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落万念迹 > 略略结

泛听大圆满三论总结

创建日期:2021-08-17

  泛听大圆满三论总结         (2020-05-09 13:42:21         记录于后半生点滴的新浪博客)

  1、泛听的大圆满三论

  1、1《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如来芽尊者口传,华智仁波切立成文字。

  师本次传讲特点:以《大圆满前行广释》/《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为法本;索达吉译,晋美彭措法王作序;144堂课。

  1、2、《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显宗部分),全知无垢光尊者著,索达吉译;92堂课。

  师本次传讲特点:配合《大圆满前行广释》的传讲,指导课后的实修。

  1、3、《大圆满心性休息(显宗部分)》+《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上》,全知无垢光尊者著,索达吉译;57堂课。

  师本次传讲特点:第四次传讲,以释颂言为主,《大车疏》要求课后多看。

  2、泛听三论的概况

  2、1缘份大脉

  部分传承的次序: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如来芽尊者——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堪布根华——托嘎如意宝——大恩上师晋美彭措。

  也就是:先是无垢光尊者写了《大圆满心性休息》+《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上》;后来才有如来芽尊者口说言教,其弟子华智仁波切写成《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

  这些都成为教中大论,师得到传承,译成了汉文,并传讲。

  老江湖老来无事,在江湖闲游,被师的智慧力拽着进了三座宝山,欣赏了三座宝山庄严的风景。

  2、2《大圆满心性休息(显宗部分)》57堂课的一级内容

  1-4“1暇满难得”+5-8“2寿命无常”+9-18“3轮回痛苦”+19-28“4业因果”+29-35“5依止善知识”+36-39“6皈依”+40-45“7四无量心”+46-57“8发菩提心”+(后五品是密法部分,非公开课。)

  2、3《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显宗部分)92堂课的一级内容

  1-10“1暇满难得”+11-22“2寿命无常”+23-38“3轮回痛苦”+39-46“4业因果”+47-55“5依止善知识”+56-58“6皈依”+59-64“7修四无量心”+65-92“8发菩提心”+(后密法部分,非公开课。)

  2、4《大圆满前行广释》144堂课的一级内容

  2、4、1因当时根本没听明白,也就没记住基本内容,对原始记录也就没法整理了。

  1+2+3+4(密宗与显宗与禅宗的关系)+5-39(菩提心+1人身难得+2寿命无常=完)+40(开始3轮回过患)+41+42+43+44+45+46+47+48+49+50+51+52(人死苦密宗中阴技巧最详细)+53+54+55+56+57+58(轮回过患=完)+59-72(4因果不虚,四加行完=1人身难得+2寿命无常+3轮回过患+4因果不虚;见解要空性,行为要四加行)+(73-83)(5依止善知识,以清净心+恭谨心对上师对+善知识。共同五加行=1人身难得+2寿命无常+3轮回过患+4因果不虚+5依止善知识)+84(1皈依开始,不共同六加行=1皈依+2发心+3百字明(忏悔)+4供曼茶罗(积累资粮)+5上师瑜伽+6往生法)+85+86+87+88+89+90(1皈依三/四宝结束)+91=113(2发心开始=舍+慈+悲+喜+菩提心)+114-124(3金刚萨埵百字明修法开始)+119(4积累资粮供曼茶罗开始)+120+121+122+123+124(积累资粮古萨里开始)+125(积累资粮供曼茶罗与古萨里结束)+126-137(5上师瑜伽开始)138(往生法开始)+139+140(死亡过程)+141+142(正文结束)+143(结文部分,全书的总结,一概貌全论)+144(谒J言、全书完)

  2、4、2师的正规表述

  本文全部是窍诀的精华,依此修持定能即生成佛。它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共同外加行、不共内加行,以及教言的支分——捷径往生法。

  本论归纳起来分为三部分:共同前行、不共前行、往生法。共同前行,又名共同外加行,其内容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解脱利益、依止上师。不共前行,又名不共内加行,宣说了一切佛法之根本的皈依、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遣除罪障的金刚萨埵修法、积累资粮的供曼茶罗、加持融入自心的上师瑜伽。最后,是正行无上密法的捷径——三种往生法。全文共有这几层内容。

  2、5三部法的结构

  《大圆满心性休息》=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业因果+依止善知识+皈依+修四无量心+发菩提心+密法部分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解脱利益+依止上师+皈依+菩提心+金刚萨埵修法+供曼茶罗+上师瑜伽。

  也就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比《大圆满心性休息(显宗部分)》多了=解脱利益+金刚萨埵修法+供曼茶罗+上师瑜伽。不知道这四部分内容,是否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密宗部分)》。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是站在巨人《大圆满心性休息》肩膀之上的巨人,涵盖《大圆满心性休息》部分内容,但不可替代,都是宝山。

  3、缘起

  计划第二轮读经时,需要找一部藏传佛教经论。师对《大圆满前行广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于是听了144堂课。藏白的基础,只听出了外行看热闹的“懂”。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基本没上心。但是,期间产生了一个念头,觉得密宗与禅宗可能是“桔生于淮南谓之桔,植于淮北谓之积”的关系。

  这个好奇心让我着迷,为了在师的图书馆里找到所需的禅宗明心见性的理论逻辑和实修方法,把师传的三部大圆满大法中的另外两部《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92堂课+《大圆满心性休息(显宗部分)》57堂课列入第三轮读经计划。

  计划得以实现,现已圆满。

  144+92+57=293,我的天,老江湖竟然能够吃饱了撑的听了这多课,如果不是师卓越的智慧拽着,是根本不可能的。以后不需要师拽着了,知道因法追随了,哈哈哈!

  4、收获小盘

  4、1基本搞清楚了禅宗是怎么一回事,不管自主研发的产品对不对,反正完全平熄了几十年的好奇心。

  想当初,佛知道度化摩诃迦叶尊者的机缘成熟,于是灵山会上,佛拈花一笑,迦叶妙悟其意+破言为笑,于是佛传+迦叶得禅宗法。

  其他人都没有表情,实际上,除了迦叶以外,还有“密悟空”也妙悟佛意了。“密悟空”为什么不以笑回应呢?因为他的境界比迦叶更高,认为“笑”都是多余之尘。

  佛当然知道“密悟空”不满足于禅宗法,于是用意念(或其他什么方式)敲了“密悟空”三下。“密悟空”心领神会,半夜三更去找佛,佛在秘密在地方为“密悟空”传了密宗。

  佛不会搞错的,不会找一个呆呆的密弟子传一个比十二部法还低的密宗,所以“密悟空”肯定比迦叶根机更高,密宗肯定是在禅宗基础上更上的一层楼。

  迦叶自宗说自宗,肯定是说得清楚的,但也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固有缺陷;“密悟空”在楼上看楼下,可能说得更清楚,当然俯视也存一些缺陷。我觉得自已基本上是听“密悟空”的开示,明白了“禅宗是怎么一回事”,尽管几十年来迦叶的法语真没少看。

  “觉得密宗与禅宗可能是‘桔生于淮南谓之桔,植于淮北谓之积’的关系”,这是最直接的缘起,现在可以还缘了,当时怀疑的“桔+积”是不对的,密宗与禅宗是楼上与楼下的关系。

  圣者不会搞错的,莲花生大师不会为了度化更多数的弟子,而到人口众多的东土来传密法;达摩祖师不会为了弟子能成更大的龙凤,而在东土传密法。凡夫的我也不能搞错,到哪座山一定要唱哪支歌的。

  佛不与人诤,我学佛也不与人诤。自疑自解,自有把握,自娱自乐,凡夫快活一事算一事。

  4、2听完三部法,感觉一路跑到了密宗城墙下,城外风光欣赏完了,城门在哪呢?

  进城是要有前世遗传的门票的,我在阿赖耶识翻箱倒柜,也没找到无量前世留下的一分佛币遗产,更没有半张密票了。

  穷人买不起门票,就在城外转转,也一样健身娱乐。这个不用烦神,能走到哪,就能玩到哪,城外风光+城郊风光都很好。

  有时师讲得兴致勃勃+听得精精有味,突然而止:“再往下讲就是密法内容了,现在还有一些人没有灌顶,不能讲了。以后讲密法课的时候,再详细说。”撞了一头灰,真是太欺负没有城市户口了,密法还能详细讲到什么份上呢?《大圆满心性休息》还没看完,后面的课,师都说了什么?时不时会冒出一脑袋糊涂小心思。

  4、3三部法都是修行次第,简称修加行。汉传中没有如些严密的次第,有有的必要性,没有有没有的合理性,我自思维,汉传不需要的,何以故?

  一个人想出家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有“觉悟”了。然后他会一次次从家里逃出来,越逃离家越远;身体逃出来了,心理也要从亲情+俗情中逃出来了,视父母为施主,视众生为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修加行所能得到的各种“心”都有了。所以他一归于佛门,专业水平就已经很高了,可以直接上本科,接受专业教育,基本不需再专门去一步步地修加行了。所以汉祖师没有必要专门制定修行次第教材。

  僧团要进行生产性的劳动,每个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干活。岗位不同,修行的方法当然也不同,比如,伙头要在柴+火+烟+灰中体证四大的本性为空;而菜头要在种+芽+叶+果中体证如来藏不生不灭;所以汉祖师也不能制定统一的修行次第教材。

  我窃思维,自已不需要修加行,何以故?已经是老江湖了,加行中能修成的,随便想想就修成了;修不成的,像师大菩萨级别的“终身利他”“生日即愿是众生放生重生之日”的宏大菩萨心,后半生怎样修也是修不成的了,太高,实在是太高。念念南传的慈心念“愿众生身体没有痛苦+心里没有痛苦=生活安乐”对于我还是比较对机的,好象蹦蹦跳跳能够着。

  所以老江湖不需要修加行了,直接上技校,学点实用技能,修到哪算哪,不白过后半生就好。当然话也不能说死,如果与师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密法部分或其他很想得的东西,能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话,我会评估是否要“临阵擦枪”的。凡夫总有投机取巧的习性嘛,哈哈哈!

  4、4通过输入师系统化的佛教信息和广泛碎片化的佛教信息,建了佛教一棵树,可以去找需要的枝枝叶叶往上安了;也画了张修行的地图,挑着两活宝,按着地图走到哪算哪。

  老江湖在江湖上已经做得了主,有了树和图后,学佛也就能做主了,有把握了。

  感觉佛法在证悟以前的中、低层部分,在世间法中基本都能找到差不多的内容替代。比如世俗语“老江湖”,用佛教语言讲就叫“八风不动”;老江湖的“锤炼”过程,就是八风不动的“修行”经历。所以老江湖吃过的“饱经风霜”之苦,切换成学佛内容后,无需再经二茬苦,自然而然就做得了主了。

  证悟以前的佛法确实不离世间法,相互增上增+减下减,“老江湖”越“老成”,那么“八风不动”肯定境界越高;“八风不动”的境界越高,“老江湖”肯定越有把握,事情处理得越高效快捷成本低。

  比如说,老江湖虽然没有证悟,仍然认为世界“实在常有”+“智慧常在”,但是按江湖习性,早早囤了最重要的口粮。实际上,世界是无常空性的,在转换刹时,发现“八风不动”的境界不是很高,心表层还是动了一下。在确定已经囤粮后,心很快恢复了“八风不动”。相反,如果江湖经验不足,没有囤粮。哦豁,一旦无常,立马断粮,心立马就要盘算着如何讨饭、如何调整后继的日子,那么恢复“八风不动”的时间肯定会延长。

  这一回深深体会了一把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囤足资粮,能够极大助缘佛法的修行;而佛法的修行,又助缘更好地对治世间法中的血雨腥风。也观察到“老江湖”+“八风不动”的水平还不足够高,还要继续炼+修。两条腿走路,可以使这一世的生命活得更有趣+平和一些。师教的前两句:“终身学习、终身修行”,努力蹦蹦跳跳好象还是能够得着。

  这些分别念很业余,离专业的“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业因果+依止善知识+皈依+修四无量心+发菩提心”思维模式无量远,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不着急,慢慢来。不学习三大论,还达不到现在的水平嘛,比较一下听三论的各自小结,进步肯定是有的了。

  5、感恩

  感恩上师呕心沥血传讲三部大法!

  感恩制作法宝的道友们的发心和高超专业技能!

  大恩不言谢,因法恒追随!

  6、回向

  以我闻思佛法的功德,回向给上师,愿师多一刹休息,少一刹劳累,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以我闻思佛法的功德,回向给制作法宝的道友们,愿道友们修行顺利,生活安乐!

  以我闻思佛法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同我一起离苦得乐都获佛果!

上一篇:泛听《大圆满心性休息(显宗部分)》1-57堂课小结

下一篇:泛听《中观庄严颂释》小结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