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如意宝藏

《如意宝藏》下部4章禅定后仪轨笔记

创建日期:2021-09-17

  《如意宝藏》下部4章禅定后仪轨笔记

  1、如意宝藏=甲一、序+甲二、引言+甲三、上部+甲四、下部+甲五、附录+甲六、跋

  甲四、下部正行上师瑜伽=乙一、第一章前行之前行+乙二、第二章入座前行+乙三、第三章共同外前行+乙四、第四章念诵仪轨及禅定初阶+乙五、第五章回向+乙六、第六章座下修持

  乙四、第四章念诵仪轨及禅定初阶=丙一、大加持云+丙二、速得成就上师瑜伽仪轨及禅修要义

  丙二、速得成就上师瑜伽仪轨及禅修要义=丁一、皈依发心+丁二、明观资粮田+丁三、积资净障七支供+丁四、发起尊意+丁五、祈请成就止观交修+丁六、祈请所欲+丁七、祈四灌法+丁八、后得转道用+丁九、回向+丁十、发愿+丁十一、中阴愿+丁十二、谛实力+丁十三、吉祥偈

  2、祈请所欲

  嗟!

  大恩离言上师知 无始以来迄至今

  辗转轮回漂六道 今祈尊以大慈悲

  敬祈速疾作救护(三遍)

  若能执受密相上师瑜伽之见解,即能远离一切痛苦怖畏,此乃最极究竟之救护。然作为初行者,仍需依共同法行持,故于自己前方之虚空中,观想上师并作祈祷。

  今生父母对我等虽有生身养育之恩,但大恩上师为我等传授甚深解脱之法,令我等有情永离轮回之苦,其恩德难以言表,故以至诚祈祷。祈请上师以无量大慈大悲摄受我等六道众生,迅速消尽六道之因——贪、嗔、痴等烦恼,并救度我等众生脱离轮回苦海而获得解脱。

  3、祈四灌法

  啊!

  三身字体自性中 与三金刚无有别

  吾之三门法性体 远离偏袒本性啊

  智界双运原始性 离言无作法性中

  远离伺察与耽著 安住无执本净界(随力安住)

  3、1!

  于不生不灭、法性之中安住。

  3、2三身字体自性中 与三金刚无有别

  三身:化、报、法三身。

  三身字:“嗡”()字代表化身与身金刚,“啊”()代表报身与语金刚,“吽”()代表法身与意金刚。“嗡啊吽”(),代表三身与三金刚。此为藏文音译,奥义甚深,故观想时务以藏文为要。

  外相和内相上师相应法中意念造作之行持为成办密相上师瑜伽无有戏论执著、究竟见解之方便。密相上师瑜伽境界中显现的一切之相均为自性之游舞,乃便智双运、显空无二之究竟智慧,绝非意念造作。因此,“三身字体自性中”之“三身”印证:本体空性为法身,自性明了为报身,本体自性无别之大悲周遍妙力为化身,亦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四空双运见解

  3、3吾之三门法性体 远离偏袒本性啊

  身、语、意三门远离偏袒,安住于本性之中。远离偏袒:偏袒可支分为常、断、有、无等边,归于一法即为妄念,若能超越妄念即为远离偏袒。

  3、4智界双运原始性 离言无作法性中,远离伺察与耽著 安住无执本净界

  原始法界如来藏乃自性明了之方便与本体空性之智慧双运的境界,远离言语,无有造作等戏论,于清净光明法性中随力安住。

  以本传承共修上师瑜伽之法规,直至妄念起现为止,大约安住十五秒左右即可

  4、灌顶=基灌顶+道灌顶+果灌顶

  道灌顶=道灌顶之基灌顶+道灌顶之道灌顶+道灌顶之果灌顶。

  5、基灌顶:

  众生本具如来藏自性功德,若能证悟,即能获得涅槃之自在;倘若未能证悟,仍于三界轮回中漂泊。

  6、道灌顶=道灌顶之基灌顶+道灌顶之道灌顶+道灌顶之果灌顶

  第一、道灌顶之基灌顶

  真实灌顶所成熟之法,如在一位具足法相之上师前,于寂猛、修部八大法行任运坛城中,授以灌顶时,上根者即悟见解,中根者起现乐明无念之觉受,下根者亦生三门乃三金刚不被他夺之定解。如是授予四灌顶,即为金刚乘道之所依灌顶。如今请求、得受之灌顶虽多,而心相续中未得丝毫之利益,即便灌顶多至压扁头顶,亦非真实灌顶。

  第二、道灌顶之道灌顶

  得如上灌顶之后,其后所受灌顶均为道之道灌顶,此可于他人前受灌,亦可依已之观想等受灌顶。

  第三、道灌顶之果灌顶

  即为大光明灌顶或密宗之深明无二之灌顶,其依灌顶之义智慧,能摧毁一切习气障或三现牵引习气。

  7、果灌顶:

  乃圆满证得遍知智慧,自在驾驭轮涅所摄之一切法。

  妙音龙多加参仁波切复次教授,初行者尚未赤裸见解前,应频频接受灌顶为佳。

  8、道之道灌顶=次第接受四种灌顶+顿时接受四种灌顶。

  信心乃得受灌顶之根本,根据禅定境界,接受四种灌顶的方式=次第接受四种灌顶+顿时接受四种灌顶。

  8、1次第接受四种灌顶

  “嗡”()字=化身+身金刚,

  “啊”()字=报身与语金刚,

  “吽”()字=法身+意金刚。

  “嗡啊吽”()=三身+三金刚。

  白色“嗡()”字+梵穴+宝瓶灌顶+化身果位

  红色“啊()”字+喉间+秘密灌顶+报身果位

  蓝色“吽()”字+心间+智慧灌顶+法身果位

  白、红、蓝“嗡啊吽()”字+三门+句义灌顶+自性身果位

  首先于自己对面虚空之中,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上师皈依境。

  上师顶间显现白色的“嗡()”字(表一切诸佛之身金刚),放光融入自己的梵穴,从而净除杀生等三种身不善业及脉障,获得宝瓶灌顶,证得与上师无二之化身果位;

  上师喉间显现红色的“啊()”字(表一切诸佛之语金刚),放光融入自己喉间,从而净除妄语等四种语不善业及气障,获得秘密灌顶,证得与上师无二之报身果位;

  上师心间显现蓝色的“吽()”字(表一切诸佛之意金刚),放光融入自己心间,从而净除贪心等三种意不善业及明点障,获得智慧灌顶,证得与上师无二之法身果位;

  上师三门之“嗡啊吽()” 同时放出白、红、蓝光融入自己三门,从而净除三门所依的阿赖耶识、阿赖耶之障,及耽著三轮之所知障,获得句义灌顶,证得与上师无二之自性身果位。

  其后依已所得之见解,与上师无别中安住直至妄念生起,或安住15秒左右。

  8、2顿时接受四种灌顶:

  上师顶间、喉间、心间分别显现白色的“嗡”字、红色的“啊”字和蓝色的“吽”字,同时放出白、红、蓝光融入自己三门,净除一切障碍,获得四种灌顶。然后依自己的见解,与上师无别中安住直至妄念生起,或安住15秒左右。

  站在心的本体角度,安立顿时接受四种灌顶的方式。但初行者若暂时无法做到,可以先按照次第接受四种灌顶的方式。总之,应根据自己禅定当时的见解运用次第接受四种灌顶或顿时接受四种灌顶。

  再者,如果接受四种四灌顶之前的禅定状态已经达到上师与自己一如,此时不用从外相上观想三字放光,直接安住即可。

  9、后得转道用

  啊!

  本来无作法性中 自力无滞诸声相

  本来尊咒法身性 远离增损转道用

  佛法修行分为座上和座下。后得乃出定行持之方便,未证悟实相见解者,当以改造意念之正念护持为要。应时时护持正念,严持清净戒律。

  9、1啊!  本来无作法性中 自力无滞诸声相     本来尊咒法身性

  于无有勤作、清明之本来见解中,一切所见皆为本尊,所闻皆为经咒,一切识聚即为法身。然初行者未证见解前,尚难如是行持,故须以意识转为道用为妙。初始意念改造虽为苦行,然随修行见解增上,日久座下正念趋于自然。座下以持戒、净观五种圆满等护持正念为要。

  9、2远离增损转道用

  法界功德乃不被善恶所增损,故于本来无有造作之见解中,安住于平等状态中,如是安住转为道用。后得转为道用甚为重要,应铭记心中,时刻观照自心、护持正念而行持。

  10、回向

  此善诠示诸所集 无漏佛子所发心

  一同随顺诸善根 回向三界尽解脱

  佛为圆满证悟究竟密意者,菩萨为追随佛之足迹而证悟者,故称“无漏佛子”。亦同《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回向般:依我等所作一切善根之力,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均能证得佛果,故一切佛子如何回向,我即如是回向。

  11、发愿

  唯愿生生世世代 吉祥上师哀摄受

  成熟解脱甚深道 究竟成熟圆满界

  祈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吉祥上师,唯愿生生世世,大悲摄受我等正受三苦折磨之一切有情众生,并传授成熟灌顶与解脱窍诀法,即身速证圆满菩提果位。

  12、中阴愿

  三传诸佛究竟义 深寂离戏无为法

  受持本来自地已 此生解脱童瓶身

  倘若此生未解脱 法性中阴自显时

  自相如子入母怀 唯愿坚固得认持

  流转三有中阴时 大安息地得解脱

  获胜灌顶授记已 愿导三界诸有情

  12、1三传诸佛究竟义 深寂离戏无为法受持本来自地已 此生解脱童瓶身

  “三传”,即心印传承、表示传承和口耳传承,其所蕴含的诸佛究竟法义,乃深寂、远离一切戏论的无为法。若能执受如是见解,此生即能证得本来法性——童子瓶身界而解脱。

  所谓“即生成就”包括如下情况:

  上根弟子座上证悟法性,达到昼夜一如,并受持无守持誓言,无需经过中阴,即生成佛。如无死莲花生大师般,不具生死等相。

  若座上已证悟,然尚未达昼夜一如,座下仍具细微散乱者,其于外隐没次第之四大分解、五根断绝后,于第一本净刹那解脱成佛。

  若于大圆满见解已达到觉受境界,平时犹励力护持见解,且持戒清净及多行善事,亦可于内隐没次第明增得三光后,尽灭贪嗔痴所生之八十法,趋入闷绝后苏醒,即现意识融入虚空之大光明境界,于数个禅定夜(从安住到起现妄念为一个禅定夜,至于安住几个禅定夜取决于既往禅定见解)而现证菩提,此为第二本净解脱。

  12、2倘若此生未解脱 法性中阴自显时     自相如子入母怀 唯愿坚固得认持

  若即生未得解脱,呈现法性中阴之时,一切显现如子入母怀般融于本体,如此安住,得以坚固,而证解脱。

  须知此解脱处分四,因彼乃顿超之教授,此处故略。

  12、3流转三有中阴时 大安息地得解脱     获胜灌顶授记已 愿导三界诸有情

  “三有中阴”即有生中阴;“大安息地”乃圆满次第之见道

  于三有中阴漂泊之际,祈请大恩上师加持,值遇一切法门,精进修法,并得大安息地之见解。此时即得授记灌顶等而现证菩提,于所度化之众生前,示现种种化身,如同皓月悬空,凡有水器之处均现月亮之相,而利益一切众生速证佛果。

  13、圆满次第之修行次第分五,亦名五瑜伽:

  资粮道称为“思欲乐”;

  加行道称为“辨大姓”;

  见道称为“大安息”;

  学道称为“得大授记”;

  无学道称为“全大勇”。

  14、谛实力

  至尊三宝加持力 业果不昧谛实力

  吾等清净意乐力 回向发愿愿成就

  外、内、密三宝之含义如前所述。依三宝之加持及业果不昧之谛实”、“吾等清净意乐”之力,如上所愿圆满成就。

  15、吉祥偈

  赐胜加持传承诸上师 赐诸成就寂忿本尊天

  除诸违缘空行护法众 愿诸皈处海会赐吉祥

  祈请获得传承诸上师的殊胜加持!愿获得寂忿本尊的加持,赐予共与不共同悉地!祈请空行护法的加持,消除一切违缘!愿一切皈依处赐予如海般的加持和吉祥。

上一篇:《如意宝藏》下部4章禅定笔记

下一篇:《如意宝藏》下部5+6章回向+座下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