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如意宝藏

《四精要文》1章传承法脉清净之偏道笔记

创建日期:2021-12-05

  《四精要文》1章传承法脉清净之偏道笔记

  1、《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甲一、前言+甲二、第一章传承法脉清净+甲三、第二章通达方便+甲四、第三章认识智慧+甲五、第四章善巧运用+甲六、跋

  甲二、第一章传承法脉清净=乙一、传承清净+乙二、导师功德圆满+乙三、弟子法相+乙四、传承法脉清净之偏道

  乙四、传承法脉清净之偏道=丙一、对传承的认识误区+丙二、依止导师之误区+丙三、弟子认识之误区

  丙一、对传承的认识误区=丁一、1.缺乏圆满次第道+丁二、2.重方便传承而轻实相传承+丁三、3.自己创造传承

  丙二、依止导师之误区=丁一、1.发心不正+丁二、2.不观察即做依止+丁三、3.与导师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丁四、4.藐视上师+丁五、5.重视依止书本修行,轻视依止上师+丁六、6.不懂如何面对恶知识

  丙三、弟子认识之误区=丁一、1.依止密宗导师和法即为密宗弟子+丁二、2.执著偏袒之信心+丁三、3.轻视因果与戒律+丁四、4.名言托付三门却不闻思修行+丁五、5.希冀不经苦修快速成就

  2、圆满次第道

  宁玛派则以剖析调伏妄念、直视调伏妄念和安住调伏妄念为修行之圆满次第。

  密宗之了知、觉受和证悟;

  小乘之五道;

  大乘之十地三十七菩提分法;

  净土法门,以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达到事一心不乱,再逐渐成办理一心不乱;

  禅宗以文字般若成办观照般若,最终证悟实相般若;

  藏传佛教萨迦派以次第成办离四耽著之教言和顿时圆满离四耽著之教言分别对应次第和顿悟根机,为萨迦派之修行次第。

  3、传承=方便传承+实相传承

  所谓方便传承又称名言传承,指的是导师按照法本完整念诵一遍仪轨;

  实相传承指的是修行者通过闻思理解修法要义并如实纳入修持。

  方便传承乃成办实相传承之基础,实相传承才是修行者成办解脱之真实所依。

  4、在《金刚萨埵续》中,针对修行者二十一种不同根机而讲解二十一种印证方式。

  5、首先,对于依止过的导师,无论善恶,皆不能诽谤。对于一位素昧平生的师父,都要做到不诽谤,何况对于和我们结过法缘的导师?则更不能诽谤。

  其次,若由于种种原因,确实无法在一位导师足下获得出世间利益,则应于清净心下远离,寻觅一位能真正将自己引入解脱正道的善知识作为依止的对境。

  因为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理由毫无希望地空耗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佛法,是将众生从偏道、误道引入正道的光明教法,所以,决心从轮回的无明中觉醒,义无反顾地追随历代传承祖师的足迹寻求究竟解脱,正是一位佛子应取之大义,故无需犹疑。

  6、 无垢光尊者于《宗派宝藏论——显密之差异》中,从十五个方面广述密宗超胜显宗之处,要义则摄于见解、修行、行为、根机四点,故于此首应闻思纯熟,并于修行中付诸实践,如此方能称为密宗修行者。

  7、 圆满的信心乃坚定、普遍、平等之清净心,并非世间庸俗之情感,更非意念造作之执著分别。

  8、导师救度弟子的唯一途径,乃传法示以解脱之道,释疑破除行道之惑,印证直指果位之智。弟子若不闻思修行,则如盲者,导师之加持即便如日光周遍寰宇,于盲者之暗亦无利益。以信心依止导师、供养三门的目的,是决心放下我执,从此依导师之教言行持,绝非以此为借口,懈怠懒惰。

上一篇:《四精要文》1章弟子法相笔记

下一篇:《四精要文》2章所有修法之方便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