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法华7化城喻品30上
《妙法莲华经》第30课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样
荣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巴嘎达锕灿图穴么夺
敦巴特杰坚拉香擦洛
(师清嗓)
(师念藏文传承)
【化城喻品第七】
(师清嗓,师喝水)呃,呃下面我们就看这个《妙法莲华经》第七品啊,嗯第七品呢,主要讲这个《化城喻品》,啊就《化城喻品》呢。呃下面是,比如说在商人嗯这个过海的时候呢,就是中间就是如果有幻化的城市,嗯遇到城市的话呢获得呃欢喜。嗯可以呢就是在那里呃蹲点休息,啊就是这样的。所以在这个学习大乘的过程当中呢,中间就是也有呃这个声闻乘啊、缘觉乘啊,就是还有暂时的一些这个,像幻化的城市那样,就是有这样的必要。就是主要可能,呃讲这这这方面的内容吧。但具体呢,我们下面就是这个有有有几层内容,啊就是在这里跟大家慢慢地介绍。
呃那么刚才也讲了我们这个现在,呃大家应该非常嗯值得这个欢喜。呃因为呃遇到大乘佛法,嗯尤其是呃在有生之年当中,就是像《妙法莲华经》这么就是有功德的佛经。啊就是我们大家能听受,嗯这个是的确,呃你不相信这个业因果的话呢,就是另当别论就是没有什么说的。如果你相信这一点的话,我觉得一个人获得人身以后呢,呃就是,能、能有这个呃大乘佛法的学习,尤其是像《妙法莲华经》这样的,功德特别大的这个佛经啊。就是确实呃特别特别有有意义的,啊就是有意义的。
所以我自已也呃就学习这个,嗯就呃这个看这本书,就是看这本佛经的话呢,就是特别的呃就是开心啊,就是发自内心的。呃我也呃希望呢,就是我们在座的人,这个可能根基都是有千差万别就是不、不同的。但是呢从总体上讲,大家的态度、大家的这种好乐心呢,就是应该很不错的。那么当然我们有信心的,呃有这个听闻的呃能力的,就是有听闻能力的这些人就是这个学习呢,就是功德不可思议是就是不用说的了。呃甚至我们这里有些特别愚笨的,就是呃可能接受能力就是特别差,就是连这个词句的内容啊,就是这些都是几乎都是没办法就是能理解的,这些人的话对这个法,呃就是结上善緣呢,我觉得是非常呃功德非常大。
啊就是以前那个,呃《法华传记》里面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公案啊,就是有一个,好像在一个叫长安的县,就是不知道就是现在是在哪个地方。(师清嗓)那么这里有一个,啊就是可以说是残疾人吧就是盲聋哑,就是这个盲人就是耳朵也听不到,眼睛也看不到,然后意根也不具足,就是特别愚笨的就是这么一个老人呢。就是依靠就是她这个呃她的这个玄孙吧,就是就很,呃就她的这个就、就孙子的这种孙儿吧,还是什么,就是这么一个孩子呢就是呃牵着她的手。
就是也、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世间人讲的话呢,特别特别可怜的一个老年人。就是就这个呃这样的人呢,就是就带到这个,可能是不知道是什么,她自己愿意去啊还是什么,就是去、去附近的寺院。呃去附近的寺院的时候呢,就是刚好就是有一个法师在讲《妙法莲华经》。就是然后呃那么《妙法莲华经》讲的时候呢,就是她可能听也听不到看也看不到。但是知道是在那里就是有这样的这个佛事的话呢,就是她就做了这个合掌。就是也许可能这个孩子呢,就是对她就是有一些指示吧。就是有时候,残疾人就是像那个呃海伦·凯勒一样的,就是有些是还是比较这个聪明的。就是好像现在这个有些网、网上看的话,有些残疾人呐,有些这个六根不全的人,就是比我们六根这个全的人还能干就是。所以就是她当时已经就是感觉到就是那里在这个法师在讲经说法,就是她只是一个膜拜就是合掌就是这样的就回来了。
回来以后,后来呢就是接近三个月之后,就是她就突然这个死了。死了以后呢,呃就过了这个几天之后呢,就是准备,家人呢就是把她就是埋、埋葬。但是她这个尸、这个身体呢,就是一直是呃就是很柔软的,就是没有这个消失就是她的这个体温。后来就是有一、有一次,这个有,呃好不知道过了好几天吧。就是有一天这个晚上半夜三更的时候呢,就是她就开始复活了,就是大家都吓坏了。就是她是可能就是开始这个,起嗯嗯什么就是起尸了,还是是什么就是呃妖怪啊,就是或者是,大家都特别特别害怕。但是没有想到就是她呃这个活、活、活、活着的时候,她、她开始复活的时候呢,就是眼睛也看得到,就是然后耳朵也听得到,就是然后思维也是很正常的。(师清嗓)大家都特别害怕的时候呢,她说是不用怕就是我不是这个妖怪,就是我是呃真正我的六根呢就是已经这个就恢复了。那么这个原因呢她就讲到,就是她到了这个中阴这个法王的时候呢,就是呃中阴法王也赞叹就是她就是作了很大的这个功德,就是对《妙法莲华经》的这种这个恭敬和这个膜拜,就是是非常大的一个功德。呃那么以这个功德呢就是消除了她以前的罪业,同时呢呃就是她的这个诸根这个恢复,还有呢就是她的寿命就是还没有尽就是。因为这样的种种原因的话呢就是,让她可以就是返回这个人间呐,就是她把整个所有的这些情况呢就是,给这个家人和附近的人呢就是讲了以后啊,就是大家都是非常欢喜的。就是从此之后呢所有的人也是是这个膜拜頂礼就是。(师清嗓)
这个呃,啊怎么讲啊?就是那个《妙法莲华经》啊,就是《妙法莲华经》,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公案的话呢就是,这、这些是并不是现在人讲的就是,现在人有时候是讲的话呢,可能有各种目的啊就是有这祥的,那么这个是非常可靠的这个历史资料当中呢就是,这样这个呃说得非常清楚的就是。
因此,我们也应该呃就是想到就是,第一呢就是希望我们不管是居士也好、这个呃出家人的话呢就是,以后啊就是有因缘的时候呢,希望你们也这个传这个呃《妙法莲华经》就是,有了传承之后的话呢,就是自己应该在因缘具足的时候呢就是给这个……。
我现在看到汉地的很多寺院里面就是,包括我们学院的很多法师呢就是在那里就是当住持,当住持也可以就是,有些是在供灯就是,有些在那就是,有些供灯就是整个这个全身都是是这个酥油味儿就是。那个但是这也是一方面是一个很好的,但是最好是有这个讲经说法就是。这《妙法莲华经》我想是这个汉地呢就是也很重视的就是,你讲一遍就是如果不太会讲的话呢,给大家就是如果这个传承还没有间断的话呢就是,比如说一年就是这个讲个《金刚经》啦,一年这个呃这个《妙法莲华经》呐,就是很有很有必要的就是。
所以说我们这个法师们就是在寺院当中的话呢,呃当然这个供灯也是可以的,然后什么这个烟供也是就是也是就是也很好就是,有有麦彭仁波切的那个烟供里面有很多的功德。但是还是讲经说法是可能最好的就是。所以呢,呃以后这个希望呢呃法师们就是如果在一个寺院里面,有《妙法莲华经》的讲经说法的话呢,呃那么就是如果一个老人就是或者是一个残疾人,你看他有一个行为上的这样的表示的话呢,功德那么大就是。
那更何况说有些年轻人呢,有些这个呃这样的话,也许可能有些人就是真的听到了这个一个偈颂的词,或者是是他用这个、呃看到了你的这种场面,哪怕是听一节课啊就是就。我们这个每天讲课的时候,都是有一些新来的这个、有一些听课的,我都都开许就是。有些时候是头发是红红红红的,有些是红中有点带有几根绿、绿色的就是(众笑),呃有有些是耳环是大大的就是,有些是耳环很小很小的,有些就是耳朵上上下下都是是这个呃有好多好多就是不同的,有不同的人就不同的装饰就是,但这些呢呃都都重要,就是当然重要。更重要的呢就是不同的人就是听受这个《法华经》啊,哪怕是一节课的话呢,我想是这个功德啊确实是不可思议,就是所以……。(师清嗓)
今天主要想说的呢就是我们这个呃,啊这几年以来的话呢就是各个地方啊,就是我们这个弘法利生的法师啊,弘法利生的一些呃这个堪布、堪姆啊就都比较多。但是呢啊我们呃真正的这个弘法啊利生,或者讲经说法的人呐,呃也不算特别特别的多就是,在这方面就是应该引起重视。啊就是这是我前面呢就是讲一下这个《法华经》的功德啊就是就讲一下功德。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
(师清嗓)那么接下来就是下面讲我们这一品的话呢就是,佛告诉这个比丘啊,就是那么这个过去啊就是无量无边的这个劫,不可思议的阿僧祇劫,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师清嗓)过去过去过去……。
我们以前那个小时候一般就是父母啊或者这个讲故事的时候,从前啊从前从前从前从前,(师笑)不知道汉地有没有这样?我们一般讲故事的时候,久远以前久远久远,最、最,从前从前从前,啊我们藏文当中“纳纳纳纳”,“纳”是古代的意思就是。然后孩子们一般讲故事的时候就是加很多“纳纳纳”,就是是从前从前从前就是,这样的话意思是无数劫无数劫无数劫,很早很早以前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他这里说是,很早很早很早以前的话呢,有一个佛啊就是叫做是这个大通智呃胜如来就是,那么大通智胜如来呢,就是他具足如来的这个十种名号就是,应供、正遍知、明行足、还有这个善逝、世间解和无上士、调御士(丈夫)、人天师,啊这个佛世尊,就是这样的这种这个我们经常念的,(师念藏文),好像藏文里面有没有?(师笑)呃这个呃那么,呃(师念藏文),好像是吧?有没有?嗯,出有坏,(师清嗓,师喝水),嗯(师喝水),啊这个有这样的一个叫做是大通啊就是大通智胜如来,就是这个名字要大家记住,因为这个佛很重要,我们就这一品里面主要讲他的一些事。那么很早以前呢有这么一个如来,那么当时就是他的这个国名呢就是叫好城如呃、就好城这个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好城啊。呃然后这个劫呢就是叫大相劫,
【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
呃那么佛告诉这个诸比丘啊,就是这个佛陀呢就是已经这个灭度啊就是很、很、很远很远了,就是很、很早很早就是已经这个灭度了。那么就是这个如来的灭度到我们这个现在,呃今天这个之前就是大概有多少时间,多少年、多少劫的话呢,就一般很难以这个叙述。
所以我们,呃可能你们也学过一些其他这个宗教吧,就是其他有些宗教的话呢,就是讲一些古代史的时候呢,有些宗教也有类似的一些这个叙述啊就是,讲人类历史的时候呢,有些宗教也有这样的。所以佛教呢就是一般这个,它讲那个就是这种宏观世界,尤其是在过去和未来的时候呢,那这个一般我们可能现在的这个时空呢,很难以这个比喻的,就这样的。所以这个时候呢,就是从我们这个历史学家,或者说是一些,呃,这个呃学者的话呢,就是从另一个学术上面呢就是也值得就是可以就是探索的。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
那么这个之间的时间呢,就是譬如整个三千大千呢,就是有这个地种啊就是,大地的这个地种。那么假使说是有人呢就是,把这个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这个地种呢就是,全部是磨成就是墨啊,就是磨成墨。然后呢就是往这个东方就是过了这个一千个国土以、以后的话呢,就是在那个地方就是洒一点就是,就把这个整个呃世界的所有的这个大地呢就是,变成这个就磨成墨就是。然后呢,把一点墨呢,就是在这个过了一千个国土以外的地方呢就是再做一个点啊,就是做点。然后这个点呢就是特别的这个小就是,大如就像微、微尘一样的。然后又过了这个一千个国土以后的地方呢,就是又再这个呃就洒、洒一点,那么这样辗转的话呢就是,最后把所有的这个……
因为刚才那个大千世界的所有的这个,呃大地呢就是变成这个墨,最后我们这样、这样就往东方就是一个点、一个点就这样的话,比如说我们本来有三斤这个呃东西就是,把它、把它变成墨就是,然后最后把三斤全部都用、用完了。所以我们整个世界、世界全部都是变成这个墨,最后都是这样的,往东方就是一个点、一个点这样的话,最终呢就辗转以后就是所有的地种呢,就是全部都已经这个没有了。
【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
那么佛陀告诉就是这个诸比丘啊,你们想就是这个是怎么样就是,那么这个国土呃就是,你们、你们怎么认为的?
那么这个国土的、那么这个国土的整个这个计算的话呢,就是这个整个世界的这个国土的这样的计算呢,如果有一些算数师啊,或者是一些算数师的弟子就是,藏文当中说是算数师和大算数师(师清嗓),那么他们呢就是可以,呃能不能就是遍、就是能这个遍知它的这个数目?啊就是,它的边际呢就是能不能就是算、算得出来?
【“不也,世尊。”】
那么,当时这个眷属们、诸比丘呢就是说是,呃就是不可能的。就是世尊啊,就是那么这个是很难的就是。
藏文当中说的是,呃藏文当中的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国土的这样的墨的边际呢,就是可以这个算的,但是呢另外的整个这个佛陀的这个时间的这个边际呢没办法算就是。这个可能有这、有点差别,但实际上一样的。
【“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那么,佛告诉这个诸比丘啊,就是说是这些人所经过的这个国土呢,就是如果有、有刚才那个起墨点的也好,还有没有的这些墨点呢就是,全部就是磨成这个微尘啊,那么一个尘呢就是作为一个劫就是。那么这样的话,我们都想一下就是,那么刚才那个从、往东方到这么样的这个国土有无数的这种这个,呃微尘啊就是,那这个微尘,每、每一个微尘呢就是作为一个劫的话呢就是,这个可能我们没办法就是。藏文当中说是是这个可以预算,但是呢就是另外那个呃就是佛陀,呃就是这个如来到这个今天的这个时日都是没办法,就是计算就是,意思是这样的。那么这个佛陀灭度一直到这个现在的这个数字的话呢,是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这个阿僧祇劫啊。
就所以呢,就我们一般的这个世间人呢就是没办法这个预算的。但是佛陀说,我的这个如来的这个知见的力量的话呢,就是可以呢就是这么久远劫的这个事情的话呢,就像是呃就是记、记得这个清清楚楚啊,就是记得清清楚楚,就像这个今天的这个时间就是。藏文当中还说昨天或者是今天就是,是这个昨天、昨天的事情或者是今天的事情。所以我们如来的智慧呢就是,的确声闻缘觉也没办法就是相比的。
如来的这个智慧是什么样呢,也就是说是这么久远劫以前的事情的,这么、这么久、这么、这么这个中间呢就是有这么大的这个呃空、空或者是距离的话,就这么大的这个距离的话呢,那么如来呢就是,呃就像昨天的这个时间,或者是是今天的这个时间一样的。
就所以呢,呃呃,呃我们这个《华严经》当中也是讲了:就是说“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就是。呃就这个时空啊,就是科学家也是认为是,这个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呢,就是在某些这个程度上是是都是虚假的就是,都是人们的错觉,爱因斯坦也是不是这样讲过吗。所以说是无量劫的话呢,我们看来就是,无量劫是非常非常的这个久远,但是它呢就是可以变成了这个啊、变成什么呢,就是变成这个一、一念一样的,然后这个呃、这个一念的话呢就是,你也可以就是在某种意思上面呢就是可以,延、延伸到就是无量的这种劫啊、就是无量的劫就是。因此呢就我们也可以这样讲,就是如来、如来的话呢就是不仅仅是这个现在的这个所有的,万事万物的本、本体呢就是都完全就是可以照见的,而且从过去就是,或者说是未来就是,这些时日当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的话呢,就是都是这个了如指掌啊。
就是还有这个应该《大集经》里面就是讲了,就是说是这个“如来呃这个忆念无量、无量劫,若自若啊什么,呃就善恶业就是”,就如来呢就是他可以忆念就是无量这个劫的这个事情呢,也就是说自己也好,他人也好,所有的这些善和恶的事情的话呢就是都是完全能、能、能这个明白的就是,啊说是明什么啊“明见无量劫,呃就是劫中事”,呃什么,呃“犹观掌中呃罗末果”,就是嗯、嗯、嗯、庵、庵罗果吧、庵罗果,就是说非常这个明确的能见到呢就是,呃是无量劫的就是所有的这个事情,那么这些事情的话,就像是在这个呃手中的,就是掌中的这个,庵、呃呃什么这个庵末罗果一样的就是,如果掌中庵末罗果的话呢,就非常这个清楚就是,一下子就看的到就是。(《大方等大集经》如来忆念无量世,若自若他善恶业,明见无量劫中事,犹观掌中庵罗果。)
所以我们在这个讲业因果的话呢,我们一般凡夫人呢,不要说是这个过去的事啊,就是未来,呃这个呃就短短的这个时间当中的这些事情的话呢我们都不知道。但如来呢,就是他可以说是,能忆念就是就过去的无量的劫,而且呢就是自己和他人所做的善业和恶业呢就是全部都可以清楚的。如来的这种这个尽所呃有智的话,完全就是能、能照见就是,过去的所有的无量劫的就是一切事情,并且这些事情呢,并不是模糊的,并不是是呃就大概的就是笼统的,而是非常清楚的,就像掌中罗末果一样,啊就是掌中庵、庵末罗果呃一样的就是。《亲友书》当中也是讲过这个,说、说这个果实的比喻吧。
就是所以说呢我们应该要这个知道,就是如来呢就是他这里也讲到了就是过去这么久远的一些智慧。当然我们没有信仰的人呢或者说是有一些邪见的人呢,他可能会有不同的这种怀疑就是,这个是有可能的。但是实际上呢,就是的确这个如来的这些智慧呢,哎,你如果不相信的话呢,我们大量的这个翻阅就是《大藏经》,啊就是你大量的就是这些《大藏经》里面的内容翻阅的时候呢你就可以非常的这个明白啊就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师清嗓)那么后来呢就是世尊把这个上面所讲到的内容,就是作为一个偈颂的方式来就是宣讲啊。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
有佛两足尊,名大通智胜。】
就是说是呃,我呢就是能这个忆念过去的这个事情啊,也就是说无量、无量无边的这个劫,那么这个时候呢有一尊就是两足之尊呢就是,名字叫做是大通这个呃智胜如来,就是大通智胜如来。
【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
尽此诸地种,皆悉以为墨。】
那么他跟那个现在之间的这个呃时间的差别是什么样呢,就像是人,就是依靠就是他的力量来就是,磨成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的这个土粉啊,然后把它全部呢就是浸成这个墨,啊就是去把它做成这个墨。
【过于千国土,乃下一尘点,
如是展转点,尽此诸尘墨。】
然后呢,就是过于一千个国土以外的地方就是,一个、一个、一尘点就是,作为一尘点,然后如是这样的辗转呢,就是最后把所有的这些尘点就是尘墨呢就是全部都已经用完了。
【如是诸国土,点与不点等,
复尽抹为尘,一尘为一劫,
此诸微尘数,其劫复过是,
彼佛灭度来,如是无量劫。】
但是这个,还有这个国土当中的这个点的这个,就是它已经这个,呃就是做丁点点的还没有这个点的,这些呢就全部就是,都为、就变成墨尘呢就是尘、尘,那么一个尘如果是我们算成了一个劫的话呢,那么就是这样的这种劫数啊就是是不可思议的,那么佛陀呢就是灭度到这个现在的、也确实是无量这个无边的这个劫啊就是。
【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
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 】
所以,这一点呢就是如来的这个智慧是无、无碍的,那么就是佛灭度之后呢,啊还有这个所有的这些呃声闻缘觉也好,菩萨也好,这些呢就是如来的这个、这是讲的释迦牟尼佛如来就是,他的这个智慧的话呢,无碍的智慧就是,他就完全知道是原来的这个智胜王如来就是,他已经灭度到今天的这所有的这个事情,包括当时在他的教法下面的声闻、缘觉、菩萨的这个所有的状况呢跟这个今天的这种事情发生的一模一样的就是。
【诸比丘当知,佛智净微妙,
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
所以佛陀呢就是在这里讲了,就是说是呃这个诸比丘当知,就是佛的这个智慧啊,就是这个清净的智慧的话呢,就是非常非常的微妙的,啊就是无漏的、无所碍的,通达无有、呃通达无量劫。所以我觉得这个教证呐大家也应该好好地记住啊,就是说是这个“佛智净微妙”,呃“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呃就是呃因为佛的这个智慧呢真的是非常微妙的,我们凡夫人的智慧,声闻、缘觉的智慧的话呢就是都没有、没有办法就是相比、比较的就是。
《华严经》当中也是讲了,呃什么?啊“无量劫苦行,一心求佛道,呃得呃无碍境智。”呃就是说是,啊这个我们呃就是呃经过阿、三个阿僧祇劫的苦行之后的话呢就是这一心求佛道,就是最后呢就是得到无碍的这种智慧。(《华严经》无量劫苦行,一心求佛道,得无碍境智。)
我们现在是有碍的智慧,就是就不管是背诵也好,不管是任何的这种事情的话呢,就是好像就是最后自己智慧打不开,就是分析也没办法分析下去。但佛的无碍智慧呢,呃的确,呃我们呃就是应该、应该可以讲吧,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宏观世界也好,微观世界也好,甚至呢就是过去未来的所有的这些发生的这些,在文字上描述的时候,或者说是佛陀就是已经来过这个世界,就是那么他的所有的这些显现呢,呃就是应该可以有智慧的人呢就完全都是可以明白,就是到底佛的无碍智慧是什么样的,因此我们自己也经常记到啊。就是说是佛智呢就是净微妙的、无漏无障碍,啊就是无所的,通达无量劫就是。
我们就是不要说是通达无量劫,我们这个一般的这个,呃就过了这个几个月以后的话呢,我们都是拼命地做、做做笔记,就是然后再过了这个呃几个月、几年之后一看的话呢,好像很多事情都是就就忘得一干二净就是。但我们非常这个希望就是每个人呢就是应该往这个佛的这种智慧、菩萨的智慧,就是那么在这方面呢就是努力就是。这样的话呢,呃一、一定会是就像呃前辈的这些大德啊,就是他们的有些智慧的话呢自然而然流露出来,就是他们的包括一些,呃就是我们的这个很多的这种上师们的智力呀、记忆呐,就是在这方面的话呢,我们就是知道是智慧是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沉淀的话呢,就总有一天就是能这个呃就显现就是无碍的这种智慧。所以在这里呢,呃就是佛陀呢就是刚才这个前面的,也就是说呃这个如来跟这个佛之间的这个功、就是这个世间的这个差别呢已经讲了,同时呢也讲到了这个如来呢就是有这样的无碍的智慧。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
那么佛告诉诸比丘,就是这个大通智胜如来呢,呃是他的这个寿、寿命呐,就是是五百这个四十万亿那由他的这个劫啊,就是就跟现在比较起来就是确实呃非常的这个不同的。
【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
那么他呢就是当时就是在这个菩提树下就是开始这个修行,就是准备就是现前这个菩提。就是“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就是意思就是说现、现前这个证悟,就是现前证悟呢,就是破、破这个呃魔军呐。那么就是很快就是垂得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也就是说,因为他在这个菩提、菩提树下就是破坏、破坏一切这个魔众啊,现前这个菩提,很快都要这个得到三藐三,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他呢,就是虽然就是已经前面的这个资粮全部都已经圆满了,但这个佛法呢,就是也就是说佛的这个现证菩提呢还没有真实这个现前。也就是说,他已经这个噢什么?呃这个“深寂离戏无为法”的这样的境界呢就是还没有现前,所以这个佛陀呢,呃每个佛陀的状况都是不同的,就是他在这个呃期间的话呢,就是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已经破魔军过后呢,就是在那里就是已经入定就是很长时间。
【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
那么他入定的时间呢就是是一个这个小劫啊,就是乃至呢,就是藏文当中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个小劫就是,那么(师清嗓),但是汉文里面是乃至,就是可以吧,就是呃这个译、译师的这种做法都不同。就是他、他是在那里呢,就是已经这个马上要现前菩提的是中间呢就是已经这个十个这个小劫啊,而且这十个小劫当中的话呢就是坐那个跏趺坐,身心呢就是不动摇,那么诸噢、这个诸佛的这个佛法就是还没有这个现前,在在十个小劫当中。
所以我们现在,呃很多人呐,就是在这个方面我今天也在想说,我们这个(师清嗓),一定要就是学会这种这个禅修,啊就是这个,呃包括我们,呃现在这个禅修呢就是在、在世间当中,东西方这个文化当中有很多这个禅修的。就是这个呢,呃是它跟那个解脱没有多大的关系。就是分别念特别特别严重,就是然后为了就是平息这些分别念而坐禅的,就是这个。当然这个也是个很好的,但是更重要的呢,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的话呢,就是希望大家应该这个,包括我们、呃这个以前就是给大家讲《大圆满前行》的时候呢,我们就是把这个三处引导文的《三处(三善)引导文》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每一个呢就是要求大家修个十分钟、五分钟这样的。
但今年开始呢,我们就是各、包括我们学院的各个班的这个修行、修行人的话呢,希望就是,比如说,呃、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呃大家就是,又、又要就是自己可以学会这个坐禅,就是坐禅。还有呢,我们集体就是各个班,就是包括我们学会当中的各个地方的小组呢,如果你们大家的这个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呢,希望大家就是一起来坐,啊就是这个是今年就是新的一个要求。啊,那么什么样的呃一、一起修呢?啊就是比如说我们这个班呢就是有二十个人,那么二十个人的话呢,呃大家一起,呃观修这个寿命无常,观修这个人身难得,观修就是心的这个本来面目等等。那么这样的话呢,刚开始你起心动念、分别念非常严重的,然后慢慢慢慢慢慢就是会、会习惯的。刚开始可能身体也就是没办法跏趺坐啊,就是很累很、很、很痛苦啊,就是这样的。然后心也是是一直这个妄念纷飞,就是就没办法的。但如果时间长了以后呢,都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我们,啊就是从这个今年开始呢要求各个班的这个法师、堪布、堪姆的话呢,呃光是我们为什么这样呢?光是我们理论上讲还是不行的。
所以佛法呢,有时候不修确实是这个,呃好像心里就是根本就是没有什么这个感应。就比如说我今天讲《中观》讲得特别特别好,我讲、讲、讲这个《因明》也讲得特别好,我讲那个大《大圆满前行》我已经讲过十遍、讲过五遍、讲过六遍就是,这个《大圆满前行》我能背都没问题的。《入菩萨行论》也是我没办法背的,但是我如果没有、没有修行的话呢,我虽然讲过无这个无数次的《大圆满前行》,但是一旦就是现前无常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就是,“啊,我为什么这样?我为什么别人对我这样的话,我要想、我要想杀了他”(师在模仿他人的话和语气)。(众笑)这样、这样的话,说明这个我们这个修行呐,就是不管是每一个、每一座的内容呢,自己、呃、自己这个没有、没有习惯性地修的话呢,好像、呃确实这个理论就是理论,就是是这个、呃、理论上的东西呢,在我的相、心相续当中很难、很难融入就是,这也是个非常大的一个问题。
就是所以我们这个,呃从现在开始呢,就是当然像泰国的话呢,就是泰国啊,像缅甸啊,就是他们南传佛教就是有一些觉知的这个修法,这个都比较简单就是。啊,我也、我也就学习了一些,但是这个特别简单,“啊,我现在在吃饭,要、要、要你的觉知一定要念头要知道你现在在吃饭呀;然后我现在上厕所啊,知道我在上厕所;我现在在开车,就是要知道上、开车就是”。那这个、这个也是、也是可以,就是心、呃心往外跑的,就是这个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这样的觉知就是也很、也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比如说,这个修密法的一些道理也好,或者是《前行》里面的道理,菩提心的道理,那么就是自他交换的一些道理的话呢,就是一个问题你可以修很长时间就是,这个修法呢就比较简单的。你也可以观察修,就你反反复复地,为什么是我要就是修自他交换、设身处地,就是应该如何如何如何地,就是这样想啊。或者说是你可以把自已就是当作地狱的众生,地狱里面的真正的受苦是怎么样,就是这是麦彭仁波切讲的观察修就是。然后安住修的话呢,就是我们现在很多和尚的话呢,特别喜欢就是以前摩诃亚那(摩诃衍)的这个习气,就是所以,就是只要什么都不想,就是这样(师在模仿睡觉的状态和声音)(师清嗓、众笑)。就有时候这个就睡着了,就是或者有、有、有这样的,但这个安住修有时候也重要的,更重要的可能先观察修,然后安住修。
就是这个修行呐,你看这个如来的话呢就是在一个小劫,以至、乃至这个十个小劫当中,跏趺坐就是身心不动啊。那么这个诸佛,就是当时呢就是诸佛法都还没有现前。你看有些境界、有些是,“啊我修了好长时间好多年了就是,怎么还不现前,本尊还见不到?”你看无著菩萨都是在鸡足山坐了那么长、长达十二年才能见到弥勒菩萨,我们跟无著菩萨相比较起来的话,肯定业力是深重的,就是所以,我们呃修过没有十二年的,大家也应该清楚。我比这个无著、无著菩萨还利根的话呢,可能不需要十二年就是。
所以这个修行呐,应该要有耐心就是,不能就是修一两次啊,就是或者我坐了、修了七天什么感应都没有,连一个梦都没有(众笑),就这样抱怨的话,可能是确实这个毅力不够就是。
这个如来的话呢,在这个呃十个小劫当中的话呢就是,都没有这个现前就是境界。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