但是若要是不行持善法,终究会堕落到这样一个地方,这是很正常的。那么,现前我们就把自己观想成三恶趣的众生,自己要是投生到这样的地方,那有没有空闲的时候?是没有时间的。应该要反反复复思维:他们有没有修行正法的时机;现前我没有投生到这个地方,应该要生起喜悦心,并且更加要行持善法,从此再不会堕入到这样的境界当中;还要为现前正在遭受这样痛苦的众生起慈悲心,愿这些受痛苦的众生均能迅速获得佛的果位而发心。
了知暇满难得,故当精时修法
【修行时分为入座和座间,】
修行的时候分为入座与座间,这个与我们平常所修的成熟口诀法乃至上师瑜伽前行部分完全相似,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上面细致观待一些。
【入座也有两座、三座、四座、六座等许多层次。这里就白天两座、晚上两座而言,为了便于初学者采用,早晨黎明头遍鸡叫开始入座,】
修行的时候分为入座与座间两种,就是座上与座下。入座也有两座、三座、四座、六座等许多层次。这里就以白天两座、晚上两座而言,是按照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的传统修法,一天四座,称之为瑜伽四座。为了便于初学者采用,早晨黎明头遍鸡叫开始入座。我们常在高原地方居住的弟子,平常没有什么世间事情可办,所以晚上该睡觉的时候睡觉,早上该早起时,早一点起来。像有些在家的居士,往昔可能把很多时间都白白浪费掉,比如说晚上本来可以早点睡觉,但是为了看电视等寻找一些游乐,所以睡觉很迟,早上也就不能早起。但现前作为一个修行者,我们必须要打破原来的这种规律,而建立一种新的习惯,什么时候该修行,什么时候该起床。不能像往昔一般,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想什么时候起来就什么时候起来,那我们的修法永远不会有成功的那一时刻。历代传承祖师为什么抛弃世间一切,而进入幽静山林精进修学佛法呢?就是为了寻找这么一个时机。但现前在家的居士,由于多方面条件不成熟的缘故,但也绝不能想:因为自己是在家的居士,很多方面不能和出家人对比,所以有些修不了。当然,有些方面也是在所难免。但要记住,在面对阎王爷这一时刻,阎王爷绝不会说:你是在家的弟子太可怜了,你还要照顾身边的那么多人,所以在我这边给你开个绿灯。绝不可能的!因此,还是自己要可怜可怜自己。当今我们不具备这样的缘起,只能说明是我们习气烦恼沉重的表现,这时候应该更加精进,绝不能成为一种借口。要是成为借口,那可就没有什么意义啊!现前可以找一份借口,但是面对阎王爷乃至未来的时候,那所谓的借口就是遭受痛苦之因哪!绝不能这样。所以要早点起来。
【一直到天没亮之前,是黎明座。】
早上直到天没亮之前,是黎明座。现前我们在座的出家弟子,早上是几点钟起来的?很多人都说,自己在修顿超的时候,呈现的境界还是与往昔没有多大的区别,乃至平常直断也就是那么一回事。那请问你在不修学顿超的时候,平常是几点钟起来?是否太阳出来的时候,还在打呼噜?若是这样的话,时间是一天一天在走,即便等到今年修顿超的时候,我想你的见解仍旧不会比往昔有丝毫之进展,就是由于没有修行的缘故。不做修行,见解会增上吗?用禅宗的话来说,即便你当时说,了悟的是文字般若,但不做实修的话,文字般若转变成观照和实相,那么容易的吗?不可能的。除非你是上等根机。但从多方面观待我们自己的内心,说自己是上等根机是不切实际的。若不是上等根机,要转变成自己的境界为观照和实相,那必须要精进修法,必须要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而行持。
去年我所写的《普遍胜利》当中,里面的故事没有一点虚假。因为当时在修行之上具备这一份精进,所以现前能给你们传讲一些相似的感受,可能就来自于那时候的一些经验。因为不做精进修法,经验是永远不会呈现的,光凭我们平常一天只修两个小时。天哪!前两天我在北京遇到过一位居士,他说一天可以修八个小时,在这样繁华的城市当中,他可以修学那么长的时间。我们现前在幽静山林专程修学佛法的人,每天只修两个小时,这种行为是否有点可耻啊?所以应该要精进一些。
是的,在行持善法的过程当中,他是一门苦行,不能让我们像平常一样想什么就做什么。想睡觉时就不能让他睡觉,想吃饭时不能让他吃饭,想懈怠时不能让他懈怠,他是一门苦行。在《普遍胜利》当中,也给大家讲到:往昔在禅院之中,我把耳朵冻得已经不像个耳朵,但就是为了修法,当时昏沉实在太重,没办法。当然那时候条件不如现在,但是找一个帽子乃至把衣服往头上拉上去,这个我会做,但就是为了怕昏沉,因为要是这样昏沉,早上一座又这样过去了,那何时是一个头呢?为了消除这种现象,所以不得不遭受这样一些痛苦,没办法。与历代传承祖师的行为对比的话,我这个连个大海当中的一滴水都不如,细细想想历代高僧大德的行持,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华智仁波切,乃至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在初次面对修法的过程当中,乃至遇到世间的一些变化是怎么处理的,当时在那样的环境之上是怎么精进修法的,乃至汉传佛教历代高僧大德。所以比到这些的话,那我一点都算不上什么精进。但是有时候你们在与我往昔成办过的这些精进相比,那你们现前一点精进都算不上,所以应该精进一些,要不见解决定不会增上。
我这两天也在给你们说,幸亏我当时在禅院,乃至在禅院之前几年精进修法的缘故,若当时也像现在一样这么懈怠的话,因为现前很多人都说:“活佛既给藏族人讲法又给汉族人讲法,平常讲法的时候,藏族人也听得懂导师所说的,汉族人也觉得在沟通上面虽然不算是很好,但总的来说也听得懂一些。”但是光凭这一点,虽然我口中说这都是利益众生,但是对我本身的见解来说,光凭这一点,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好还是坏。但我想,还是来源于当时我在禅院,乃至那几年精进修法的一些功劳吧,所以当前我们在行持善法过程当中,也得精进一些,绝不能顺着自己的习气而漂泊。若要是顺着自己的习气漂泊,尤其是这两天天气对高原地方来说,应该算是最舒服的季节,这时候昏沉决定会多的,由于天气太热的原因。对汉地来说不算什么热,但相对高原地方来说现前是最热的季节,所以这时候有昏沉乃至想到外面去看的一些风景。有时候有些弟子说:想到哪个地方去灌个顶、哪个地方去求法。好,当然好,但是我想你是不是又想去旅游。有时候在高原地方待的时间太长,很多人都想到外面去散散心。若要是仅仅为了这个,我想明年你在修顿超的时候,可能和去年没多大的区别,还是那么一个境界。所以应该要记住刚刚所说的,现前即便没在修顿超,但是自己必须要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应该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早点起床。
瑜伽四座
这里头所传讲的是,像早上天亮之前大概修两个小时,比如六点钟天亮,那四五点钟起来。但我想有时候我们作为凡夫,虽然讲记里面讲的是这样,可能做不到这么多。现前上师是七点钟左右开始讲法,六点半左右就得去听课。所以平常我们早上五点钟开始起床,七点钟左右开始下座,那也有两个小时,即便四点钟起不来的话。所以,这一座称之为黎明座。
【天亮时起座,一直到太阳升起,进行座间事宜,例如作水施、烧素熏烟、诵日常功课。】
天亮的时候起座,一直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进行座间事宜,就做一些善法,比如说做一些水施、烧一些素的烟供、诵一些日常的功课,在早上天亮直到太阳升起以前。以前我们修顿超的时候,不就是这么修吗?
【随后再入座,一直到中午之前,是上午座。起座之后用午餐、顶礼、看书……一直到下午太阳出现大阴影(藏地一般是五点钟左右)之前,始终处在悠然的状态中。然后再入座,一直到太阳没有落山之前,这是下午座。】
随后再入座,一直到中午之前,是上午座,这是第二座。起座之后用午餐、顶礼、看书……一直到下午太阳出现大阴影之前,藏地说的是五点钟左右,我们平常行持的时间大概是两点半乃至两点钟开始。因为五点钟开始再打坐,最后太阳落山的时候,尤其是冬天很快,六七点钟就开始要落山了,所以这个根据当时的地处来定夺。中午吃了饭以后,直到两点半乃至三点钟开始入座也可以。始终处在悠然的状态之中,然后再入座。这个悠然的状态之中,也不是说完全什么都不办,此时若有什么功课乃至看看书、打打坐、修修直断等都可以。然后再入座,一直到太阳没有落山之前,这就是下午座。
【起座后供护法,念诵自己会念的回向文、发愿文和荤烟仪轨。到了看见一个人只知道是人却认不清是谁的黄昏时候入座,这是傍晚座,一直到晚睡时才起座。】
起座之后供护法,念诵自己会念的回向文、发愿文和荤烟供仪轨。到了晚上,在能看见是是一个人,却认不清是谁的黄昏时候入座,这个称之为傍晚座。到晚上睡觉之前为一座,一直到晚上睡时才起座。
【如果在以上这四座的时间里修行,那么心就会调柔。】
如果在以上这四座时间里修行,那么心就会调柔。前两天,喇嘛仁波切在讲解《如意宝藏论》之前告诫弟子们:“对于听不懂这个教言者,像有些老年人甚至小孩子,像这样的一些理论可能无法铭记于心中,那么你们就修你们自己的法。”所以现前我们也有一批弟子,在行持上师的教言而在打坐。若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早上黎明座和上午座两座可以坐,下午座就来听课,这个听课当作是第三座,回到家以后吃完晚饭再开始坐一座,称之为傍晚座。我们每天也不能间断三座。现前正在学习成熟口诀法的一些新弟子,问你平常一天能坐多少个小时,可能三四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一座至少为两个小时,那四座八个小时不算很长吧?很多时候都是以十个小时为标准的,所以我们现前初次开始行持善法当中,至少六七个小时是绝不能间断的,要不你的见解绝不会增长。时间虽然在走,我们的见解不一定在增上,要是增上的话,在座的老年人见解会更高,但不能以这个时间来衡量。上师说让我三天过来,我就懈怠三天过去,即便这样你把成熟口诀法求完,最终还会像有些居士所言般,修完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可就没有什么意义。你在高原地方,没有得到什么切实之利益,这就没有说的。
【作为初学者,即使在所有座间观修,也不会修成,特别容易出现昏沉、掉举的弊病,因此在座间时要精进念经、勤奋行善悠悠而修。】
作为初学者,即使在所有座间观修,也不会修成,特别容易出现昏沉、掉举这样一些障碍。现前不是很多人都在说吗?他平常在行持禅定的时候,有时候昏沉,有时候又散乱,所以昏沉和散乱时时束缚自己的身心,怎么也不能从这个范畴之中超越。但这就充分地说明了,一方面可能是我们前面所修学的很多前行之要点,并没有如是照行。这两天说过,修学前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形成正行之法器。以前有很多居士也问过我说:“上师,像有些弟子你为什么不让他们修加行,可以讲解正行,像上师瑜伽导修等。难道这些不需要吗?”我的回答是:“按照藏传佛教传统修法,五加行是绝不能间断的,所以在我们这边修学这个法的时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必须要修学加行。但有时候在针对一些弟子,前面不管他行持的法是显宗还是禅宗,但是在不短的时间当中已经行持过善法,以上这些行持善法,都为了遣除粗大之烦恼而形成修正行之法器,那么前面所成办的一切,不是说代替什么,他本来就断绝了这种粗大之烦恼而形成修正行之法器。前两天我在汉地的时候,网上有些说放生能不能代替加行,这还用得着说代替吗?那请问禅宗在明心见性之前,是以什么代替修加行的呢?在没有接触藏传佛教之前,以前汉传佛教的信众都没有听说过什么是加行,虽然在民国期间黄教的一些导师也去过汉地,甚至在汉地有些地方也有黄教的寺院,所以有些人可能也知道一些四加行,但是至于五加行,只是在这几年与藏传佛教接触之后才知道。那么,难道以上禅宗的导师并没有成就吗?因为前面没有加行啊!这些道理得搞清楚,要不我们以后完全就形成了汉地民间传统般的信仰——在清明节的时候要在墓地放一些吃的、烧一些纸等。为什么要这么做?却不知道理由,只是延续前人的一种传统做法而己。
据说以前多洛活佛到桑耶的时候,在一个小庙当中,当修到一定的时候全都静下来开始打坐。这时候多洛活佛装作不懂的样子,就问一个小和尚:“刚刚你们正念叨着,又坐下来,这是什么意思?”他说:“这就是一种规矩,我们平常到了这个时候都要这么坐一下,形成一种规矩了。”完全不懂他的意义,我们可不能这样。天天都在讲解依教奉行,与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不符合的一切行为,都称之叫封建迷信。不管我们所行持的善法有多么客观,但对你个人来说就是封建和迷信,没说的。佛教本身并不是封建和迷信,他非常客观,我们越来越深入佛法的时候,里面所传讲的一句一词都非常客观。现前世上很有名气的一些科学家,像爱因斯坦等,对佛法为什么这么敬佩,原因可能就在此上,因为由于佛教太客观的原因。即便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佛教也是一门很伟大的哲学。当然在不知者面前,永远就是一种迷信和封建,因为他就像我们平常民间传统信仰一般,到清明节的时候就要对亡人祭奠,不然过世的人可能不会放过你。像很多很多民间传统信仰,都没有什么可根据,我们可不能形成这种传统做法,说以前是这样做的,我们现前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现前这个时代众生烦恼越来越沉重,但相对来说也越来越聪明。因为现前很多人在面对信仰的时候,有智慧者他决定会问几个问题,“为什么你所说的这个是这样呢?”以前我在汉地的时候也并不是没有遇到过,到汉地看病期间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平常我觉得很有趣的一些事,我就带回来给你们讲解,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们在行持善法的过程当中,避免这方面的一些过失。以前有些人也问过:“你们讲解行持善法的人必须先要信任因果,我又没有死过,那怎么知道死后有没有一个我呢?我现前又不能回忆自己的前世,那怎么知道前世有没有我呢?”那你怎么解释,你也不能顺着他说:“是啊!我也不知道我前世是谁,我也没有死过,所以我也在糊涂当中。”现在的人烦恼虽然越来越沉重,但是疑问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绝不能顺到这样。历代传承祖师到了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抬一下,为什么呢?以前都这么抬,不管你的,你就这么抬吧。可能第一次他觉得这个法有吸引力、有新鲜感的时候,他可能会跟着你抬的,等两天觉得他很忙的时候,你就叫他抬、甚至强迫让他抬,他也不会给你抬的。所以,不要把修法形成一种过程和一种传说啊!
①前行
【每一入座,也都包括前行、正行和后行三部分。前行也分为前行的前行和真正的前行两个阶段。】
每一入座,都包括前行、正行和后行三部分。前行也分为前行之前行和真正的前行两个阶段。我们这两天在讲解成熟口诀法乃至上师瑜伽导修的时候,也是这么传讲的。
前行之前行
【其中前行的前行阶段,要擤好鼻涕,洗好脸,里里外外一切要办的事务必完成,总之要保证在入座期间不需要中断打坐而往外跑。随后,坐在床上身心放松,稍加休息,】
其中前行之前行的阶段,要擤好鼻涕、洗好脸,里里外外一切要办的事情都务必完成。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断除在打坐期间又想到自己该做这件事情,又起来。因为前面修到快要进入到一种自己感觉很不错的境界当中,突然口太渴了,喝点水,喝完水再一打坐,天哪!又找不到这个境界了。要不打着打着,门没关,又起来去关门,回来又要从零开始修。所以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过失,起先在一座之前,不管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这一段时间该做的一切事情提前都把它做好。像很臭美的人,想要洗脸就洗,打坐的时候洗不洗脸谁也不会看你的,但你想洗脸也可以。总之一切都办好,要保证在入座期间不需要中断打座而往外跑。我们在讲成熟口诀法乃至上师瑜伽导修之前,也不是这么传讲的吗?该做的事务都要办好,即便是喝一口水。要记住平常打坐期间前面放一杯水,像我讲法这样一边喝着水,我这两天说话太多的缘故,喉咙很干。像你平常打坐的时候,可不能像这样找个借口说:“你讲法的时候口干,我打坐的时候不是你天天让我张着口,我也口干,所以我还得喝水。”那时候不要找什么借口,因为当我们入定到一定的时候,又开始起心动念,第二次入定的时候就又要从零开始入手,因此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现象,所以中间的这种情况少发生为妙。这是刚刚所说的,把这些事情做完以后,坐在座垫之上身心放松,稍许休息,但前面也没有做那么多事情,稍许休息即可。
【接着立下誓言:我这一座期间,纵然是大恩大德的父亲来到,我也绝不中断入座而随着迷乱所转。指甲掐着肉[1]发下坚定誓言:“宁死也不舍弃此誓愿!”】
接着立下誓言:我在这一座期间,不管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纵然是大恩大德的父亲来到,我也绝不中断入座而随着迷乱所转。即便就是亲生父母,乃至最要好的金刚道友来求见自己,也不和他们交往。我们是这样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目的是为了遣除人与非人的一切违缘,下面会具体讲解。这是第一个誓。还要掐着自己的肉发下坚定誓言:“宁死也不舍弃此誓愿!”就是发两个誓,前面的是:即便和我最好的朋友来求见我,我也不和他们交往;后面是:今天遇到命难,我也不犯第一条誓。要发两个很坚固的誓言,目的是为了遣除人与非人的一切违缘。比如当今很多修行者说:他平常打坐的时候,有时候烦恼太重、有时候身体也不好等等,这些都是非人的一些违缘。那么我们在从事这种善法之前,必须要先立两个誓言。第二、是人的违缘。当我们离开自己的这个座而与他人交往时,凡是世间的人,不掺杂贪嗔痴烦恼的言语是不具有的,因此当我们把这件事情办完,回到自己的座垫之上再开始入手的时候,若要是这件事情令你产生烦恼,你可能一直都会想着这件事情,为什么刚才他会对我说这样的话呢?好像刚才走的时候还用眼睛盯了一下我,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我刚才不给他一拳呢?所以胡思乱想没完没了,就在那边思维着这些无聊的事情,很容易这样,但这些都很正常。我在传讲这些道理的时候,你们觉得非常可笑,这就说明你们平常可能就是这样。有些话不需要亲自问你,在你一举一动的时候,就表现出你有没有这方面的一些过错。所以我们平常在行持这些善法的时候,都要铭记心中。
还有一点,像藏族人在一位汉族弟子打坐期间,强行跑到里面而跟他说话的人可能很少。但是汉族弟子与汉族弟子之间,像有些很爱打坐,有些自己不爱打坐就跑到他那边去说话,有些为了顾全他的面子不说不行。要记住,从今天开始,因为现前我怎么说也已经形成你们的导师,可以算是导师的一种教诫吧。从今天开始,即便有这样的人,你就不要去理他,若要是生气,你就说这是导师让这么做的,你可以责任完全推到我的身上。因为我们不得不这样,绝不能再顾着他人的面。前一段时间,我也听说有些弟子自己不想打坐,还要找一个伴跟他一起说话,这个人不说又不行,说了又心里很烦恼。所以很多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坐在这边多没意思。所以很多人说,他本来想这边是幽静山林,可以好好打坐,但是亚青寺打不了坐。为什么呢?就是由于这些弟子天天跑到你身边找话说,不说不又行,那哪有什么闭关的时间呢?我们以后不能这样。即便你真有什么可说的话,那就等他出定以后再跟他说,何必跑到他在打坐的时候去跟他聊天?但还有一点,你到这边也不是来聊天的,你是来修法的,所以以后这方面还是要多管一下自己。这方面要学学,我想还是非常好的。你们平常也知道,只要不去上师身边做事或者听课,二十四个小时我都会在这个小屋子里,就是不在上师身边听课之外的一切时间,自己一直都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头,这么待着那是最好的。所以,你们就学学这个。上面称之为前行之前行,要记住,初次开始打坐的时候就要这么打坐。
正式前行
第二,是真正的前行,也就是正式前行。正式前行分为——身要七支坐法,语要排除九节佛风,意要发菩提心三种。也称之为入座前行。
第一、身要——七支坐法
【真正的前行:1、身的要点,作毗卢七法,也就是双足金刚跏趺,双手结定印,脊背好像铜钱般挺直,臂膀放松舒展,颈部稍稍向前屈,舌抵上颚,眼睛垂视鼻尖。】
真正的前行,身的要点是作毗卢七支坐法,也就是双足金刚跏趺坐。跏趺坐有双盘单盘和散盘,这个根据个人的身体软硬度来树立。若要是非常硬的话,散盘也可以。若有些散盘时前面的膝盖还不能着地翘着的话,时间可能长不了,这时候可把后面的垫子垫高一点,前面的膝盖就会靠在地上,坐的时间会更长一些。这些都是针于身体太坚硬的人,要是能着地的话,下面不垫太高也可以,平地上面就可以打坐。若能单盘或双盘的话,当然最好是双盘,因为一旦双盘的时候,你的身体自然就会直起来。就不需要再刻意挺直身体。双盘的时候身体还躬着,不会这样的,身体会自然直起来。总之两足金刚跏趺坐,双手结定印,右手放在左手之上,大拇指对在一起。我们在上师瑜伽导修之中也讲得很细致,脊梁好像铜钱般挺直,要直一点。但是这个直法有两种,一个是强行,一个是自然一点。但自然并不代表太松,自然是说不要太强直,要是太强直的话,时间不长,腰就会痛,胸口也会闷。因此打完一座,第二次开始打坐的时候,就有一种恐惧感,因为我又要开始打坐了,由于太强制的原因,但是这个也难免。初次开始修法期间,身心都会稍许偏重到紧张的状态之中,我们初次时会有这么一种心思,怕会产生昏沉、掉举。那怎么办呢?所以,身体自然会趋向于一种紧张状态。内心想着自然一些,还是会趋向于一种紧张状态,这都很正常。因为怕自己会进入昏沉和掉举之中,但是这是初行者的一种顾虑。逐渐经过长时间修法,要学会越来越自然。什么叫自然?既不紧张、又不太松缓,非常中等的状态当中就叫自然。从外散和内收来说,既不外散又不内收,中间状态就叫自然。这个需要长时间去训练。先可能偏向于一种紧张状态,逐渐开始越自然、越自然、越自然。但要记住,松缓和自然是两个概念,松缓是一种进入昏沉前的预兆,自然是既没有昏沉、又没有掉举、调伏一切烦恼的种方便,完全是两种境界。臂和膀要放松舒展,不要太紧张,不然的话手会麻;颈部稍稍向前屈,往下一点,自然做的时候就会这样;舌抵上腭;眼睛垂视鼻尖,这就是身要七支坐法。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们前两天也说过,分为方便七支坐法与解脱七支坐法两种。方便与解脱的区别,就在于强制与自然之中。要是过分强制,则称之为下乘派的修法。现前很多修行者,平常打坐的时候过于强制,这说明往昔你在修的过程当中,要不修的是外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要不是内三部当中的生圆次第,或者是因法相乘的修法,而导致成现前这样一种惯性。但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时时都是在自然的状态当中成办解脱,所以即便是身要七支坐法,也要学会一种自然。但自然并不是一天的时间就能改变过来,它需要一定的过程慢慢来调伏,不是说我今天调伏过来明天就自然了,不能这样。这以上叫身要七支坐法。
第二、语要——排九节风
【2、语的要点:排除垢气,左右鼻孔轮番排三次,同时排三次,共排九次;或者,右鼻孔排一次,左鼻孔排一次,同时排一次,共三次;或者,左右鼻孔同时排三次。以上三种除垢气法,做任何一种都可以。】
第二、语的要点,叫排除九节佛风,排除垢气。左右鼻孔轮番排三次,同时排三次,共排九次,称为排除九节佛风;或者右鼻孔排一次,左鼻孔排一次,同时排一次为排除三节佛风;或者左右鼻孔同时排三次。以上三种除垢气法,做任何一种都可以。但是按照我们本传承的传统修法,是以排除九节佛风为主要。
【具体做法:左手握金刚拳,压在大腿根儿上(即腹股沟的位置),右手以三股金刚印按住右鼻孔,】
具体做法:左手握金刚拳(金刚拳我们在讲上师瑜伽导修的时候也讲过,大拇指对到无名指根形成金刚拳),压在大腿根儿上(就是腹股沟的位置),压着左大腿动脉之上。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因为按照生圆次第气脉明点传讲,无名指根乃至大腿动脉是漂泊业气的脉,所以依靠压制这两种脉能断绝业气而呈现智慧,起到切实之作用。生圆次第就是靠这种缘起来成办智慧。右手指以三股金刚印按住右鼻孔,金刚印是指:中指直立,将大拇指、食指和无名指三指置于中指中围形成三股金刚杵。我们在讲上师瑜伽导修的时候就是这么传讲的,要记住这叫宁提派,龙萨派的姿势不一定是这样。今天我们所传讲的,不管是上师瑜伽导修的实修,乃至今天所传讲的这个都称之为宁提派。
【从左鼻孔缓缓向内吸气,囤积在脐下,观想自己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积累的业、烦恼、罪障、破誓言、修行中出现昏愦、沉陷、迷茫错误这一切都变成黑气,向外排散,呼气时就像青稞粒一样,从小扩大,末了一下全然排出,这与洗涤器皿相仿。】
按住右鼻孔,从左鼻孔缓缓向内吸气,囤积在脐下。吸气囤积在脐下,再观想那么多是受不了的,因此你先把它排出去以后再作观想也可以。要不你把它囤积在脐下,再观想无始以来……这么的,受不了的。观想自己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积累的业、烦恼、罪障、破誓言、修行中出现的昏愦、沉陷、迷茫错误,这一切都变成黑气向外排散。但这里头讲得非常粗糙,按照次第的方式:像嗔恨心观想成白色;贪心是红色;痴心是黑色,观想出各自的颜色出来。呼气的时侯就像青稞粒一样,两边细中间粗,从小扩大,末了一下全然排出。后面的时候,使劲把它排出,后面就越来越细了。这与洗涤器皿相仿,就像我们平常洗碗等。在上师瑜伽导修之中,排除九节佛风的要点上面也讲得很细致,可以阅读一下这些书,也能知道一些。
第三、心要——发菩提心
【3、心的要点:调整发心,观察现在我修的这一座,是希求消除今生疾病等的救畏发心,还是牟取利养赞叹的善愿发心。假设是这两种发心,那就要像毒物一般予以抛弃。倘若是无记的发心,就要调整过来。小士道的发心是世间俗人的观念,并不是入道者我所观修的法,中士道的发心也是成办一己私利的心态,因此也要予以断除。而必须真正生起大士道的清净发心,也就是在心里思维: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圆满佛果,我才观修暇满难得。】
第三,是心的要点,调整发心。观察现在我修的这一座,是希求消除今生疾病等的救畏发心,就是不善之发心当中的恶念之发心。不管我们行持的是什么善法,先看看是否是救畏发心,还者是谋取利养赞叹的发心,这两者都树立在恶念及不善之发心之中。假设是这两种发心,那就要像毒物一般予以抛弃,必须要舍弃、当场铲除。倘若是无记的发心,就是说修法完全没有一个目标,看到他人修法,自己也跟随着他们的姿势做一种模式。要是这种无记发心的话就要调整,转变成为善念发心。善念发心中的小士道发心是世间俗人的观念,并不是入道者自己所观修的法,因为世间的人总觉得三恶趣是痛苦的,人天是最极乐之处,但这是俗人的观念,并不是入道者所观修的法。中士道发心也是成办一切私利的心态,因此也要予以断除。必须真正生起大士道清净之发心,也就是在心里思维,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圆满佛果,我才观修暇满难得。
按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法规,共同前行必须闭关一百天之后,方能修学其他的法义。但现前末法时代,由于导师乃至弟子多方面条件不成熟的缘故,我们把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同内前行两者结合一起修学,但这并不是轻视共同外前行。尤其对于末法时代,像物质这么丰盛的时代来说,共同外前行更为重要。若没有共同外前行的基础乃至他的推动,今生成办解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时时要观修共同外前行。
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与业之因果,以上这四项就叫作共同外前行。我们在讲成熟口诀法的时候,把整个成熟口诀法的前行总分为:前行之前行、入座前行、共同外前行、不共同内前行。前行之前行前面已经讲过。入座前行是身要七支坐法,语要排除九节佛风,意要发菩提心。共同外前行就是我们刚刚所传讲的,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与业之因果,但此处不是讲得非常细致,后面再讲人身难得与寿命无常时,我们再一一细说。紧接着是不共同内前行,修上师瑜伽导修。我们在修成熟口诀法的时候,都必须要走这些过程。
第四、祈祷上师
【接着祈祷上师:在自己的头顶上清清楚楚明观,十万瓣白色莲花的红黄色花蕊上,狮子座层层叠放的柔软绫罗垫上,自己的根本上师身穿出家法衣或者咒师装束,怀着“上师是佛”等五种了知[2],默默祈祷,念诵“三世诸佛……”或者念诵四种厌世心前后的那些祈祷文[3],满怀感恩戴德的敬信之心深情祈祷,结果上师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浑然成为一体,】
接着祈祷上师:在自己的头顶上清清楚楚明观,十万瓣白色莲花的红黄色花蕊上,狮子座层层叠放的柔软绫罗垫上,自己的根本上师身穿出家法衣或者瑜伽士咒师装束,怀着“上师是佛”等五种了知,净观五种圆满——地处为西方极乐世界、导师为阿弥陀佛、眷属为男女菩萨、时间为超越三时之第四大平等之境界、法为无上金刚乘,默默祈祷,念诵“三世诸佛……”或者念诵四种厌世心前后的那些祈祷文,满怀感恩戴德的敬信之心深情祈祷,最终上师化光融入自己,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浑然成为一体,处在这种状态之中。前两天也在讲解,自己心融入上师,已成为一味一体,那这个融入法怎么传讲呢?因为无别的适用范围很广,从有相定乃至无上窍诀大圆满本来解脱之间,都在讲解无别之义,那么这就要根据我们当时对见地的认识来树立。当我们是初行者,那上师化光融入自己,自己和上师无别,就在这个净观当中修学也可以。随着我们的禅定增上,这时候若具备有相定的弟子,心里就在观着上师之时,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这时候就如同我们在成熟口诀法之中所传讲,一切万物都是由心所现,境和心本来就是一如的,若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当然这个无别之意义更深。紧跟着下面若要是有清明无相定乃至胜观之禅定的话,那就更不用谈了。这些都根据各人的见地来树立。因此天天都在传讲,修学佛法必须要灵活一些,绝不能变成一种死的。说无别的时候,前行当中就是这么讲的,上师化光融入自己,自己和上师无别,就在这么一个净观之中安住。但这是初行者的一种观想方式,当然我们也不排斥说这没有功德,因为这也是断绝对自己世俗身的执著,乃至净观一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们的禅定增上,净观还有很多个层次,从因地成办果位的整个过程都在讲解净观,因此这方面都应该要细致一点。
【处在这种状态中,不跟随过去的分别念,不迎接未来的分别念,也不持续现在的分别念,尽可能入定安住。这以上是入座的前行。】
处在这种状态当中,不跟随过去的分别心,也不迎接未来的分别心,也不持续现在的分别心,尽可能入定安住,这以上是入座的前行。就是说,这时候把心自然安住,安住这种境界他只讲了一些这么一个状态,但是有时候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根机、乃至个人对见地的认识来树立无别之禅定,这一点我们平常讲得非常多,现前应该得用上啊!正行为什么要这么传讲?这两天有些从外地来的居士说,自己在修上师瑜伽导修的时候,最终上师融入自己、自己和上师无别,好不好?好,初次开始进入的时候,就需要这个净观。但是随着你的禅定增上,永久是这样的话,那就说明你对禅定还是没有一点了解。我们平常在这边听闻乃至传讲的都是一个圆满次第道,因此能通达一些理趣者,可不能仅仅停顿在这么一个状态之中。因为这两天说是教法即为教法,证法就是我们当前所行持的善法,所以教证二法永久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线,所以应该如是去观待,如是去认识为妙。
2)正行八无暇之观修
【正行,首先观修八闲暇的时候,(要观想八无暇,八无暇包括非人的四种无暇和人的四种无暇。)其中非人的四种无暇处,第一无暇是地狱,从处所、身体、痛苦和寿量四个方面来观修。】
正行,首先观修八闲暇的时候,(要观想八无暇,八无暇包括非人的四种无暇和人的四种无暇。)其中非人的四种无暇处,第一无暇是地狱,从处所(就是它的住处)、身体、痛苦和寿量寿命四个方面来观修。我们要这样观修的目的,是为了能对地狱生起更深刻的出离心。当前我们虽然知道一些地狱的痛苦,所以一想到就觉得谁也不会喜欢地狱,当然这也可以算得上是出离心。但若要是细致观待的话,当内心生起定解的话可能还会更坚固,为了培养这种坚固之定解,因此需要一句一字乃至一步一步修学。
【地狱的处所,是漆黑一片的地方,整个大地都是炽热的烧铁地,就像余烬的炭火形成的一样。一般的地方连放脚之处也没有,黑褐色的火山燃起一尺高的火焰,上面降下火烬、烧烫的石头和兵刃的雨。】
地狱的处所,是漆黑一片的地方,整个大地都是炽热的烧铁地,就像余烬的炭火形成一样。一般的地方连放脚之处也没有,黑褐色的火山燃起一尺高的火焰,上面降下火烬、烧烫的石头和兵刃的雨。地狱整个地处就是这样,若现前我们投生在这样一个地处,那即便像现前般有自信心说“当时能想起修法的概念”,但在遭受这样痛苦时能想起吗?即便想起来的话,有修法的地处吗?要想到,当今自己没有投生到这样的一个地所,应该要生起喜悦心,并且现前就要精进修法,让自己永远不要生于这样的一个地处。还要为现前正在这样地所受苦的有情父母生起慈悲心,并时时精进修法,要超度这些众生证得永久佛的果位。所以在观待这些过程当中,应该一一做观想为妙,要不走个过程,就像往昔我们说地狱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不想堕入地狱。这就够了吗?够是够了,但是还不是很坚固。
【地狱众生的身体,超过赡部洲人的四倍,身色好似血染的一样,或者像杂乱的黑羊毛片。或者如同刚刚出生的太子的皮肤一样只有薄薄一层,肌肤紧绷绷的,极其透明,宛若双目一般经不起接触,他们的头发向上竖立,三角眼,汗毛耸立,肢体粗大,腹部庞大,好像忿怒本尊一样,如果赡部洲的人看见地狱的有情,足能昏迷不醒。】
地狱众生的身体超过赡部洲人的四倍,身色好似血染的一样,或者像杂乱的黑羊毛片。或者如同刚刚生出来的孩子的皮肤一样,只有薄薄一层,肌肤紧绷绷的极其透明,宛若双目一般经不起接触,只要一接触到它它就要遭受极大的痛苦。他们的头发向上竖立,三角眼,汗毛耸立,肢体粗大,腹部庞大,好像忿怒本尊一样,平常画的忿怒本尊不就是腹部很大的吗。但是我们这里也有一批腹部很大的,也不是说他们是地狱众生啊!为了别人不用这样的眼光乃至想法对待自己,最好的方法是减肥。往昔我们只知道胖是一种不好的事情,今天又了解“胖”是地狱众生身体的特点,那现在必须得减肥。若是赡部洲的人看见地狱的有情可能昏迷不醒,但我们平常看见的这些胖人可能不会昏迷,还觉得很好玩,就是这样。应该要知道地狱众生的身体就是这样的,现前我们没有投生到这样的地所,那应该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为了以后自己不再投生到这样的地步当中,现前就要精进修行。
【地狱众生的痛苦,他们白天不闲、晚上不眠,不分昼夜地被兵器剖割,没头没尾地被烧灼的大地和石雨毁焚,没有一丝一毫安宁的机会,一直饱尝着痛苦。】
地狱众生的痛苦,他们白天不闲、晚上不眠,由于业力的缘故,所以昼夜不停地遭受痛苦,不分昼夜地被兵器剖割,没头没尾地被烧灼的大地和石雨毁焚,没有一丝一毫安宁的机会,一直饱尝着痛苦,地狱的众生就是这样。当前我们没有投生到这样的地方,要细致观待,比如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众生,现在在遭受多么大的痛苦,这时候想修法的念头也生不起来,只要能从这个痛苦之中稍微解脱一些,那已经是最快乐的一件事情,怎么可能想到什么修法呢?因此要知道这些道理。但现前我们没有投生到这个地步,当然也是几千劫几万劫修善得到的果报,现前遭受这样痛苦的众生比比皆是。我们在金刚法会之前讲上师瑜伽导修的时候,人身难得不是已经讲过难得之因、难得之喻和难得之数了吗?从数量的角度看,地狱是六道之中具有最多众生之处,所以现前遭受这种痛苦的有情父母可多得不得了,现前我们没有投生到这样的地步,说明是我们长时间修学佛法而得到的果报,所以应该更加精进修学佛法。要不何时会堕落到这样一个地步,谁都不敢说的。
【地狱众生的寿量已经超越年数的限度,要感受长达中劫等的果报。】
地狱众生的寿量已经超越年数的限度,要感受长达中劫等的果报。细致想想它可不是一两天,这个时间无法用我们的时间来计算。遭受的痛苦有多么多。
【寒地狱的处所是风雪交加、冰天雪地的雪山领域,寒地狱众生的身体与热地狱相似。他们遭受严寒的痛苦。寿量:需要在不可估量的年数当中受苦。反反复复考虑,不管是投生到热地狱还是寒地狱,有没有修行正法的机会,这是观察修。当这样观察修之后会感到疲惫,全无思索,不回想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持续现在的妄念,在不加改造中安住修。当又准备起心动念时,再进行观察,不想起念时,再安住下来,这就是观察和安住轮番交替而修。】
寒地狱的处所是风雪交加、冰天雪地的雪山领域,寒地狱众生的身体与热地狱相似,他们遭受严寒的痛苦,寿量需要在不可估计的年数当中受苦。反反复复考虑,不管是投生到热地狱还是寒地狱,有没有修持正法的机会,细细观察一下就知道,这是观察修。当这样观察修之后会感到疲惫,全无思索,修到一定的时候就感觉到很累,甚至心里也会产生一种悲心,这时候就不追随过去的妄念,也不要迎接未来的妄念,不持续现在的一切妄念,在不加改造之中稍许安住。所以我们这两天,也可以去修修这样的法。因为很多人说:自己平常行持善法的信心,虽然不能说没有,但是并不是那么很强大。那就说明先要从这些法一一开始修学,一边观、一边止,这样既不放弃你的成熟口诀法,并且把基础打的越来越扎实。当又准备起心动念的时候,再继续按照以上这种观想,不想起念的时候再安住下来,这就是观察和安住轮番交替而修的一种方法。我们平常行持一切善法都是这样,但是由于按照当前传统修法并没有这么修学,但是要记住,按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这些都必不可缺少。这以上是观地狱。
我们今天就讲这么多,已经到四点钟了。刚刚所传讲的这些道理,听起来像没什么可不懂的地方,但是要把其中所有教理完全在心相续当中起现,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时间去修炼他。这两天有一些居士和出家人都在说,自己这两天由于情绪飘动乃至可能业障现前,怎么也无法修学。那该怎么办呢?那今天,我就在所有的弟子面前教授给你,就从刚刚所讲解的八无暇开始修学,要止观交修,一边观、一边止、一边观、一边止,因为在观想的过程当中,你会把这个基础扎得更坚固。第二,在修行当中,相对当时的境界也会生起一定的禅定,像有相定、无相定,无相定当中的清明和迷惑,相似胜观和真实胜观等等,随着你的见解增上,也决定会有的。尤其我们在讲胜观的时候,还要讲解入定有相见和入定无相见等等,也紧接着会生起来。不管是什么样的禅定,刚刚已经说过,关于正行无所缘的法已经讲了很多,所以这方面都得细致一些。绝不能觉得自己已经把成熟口诀法修完一遍,乃至很多导师也说你修的不错,因为你在修觅心法的时候已经说出了心不存在,能观的心没有形状、颜色、大小,光凭这一点我想还不够。为什么这么说?等两天你回到家的时候,你问问旁边的邻居(当然应该是好一点的朋友,要不你在陌生人面前这么问,人家不把你揍一顿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你就问他:“你见过自己的心吗?”他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地回答说:“没见到过啊!”那你的心若没见到过,说明没有形状、颜色、大小,难道你的心如同虚空般,什么都没有吗?他会怎么答呢?他决定不会说“如同虚空一般”,因为他还可以起心动念,怎么能说是虚空呢?那再问:“前面你所说的没有形状、颜色、大小的心,和后面可以起心动念的心,是一个和两个?”他总不能说他有两个心哪!当然是一体的。难道这就叫觅心法?那这是觅心法的话,世上所有的人都懂,那我们行持觅心法干嘛?我们行持觅心法可不是这么单调性的,因此应该要细致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之前我已经推荐了很多高僧大德,像当曲活佛、丹秋堪布、慈诚上师,还有阿松活佛就更不用谈了,益呷、曲扎,乃至亚青的益西加措活佛等等,有很多很多导师我们都可以依止,我们可以多去依止这些导师,在修行的路途之上要遣除修法之中的一切疑问,这才是最关键、最理想也就是最实际的法,如是行持为妙。
下面我们就开始做回向。明天是二十五号,但是明天早上上师说他的这个课不间断,那这样我们下午的课也就不间断吧,还是讲着走。因为这个《前行备忘录》太多了,若要是按照我们这两天的速度讲着走的话,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讲得完,所以像下面有些我觉得没什么可不懂的地方,可能我就要讲得快一点,要不永远讲不完,等明年的今天可能还在讲共同外前行,在讲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记得以前我开始上一年级时,有一个同学比我们大了很多,还在上一年级,所以每次老师在骂别的学生时也会带上他说:“像你这种人,今年一年级、明年一年级,到你胡子白的时候也是在读一年级。”所以像这种速度下去,我们今年在讲人身难得,明年这个时候也在讲人身难得,所以之后我们的速度会快一点,中间暂时先没有什么假期,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法太多了。当然他虽然是一个共同法,没有像不共同法这么秘密,因为像不共同法中间绝不允许间断等,但共同法相对来说更放宽一些。但是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把他讲完当然最好不过,这也是我的心愿,也是你们在座所有弟子的心愿,所以我们中间就没有什么假期了,不停地讲下去吧。就这样,下面就开始做回向。
愿此时所成办的一切善法功德和过去所成办过的一切善法,与未来即将要成办的一切善法,与众生所造的有漏功德,和诸佛菩萨所造的无漏功德聚集一起,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均能证得圆满佛果。因此,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与法王如意宝及历代高僧大德如何回向给众生,我即如是回向,并集体念诵回向文。
来源:微信公号囊加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