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观庄严69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194,33-128课)+结文(195,128课)
甲二、所说论义=乙一、讲述开显二谛真如之此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乙二、如是分析之必要
乙一、讲述开显二谛真如之此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丙一、名义(7,33课)+丙二、译礼(8,34课)+丙三、论义+丙四、尾义
丙三、论义=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丁二、以赞如是二谛之理而摄义
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己一、宣说胜义中万法不存在+己二、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
己一、宣说胜义中万法不存在=庚一、立根本因(14-21,34-38课小结)+庚二、建其理
庚二、建其理=辛一、建立宗法+辛二、建立周遍
辛一、建立宗法=壬一、建立离实一+壬二、建立离实多
壬一、建立离实一=癸一、破周遍之实一(28-40,39-49课小结)+癸二、破不遍之实一
癸二、破不遍之实一=子一、破实一之外境(42-52,49-52课小结)+子二、破实一之识
子二、破实一之识=丑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丑二、破认为外境不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
丑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寅一、破不共各自观点+寅二、以说共同实一之识不容有而结尾
寅一、破不共各自观点=卯一、破自宗有实二派之观点(56-88,53-62课,含两个小结)+卯二、破外道之观点(89-97,62-69课小结)
卯二、破外道之观点=辰一、总说破明智派(90,62+63课)+辰二、别破各自之观点(91-97,63-69课)
辰二、别破各自之观点=巳一、破胜者派与伺察派之观点(92,63+64课)+巳二、破顺世派之观点(93,65课)+巳三、破数论派之观点+巳四、破密行派之观点(97,67-69课)
巳三、破数论派之观点=午一、宣说破斥(95,66课)+午二、破遣过之答复(96,66课)
97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一卯二辰二巳四、破密行派之观点:
诸外境虽无,现异种为常,同时或次第,生识极难立。
2、现在很多人都宣称宁玛巴和苯教没有什么差别,这种观点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苯教只是借用佛教的很多名词来创立了自己的宗派,比如宁玛巴所说的本来清净、任运自成、明点等修法,他们只是对佛教显宗密宗的很多名词作了一些修改,然后运用到了自宗观点之上。
佛教的中观、般若、戒律、俱舍及密宗的一切论典,还有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橛金刚等本尊,以及绝地火、大手印、大圆满等等,在苯教中都有如法炮制的一个仿造品;佛教认为寂静主尊即是释迦牟尼佛,他们则承许为辛饶本师。实际上,苯教徒所说的辛饶本师与释迦牟尼佛的外相一模一样,只不过他的心间有一个吉祥旋。
3、我们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在短暂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坎坷的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以不被他夺、独立自主的智慧进行抉择。
4、在藏地,依靠地母十二尊等护法神的加持,外道并不是很兴盛。依靠护法神的加持,外道在藏地始终无法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