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学-教言宝藏64课1-10
第六十四课:心中珍视殊胜诸心子
一、修学密法应与根机相应
我们每次讲课都是站在实修的角度上为大家讲解,这一系列内容都必须在平常修行过程中,时时铭记于心。我相信,从初次进入佛门直到今天,无论修学的是什么传承,大家都已经为此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但为何今天在观待自己内心的时候发现,无论是从觉受还是功德等多方面来说,似乎都没有很好地增上。究竟是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是由于实修时间太短,还是修行方法不对等等?
我们平常也在讲解,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来说,修学密宗就意味着可以迅速成办解脱。这一点,历代高僧大德也在众多教言中复次宣讲。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为了度化八万四千种不同根机的众生而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并总摄于三乘教法之中,即小乘教法、大乘教法,密乘教法,如今我们所依止的就是密法。
但要记住,当我们依止密法时,并不是说可以把小乘法和大乘法搁置一旁,而是指从见解的角度当中,我们着重于密法。但想要实现这样的见解,就必须将小乘教法和大乘教法作为自己成办见解的辅助。正如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所言:“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虽然从见解的角度中着重于密法,但行为必须要符合小乘教法,思想要符合大乘教法。”
可能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往昔我也阅读过不少密法的教言,并且在众多导师座下听闻过关于密宗的一些教理,但我在追随这样的教言而修行的过程中,似乎并不是很得力,这是什么原因?”
要记住,初次进入佛门时,修行要符合自己的根机,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前我们也不妨问问自己:“今天我修学的是密宗,虽然密法是非常殊胜的法,但现前我要接纳这个密法,应该需要具备什么样条件,才堪为修学密法的法器?”就好比我们的面前有一袋沉重的贵重物品,现在我们要把它拿回家,此时就要问问,什么样的人才能把这袋东西抬走?这袋物品不仅价值贵重,并且重量也不轻,可不是人人都拿得动的,因此我们就要先问问自己的力气够不够?如果具备这个条件,就能将这袋价值很昂贵的物品搬回自己的家中;如果拿不动,无论这袋东西有多么昂贵,恐怕它永远不会属于你,因为你搬不动。
二、解脱的要素
我们常常在说:“密法是一切乘法之顶点,诸法之精要。”历代高僧大德也说过:“从法的角度来说,密法最为殊胜。”如今我们也都已经清楚,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观待,都无法找到较密法更为殊胜的法。
但可能有些人会想:“密法的殊胜之处不就是在于讲解直指心性么?但心的本性原本我们都具有,无论众生的力气大还是小、瘦还是胖,或者智慧高还是低者都具有,这有什么区别么?”是的,一切有情众生都是平等的,都原本具有如来藏,但想要迅速赤裸见解,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二观察续》中曰:“诸有情皆佛,然为客尘障。”此处的客尘障何时清净,何时就能呈现原本的佛性。但我们能否迅速消尽一切障碍,就取决于自己的根机如何。
如今世上宣讲密法者众多,但宣讲风格各有各的特点。有些认为进入密宗必须要有非常大的福报,否则修学是不得力的。也就是说,你无法接受密宗这样殊胜的法义。但此处所谓的“福报”主要还是讲解信心。虽然我们平常会讲解很多道理,但一切言说都总归于信心之中,即对本传承以及导师的信心。只要信心圆满,福德、智慧等一切条件都会圆满,无需再去他方寻找。
我们也细致讲解过相关的内容。比如对无勤上师三宝具足坚固之信心就是具有解脱的种子。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首先要对三宝生起坚定的信心。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弟子都具有这一要素,因为这是解脱的种子。想要得到解脱的果实,首先必须拥有良好的种子。如果没有将种子播下,则无法结出你所期盼的果实。因此,想要成办解脱,首先必须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即具有对三宝的信心。
其次、当你以欢喜心趋入教言,并且无论导师如何宣讲,都能虚心接受一切教言,就称之为具有解脱的伴侣。因为想要成办解脱,就必须要追随导师的教言,依教奉行。
无论是对三宝的信心还是谦虚地接受上师所传讲的一系列教言,主要都属于信心的范畴。只要具有信心,无论是解脱的种子还是解脱的伴侣,都能在信心当中圆满。我相信这一点,每个人都具有。因为如今我们进入佛门,进入密宗,表示我们多多少少有一定的信心。
在修行的路途之上,除了信心之外,还必须拥有精进才能消尽一切烦恼,这是解脱的先导。也就是说,想要成办解脱,就必须要有精进。上节课我们在讲解传承法脉清净而具普遍之信心时说过,无论是解脱之种子还是解脱之伴侣,都在信心中圆满,紧接着讲解了精进的重要性。因为光有信心,却不能长时间去运用的话,内心还是时时停顿在原本的状态当中,见解很难增上。也就是说,在具有信心与前提下,精进修行,无论多少年,多少月,多少天都不急不躁,就是解脱的根本。
我们常常讲解修行不要过于急躁,因为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功德一面,还要观察逆缘这一面。从顺缘的方面来说,由于原本就具有如来藏以及今天具备一切外缘之故,因缘和合令解脱迅速成熟。但有时候也需要观待一下自己的逆缘,想想无始以来直到现在所造的恶业有多少?往昔我们遮止了本来面目而造下不少的恶业,如今我们还在贪嗔痴烦恼中,现前造的恶业还会令本就具有的贪嗔痴烦恼更沉重,也会更加遮止本来面目。所以,我们有时还需要想想自己的逆缘,这样一来,精进就会越来越增上。
要记住,观想顺缘可以令我们寻求解脱更加具有动力,但若不观待逆缘,可能修学会半途而废。因为你会觉得功德没有增上,甚至会怀疑前面所讲解的一系列道理的真实性。因此观想顺缘的同时不忘逆缘的原因也正在此上。
三、解脱的命根
我们前面要讲解这么多的道理,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清楚,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方成密宗法器。前面无论讲解解脱之种子、解脱之伴侣,解脱之先导,还是解脱之根本,主要都是在讲解信心和精进。
紧接着在修学密宗的过程中,无论得到成熟灌顶还是解脱窍决法,都已经获得誓言。从此以后就应如同护持眼珠般守持一切誓言,尤其是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这是作为密宗行者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也常常在说,见解和修行相较而言,行为更为重要。若修行没有陪同着行为,单靠自己所谓的修行是很难成熟见解的,所以,修行过程中必须要护持行为,即清净持戒。其中守持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前三条尤其重要,即第一条、不诽谤金刚上师;第二条、不违背上师的教言;第三条、金刚道友之间不产生矛盾。现在细致问问自己,平常做得是否如法?
有时候可能由于自己业及烦恼沉重的缘故,对于某些不当的言行非常轻视,以为罪过不会很大,但实际上它有可能会成为你解脱路上的大障碍。所以,持戒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解脱的命根。最终能否解脱完全取决于持戒,因此,时时护持密宗的一切誓言,绝不能忘失。
当然我们作为凡夫,虽然对密宗的很多誓言也有所了解,但当业及烦恼起现时,无法在第一时间控制住自己。当自己知道了违反誓言的罪业后,前面的过失已经犯下了,此时该怎么办?每天不间断地念诵 21 遍百字明、108 遍金刚萨埵心咒,是我们清净一切罪障的唯一对治法,每天都必须要行持。
我们说过,显密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密法着重的是净观。我们在讲前行时,首先讲解的就是净观五种圆满。也就是说,作为密宗弟子,当已经得到成熟灌顶和解脱窍决法之后,要做到净观五种圆满是没得说的;即便暂时不能做到,也必须要刻意这么去观待,因为不在清净五种圆满的境界中的一切都叫做犯戒。
由于我们业及烦恼沉重的缘故,犯戒的显现太多了,当自己内心产生烦恼的这一瞬间,就意味着净观五种圆满已经消失。但如果具有五种圆满净观,即便当时的身份只是凡夫,也能在一瞬间压制一切烦恼,可是我们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平常时时提起正念清净护持戒律,不随着妄念烦恼而漂泊,叫做解脱之命根。最终能否成办解脱,就取决于此。
四、解脱的身体
修行的路途上有好的友伴非常重要。无论是什么形式,如果身边与你一起修法的人烦恼太过沉重,那么他的习气就可能会染污到你,令你也变成烦恼沉重的人。所以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身边的道友清净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应尽可能去寻找清净的人作为自己的道友,或者作为自己的朋友。
当然,根据密法的要求,只要同时在某位导师座下得到成熟灌顶与解脱窍诀法,彼此就算是金刚道友。但相对来说,与自己长时间交流的道友,更应该具有善良的性格,因为他们就如同我们解脱的身体一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依靠身体,而能否在解脱路之上更加精进,身边的道友就非常重要。因为他的习气会污染到我们的身体。
常常有很多居士问我,如果平时能将大家聚集在一处,共同讨论佛法或者一起修法,好还是不好?有时,我会回答他们:由于这个时代多方面条件不成熟的缘故,频繁地聚集可能会产生很多的烦恼;其次、作为居士,往往已经是琐事缠身,一次两次还能暂时将俗事搁置一旁参加共修,但时间长了可能就会产生很多的烦恼,所以我们并不提倡频繁地聚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有时道友聚集在一起,尤其当身边的很多道友都是很精进时,就会对不那么精进的人提供很好的辅助。因为当看到精进弟子的修行越来越好,自己对于解脱的力求心也会越来越强,内心也会希望自己能像这些道友一样,迅速到达这样的境界,并且发愿自己无论是口才还是修行经验,都能早日赶超他们。因此,从鼓励积极性方面,有时候我也会告诫弟子们,适当的聚集在一起也是挺好的,因为这就是解脱的身体。
五、信心是真正的福田
将上师当成真正的佛,无论导师宣讲什么教法,乃至示现什么样的形象,永远不蔑视上师,这就是解脱之门,这仍旧属于信心的范围。虽然我们前面讲了很多内容,但主要还是在讲解信心和精进。
可能很多人会想,为什么导师今天上课要着重讲解如何成为修学密宗的法器?因为这些内容非常重要。我们说过,对于想要迅速成办解脱的弟子而言,密法非常殊胜,但作为接受密法的弟子,若不能成为相应的法器,就很难接受殊胜的法要,也难以实现最终解脱的果实。因此,我们着重讲解如何做才堪为密法法器。
当然,如今对于密法的各式各样的说法有很多,但我们现前要做到的就是追随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即传承祖师如何宣讲,我们就如何去做。因为,传承祖师都是如是修行而成办解脱,如今我们作为后一代追随者,就应追随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如理如法去修行。如是造行,则成办解脱近在眼前,修行要符合历代传承祖师教言的原因也正在此上。
我在高原也听到有很多堪布们告诫弟子:如今这个时代,自称开悟者比比皆是,但是能否认定他为开悟者,应以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证和理证为依据。如果他一切条件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那没得说,他就是开悟的;如果不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无论他把自己说成有多么殊胜,也还是不了义的。
我觉得这些告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只能将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作为依据,试问如今能如同传承祖师教言般具有圆满经验者有多少?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在成办解脱过程中,首先需要寻找经验丰富者为导师;其次、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就永远不会走错路。所以,以上传讲的一系列内容,对于想要迅速成办解脱者而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修行如果不具备信心,就会对成办解脱形成极大的障碍。这方面,我们常常会以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为例告诫大家,即便你其他条件有多么成熟,只要是缺乏信心,就无法成办解脱。因此信心非常重要。
我们初入佛门,需要依靠信心的动力;进入佛门后,能否接受一切法门也完全取决于信心。如果没有信心,无论导师吩咐你去做什么,做多少数量,你可能都会在上面打很多折扣,怀疑这么做到底对还是不对等等。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平常我也会告诫弟子:初次依止导师时,必须先要选择好导师,即观察好这位导师是否是真正的导师。这样一来,相信你在以后的修学过程中,就永远不会怀疑导师的教授,并且在根据导师的教授而修行的过程中,也会踏踏实实,不会打什么折扣,而这就是信心。
信心是解脱的根本,能否成办解脱,完全取决于信心。往昔那若巴尊者作为印度守持西门的班智达,时时要与外道辩论,在闻思上,可谓无可挑剔。文殊菩萨呈现在他面前说:“你想即身成办解脱,仅凭今天的口才是无法成就的。若想解脱,就要去依止你的导师。”从那时候开始,那若巴尊者就把自己的身心完全托付给导师,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什么法,但他始终完全追随导师的教言,最终在经历二十四个苦行之后,圆满实证上师的密意,即成佛开悟了。他凭借的是什么?就是信心。所以信心真的非常重要。
自己是否能接触密法,也完全取决于信心。要记住,信心才是真正的福田。如果不具有信心这份福田,即便具有解脱的种子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也种不出果实。因为你的田地上全都是石头或者沙子,无法长出苗木,更不要说在上面开花结果了。因此,只有我们真正成为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想要的果实。所以,信心才是真正的福田。
六、依止具德导师并依教奉行方为解脱之道
我们天天都在讲解,修行成办解脱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止一位好的导师。所谓的好的导师就是指具德导师,也就是说,这位导师真正具备三宝之功德,即上师的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
我们说过“不离者为身”。从行为中观察,这位导师应该如理如法修行并且清规戒律,堪为僧人的象征,这是真正的导师必须具备的特点,这样的导师也永远不会欺骗众生;从语言上观察,他没有一词一句会欺骗众生;由于内心成就的缘故,当然也就没有凡夫的烦恼,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依止的好的导师。
如果不做观察,见到谁都去依止,恐怕会对解脱产生很大的障碍。许多自称导师者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中宣讲佛法,虽然打着一样的旗号,自称为显宗法师或密宗上师,但实际上他们的讲法是否符合显宗与密宗的一系列条件,我们就不知道了,因为话都是他说的。有些还会威胁弟子:“若不追随导师的教言,下场只有金刚地狱;只要追随导师的教言,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等。对于刚入门的信众来说,由于对佛法的道理还不是很理解,内心产生一些畏惧也非常正常。因此,寻找一位具德上师非常重要。只要依止的导师是具德的上师,这一系列显现就不会具有。
可能有些会想:“虽然已经依止了导师,但外边各式各样的说法还是挺多的,自己该如何抉择。”依止具德导师后追随导师的教言即可,其他的很多说法可以搁置一旁。我们如是讲解,并不是在评判他人说的内容,而是希望大家知道,我们现前依止导师的目的是改变自己的内心,因此其他各种各样的说法没有多大必要,还是尽量少听一些吧。汉地有句话叫“眼不见为净”,同样,耳朵少听一点就是清净。
如今各式各样的说法非常多,我相信,认为我们这样传讲风格不对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我们不用去管这些说法,只要自己的修行符合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教言,就是对的。
七、修行是最好的供养(一)
刚刚有人问我,听说修学密宗要很多很多供养,是否如此?我想,信心就是最好的供养,至于要供养多少财富,根据个人条件定夺即可。举个例子。往昔格萨尔王到吐番王身边时,吐番王给格萨尔王做了很大很大的供养,供养了很多部落以及各种金银珠宝,但格萨尔王并没有显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在回程的路上,有一位老太婆见到格萨尔王时,生起无比之信心,将手中的羊和牵着羊的绳子都供养给了格萨尔王。格萨尔王看到这个情景后,马上翻身下马并且非常高兴地去迎接,还对这个老人说了很多的话。
当时身边很多侍者都很疑惑:“今天吐番王做了那么大的供养,供养了无数的珍宝,格萨尔王都没有呈现出高兴的样子,现在一个老太太只是供养了一只羊和一根破绳,怎么就这么高兴呢?”格萨尔王回答说:“因为这是这个老太太的全部,而吐番王虽然今天给的供养很多,但也只是他九牛一毛而已。”由此可知,无论做什么样的供养,都要根据个人的条件来定夺。
现在很多人在外面见到乞丐时都很犹豫:“给还是不给?”你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就这么简单,不要在这上面掺杂很多烦恼。有些给了乞丐钱以后还会想:“我给他的一毛钱,他会拿到哪里去?会不会把它丢掉?如果它丢掉了一把一毛钱,我自己给的那个是不是也会被丢?会不会被别的乞丐抢走……”我想,你还是别想那么多了。因为我们给乞丐,是以慈悲心为他做的布施,无需再在上面掺杂很多烦恼。
如果你有能力就供养,没有能力走开就可以,不要再说很多坏话。希望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圣人是不现实的。人本身就被贪嗔痴烦恼所束缚,就好比希望公共厕所的角角落落都是香喷喷的,是不可能的。只要它是拉屎撒尿的地方就绝对是臭的。
所以,供养根据个人条件定夺即可,而修行,就是真正的供养。
八、修行是最好的供养(二)
修行首先是依靠信心,并遵循导师的教言如理如法行持。
堪布昂琼有位弟子叫门色堪布。有一次门色堪布在为弟子传讲《大圆胜慧》的一个口诀时说了这么一段话:现前这个时代的人,总是希望去各地寻求各式各样的财富,有些人还会自称为阿弥陀佛的化身,去各处化缘。根据他们的行为判断,恐怕西方极乐世界这两年过得不是很好,否则这些人怎么会张口闭口都是要钱呢?既然西方极乐世界主尊都到人间来化缘了,要不大家能捐多少就捐多少,毕竟西方极乐世界太穷了!
但实际上真的如此么?当然不是,而是很多人都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天天都在讲,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某个地处,也不是某个据点,而在清净心之中。如果不懂得这些道理,就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供养。如今这个时代,真真假假的人太多了。所以修行解脱,首先要依止一位真正的导师。只要是真正的导师,他就不会用这样的烦恼去束缚你,你也不会天天疑惑导师为什么要那么做,因为真正的导师决定不会做出不如法的言行。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出现不如法的显现,意味着你可能也有一些缺点吧。虽然对方有缺点,但如果你不去接触他,就不会听到不如法的言语,也不会见到不如法的显现,所以有时候遇到不如法的事情还是要反省一下,看看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否有一点愚钝。
我们常常讲解,寻找导师必须要依止一位具德上师,而不能如同老狗寻食般,见到谁都去寻找。如果你就是老狗寻食般,见到谁都去依止,后面遇到这些事情,从某方面来说,也是正常不过的了。就像平常有打卦的信众和我说:“上师,前段时间某个地方聚集了很多资金,说是可以赚取很多利润,但现在老板已经跑了,我该怎么办?能不能打个卦?”当然,把钱卷走可能是老板不对,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你过于贪心的缘故所致。如果不是你自己挤上去要这些钱,这些老板还会跑到你家来偷你的钱?上当的原因还是因为你贪心太重的缘故,才最终不仅没有赚到钱,连本钱都被骗走了。所以,很多不如意的结果往往还是自己造成的,自己要懂得这些道理。
比如很多人听说谒见导师,需要每次都做很多的供养。但是我们也可以先问问这位导师来自于何处?如果这位活佛来自于非洲的某一个村落,倒还有些可能,毕竟我们都知道非洲的生活条件都很穷困,很多人吃不饱。这样的非洲活佛来这边化个缘,那就供养一些让他拿回去也挺好的。但如果这位活佛说他自己是西方极乐世界下凡的话,我们就要问问这位导师,为什么张口闭口都是钱?就像堪布门色所说一般,难道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两年日子不好过么?如果真的过得不是很好,是否需要我们人间去给极乐世界做点扶贫,听这些人说起来,西方极乐世界好像真的特别贫困的样子……
要记住,修行之前依止一位好的导师非常重要,不要见谁都去依止,真正的导师会解决你的一切疑问。也就是说,我们要先选择好自己要进的门,其他的各种说法,各种奇怪的法门都不要去进。有时你心里想得可能很美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比如有些会说,各种条件不具备的人无法进入密宗,只能修学显宗等等。我想,这时候你就不要去听这样的言论了。
无论是上师瑜伽还是其他很多教言都在讲解:上品供养就是以修行供养。因为导师们都是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总集,他们示现人间的目的就是度化烦恼沉重的一切众生,现前导师将这些教言赐予给弟子,弟子只要追随导师的教言如理如法修学,最终能呈现的境界、功德,才是对导师最好的供养,其他都是不重要的。所以,修行就是最好的供养,这一点要铭记心中。
九、时时不忘四共前行
初次进入佛门后,首先要寻找一位好的导师,而不是见到谁就依止谁,否则就会产生以上所讲解的一系列现象。如今许多奇怪的现象,都来自于对法不理解的缘故。
我们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虽然知道密法很殊胜,但也要知道接受密法的根机很重要。也就是说,如果不堪为密法的法器,密法再殊胜与你也很难相应。
正如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子,如果你面前有一箱很有价值但是很沉重的宝物,但你没有相应的力气,那么无论它的价值有多高,也只能说明你与这箱东西无缘。也就是说,它对你来说就如同一块石头,要将它搬回距离现在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家中,没有一定的力气是做不到的,只能将它放在原地。
所以,我们现前就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只有因缘合,才能呈现出想要的结果。如今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都知道密法是一切乘法之顶点、诸法之精要,因此具备修学密宗条件的同时又遇到殊胜的法要,因缘和合则迅速成办解脱近在眼前。这些道理都非常重要,必须铭记心中。
要记住,时时从不同的角度中观察自己。我们说过,见解可以树立在修行中,也可以树立在行为上,想要成办见解就必须要具备修行和行为一系列因素。否则光靠自己脑子里想想是难成熟见解的。
我相信,由于对这些道理时时耳提面命的原因,很多人已经从理论上有所通达,甚至在修行过程中也有了一些经验,但此时最让人烦恼的是,由于自己修行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修行还是会有一些反复。即便自己很想长时间精进修行,但由于种种因缘,内心怎么也无法静下心修法。有时是因为外缘,有时因为自身的一些因素,会令自己有今天不想修法的思想。此时要记住一点:共同前行的陪伴必不可缺。也就是说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和业之因果四厌离法时时不能忘失。
有些可能会问,自己往昔已经修过很多遍,而且也能讲得头头是道了,难道还要修么?要记住,会讲解只能说明你口才很好,并不代表你的内心已经真正具备四厌离法了,而我们现前需要的是内心深处真正有了四厌离法。唯有如此,你才会与修行永远不分离。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永远都不会将修法搁置一旁,这就是修学四厌离法的重要性。所以平常在这方面还是要多下一些功夫,至于具体操作方式,我们已经说了很多,就不再赘述。
十、心中珍视殊胜诸心子 老人吾之谬论扼要说
【心中珍视殊胜诸心子】
上师心中非常珍视的殊胜诸心子,也包括我们在座的所有弟子。虽然上师色身示现涅槃,但法身永远在法界中关注着我们。因此,上师往昔所传授的一系列教言,也是为了后一代所有继承上师教言者而宣讲。
【老人吾之谬论扼要说】
上师说,能如理如法遵照教言而修行的心子们,今天我老人家就给你们讲解一些修行的纲要。
来源:柯日密咒洲网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