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落万念迹 > 勤勤拂

《解义慧剑》一年一读句

创建日期:2022-07-15

  “心莲以信启”,没有阳光,莲花就不能开启,而明媚的阳光必须依信心来引发,这样心莲才能竞相绽放。

  《解义慧剑》一年一读句

  1、7、所量之二谛

  诸佛所说法,真实依二谛,世间世俗谛,超凡胜义谛。

  2、9、二理

  二谛之自性,无谬解慧入,修成净二量,胜妙之慧目。

  3、13、缘起显现

  显现此等法,皆依缘起生,无所观待法,不现如空莲。

  4、16、作用理与观待理

  因缘齐全故,起生果作用,诸具果性法,皆待各自因

  5、20、显现世俗角度名言法尔理

  缘起生诸法,皆具依自体,住不共法相,坚硬湿热等,名言此法尔,不可否认也。

  6、22、空性胜义角度胜义法尔理

  因果体之法,真实中观察,能生不可得,观待生亦无。

  虽现各自体,体性本为空,三解脱法界,胜义之法尔。

  7、23、三理摄一:作用理+观待理+法尔理→→法尔理

  作用观待理,有实之法尔,理终归法尔,缘由无所觅。

  8、25、证成理

  二谛之法尔,随同而衡量,事势理成故,即是证成理。

  现相与实相,自体现量显,或依现量见,无欺比量他。

  9、28、现量证成理:现量=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自证现量

  现量共有四,无误根现量,以及意现量,自证及瑜伽,

  现彼境自相,是故无分别。设若无现量,无因无比量,

  因生彼灭等,凡现皆不容。若尔彼空等,依于何者知?

  不依名言谛,不得证胜义。

  10、30、根现量

  五根所生识,明了受自境,根现量彼无,如盲不觉境。

  11、31、意现量

  意根所生者,明断内外境,意现量彼无,共知法识无。

  12、32、瑜伽现量

  依教善修行,终明受自境,瑜伽现量无,不见超凡境。

  13、33、自证现量

  现量领受色,如实除增益,自心若有彼,知彼他无穷。故以明知体,犹如知对境,

  无待而自明,此即称自证。依他现量受,能定现量者,唯自证彼无,依他皆不成。

  14、34、现量摄义

  比量本现量,现量自证定,归不误心受,而无余能立。

  故依离分别,不错现量已,于现前诸法,能除诸增益。

  15、38、比量证成理:三相推理=宗法+同品遍+异品遍     三种因=自性因+果因+不可得因=自性因+果因+不可得因(本体不可得因+相违可得因)

  依何能知何,即因彼宗法,同品异品遍,三相全无误。

  现量所抉择,因中能推测,个别隐蔽分。

  依系证所立,果因自性因。不得相违得,破所破不得,如是归三因。

  16、40、以所量而安立比量

  真实诸显现,本来等性故,心净见清净,住净自性中。有实依缘生,无实依假立,

  是故实无实,自之体性空。实相义空基,空性无异故,现空离说一,各别自证知。

  17、41、以建立方式而安立四种比量:建立因=证成有+证成是,遮破因=无遮+非遮

  所有诸建立,归集证有是,所有诸遮破,无遮非遮摄。

  18、42、以缘取方式而安立二种比量:因=自续因+应成因

  依量破立理,如理确定已,他前亦合理,能说破与立。

  破者即运用,三相自续因,依于他承许,以应成语破。

  19、45、名言量=实相和现相不一致的观现世量+见实相与现相一致的净见量

  名言亦有二,实现符不符,依于清净见,不净观现世,

  二种名言量,如天及人眼。彼二之差异,体因果用分,

  20、45、观现世量:

  似义无欺心,如理取境生,观现世对境,遣除诸增益,尽持分位义。

  21、45、净见量:

  广大之智慧,缘如法性生,不可思议境,遣除诸增益,具尽所智果。

  22、46、胜义量=相似胜义+真实胜义。

  胜义有二种,相似真实理,能量观胜义,彼量亦成二。

  23、二量关系

        47、依前而入后,犹如患目愈,正量明目净,现见净等义。

        54、无二名言量,净见成虚妄,不净见海螺,白黄真假非。

        55、无二胜义量,不知二谛融,胜义堕戏边,自我毁灭矣。

        56、所量世俗无,能量心自证,析无如水月,终无别一谛,

               涅槃真实际,诸法究竟故,识境无别身,智相离中边。

  24、58、四种理推出四法依

  具此四种理,具备妙慧光,不随他转智,定生四法依。

  不具如此慧,如盲依盲人,为名句易了,四依成颠倒。

  25、60、不依人而依法

  是故不依人,而当依正法,由说理成道,解脱说者非。何者若善说,说者纵如何,

  如佛为化众,幻现屠夫等。违大乘义说,说者纵现似,贤善亦无益,如魔化佛陀。

  26、61、不依句而依义

  闻法而思维,依义不依句,通达所诠义,何说皆无违。为了义欲说,命名而知彼,

  复勤戏论句,如得象寻迹。耽著词句繁,妄念增无尽,由此背离义,凡愚徒劳因。

  手指示明月,愚童视手指,唯耽句愚者,想知亦难知。

  27、62、不依不了义而依了义;

  悟入意义时,知了不了义,不依不了义,而当依了义。

  念及何用意,秘密意趣八,依词以量害,必要说亦有。

  区分了义和不了义三种条件=有必要+用意+以理能害

  四种秘密=令入秘密+相秘密+对治秘密+转变秘密

  四种意趣=平等意趣+别义意趣+别时意趣+补特伽罗意乐意趣。

  是故四派至,究竟金刚乘,下未证悟分,上者明抉择,

  依教理更成,见而持了义,天鹅水析乳,智者游教海。

  诸法本清净,大等性双融,依凭二正量,抉择之真义。

  28、63、甲二乙二丙二丁二戊二己二庚四、不依心识而依智慧。

  实修了义时,不依随词语,分别二取心,而依无二智。

  有缘之本性,二取自性心,彼缘彼虚妄,不证法性义。

  缘有实无实,缘二缘非二,如何缘亦缘,缘取是魔境,

  离诸所能取,自然智自明,遮诸四边戏,此说殊胜智。

  如盲前日色,凡夫前未见,如何思不知,凡愚皆生惧。

  精通二谛理,见二谛融义,如为精除皮,知勤诸方便。

  得胜不住智,自解有寂边,无勤大悲心,遍及时空际。

  29、64、二谛→→四理→→四法依→→八辩才

  依择二谛理,四理而深思,作用四法依,无垢胜因中,

  甚深智慧果,普照遍一切,印持觉性界,八种辩才开。

  30、64、八辩才《方广大庄严经》

  (1)先前闻思义,不忘正念藏。=念藏,“无忘失故。”

  (2)彼彼深广义,尽辨智慧藏。=慧藏,“善能分别诸法相故”,

  (3)所有经续义,通达了悟藏。=智藏,“能了诸经义故”

  (4)无余所闻义,不忘总持藏。=陀罗尼藏,“所闻皆能持故”。

  (5)善说令众生,满足辩才藏。=辩藏,“能发众生欢喜心故”,

  (6)妙法大宝库,普护正法藏。=得正法藏,“守护佛法故”。

  (7)三宝之种族,不断觉心藏。=菩提心藏,“不断三宝种故。”

  (8)无生等法性,得忍修行藏。=修行藏,“得无生法忍故。”

  自在富不离,无尽八大藏

  31、69、圆满

  蒙文殊语日,心莲以信启,溢此善说蜜,愿善缘蜂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928点卯              20240410点卯       20250412点卯 

上一篇:囤教证(701-750)

下一篇:囤教证(751-800)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