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9卷101下笔记
19魔境五十
19、3魔境五十,色阴十魔
19、3、10色十魔十,妄见妄说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101场下部
1、又以此心,研究精极,
这样的禅定又不断修行,最后到了比较细微、极致的时候。
2、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
这个时候他看到一些善知识形象,一刹那间,无端变化各种各样形象。一会儿变诸佛菩萨,一会儿变声闻缘觉,一会儿变婆罗门,一会儿变畜生,一会儿变饿鬼,一会儿变飞禽,各种各样的形象。
在他的修行境界当中,一会儿变魔,一会儿变成佛、变成菩萨,什么都显现,其实这是一种不太好的境界。
3、此名邪心含受魑魅。
心里本身有一种邪恶的种子、不好的种子,这种不好的种子受到鬼魅的危害。
4、或遭天魔入其心腹,
就像一块腐烂的肉,有一些虫子可以进去一样,非人、天魔、鬼神有机会入到你的心里。
心善、心清净的话,诸佛菩萨、护法神的加持,可以自然而然进入。如果心不清净的话,那鬼神会经常来。
5、无端说法,
这个时候,他无端的说各种各样的法。
6、通达妙义,
好像通达了各种甚深的意义。
他以前什么都不会,有一些非人、鬼神入到他的心以后,就变成什么都会了,有了神通神变。
7、非为圣证。
其实这不是什么圣者的显现。魔说法是非常不好的,不是一个圣者的证相。
8、不作圣心,魔事销歇,
如果你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圣者的心,你的魔事就消歇了,消亡停止了。
如果不作圣心,是善的相兆,善的境界。没有去执着它,说就说、听就听,这样的话,那魔的这种境相慢慢就没有了。
9、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如果作圣心,这种境界就是魔的显现。
这是十种色蕴魔当中唯一不太好的现象,前面的九个,看起来都是比较好的境相。
10、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
下面是十种色蕴魔的总结。佛告诉阿难,以上所讲到的十种禅定的境界。
色蕴魔相=1、身能出碍+2、身彻拾虫+3、闻空说法+4、境变佛现+5、空成宝色+6、暗中见物+7、身同草木+8、遍见无碍+9、遥见遥闻+10、妄见妄说
11、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全部是由于色蕴与禅修的心交互影响,而出现这样的现象。禅修是清净的心,色蕴是比较复杂的外境。
12、蕅益大师在《楞严文句》卷九里面,讲的一个比喻还是比较好的。“盖能观之心如钻。所观阴境如木。阴中藏性如火。种种现境如烟。钻火得烟。则知去火不远。故一一名善境界。见烟而止。则火不可得。损木损工。譬如中途迷惑。反受群邪也。”
比如说钻木取火,禅修相当于是金刚钻,木头相当于是色蕴。禅修的过程当中,还没有看到火的时候,烟先冒出来了,如果你把烟当做是火,你的修行也停止了,结果根本得不到火。如果你不执着冒出来的烟,还是不断去钻的话,最后你会发现火。
要修行过程当中,会出现似是而非的各种境相。如果没有把它当回事情,不管它,不断修、不断修,最后会达到目标的。
13、众生顽迷,不自忖量,
因为众生比较无知、顽固、迷茫,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境界是什么样的。
14、逢此因缘,迷不自识。
依靠这种因缘,根本不知道原来这只是迷乱的显现,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15、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然后说大话,我已经证到了什么什么果位,说大妄语,最后自己和他人都堕入无间地狱。
众生很可怜的,自不量力。好像修着修着,结果该修的没有修成,不该修的修成了。本来佛法是药,但是药没有配好的话,变成毒药而死,有点可惜。没有智慧的人,世间法、出世间法经常不会用药。
16、汝等当依,
佛陀告诉阿难,你们一定依照我说的好好地去修行、依止。
17、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
如来灭度以后,未来的末法时代当中,一定要宣扬、开示,前面所讲到的这些修行的魔业。
以后的修行人当中,很多人都不知道魔业,所以佛陀当时告诉阿难,将来的人,一定要告诉他们。
18、如来灭度的话,按照藏传的普巴派,今年是2024年,应该是佛陀圆寂2903年;按照斯里兰卡现在全球所谓的佛历,应该是2568年。
19、无令天魔得其方便。
千万不要让天魔有机可乘。
20、保持覆护,
这些修行人一定要培养,一定要保护,还要救护。对未来的修行人,先尽量的培养他们,中间要保护他们,如果犯错了,他们入邪道的话,要救出来,救护,以后不应该这样。
21、成无上道。
这样的话,他们可以成就无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