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9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创建日期:2025-02-21

  NO.9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60-101,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102-170,10品)+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五、解说菩提分法=丁一、宣说前行(172-244,11-15品)+丁二、宣说正行

  丁二、宣说正行——宣说菩提分法真正体性=戊一、能摄方便品(246-251,16品)+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252-282,17品)+戊三、供养依师无量心品(283-315,18品)+戊四、菩提分品(316-368,19品)+戊五、功德品+戊六、行地究竟地品

  戊五、功德品=己一、修行功德+己二、赞叹之功德

  己一、修行功德=庚一、稀有功德(371)+庚二、非衡有(372)+庚三、平等心(373)+庚四、饶益(374-376)+庚五、报恩(377)+庚六、希求(378)+庚七、不唐捐(379)+庚八、真实行(380)+庚九、退失与胜进差别(381)+庚十、形相与真实性差别(382)+庚十一、调伏(383)+庚十二、授记(384)+庚十三、决定(385)+庚十四、无疑所为(386)+庚十五、恒常所为(387)+庚十六、首要所为+庚十七、说法安立

  383、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一、调伏;

  具慧于诸地,修行布施等,

  彼等能调伏,众生六违品。

  384、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二、授记;

  以行者时别,具慧授记二,

  菩提与授记,此外说为大。

  获得无生忍,断我慢勤作,

  与诸佛佛子,成为一本体。

  复彼刹土名,时间与劫名,

  眷属法住世,许为彼授记。

  38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三、决定;

  具慧一切时,圆满生不厌,

  恒常能修行,等持无退失。

  成利决定得,任运之法忍。

  386、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四、无疑所为;

  供养真受戒,慈悲修善法,

  静处不放逸,闻义不厌足,

  诸地坚稳者,无疑所应为。

  387、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五、恒常所为;

  了知欲妙过,思维诸迷乱,

  甘受诸痛苦,修行诸善法。

  不著禅乐味,不分别相状,

  诸地坚稳者,恒常所应为。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99-111       2018年04月26日

  这里说两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等会下课后,没有大众的讲考,没有遍地开花的讲考,我要说一些事情,要稍微停一下,这是一个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是,现在很多人问,有没有金刚萨埵的灌顶?前一段时间,我们问了门措上师。学院教务处说,今年上师不一定上来,可能不来,还没有明确的消息。

  今年的金刚萨埵法会有没有?现在还不知道。我们一个多月之前已经申请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批下来。一般来讲,一个月之前应该批下来的。这些事情,跟大家讲一下。

  有些人为了灌顶而来,为了金刚萨埵法会而来,可能要提前订宾馆,订飞机票。到时候一无所成的话,有一定的麻烦,现在给大家提醒一下。

  再加上,学院基本上无法满足外来人的住宿。大家也知道,这里的宾馆、招待所,是很少的。一六年和一七年,拆除了很多房子。现在不要说外来的人,连我们自己住的地方都没有。

  现在学校、寺院、佛学院的发心人员越来越多,不多也不行。而房子越来越少,开法会的时候,都没办法安排。

  智悲学校的发心老师非常辛苦,对我的恩德是非常大的。以前五一、六一放假的时候,我能在这边为他们安排房子。现在不得不变化,实在没办法,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今年学院这边的道路、公房要修建,电网也要改造,工程量很大,到时候车都可能找不到。

  希望各位,了解当前各方面的特殊状况。凡是不好的方面,给大家讲清楚了,该说的都给大家说了。如果想自讨苦吃,到时候可能这也没有,那也没有。

  如果真的想念金刚萨埵心咒,建议在各个道场念。从现在开始念,下个月是萨伽月,这个月和下一个月能完成四十万遍,应该是很好的。

  还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有什么变化,都来得及调整。一种方式幻灭,另一种方式可以幻生。

  这是真实语,没有什么了义和不了义的。现在确实是这样的,将来有什么情况,到时候再说,当前是真实语。

  我前面稍微讲一下这些,学院内部,等会我可能讲一些纪律方面的事情。

  量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给夏擦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为度化一切众生,大家发菩提心。

  师念藏语传承。

  今天讲《经庄严论》当中的修法功德,有十七个科判,前面讲了十个科判的内容,今天讲第十一调伏。

  这里的每一个内容都跟六波罗蜜多有关,与六波罗蜜多有关的调伏怎么解释?

  庚十一、调伏:

  具慧于诸地,修行布施等,

  彼等能调伏,众生六违品。

  菩萨通过修六波罗蜜多来调伏众生相续当中的六度违品、各种烦恼,在这里是分几个方面讲的。

  “具慧”,是什么行者调伏?是具有智慧的菩萨。

  “于诸地”,安住于什么阶段调伏?他们住于从一地到十地的阶段,这叫做真正的菩萨。

  还没有入道的阶段,叫凡夫地;入资粮道和加行道的阶段,叫信解地。发了菩提心的人,是凡夫地的菩萨、信解地的菩萨,还有得地的菩萨,这些是菩萨的身份。我们是不是菩萨?观待而言,我们可以说是菩萨。

  就像《入行论》里面讲的一样,(师背诵藏语),“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吾当为,宜乎佛族业”,自从发了无上菩提心,就成了佛子,今天成为佛的种姓者,从现在开始,我要结合种姓做有意义的事情,利益众生的事情。受了菩萨戒之后,每天会这样念的。

  诸地者是菩萨,发了菩提心的人,也可以叫做调化众生者,从广义上讲,具慧菩萨可以这样理解。

  “修行布施等”,菩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度化众生、调伏众生?这也是个问题,是用鞭子打,还是强制威胁,还是天天唱歌跳舞,或者天天赛马射箭,怎么样的方式?

  菩萨度化众生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归纳起来,从布施度到智慧度之间的六波罗蜜多,是最好调伏众生的方法。

  以后要知道,要度众生,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度呢?最主要以六波罗蜜多来度,做法布施、财布施,自己持清净的戒律,让别人也持清净的戒律;自己安忍,让别人也安忍。

  今天中午开会的时候,我们这边很多人特别不准时,我差点发脾气,一直忍着。我可能跟日本人一样的,对时间特别执著。一看到其他部门的人全部到了,我们这边有一些人还没有到,很想发脾气。幸好没有发,过了十分钟以后,情绪基本上没有了。

  想发脾气的时候,安住十分钟,是最好的方法。前面觉得天要塌下来的、特别生气的感觉,安住一会儿后,好像也没那么严重了,经常有这种事情。不准时的话,好像问题不是很大的。

  安忍、精进、禅定和智慧,六波罗蜜多是度化众生最好的方法。以什么方式度化众生?以六度来度化众生。

  “彼等能调伏,众生”,调伏谁呢?六道当中的众生。

  有能力的话,度化六道众生;没有能力的话,那就度化人道众生,东南西北的、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众生,都要去度,有这种发心力,“我一定要度很多众生”。所度的是众生,即调伏的是众生。

  “六违品”,调伏什么?调伏六度的悭吝等违品、退失及虚假相。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呢?调伏自他众生相续当中的六度违品。

  如果衣服上面有脏垢,衣服就不干净;同样的道理,如果众生相续当中有了六度违品,就没有办法调伏。用水把衣服上面的脏垢洗干净后,衣服就清净了。

  布施的违品是吝啬的心。

  持戒的违品,我看安慧论师的讲义说,是恶劣的心、恶行。持戒是持清净的戒律,违品是恶劣的心和行为。

  安忍的违品是嗔恨心,精进的违品是懈怠,禅定的违品是散乱,智慧的违品是邪见和迷乱。

  有了这些违品,会出现各种假象和迷乱分别念,不可能见到事物的真相。要调化众生,就必须通过修行六波罗蜜多的方式,断除六波罗蜜多的违品。

  月称论师在《显句论》最后的文字当中说,调伏了贪心,不一定能调伏嗔恨心;调伏了嗔恨心,不一定能调伏贪心。如果调伏了愚痴、从根本上断除了愚痴,其他烦恼全部能根除。一切烦恼的根本就是无明迷乱,以无我的智慧断除无明迷乱,是最好的方法。

  《宗镜录》讲,“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六波罗蜜多最根本的般若度,就像导师一样,能根除六波罗蜜多的违品。

  调伏众生、调化众生,实际上就是要断除六度的违品。依靠佛法来调伏的话,违品越来越减少,相续越来越调柔,说明得到了佛法的利益。如果越来越跟违品相应,跟六度不相应,听法也好,依止善知识也好,做任何修行,都不能调伏相续。

  调伏相续是很重要的,这是讲到的第十一个问题。

  接下来讲第十二个问题,相续完全调伏之后、调柔之后,会受到诸佛菩萨的授记。行者由于具足极其清净的波罗蜜多功德,因此获得授记。

  庚十二、行者授记分类:

  以行者时别,具慧授记二,

  菩提与授记,此外说为大。

  获得无生忍,断我慢勤作,

  与诸佛佛子,成为一本体。

  “以行者时别,具慧授记二”,授记有以行者差别授记及以时间差别授记,具慧菩萨得无上菩提的授记有这样两种。

  第一种,行者差别授记,行者、补特伽罗、修行人,从人的层面来讲,授记有四种。

  1、授记安住种姓之行者:住于六度种姓者,他的相续当中,他的阿赖耶上面,已经有了大乘种姓的种子,虽然他没有发真实的菩提心,也会得到授记,“将来成就无上菩提佛果”。

  有些大乘种姓明显者,有些根机非常好的人,会出现一些授记的瑞相。

  生活当中,有些人虽然没有遇到大乘的善知识,也没有在大乘的场合当中发菩提心,但是他从小对众生就有特别强大的悲悯心,有些上师会授记,他将来怎么怎么。

  在藏传佛教当中,很多五六岁、六七岁的小活佛,被授记为某个高僧大德、某个菩萨的转世,那个时候他根本来不及发菩提心,连什么叫出离心的都不懂。

  这是第一个。

  2、授记发菩提心之行者:他已经入了大乘,在善知识面前发了菩提心,也能得诸佛菩萨善知识的授记,“将来如何利益众生,实现佛果”。这是第二种情况。

  3、授记现前之行者:对于直接聚集于佛眷属中的某位行者授记“某某未来成佛,佛号为某某”。

  《法华经》里面,比如在《第三譬喻品》中舍利弗得授记,在《第六授记品》、《第八五百弟子授记品》、《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中,有很多佛眷属得授记,在未来某个劫当中,你变成什么样的。这是第三种情况。

  4、授记非现前的行者:对非现前在眷属中而安住于其他佛土的菩萨授记“未来此位行者出世获得无上菩提”。

  佛陀对未来的行者在未来的时间授记,他会成佛,他会出世。比如佛陀在《法鼓经》等不同的经典里面,对龙猛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论师、莲花生大士等进行了授记。

  菩提金刚对法王如意宝有五种圆满的授记,在法王的传记里面,整个过程讲得比较细致。我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注1]的时候,他们让我讲法王如意宝的生平。当时比较累,我能背得菩提金刚的授记,就把它作为科判勉强讲了。(师背诵藏语),不懂啊,算了。(众笑)

  《藏密佛教史》里面讲,释迦牟尼佛对大圆满的一些密法,比如玛哈约嘎、阿底约嘎,未来在藏地如何弘扬,也有授记。

  这是未来的授记,佛在世时不明显。

  以上是从行者的角度来讲,有这么四种授记。

  藏传佛教中,很多人喜欢这个上师授记,那个上师授记。有些可能是真的,有些可能是习惯性的套话。

  有些授记的名称比较相同,不是特别明显,不是特别可靠。相同的名称,不一定指的是一个人。但是像法王如意宝那样的授记,用其他人来代替的话,确实是很难的。

  看到授记的时候,可以分析。不能完全以批判的眼光来看,一开始就认为是错的,这种观察方式,不是很好的;也不能完全以接受的眼光来看,一点思维能力都没有,这样的方式,也不是很好。

  每天讲考的道友们,一方面很随喜;另一方面要增加一些自己的发挥,只要不过偏就好。

  以前北大的校长蔡元培说过,大学不是贩卖文凭的机关,应当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不仅应灌输知识、技能,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

  独立研究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读佛学院的时候,一方面要懂得前辈大德的说法,另一方面要用自己的智慧分析。并不是说,灌输什么样的教育,只能界限在这个范围内,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

  我们的教育模式是,第一个方面把传承上师的教言,如理如实地记住,这很重要;第二个方面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思维,不断思考,提出合理的建议,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也很重要。

  刚才的授记,在藏传佛教当中,汉传佛教当中,在佛教里面是非常多的。而且不仅仅是佛教,在全人类的历史长河当中,对未来的预言、授记,各个民族都有。应该以自己的智慧观察,不能完全用自己固有的、成熟的思路套一切道理。当道理与你的思路、你的思维方式不太相合的时候,你就完全排斥,这不是很好的。

  以前没学佛时候的见解,在相续当中,特别多、根深蒂固;现在进入佛门,要接纳佛教的内容,暂时来讲,有很大的困难。

  一定要学会融入所学的知识,比如说,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量子物理学,不是这种知识的法器;现在要学量子物理学,为了融入这个新的知识领域,就要做一些调整,成为这种知识的法器。

  我不多讲了,不然,等一会儿讲不完。

  第二种,时间差别授记,有两种。

  1、时间确定:授记唯于此劫或此世获得无上菩提。授记未来,你在某一个劫、某一个世,获得佛果,获得成就。

  2、时间不定:授记未来某时成佛。只说未来某某时候,不会说得非常明确。

  此外授记的两种差别。

  “菩提”,第一个叫菩提授记,佛授记行者,未来得大菩提、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很明确的。

  “与授记”,第二个叫授记的授记,佛授记,将来在某一个世界当中,会出现某个佛,这个佛会授记某个行者。授记者和被授记者,这两者都不在场,是很长远的授记。

  “此外说为大”,再说大授记,八地菩萨的授记,称为大授记,为什么?有四个原因。

  “获得无生忍”,第一个原因,八地菩萨的时候,获得了无生法忍。

  “断我慢”,第二个原因,他断除了所有的我慢。

  “勤作”,第三个原因,他断除了所有相的勤作。

  “与诸佛佛子,成为一本体”,第四个原因,他跟安住清净地的一切佛菩萨的发心、事业,全部融为一自性或本体。

  获得八地者,证悟自己无疑成佛后自己授记自己“我将成佛”得诸佛授记,称为大授记或授记大。八地菩萨跟佛的境界基本上是相同的,佛的智慧和悲心跟他融入一体。

  为什么是大授记?获得无生忍、断我慢、断勤作、与诸佛成为一体,这是原因。八地的境界,人我执和法我执几乎断完了,还有一点点细微的法我。自己完全证悟,也明白未来度化众生的场所,所以叫自我授记,自己可以授记。

  有些人认为,自己可以授记自己,说明他已经获得八地了。我以前真的遇到过,他说,“我授记,将来我会变成什么什么”。这是猜测或者估计,因明里面讲的伺察意。这叫分别念,不叫授记。

  有一部佛经叫做《撰集百缘经》[注2],它里面讲,曾经有一个佛叫做帝幢佛,他出世的时候,有一次出去度化众生。有一个仙人看到他相貌庄严,生起了非常大的欢喜心。迎请他、供养他,最后发愿。

  仙人发了什么样的愿呢?叫“出言信用”,意思是,以后自己说话都是诚信的。当时帝幢佛答应他“所求必得如愿”,并且授记他,将来在一个世界当中变成佛,佛名叫释迦牟尼佛。

  当时外道的仙人,实际上就是后来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也好,他的眷属也好,得到的授记是非常多的。

  真正能解释授记的人,必需是大彻大悟的人。不然,凡夫人用估计,或者揣测来解释授记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解释方法。

上一篇:NO.98-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