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薩关于六中有的讲座1-2
微信公号沧海之虹
2022/5/22簡要筆記分享,回報上師恩德。---Cindy Chen
中陰,歡迎有緣的中陰眾生都來聽聞。
在密續中,中陰是非常重要的課程。
在西藏,瑜伽是非常大的法道,而現代的瑜伽墮落侷限於身體的感受與活動。
真正的瑜伽是一種非常大的法道,在於保持平衡的技巧,六瑜伽就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教法,如帝諾巴和那洛巴。在六瑜伽中,中陰是個很大的課題,尤其在寧瑪傳承,如噶瑪林巴。
這麼說,所有佛陀的教法都是中陰的教法。
中陰不只是死亡,它與心有關。
中陰不僅於死亡,那只是一個部分,如埃及(西藏?)度亡經和西藏生死書。
佛教所說的中陰是非常廣泛的,因我們對“心”要有種共識。如沒有了解“心”,就無法談“中陰”。
當我們講“心”,這是很重要的課題,它是指能有認知能力,有覺知一切與自覺的能力,自明自覺。
這種自覺並非是過去意識覺知現在的自己,而是同時有種主觀與客觀的功能。
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
這次課程也要理解“相對”是什麼意思,這可能有些誤解。佛教哲學在學習相對真理,就是世俗諦。
我們心想的是相對真理,但腦中想的絕對真理,或是反過來。
我們可能存在著某些誤解,佛教徒講“緣起”,講“空性”,一般人都能理解;但講“轉世”可能就不置可否。
基本上,佛教徒不承認究竟上有個轉世,在相對世俗上是相信有個轉世,就像我們相信有一千尊佛。就像這不是空性的,相信頭在肩膀上一樣。
我們一般是頭腦想的是勝義諦,心裡想的是世俗諦,或者反過來。
其實,我們是混淆了“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
中陰,就是當下的覺知。
藏文 Bardao(印度文),中陰是什麼意思?
過去偉大的班智達用了很大的禪修力,產生這個美妙的詞彙,它不是那種分析性的字眼。它看似簡單,卻很有意涵。
བར་ Bar 是中間既不在這裡,也不在那裡。
དོ་ Dao 是指交會點,交叉路。在這個交會處,妳決定要向左,還是向右。
“中陰”講甚麼呢?
當下的這一刻。
這一刻的覺知就是中陰。它剛好就是過去與未來的中間,但這是一種伎倆,因為沒有真正的過去,也沒有真正的未來。
中陰,其實是人工製造出來的,這是為了交流。
其實,妳想的是過去,妳是當下這刻在想這個事情。即便妳想著未來,妳也是當下這刻在想這樣的事情。
我們有的就只有“當下”這一刻,所以整個中陰就只是一個伎倆它並不存在。
但我們講不存在,又有種世俗諦與勝義諦混淆的危險。
當下這一刻,有牛在叫是真的存在呀!這就是了解中陰的“Dao”這個字,妳可以說,這就是想像出來的一個中間點,想像出來的細縫。
瑜伽士夢中覺醒即是中陰
我將以佛教瑜伽士的方式來講解中陰。對他們來說,我們一直都是圓滿的,佛性,如來藏。但我們一直有迷亂,所以透過瑜伽來修持回歸佛性。
這就是中陰,就是在這裡和那裡之間。
從佛教徒而言,就是有種許多夢幻、迷亂、虛妄,從中覺醒就是中陰。
如在夢中,妳夢到在一個迷幻中驚恐而醒來,這就是瑜伽士思維的方式,這就是中陰的狀態。
我將以敦珠法王與寧瑪策列那措讓卓的釋論來講述這次的“中陰”。
我們思維一下“中陰”的特性是什麼?
中陰一個特性是“短暫的”,稍縱即逝的特性,不確定性。
還有個特性是“虛幻的”。
我們要能理解有六種中陰的狀態。
1、生有中陰
我們現在正在發生的就是存在的中陰,為何稱這個為中陰?從出生到死亡,這個過程中為“生有中陰”。
我們能拿起水杯喝水,我們能控制它,這是存在著,最可見,最能理解的一件事情。
這是最重要的中陰,也是最有機會的時候。
因我們能決定早餐、中餐和晚餐,也能決定我們就去馬丘比丘,但我可能有父母或男友不讓妳去馬丘比丘的業緣。
在這個存在中有某種控制力,能思維的能力,佛法稱為珍貴人身。
但這一切也是有不確定性的,早上心情好,可能到下午就心情不好了。就如風中的羽毛,隨風飄逸,有種種不確定性。
所以,生有中陰也有許多無法掌控的,但相對於其他中陰,這是六中陰較有點控制力的中陰。
這就是系統當中的“缺乏安全感”,這也是相對性的。
妳可能有很好的善業,所以沒遇到像尼采這樣的人,存在性的焦慮。
但善與惡又是非常相對性。
妳也有可能因為善業而碰到尼采,思維為何我存在,存在有甚麼意義呢?妳可能變得更勇敢,思維對生命意義的追求,探求這一切的意義。
對佛教徒而言,碰到尼采也是一件好事,他能讓妳有解構性的想法,讓妳的業起來很大的作用。
對“存在”這件事,這是很好的。存在有種感受作用,桌子就沒有存在的焦慮,沒被使用的焦慮。
這存在的中陰是人類的中陰,太陽,天空的感知是一樣的。
六道中的人道,就是我們現在的。
我們一早起床,朦朧的如畜生道的感知,心情很好如天道的感知。
碰到更好的人,產生妒忌如阿修羅的感知。
發現餐廳的早餐被吃完了,生氣就產生了地獄道的感知。
這就是大乘佛教徒的想法,六道是非常主觀性的感知。
我們已經處於這個中陰,有身,有心,有教育,文化,環境,傳統。這些都是相互關聯的,某方面是很有秩序,某方面又是沒有秩序的。
我是人類,我會把它看成是水。醫生建議我得喝很多水,我有這樣的業債。
2、睡夢中陰
從一開始做夢到醒過來,就是睡夢中間。
它的矛盾性在於,它在,又不在。它是受到生處中陰的影響。
睡夢中的顯現,如佛洛伊德的說的,如童年創傷,但蓮師講得可能更多,可能是來自一千年前的影響,甚至是一萬世前的影響。
睡夢中陰是受到很多影響,可能來自生有中陰或死亡中陰。例如妳喜歡某種印度菜,或者是羅松湯。妳喜歡某些東西,感到某些驕傲,印度人感到驕傲的,可能美國人覺得很不好意思。
佛教的阿毘達摩的戒,述說許多這樣的影響來由。
睡夢中陰沒有生處中陰這麼有控制力,但它卻很有獨特,很有作用力的。
例如夢中妳墜落,當妳真的知道它是夢,妳就不會擔憂,甚至可以到某個地方去。
它會讓妳理解一切都是虛幻不真實,迷亂會降低。
對瑜伽士而言,可以此做瑜珈中陰。
對大乘佛教徒而言,就是在做夢時,為讓一切有情眾生覺醒,一直告訴自己要知道自己在做夢。
有可能妳只是一直重複說這個,這樣已很好了,但也有很多密續的修持可做。
技術上,在剛做夢前,要讓生處中陰消融時,才能進入睡眠中陰。讓五官意識消失,處於平息狀態,進入阿賴耶識,處於無夢狀態。
當一切融入阿賴耶識時,風習心識仍在,氣脈仍在作用,在夢中還有感知。夢仍有秩序的,水杯中有水,它會讓妳忘記這是一場夢。它的邏輯性讓妳覺得真實,這會事情變得複雜。例如4+4=8,它會讓妳忘記這是一場夢。
在夢中,會夢到一些事情,顯現得很真實,很邏輯性的。
一切如幻,一切如夢。
這不是一種否定,不是說它不存在。這是指出矛盾的狀態,就是它在,又不在。
就如(仁波切)在夢中,被一隻哈士奇拉著在高速公路上奔馳,有許多大卡車。那隻哈士奇用很鄙視的眼光看著我,意思是你感到害怕嗎?那隻狗認為我應該要表現更好的。把這樣情況運用在生命中,生命常發生類似的。
在睡夢中,不合邏輯的事會發生,這也是瑜伽士利用睡眠中陰修持的絕好機會。
但如真實了解,知道這只是一場夢,就會指示那隻哈士奇帶我去紐約。因為在夢中,它在那裡,又不在那裡。
3、禪定中陰
三摩地中陰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前兩個中陰是互相關聯的。
從散亂的那刻開始,它可以是一瞬間,或當下那刻。它可以是散亂,也可以是不散亂的。自明的覺知。
三摩地,也是一種暫時,不確定的。
它可以說是另一場幻相,所有中陰的特徵,它都有。
三摩地,但它是一種很重要的幻相。如妳現在看著我。只要妳不被糾纏,不是在漂流,在細微的層次中體驗它。
這種體驗很複雜的,看似是一種進步,如大樂,平靜的體驗。
這些是一種覺受,某方面是一種進展,但它也可能也是一種障礙。
如登上樓梯的每一步,看到美好的風景就想駐留。那比沒有禪修更不好,更危險的狀況。
如噶舉上師所說,禪修的體驗應該如吐出的口水,不再眷戀,要繼續往前行。
如在白宮的那些處理世界問題的人,總是尋求想法相同的人確認自己的作法,這就是我們會變成散亂的方式。
這裡有兩種中陰,從不散亂開始到散亂期間。而散亂之後又是中陰。
我們有覺知的那一剎那,就是禪定,就是三摩地。不散亂的禪修。
作為一位修行者,對於生處中陰,我們要發展出對覺知的渴求心。
對睡夢中陰,了知這就是睡夢,這就是一種修持。
禪定中陰有許多修持,更高深的修持就是不理會這種三摩地。
而時下的內觀修持,只在於安住,追求平靜狀態。對初學者而言,可去做做禪修,聞薰衣草味道,聽磬聲仍是有助於穩定的。
但對禪定中陰修持而言,對禪定的體驗應持有毫不在乎的狀態。
省略 Q&A
2022/5/23 簡要筆記分享,回報上師恩德。---Cindy Chen
簡單性與平常性是初學者需要去做的。
禪定中陰的核心教法就是要擺脫,不在乎;讓事情變得不尋常的種種體驗的東西都要擺脫。
在一剎那,不注意過去,也不注意未來,只是短暫的一剎那,注意這朵花。
這一剎那也是不可思議的一個世界,沒有受到任何參照點的染污。
當下,這是個多麼美妙的世界。
我們有多少問題是來自於性別問題,這太複雜。
在這一刻,沒有這些問題。
有多少問題起於膚色、宗教,深陷於這些痛苦之中,我們能做的,真的很少。
4、死亡中陰正在發生
死亡中陰又稱臨終中陰。
當我們進入這個世界,是帶著五大元素來著,離開這個世界也是。
臨終的階段是個概括性講法,但其實每個人是不同,有些人是緩慢死去,有人是很快速。這些元素消融次序,每個人也可能是不一樣的。
別以為元素大種的消融是死亡前一週才開始發生,其實它是一直在發生的,像我,像他。像有些人已步入晚年,大種的消融已正在發生了,而非是不可預期的死亡。
臨終死亡是個很大的課題,所以失憶,老年失智的狀態會發生。小孩有這樣健忘的狀態嗎?他們只是不成熟而已。
這五大元素一直影響著我們,五種感官也是,如同五個翻譯一樣相互影響著。
如果眼睛在下,腳在上,這種感知會非常不同。
但在接近死亡的時候,眼睛可能逐漸就沒有功用了,但妳仍可用非常不可思議的方式看見東西。
妳終於可以不透過翻譯者來看待事物,妳沒有個中間者傳譯。
妳可以直接看到事物,直接與客體交流,這種體驗是非常嚇人的。
如妳現在看到綠色,那是透過教育與環境種種濾鏡而認知的,但當妳死亡時,這些濾鏡都消失了。
我,諾布,看著這綠色東西,大麻,墨西哥,溫哥華,販毒幫派……這些相關聯的,這一切就是我看待這綠色植物的方式。
但當我死亡後,我關於諾布的感覺消失了,我不知自己是誰,我不再是個男性,這樣的覺知正在消失。
如果業力將妳推向成為不丹的一隻豬時,妳看到這大麻會流口水,因在不丹的豬是會吃大麻的。
總之,大種會逐漸消融,十二處十八界等等這些技術性的東西。
五大消融於明點
概括性講法是五大消融,如火大消融,溫度變化,然後水大消融……。
當每個元素在消融,都有外內密的徵兆,例如地大消融時,重力就逐漸消失,所以妳很難站起來,很難坐下,很難移動等等。
當所有元素都消融時,風大消融就是呼吸停止,就是一般人所謂的死亡,而佛教徒認為還有空大元素在。
在密續中,會談到“明點”,有白明點在額頭處,有紅明點在肚臍下方。像昆達里尼(脈輪)也是因明點而產生的一種方式。
也說因有白明點和紅明點,才反射出能看見太陽和月亮。然而,在五大種消融後,白明點會下降,紅明點會上升,它們在心間交會。
所有大種元素空大消融於心識中,心識消融於光明中。
“光明”是個很大的課題,大手印,大圓滿都在講授這個光明。這個光明時時刻刻都在,在我們講話當下都在。
如果我們沒有這個光明,我們就沒有這個覺知。
這個覺知並非是覺知花,覺知大麻植物的那個覺知是很粗重的覺知。這個覺知是自明自覺的,它沒有色相,它也非是虛無。
現起光明心
這個無參照點的狀態,令一般人感到害怕。
對瑜伽士而言,他們在睡夢瑜伽和禪定瑜伽受過訓練,了知這樣的狀態,產生“喻智慧”。
就好比妳沒到過菩提迦耶,但妳看過相片和地圖,有人去過也告訴妳如何前往菩提迦耶,這種種就是聞思修。
這樣的瑜伽士面臨死亡時,這是個珍貴的時刻,瑜伽士唯一的目標就是體驗這個光明。
當所有大種元素消融後,加上平時的修持,有個絕佳機會可見到這個光明。這對瑜伽士而言,他們是雀躍不已的。但對一般人而言,當心識消融時,類似昏厥狀態,失去意識。
因為沒有參照點,一般人會感到不舒服,感到相當害怕,不知該如何。
從大種元素逐漸消融到昏厥於光明這一刻,這期間就是死亡中陰。這就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在中陰度亡經描述得很仔細的。
就像蓮師所描述在掉落在懸崖邊,這正是地大在消融。
這在“活著就是死亡”一書中可見,讓這些教法容易理解。
脈輪的反射
當元素消融,也就是脈輪逐漸消融。
脈輪就是脈交會處,人身體有五個脈輪處,每個脈輪有不同的功能。
根據密續,脈輪會投射出我們所見外在世界。
當脈輪反應出一個地方,就會顯示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例如恆河……很好的交會處。
現代人能真的理解這些嗎?
我平時不太講這些。
但我受到“百年孤寂”的啟發,一位英國人告訴我“百年孤寂”具有魔幻性的現實主義,有點魔幻,不是現實的。
這個講法對我很有幫助,它是個不可思議的世界,無需按著固定方式的運作。
總之,脈輪會反射出外在的世界,就像噶瑪堤的一個很棒的地方。那裡有許多女孩喊著“我”,帶她們去寺廟,供養她們禮物和食物,一個很奇妙的地方。
當脈輪有作用時,妳去某個地方,如7-11會帶給妳某種轉變的影響。但也有相反的地方,負向的影響。
有些地方,妳會受到啟發,特別的感受,如美國原住民對某些地方,有著特別能量的感受。
總之,當脈輪消融時,也會有非常不同的感受。
消融的徵兆
這些徵兆是比較主觀,當感官意識消融時,會有類似陽焰的感受。
當白明點下降時,會有明亮的體驗。
就像那些瀕死經驗的人,都會提到看到光亮的隧道。
當紅明點上升時,就會有紅色的感受。
當紅白明點相會時,會有黑暗的感受,就是妳昏厥過去的時候。
當大種元素消融時,在粗重層面會有消化的問題,元素也有不同類別。
例如,氣也有不同種類,這是風大,就是平衡的風息。
有種是關於消化的。
有種是維持生命力的風息,當它消融時,會感受無力。
有種是關於重力的氣息,當它消融時,就無法控制行動。
當上行氣消融時,就無法吞嚥食物。
還有一種遍行氣,遍於一切脈的氣,當它消融時,四肢就無法起作用,脈輪也在消融。
當地大消融時,頭會覺得很重,腳無法承受身體重量,手無法拿東西,牙有牙垢(?),也會開始缺水。
內在徵兆是感受很昏沉,不清晰。感覺自己受到束縛,會想把被子拋開,會想站起來。
密的徵兆會感受到類似螢火蟲的亮點,這是臍輪的消融狀態。
接下來是心輪的消融,這是風大的消融,表現出口渴,失去控制舌頭的能力。
內在徵兆是焦慮不安,密的徵兆是看到很多煙霧。
接下來是喉輪開始消融,火大開始消融,呼吸氣息變冰冷,身體失去熱能。
內在徵兆是偶有清明,或不清明,可能認不得人。外在世界是無法感知得很清楚。
密的徵兆是類似螢火蟲亮光,但是更明顯的星火。
接下來是秘密輪開始消融,這時風大開始消融,呼吸困難,很難控制眼睛,甚至產生幻覺。
這時,取決於每個人的特質,如果是極為忿怒個性的人,又造作許多業,此時就會有恐怖形象的投射,你會哭泣哭喊。如果是平靜慈悲的人,相應的是平靜友善的體驗。
密的徵兆是呈現許多光亮,愉悅的光亮,像是蠟燭光。
眼耳鼻舌身等感受開始消失,開始忘記。
眼識開始消融,這並不是看不到東西,而是看到更讓人害怕或令人興奮的。
現在我們的眼睛不會聽到、聞到、嚐到東西,但在那消融狀態時,眼睛會聽到東西。
每個感官意識會呈現其他感官的體驗,感官體驗會變得非常強烈。
總之,妳會開始忘記區別事物。妳的心識會融入虛空。同時,妳也會從新體驗到顏色。
當我們一切都往下坡走時,但有個短暫時刻,妳會變得容光煥發,甚至有些溫暖回到心輪中。
有些人在此時會起死回生,如那些瀕死經驗的人一樣。但如沒有的話,就沒有回頭路了。
其他明天講,接下來會比較難,比較技術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