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缘起解义

《缘起赞》第二课笔记

创建日期:2021-08-18

  《缘起赞》第二课笔记

  1、凡夫愚众缘何法,边执束缚反坚固,精通彼理诸智者,以此斩断戏论网。

  世间没有证得圣谛的凡夫愚昧众生,不管缘任何一个法,不但不能解脱,边执束缚反而越来越坚实、越来越坚固。包括学过宗派的有实宗当中的有部、经部以及随理唯识宗的行人,如果以缘起因来推,他们都不承认万法皆空。

  2、愚众

  凡夫愚痴的众生都认为,因缘生不一定是空性。因缘生的法是实有的。随理唯识宗认为,万事万物皆从阿赖耶中产生,而且阿赖耶自明自知的心识是实有的;经部和有部认为,实有的极微产生一切万法

  3、智者

  作为通达中观应成派和无上大圆满、大手印,以及禅宗明心见性的开悟境界的智者,他们对因缘生的法就不可能认为是常有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们都通达了一切理证之王——缘起理。

  4、 缘起理

  龙猛菩萨、月称论师等印藏汉三地的中观论师所运用的所有推理当中,最殊胜、最完美的就是缘起理。那它是怎么推的呢?一切万法,无有自性,因缘生故;或者说,因缘而生的法,绝对是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而这样的理论就是整个世界所有理论之王。因此大家皆应通达,所有推理当中最甚深的推理——缘起理。

  显现的法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显现;因缘而生的缘故,万法决定是空性。“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抉择人无我,要么依月称论师的七相推理,要么用龙猛菩萨的五相推理;而抉择法无我,则按照月称论师的破四边生因(即金刚屑因)等来进行抉择。其实,这些推理归根结底还是包括在缘起理当中。

  5、在人类历史上,唯有佛教没有被其他学说推翻。有些对佛教的推翻、破坏,完全是国王以权势来镇压,并没有以理论来胜伏,或者说发现它与世间规律相违逆才推倒它。佛教的内容,不要说胜义空性的道理胜过一切宗派,就是世俗中的和平观、平等观、大悲菩提心等,其他任何学说也没办法比,真正经得起哲理观察的宗派就是佛教。

  6、如果你真正要学佛,就要先明白佛陀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所留下来的教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当然要说正确,也不能完全依靠信仰或信心来定夺。佛教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在某些情况下有信心很重要,在某些情况下有怀疑很重要。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显露真正的智慧本来面目,认识所皈依对境的佛和佛教。即使你的智慧再敏锐,也根本找不出释迦牟尼佛的过失
     
佛陀的缘起理并不是仅仅依靠信心来通达,若真正认识到缘起空性的道理,就会了知万事万物的法只不过是一种缘起的显现而已。佛陀最甚深的法门就是缘起法,若每一个人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对缘起法真正有所认识,这种见解谁也无法抢夺,这个时候无论你在生活中遇到生老死病等任何世俗虚妄假相,也不会特别去执著。在你面前一切都是缘起的妙用:显现是显现,但显现的当下就是空性的。若有这样的境界,就很容易开悟。

  7、庚三、以此建立佛教胜过他宗:除此教义余无故,本师美名唯称您,众外道徒之虚词,犹如狐狸充狮子。

  缘起理是佛教的精华,除佛教外,其他世间各种宗教、派别、门派,都没有真正通达缘起理。正因如此,本师(所谓本师,是指以自己发明或开显的教义无误开示给有缘众生让他们得到真实的光明之道,这样的士夫就叫本师)的美名唯有释迦牟尼佛您能称得上。

  其他外道也有本师的名称,完全是一种虚词或虚名,根本不能称为本师。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不懂缘起的道理——有些把万法看成常有,有些把万法看作单空,有些连前世后世等本来存在的东西也诽谤为没有。所以就像狐狸冒充狮子,或将狐狸称为狮子一样。

  8、奇哉导师奇依处,奇哉胜说奇怙主,巧妙宣讲缘起法,本师尊前我敬礼。

  我们的教法已经超胜其他教法,主要原因就是宣说了缘起理。作者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奇哉(即非常稀有):非常稀有啊!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您是众生真正的导师。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您的智慧完全通达了一切万法胜义空性和世俗显现的道理。

  第一个奇哉或奇妙是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您有着谁也无法开取的甚深奥义智慧,这是非常稀有的!

  第二个稀有则讲:光有智慧或学问并不一定是众生的依处,但佛陀您对三界所有众生就像慈母看待独子一样,以慈悲心来维护,无量无边众生的痛苦都以您的大悲加持力得以遣除,因此您就是所有众生的皈依处或依处,当然这也是很稀有的。

  第三个稀有是这样的:非常稀有啊!您的殊胜善说。因为您以缘起理抉择万法: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世俗中依靠各自不同的因缘产生。在世间众多智者的学说中,根本找不到像您这样真正抉择万法实相的殊胜善说。所以,您的胜说是极其稀有的

  第四个稀有是:非常稀有啊!您是一切众生的怙主。为什么是怙主呢?因为无依无靠的众生都依靠您的悲心与指示,也就是说,您不但以悲心来维护他们,而且还给他们指示解脱道。您了知众生有不同根机而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尤其稀有的是,您在世间为众生宣说了缘起法。

  在世间中,缘起理是所有正理之王。正因佛陀宣说了这样的缘起理,所以他是名副其实的本师、导师。在这样的佛陀前,我(指作者宗喀巴大师)很荣幸、很开心地恭敬顶礼。

  作者在这里再次向佛陀顶礼。因为宗喀巴大师已经通达真正中观缘起空性的道理,所以一想起佛陀的恩德,一想起佛陀所开启的深奥佛法,就感激不尽。一旦任何一个人通达了这样的真理,也不得不五体投地地向佛陀恭敬顶礼。

  9、辛一、若未通达缘起理则不能证佛的教义:唯行利益佛陀您,为度群生而恩赐,正法醍醐空性义,断定依据无伦比,即是依存缘起理。

  唯行饶益一切众生的佛陀您,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群生,恩赐的正法醍醐就是空性的意义,而断定它无与伦比的依据即是缘起理。在释迦牟尼佛为不同众生开启的八万四千法门中,犹如醍醐一般的就是空性法门,而断定它的依据就是缘起理,也就是说,万法空性义与缘起理相互依存。

  10、若有何人于此义,视为相违不成立,岂能领悟您意旨?

  本来一切万法是空性的,而且是以缘起理来了知的,即:“一切万法,无有自性,缘起之故”,只要是因缘而生,决定是空性或不存在的。若能产生定解,包括对内在的贪嗔痴,和外面的山河大地在内的所有法,都会有甚深认识——只要看到任何一个法是因缘生,就会了知它绝对是空性。(所谓空性,是指虽然在眼前显现,但全是假的,并不真实。虽然这些显现的法很容易欺惑众生的感官,实际上全部是空性。)

  1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指瓶子存在时里面是空的,“空即是色”指瓶子拿走后那种空空的状态。这种说法根本没有懂得缘起的道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法虽然有显现,但因为是因缘而生(这就是所谓的缘起),其本体也绝对是空性的(这就是所谓的空性),而空性也不存在、远离戏论。一切万法虽然是空性,但在空性中也可显现,也可产生。通达显现空性互不相违,就通达了如来的密意。

  12、一切都是上师的游舞

  若我们能通过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进行修持,之后就能认识自己的心,从而出现显现和空性无二无别的境界,那个时候就通达了一切万法的真相。万法显而空、空而显的远离言思境界,就是上师的密意或了义的上师,我们的心何时与这种了义上师无二无别,就是所谓的跟上师、文殊菩萨、普贤如来、阿弥陀佛的智慧融为一体。修行过程中看到的本尊、护法神,实际上也是清净的妙用,其本体也是显空无别的

  一切都是本尊的相,一切都是上师的游舞,并非在心里想:我所看到的瓶子、茶杯等全部变成上师,或将茶杯等的体观作上师的身,茶杯等发出来的声音观作上师的语言

  13、壬一、若通达缘起无有自性也可起作用:您许有朝一日中,现见空性缘起义,方知自性本为空,能有作为亦不悖。

  释迦牟尼佛您在有关经典中承许,通过长期闻思修行,有朝一日会现见空性即是缘起、缘起即是空性的道理,那时就会通达一切万法的自性本来就是空性,而且因为自性空的原因,也可起各种各样的作用。在此世间,正因为万法是空性,产生、灭亡乃至起任何作用,都可在空性中进行;果不空,生灭乃至因果的安立等一切的一切都无法实现,因为实有之故。

  14、壬二、若未通达缘起堕入深渊:若视与此恰相反,空性不可起作用,有作用则无空性,坠入恐怖之深渊。

  若与此相反,认为是空性就不可能起作用,有作用就不可能是空性,则已坠入恐怖之深渊。若通达这样的道理,就会了知这两者相辅相成:因为是空性的原因,一切因果都非常合理;因为一切因果合理的缘故,它的本体绝对是空性的。所以,如果你说一切万法不空,那一切因果都不合理,这样就坠入了可怕而恐怖的深渊当中了

  15、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法都要学:
      比如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的《缘起赞》、《菩提道次第论》、《三主要道论》等;萨迦派的《俱舍论大疏》、《量理宝藏论》等;觉囊派的《山法》等他空方面的论典;噶当派的《佛子行》等;噶举派的中观法要,以及噶玛巴的教言等。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从真理上讲,佛教各派最终的目标,就是要通达缘起空性

上一篇:《缘起赞》第一课笔记

下一篇:《缘起赞》第三课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