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法华27妙庄严王本事品62下
【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所以这两个(师清嗓)太子呢,就是修行应该是很好,那么他获得了那个,获得了很多的这个三昧、三昧、三昧定啊就是,什么这个菩萨净三昧定呐,啊日宿、呃就是呃日星宿,呃日星宿、日星宿三昧定呐、还有这个净光三昧定、呃三昧定、还有这个净色三昧、呃净、净照明三昧、呃长庄严啊就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呃,呃于此呢就是三昧这些三昧呢就是都通达。
就是,所以刚才六波罗蜜多已经精通了,三十、三十七道品呢就是,已经掌握自在了。还有呢就是有这么多的这个三、三昧定啊,就是三昧定,所以这两个王子呢就是,不是一般的啊,就不像现在的王子一样的,就天天开豪车就是到处去玩,就是然后,呃就是每天都是就是就迷迷糊糊的。(师清嗓)
嗯非洲有一些这个国王的这个王子,但是,(师喝水)有一个国王有26个王子,(师清嗓)呃,(师清嗓)呃,嗯,但是非洲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条件,不过他们在他们的这个生活当中,其实人就是这样的,就是在每个人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呢,他有高低呀,嫉妒啊,烦恼啊,痛苦啊,美丑啊,有很多很多,每个时代就是也有每个时代的就是这些烦恼和这个竞争,啊就竞争。所以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这些人呢,也是跟、跟自己,比如说两个卖豆腐的人呢就是他有竞争,两个乞丐呢就是他有竞争,两个国王呢他有竞争。所以在这个时代当中呢就是都有、都有竞争,就是都有。(师清嗓)
【“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及愍念众生故,说是《法华经》。时净藏、净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我等亦当侍从亲近、供养礼拜。】
所以当时呢就是这个佛陀啊,就是刚才那个妙音如来、就是那个雷音如来,就是他呢就是想引导就是妙庄严王如来,就是妙庄严国王,还有呢就是悲悯这些众生,准备就开始讲《法华经》呐,(师清嗓)
那么这个时候净藏和净眼就是两个太子呢,就是到母亲那里去,呃就合掌啊,就是请求就是说,呃这个希望这个母亲的话呢就是,也要去呃这个雷音、呃雷、雷音宿王华智如来面前,呃我等呢就是都,我们呢就是一起跟你去,一起我们一起去供养啊,我们一起去亲近呐,我们一起去礼拜啊就是。你看佛陀转法轮那么不、不容易就是,他们就是到这个,呃,他们两个太子就是还是求这个母亲一起就是,一起他就。
我们藏地一般那个,就是比如说一个上师在哪里转法轮呐,这样的话呢,比较孝顺的一些那个,呃孩子的话呢,就是经常把这个父母呢就是带到那个呃,带到什么这个呃上师那里去听法啊就,有些都是自己,呃自己不去就是让父母去就是。
所以,真正这个呃,就是父母的这种,嗯恩德啊就是,如果从佛法的观点来讲,用其他方式来,呃这个,嗯,就报答恩德的话呢,就没办法的就。《毗奈耶经》和很多经典里面讲,我们把那个,自己的这个肩上就是扛着这个父母就是,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去、去日夜、去转绕的话呢就是,其实不能就是报答这个父母的恩、恩德,但唯一呢就是让这个父母啊就是行持佛法就。
我们以前讲那个《极乐愿文大疏》的时候也是讲过吧,就是唯一的就是让这个父母这个行持佛法的话呢,就是才能报得到这个恩德,呃就这个很、很重要的。
有一个叫《不可思议光菩萨请问经》(《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就是他这里面也是,我好像以前引用过吧就是,“非饮食及宝,能报呃就是父母恩”就是,不是用买饮食啊,给他买个什么,给父母买个好车啊,买个房子啊,买个这个、比较好的那个东西呢,不一定能报答这个父母的恩德。呃那么呃“引、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就是如果我们真正这个,呃就是让这个父母呢,就是引导就是趋入这个正法,皈依呀,出家啊,让他这个行持善法的话呢,这对这个双亲呢就是,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供养,也是一个很好的这个报答啊就是。
当然有些的话呢,可能想一切办法就是,但这辈子没办法就是,有些、有些父母的这种思想是非常非常的顽固就是。这个,呃,我都二十年前就是有些人说,我的父母就是很想皈依就是,但现在的话呢,他还在就是努力,但是呢恐怕不行就是,现在都已经人老得不行了,就是就临死之前肯定不会皈依的(师笑)。我们有些道友的这个父母的话呢,一直是非常非常的这个坚固,就是就特别、特别就是,就这个、这种、他自己的观点就是应该是很、很不错的就是,应该可以的(师清嗓)。
【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法华经》,宜应听受。’】
这样的就是,当时你看那个、两个太子呢就是很孝顺的,就是到这个父母那里去了。呃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佛呢就是,在一切众生面前就是说这个、宣说啊就是《法华经》,而且呢就是我们应该就是去这个听受。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
当时母亲呢就是告诉这两个这个孩子就是,说是你们最好是,你们这个父亲、你们的父亲呢就是信这个外道的就是,而且他深深地这个执著婆罗门的教法,所以你们就是先应该就是,看看这个,呃去这个父亲那里就是请求一下就是,如果父亲这次能他的思想转变过来的话呢,那我们一起去多好啊就是,“你给你爸说一下”(师清嗓,众笑,师笑),当时,他们两个的爸有点、有点厉害,看看。
【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
然后那个净藏和净眼呢就是就合掌就是,这个、跟母亲说啊,就是说给母亲说,我们两个是呃法王子,而生于邪见就是。藏文里面说是我们两个呃不是法王子就是,就为什么说我们两个不是这个呃,嗯不是法王子而生于这样的邪见的家庭就是,就是好像这里有个否定词,但是这里面说我们两个是法王子。从两方面可以解释吧,就是我们、我们呢就是这个呃,佛陀的这个呃弟子就是,但为什么是就是、为什么我们生在这样的、这个父亲持有邪见的这个家里呀就是,他们、他们两个很痛苦就是当时。
【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
那么母亲呢就是告诉呃告诉两个孩子啊,就是说是你们呃就如果想悲悯就是、忧念那个、就你的父王的话呢,你们可能最好是在他面前就是示现一些神变就是。
【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
这样的话呢就是,他这个得、得见以后的话,也许可能呃心就比较清净呐就,然后呢,就是可能就是会答应就是会、会我们就是一起可以去的就是。父、呃一般母亲呢就是经常在这个儿女面前就是出一些主意就是(众笑),呃,就是这(师笑,众笑)、这个是家庭的秘密就是所以,以前、以前也是这样的就是,父亲有时候也是在、这个出一些主意,母亲也有时侯出主意(师清嗓)。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涌在虚空高七多罗树,现种种神变。】
那么这、这个时候呢,就是两个呃孩、孩子啊,就是因为他前面都已经讲了,他有大神通力嘛就是,他在这个,就是、呃就想那个父亲呐就是,所以在这个呃虚空当中呢就是,高这个七个多罗树的地方显现种种神变就是,两、两个都已经有了这个神通。
【于虚空中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小复现大,于空中灭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
然后虚空当中呢就是行呐、住啊、卧啊,就是呃他们在这个空中就是。其实,你们有些父母不信的话呢,就如果有这些神通(众笑)最好(师笑)在他们、他们面前就示现。
然后这个,他这个上、上身呢就是出水,下身呢就是燃火就是,然后下身就是出水,上身呢就是出火,还有这个身体呢就是现得特别大就是在虚空当中,一会儿呢就又显现得特别小,又、又这个特别大就是,就各种各样就是,这个老父王面、面前呢就是显现。在空中呢就是忽然就是、呃、就显现的时候,出现在地里面就是,像、有时候的话呢就是,如这个水一样的就是在地上,有时候的话呢,就是在水里面也是是,就是就好像这个、怎么说啊,“履水如地”就是,就在那个水、水上走的话呢就是,根本不沉下去就是,像地一样的就是,他、他们在那个,就是,就是显示各种各祥的神变。
【现如是等种种神变,令其父王心净信解。】
显示种种的这样的神变呢,让这个父亲呢就是感到很、很惊讶就,开始生起信解了就是,生起信心了。
【时父见子神力如是,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
然后呢就是父亲就是见到这些神通力的时候呢,心里非常的欢喜就是,从来都是没有过这样的,然后呢就是合掌就是向这个儿子说啊,就是“你们的老师是谁呀?你们是谁的弟子啊?真了不起”(众笑,师清嗓)。
我们、我、我们有些道友的父母也是有时候是好像,比如说就是自己就、就、好像我们这里有、 我们这里的很多就父母都后来这个出家了嘛,就是以前他们这个、孩子出家的时候特别不理解就是,后来就是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呢,“啊你们的这个、教派是什么?你们的老师是谁啊?”“是法王如意宝”,“我也想看一看那个法王如意宝是什么”。
以前有一个,呃,有一个我们这里有个出家人嘛就是,他、他开始在这里出家就,后来这个、他父母特别生气就是,然后呢,他们想着、准备跟这个法王面前要说什么就是,然后结果就是排队就是,见了那个法王以后的话呢生起信心就是,后来自己也发愿出家(师清嗓,众笑),也有这样的就是。
【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是我等师,我是弟子。’】
所以当时,当时那个他说是你们是谁的弟子,然后两个、两个儿子呢就是说是,我们的这个是大法王就是,我们有一个叫做是云雷音宿王华智如来。呃,那么今天呢就是,在这个七宝菩提树下就是,在法座上,于一切这个世间天人的众生呢就是,宣说《妙华经》(《妙法莲华经》)。那么这就是我们两个的大师,我、我就是、是他的弟子。那佛的弟子的话,肯定就很那个骄傲的就是,可以说是我就是他的弟子。(师清嗓)
【父语子言:‘我今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
呃,(师咳嗽)那么,呃呃,这个父亲呢就是,就告诉这个儿子啊就是,我也想去一下,因为他看到刚才那个被神通吸引了嘛就是。然后我也想见见你们的这个大师就是,我们一起去吧就是。
【于是二子从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发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为父已作佛事,愿母见听于彼佛所出家修道。’】
然后,呃于是呢就是,两个呃、两个儿子就是,可能从还没有、刚才还没有空中下来就是就,他们在这个空中就是和地上对话吧。然后他们就下来了,然后到了这个母亲那里去、去就是,成功了就是说。
呃合掌白母言呢就是,说父王呢就是已经这个生信、信解了,那么现在呢就是就成为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么我等就是为这个父王呢就是可以做佛事,愿这个母亲呢就是也同意啊,就是也听从。呃于是呢就是,他说我们这个呃,就、就准备呢就是再修道就是,他这里说是两个孩子就是准备出家了就是。现在、现在就是开始想这个佛面前就是出家修道。(师清嗓)
【“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愿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
诸佛甚难值,我等随佛学。】
那么这个时候儿子呢就是,两个儿子就是,重新把这个偈颂的方式来说啊就是:愿母就是放呃,就是愿这个母亲呢就是,放我们两个就是开始这个出家就是作沙门。那么,这个诸佛呢就是,出世在这个世间当中是非常难得的。我们的话呢就是,愿意这个随随这个佛陀就是去、去、去这个出家而修学。
【如优昙钵华,值佛复难是,
脱诸难亦难,愿听我出家。”】
就像我们世间的这个优钵华,就是优昙华,呃就是优优昙、优昙钵华呢就是,呃在这个世间当中很难出世。同样的道理就是,佛陀出世也是如此的难。
那么就是,他这里脱呃“脱诸难亦难”。 就是“脱诸难亦难”是解脱这个暇,意思就是获得这个暇满的人身呢也很难得。就是因为唉,就是暇满的话呢就是,远离了一切的这个八难嘛就是,远离、远离这个五种这个不闲暇,就怎么说啊,就是那种,呃,就嗯什么,呃,无暇是吧?(下面弟子回答)什么? 八无暇,哇,对呀。
唉“愿听我出家”就是。所以你看这里,呃,出家的时候呢就是,主要讲两个原因呐就是,一个是这个佛法难闻就是,然后人身难得。所以呢就是,还是要获得一个人身的话呢就是,还是要、要想出家就是。所以很多经里面呢就是也是赞叹这个出家的功德。比如说呃应该是《大宝积经》里面讲的吧就是,“出家不放逸,百法恒增长。”呃,就出家的话呢就是,毕竟还是有很多这个呃善、善的这种机会吧,就是百法就增长。“不毁众善根,远离诸烦恼。”就是就,而且出了家以后呢,就是很多善根呢就是呃不会毁坏,不像那个在家人一样的。然后就是远离了很多很多的这些这个烦恼吧就是。
我们呃就是就确实出家和在家的话,虽然我呢就是,经常也不敢就是特别就是倡导啊就这样的。因为有时候出家以后的话呢就是,也有很多很多的这个痛苦。但实际上呢就是,在佛陀的教法下面就是,出家啊就是,当这个为僧的话呢,确实有非常大的这个功德啊,就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
不过我们这边的话呢就是这个出家人呐,就是呃出了家以后的话呢,基本上很多都是很清净的。啊就确实这方面呢,就是好像有些时候的话,跟其他这个地方的这个寺院里面的人相比较起来的话呢,我们这里还是很多人就是,应该说是是有、有不同的这种呃怎么讲啊,就是可能大多数的人,这个世间的各种各样的世间的妙音都、妙欲都已经这个呃享受了就是。所以后来就是出家的话呢,不管是守持戒律清净呐、闻思修行呐,各方面来讲是非常这个不错的。
因此呢,就我们也尽量地这个,有些人出家的话呢就是,最好不要呃造这个违缘。不然的话呢,造违缘呢,呃就过失也是比较大就是。有一个叫《出家功德经》嘛,《佛说出家功德经》。《佛说出家功德经》里面呢也说是,如果有些人出家就是,给他制造这个顺缘的话呢,那么就常常呢就是,呃就什么,就是他的这个善根呐就是,在百岁当中佛陀说的话都是用不尽这个宣说的就是。给他啊创造一些这个,比如说有些人出家的时候呢,刚开始出家就是没有住的地方就是,给他就是借一个房子啊就是。然后刚开始想出家的时候,没有钱就是买那个僧衣的话呐就是,给他啊省这个、买一点这个出家的这个衣服啊,啊然后给他创造一点这个条件的话呢就是,这个功德还是很大的就是。
我们有时候是这个呃做一些这个出家仪式的时候,好多人都是拿着一些鲜花,“随喜、随喜、随喜,嗡玛呢巴美吽,嗡玛呢巴美吽”。(众笑)但是,不应该“嗡玛呢巴美吽”就。嗡嗡嗡都、嗡玛呢巴美吽是按照那个一些藏地的话呢就是,这个人死了就是,然后“嗡玛呢巴美吽”。(众笑,师笑)但我看到有些人就是开始给他“随喜、随喜,嗡玛呢巴美吽,嗡玛呢巴美吽”。 (众笑,师笑)人、人、人家刚刚出家就是,应该是弘法利生刚要开始的时候,你给他说“嗡玛呢巴……嗡玛呢巴……”,(师清嗓)这样也不是很好啊。
但是呢,(师笑)我、我们、我们一般就看到这个众生断气了,就这个众生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嗡玛呢巴美吽,嗡玛呢巴美吽”。但但但是“我们随喜、随喜,你出家好庄严呐,嗡玛呢巴美吽,嗡玛呢巴美吽”,(众笑,师笑)就给他开始撒花就是就还是可以。(师清嗓,师笑)真的有这样的。(师清嗓)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
然后母亲就是告诉啊就是,你们这个就出家的话呢就是也是很好的,就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佛法非常这个难、难、难以得到故。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近供养。】
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两个儿子就是白父母言,就是这个父母都有了。善哉父母啊,就是你们呢也是在这个时候就是到那个(云)雷音这个(宿)王(华智)如来就是佛陀面前呢就是亲近供养。
【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
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就是遇、遇到非常难得像呃这个昙花一般的。而且呢就、就像是呃这个一眼的这个盲龟啊,就是一、值到这个木轭,就是木轭的这个孔跟这个乌龟的接触一样就是非常、非常难得就是,遇到……他这里都是不是人身难得的比喻,应该是遇到什么这个木轭跟那个盲龟呢就是就,我们跟佛法就是非常难遇。
【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而我等呢就是因为宿世的这种因缘就是,今生当中就是遇到这个佛法,所以父母呢就是应该听从就是让我们这个出家,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佛法就是难遇,这个时间呢就是也特别特别的难得。(师清嗓)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华经》。】
那么这个时候妙、呃这个庄严如来啊,就是包括他后宫里面的八万四千人,都呢就是堪为这个《法华经》的法器,啊就是这个受持《法华经》的。
【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
然后这个净眼菩萨呢就是在法华经当中就是获得了,就是在法华、呃依靠这个法华,呃法华三昧当中就是依、依、可能他前面都是已经得到了这个法华三昧。
然后净藏这个菩萨就,他们两个出家就马上就菩萨了,你看就,我们有些是什么什么居士就是,过一段时间什么堪布堪姆了就是,就是(师笑)呃然后,所以刚才那个净眼和净慧(藏)是两个太子,现在都是净眼菩萨,净什么净藏菩萨就是,就已经成了菩萨了。
【净藏菩萨已于无量百千万亿劫,通达离诸恶趣三昧,欲令一切众生离诸恶趣故。】
嗯在无量百千万(亿)的这种劫当中啊,就是亿劫当中也是通达远离恶趣的三昧,呃然后,欲一切众生呢就是就、就这个菩萨的发愿也是是远离一切恶趣的。
【其王夫人,得诸佛集三昧,能知诸佛秘密之藏。】
呃他的这个夫人就是刚才净德是吧,就是她也是是已经得到了什么这个诸佛集三昧,就是集三昧,能知道一切诸佛的秘密的这种藏就是。所以他母亲也是很了不起的,嗯看起来是一般的这个女人啊,就是然后经常给孩子们出主意的,但是实际上还是是她也是比较厉害的,不像一般的这个女人。(师清嗓)
【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乐佛法。】
那么嗯就是,嗯这两个太子呢如是以方便善巧力,让这个父母啊就是让这个父亲呢就是对这个佛就是产生这个信心,对佛法产生信心。
【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俱,净德夫人与后宫婇女眷属俱,其王二子与四万二千人俱,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于是呃这个妙庄严王和还有他的群臣眷属一起,还有呢就是净德这个夫人,还有后宫和婇女还有这个眷属啊,呃就是两个这个王子以及八万这个呃四万二千个人都,一时呢就是浩浩荡荡地就是来到这个佛陀那里。然后呢就是在这个佛面前呢就是开始(师清嗓),这个顶礼啊就是围绕这个。藏文里面好像七匝就是,然后这里是三匝,就是这些罗扎瓦,有时候是翻译的人,连这个数目都不知道是哪个是正确的,这个七和三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呃就是然后呢就是住在一面就是,他们那个整个队伍呢就是到了这个佛陀那里,就是住在、住在一处。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
这个时候呢就是佛这个呃为这个国王就是说这个《妙法莲华经》啊就是示教利喜,然后国、国、呃这个国王呢就是非常这个欢喜。
【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值百千以散佛上,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其上有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
就这个时候,妙华呃这个妙庄严王和还有这个他的夫人,呃他们的话呢就是也是解下了就是脖子上的这个价值连城的这个璎、璎珞啊。就是就很多人都把脖子上的东西拿来,就是其实以前也有,呃也有,呃也有就是,有些……(师清嗓)然后这个、这个缨珞呢就是撒在这个佛陀的身上,最后呢就是在这个虚空当中变成了一个四柱宝台。宝台当中呢有这个大宝床,然后在这里呢就是变成了这个百千万的这个天衣,其上面呢也是这个刚才那个佛陀的化现吧就是,佛有这个跏、跏趺而坐的,放大光明。
【尔时,妙庄严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严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这个时候就是庄严王如来就是他是这样想,啊就是佛陀的这种稀有的庄严身体啊,非常非常的殊胜的,他呢就是可以说是成就一切这个世间当中的最微妙的这个色啊,就是非常的这个庄严。
佛陀的这个庄严身相呢就是也是非常这个微妙的,这是我们都不可思议的就是。如果我们能短短的时间当中想他的话呢,就是这个功德也是非常大就是。我们有时候看这个佛像啊,看这个庄严的身相的话呢,就是确实呃我是经常有这样的,就看到看到佛像的时候,还是很很有这个呃生欢喜心就是,就经常就是放在比较就是容易看到的地方。
呃(师清嗓)呃这个是什么样什么这个,就像我们《亲友书》里面说的是,不管是这个木头做的这个佛(像)的话呢,就是也一样,有智慧的人值得恭敬呐,就是值得恭敬。
好像在哪个经里面就是讲的,以、以前那个优婆鞠多尊者他在说法的时候,魔王就是开始干扰他嘛,魔王干扰他的时候呢,当时优婆鞠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圣者就是,然后就是用那个呃神通来就是就开始束缚他就是,最后呢呃就是魔、魔王呃就是那个魔王的话呢,就是他已经呃听从了就是听从,呃就是听、听从了,他说你有什么、什么事情的话呢我可以这个承办就是,你不要害我,就是我错了。
呃然后那个魔王、就是然后优、优婆鞠多呢,就是他说是我没有看到过这个可能释迦牟尼佛吧,就是他说我没有看到过佛就是,你就呃就给我变成一个佛就是过来,呃他说我如果变成佛过来的话呢,你、你给我要一个承诺一件事情,你千万不能给我顶礼,如果顶礼的话呢我就不给你变佛。呃然后就是优婆鞠多说是,我不、我不会不顶礼就是,因为他说你如果顶礼的话呢,我看你很了不起,我受不了。(众笑,师清嗓)然后他说那我不顶礼嘛,你去去变吧,然后他到森林里面去,就像一个美女就是去化妆室化妆一样的,就是就佛经里面也好像记得这样讲的,然后呢就是他就自己,因为那个魔王呢就是他就变得佛一模一样的就是,然后呢就是他就佛呃一模一样的这个庄严的这个身像。
然后什么这个舍利子和目犍连在两边就是,伽叶尊者在呃这个前面,迦叶尊者在其他的这个阿罗汉呢就是就后面就是浩浩荡荡地就、就、就出来了。就出来了的时候呢,就是确实这个优、优婆鞠多尊者呢就是特别特别生信心,就是然后呢就是他好像那个呃什么多罗树倒在地上一样的就是。他就一边就是赞叹就是他不断地赞叹不断地赞叹就是,用很多很多的偈颂,佛经里面有好多偈颂,什么他的这个身体是如何如何,这个呃这个嗯就是就是庄严这个什么语言怎么祥啊就是。然后然后他在这个赞叹的时候呢,就是那个魔王就是他还是很得意地就过来了。
然后那个,(师清嗓)然后到后面的时候呢就是呃,优婆鞠多就太生信心就实在就没办法,然后就开始、开始向他顶礼,向他顶礼的时候呢就是魔王说:啊不是跟你说了嘛,我们两个不是有、有和约好了吗?你怎么,呃你不是不顶礼吗?你怎么?他说我顶礼的话那我不是顶礼你,我是顶礼佛。就像泥巴做的这个佛像的话我不是顶礼泥、泥巴这个,呃是我顶礼的佛像就是,我也不是顶礼你。你、你变成的佛像我是顶礼的。(师笑)
然后、然后魔王呢就是也就是好像没有、没有辩论就是,就不好说嘛。就是因为他、他说我不是顶礼魔,就是要是顶礼佛的形象就是。呃就像我们泥土做的那个佛像的话呢我不是顶礼泥土就是,我就变成佛像的时候都我对他的形象顶礼。嗯(师清嗓)然后呢,就后来就、就可能他,好像他自己的变化可能消、消了吧。就是佛有时侯,真的有信心的人来讲呢就是不要说是佛就是,是这个佛像呢就是也很庄严。今天我们慢慢讲啊,没事。嗯(师清嗓,众笑,师清嗓)不多吧啊,不多。嗯?今天把这个讲完吧,给大家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不?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国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罗树王佛,有无量菩萨众,及无量声闻,其国平正,功德如是。’】
然后这个时候呢就是就显现就是这个时候雷音,啊就是这个呃什么这个华智如来是吧?就是(云)雷音宿王华智如来,呃就是告诉那个四众弟子啊,就是你们呃见到的这个庄严,啊就妙庄严王呢就是实际上在我面前就是呃合掌这个顶礼嘛,就是就这样的。然后呃这个国王呢就是在我的教法当中啊,就是做这个比丘就,并且呢就是精进地这个修持和弘扬这个诸法,那么就是将来呢就是做佛,就是他那个佛号呢就是叫做是什么,呃这个娑罗树王,啊就是以前叫这个呃娑罗树王,呵。(师笑)
昨天有一个汉族就是他拿了那个说是三、三斤苹、苹果和一个香蕉就是说是马上要给他授记说的,说《法华经》里面不是有很多授记就是。呃然后就是说三、三斤那个苹果就是然后给我那个供养一点水果就是,他非要马上要授记。我说这个授记也不是那么容、容易就是。(师笑,众笑)
国王呃、就是国名叫做是大光就是,劫名叫做是大高王。呃这个七呃,呃娑罗,呃娑,呃娑罗、娑罗树王佛呢,就是有无量的这个菩萨,而且有无量的声闻和他的这个国家呢就是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啊,那么这个王呢就是当时呃就是这个把自己的就是当时他这样授记以后的话呢,他就是佛陀就是当时他还当国王的时候这样授记。
【其王即时以国付弟,与夫人、二子并诸眷属,于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于八万四千岁常勤精进修行《妙法华经》。过是已后,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
然后国王呢就是马上把这个王位交给他的弟弟,然后与这个夫人和儿子,就是两个儿子呢就是还有眷属呢全部在佛法当中这个出家。出家完了以后呢就是八万四千这个年当中就是精进修行,啊就是修持这个《妙法莲华经》,啊就修了很长时间。那么过了之后的话呢就是得一切净功德庄严的这种三昧定,然后最后呢就是他自己也是可以在虚空当中玩。呃就是这个七、七多罗树的地方就是。
【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变化转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见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识,为欲发起宿世善根,饶益我故,来生我家。】
然后呃,就是然后这个时候陈白就是佛言:世尊呐,就是我这个呃,这两个儿子的话呢就是还是呃,非常的这个重要。就是他说呃这个,因为我们前面也讲过就是其实这个佛陀的呃,这种忆念吧就是忆念的功德呢也是非常大的。因为这样忆念的话呢就是有时候是这种神通也好、就是出世间的这些功德呢就是也是完全能得、得得到的。
若乐须臾如、如念什么乃至一念的功德呢远离,就是永远远离呢就是一切这个众恶趣。《华严经》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华严经》若能须臾念如来,乃至一念功德力,永得远离众恶趣)就是这样的话我们这个前面的有些功德的话呢就是依靠什么呢?就是依靠呃,就是一种这个忆念佛就是,忆念佛是指忆念佛的这个功德呢就是可以、可以能完成就是很多很多的这个(师清嗓)功德就是。
那么这样的话呢我这两个儿子呢就是,是是个好、好人就是,他说呃以神通力呢就是变化就是转化我的这个邪心邪见,令我呢就是在这个佛法当中就是,那么得见了这个世尊。那么我这两个儿子的话呢就是真正的这个善知识呃,就是善知识呢。真的,就是我们有时候自己就前面有了善根,他欲发宿世的这个善根,饶益我的缘故就是来到这个我的家。
就两个儿子刚开始的时候很伤心的,我们为什么是生在这个邪见的家族当中就是?然后国王呢就是他就好像很荣幸地说是这两个这个儿子的话呢善知识,若有众生善根成熟自然亲近诸善知识。好像也是在那个什么《巨力长者所问经》里面讲的吧,如果有众生善根都成熟的话呢,那么就自然而然亲近善知识。
其实我们有些时候遇到这个上师和遇到佛的话呢,自己的善根成熟啊,就是这个佛经里面就是有个很好的教证啊,就是如果有众生呢善根成熟的时候呢自然而然就是自己有依止善知识的智慧。
就我自己也经常这样想的,啊是我很有福报,就是年轻的时候呢,遇到了这个上师如意宝和还有很多很多的这了不起的这个高僧大德啊,就这样的话呢就是即生当中还是没有白费,就是没有白费。可以说是在这个有生之年当中对佛法结上了善緣,然后对很多的有缘的这些呃,这个道友的话呢也结上一些善缘吧,就是我们这么多年当中也是是用这个佛法来跟大家就是沟通。(师清嗓)
那么就是他说是这是我的这个善知识啊,就是这个善知识给我发起了宿世的善根,来这个转生到我家族当中的。
【“尔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妙庄严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这个时候就是雷云音(云雷音)呃这个宿王呃,华呃,宿王华智这个佛告诉啊就是妙庄严这个王:就是是这样的,就是你说的是确实是是对的。如果善男子善女人种下善根,那么就是世世的这个得善知识的。那么这些善知识呢也会作佛事、示教这个利、利喜啊,令这些众生呢就是就入于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王,汝见此二子不?此二子已曾供养六十五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诸佛,亲近恭敬,于诸佛所受持《法华经》,愍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
大王你应该知道善知识的这个大因缘呐,其实这个引导这个众生呢就是先得、得见佛的,然后他们呢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心、三藐三菩提心。那么大王你应该知道你这两个儿子的话呢,就是也是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两个儿子呢也是呃,以前供养这个六十呃,就是五百万这个亿那由他的恒河沙数的佛,并且就是亲近和恭敬他们,于这些佛面前的话呢就是,他们两个呢也是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且当时特别悲悯就是持有邪见的这些众生呐,让他们呢就是安住正见呐。啊就是所以示现种种形象来,就是不仅仅是你这次这个断除你的邪见,就是断邪见是他们两个的“专业”就是是,他们两位是“专家”知道吧,就是断邪专家就是,所以就不仅仅是今生。(师喝水)
我们有些专家就是说是:“啊我对这个水泥和对这个工程呐就是专家,我是专门学这。”,“你学了多少年?”“我学了两年。”(众笑)呃(师清嗓)(师笑)两年就是不、不可能变成专家。你看你这个两个儿子的话呢,就是那是真正的专家、专家。呃(师清嗓)
【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来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顶上肉髻光明显照,其眼长广而绀青色,眉间毫相白如珂月,齿白齐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频婆果。’】
呃然后世尊呐就是就说是这个当时,呃不是这怎么讲的,就然后妙庄严呃妙庄严王如来的话呢,就是从这个虚空当中下来,也是这个白佛言呐,就是世尊如来就非常的稀有,他的功德啊,就是这个智慧啊,就还有这个顶、顶上这个肉髻的这种光芒啊,就是他的这个双眼的话呢,就是又长又嗯又广啊,就是这个青啊就是绀青色的。就是他的还有这个眉间的这种白毫呢,就是又像这个珂、珂月一样,就是皎洁的月亮。还有,(师清嗓)呃还有这个他的这个牙齿啊,就是又、又齐又密就是,非常有这个呃就是明显的光芒就是。嘴唇的话呢,也是如这个频婆树,频婆果一样等等等等等,有很多的功德。
【尔时,妙庄严王赞叹佛如是等无量百千万亿功德已,于如来前一心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来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教戒所行,安隐快善。】
那这个时候,就是庄严呃妙庄严王如来赞叹就是,如是这个无量无、无嗯无量的千万百的这个亿的功德。那么于如来前呢就是一起这个合掌啊,就一起合掌就。是然后就是白佛言啊,就是世尊呐,就是呃未曾有如来之法,就是他说是呃你的这种功德的话呢,就是我曾经从来都是没有见到过就是。这么、这么就是不管这个身口意啊,你的这个事业功德啊,就是如此如此大,那么如来的这个法呢,就是、是具足成就不可思议的微妙的功德。那么教诫就是所有的这个,而且如来的这些教诫呢就是,不仅仅是光是口头上说的,实际上是真正让众生这个实际行动当中去安稳,这个快乐就是。嗯(师清嗓)
【我从今日不复自随心行,不生邪见憍慢嗔恚诸恶之心。’说是语已,礼佛而出。” 】
那么我从今日开始呢,就是不会呃就光是这个随着自己的分别念行的啊。就是不生呐就是邪见呐,傲慢呐,贪嗔痴啊,就是恶心而行。那么如是说完了以后呢就是开始礼佛而就是离开了就是。
这是整个这个妙庄严菩萨、呃妙庄严国王的这个整、整个经历吧。
【佛告大众:“于意云何?妙庄严王岂异人乎?今华德菩萨是。其净德夫人,今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是,哀愍妙庄严王及诸眷属故,于彼中生。】
然后下面呢就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当时的大众啊,就你们是怎么想的,妙庄严这个国王呢就是你们不要认为是其他的。就是所以,现在的这个华德菩萨,就是前面不是你这个华德,就是德华,呃嗯(师清嗓)嗯,德、华德菩萨,呃嗯(师清嗓)华德菩萨。
(师笑)嗯呃(师清嗓)呃然后,那个净德、净德夫人呢就是也是就是,今天就是在佛面前呢叫做是光庄严相这个菩萨啊,就是普光庄严相菩萨。那么他们呢就是,嗯这个怜悯就是庄严这个菩萨和还有诸这个眷属的缘故呢,就是于在他们的这个身世当中啊,就是,呃嗯“哀愍妙庄严王及诸眷属故于彼嗯中生”对,就是那么就是这、这个呃、呃(师清嗓)呃(师沉思)嗯,(师清嗓)呃,嗯,(师清嗓)呃然后,呃其嗯这怎么样?“哀愍妙庄严王及诸眷属哀愍啊?于彼中生”什么意思啊?呃(师沉思)然后这两个太子的话呢,就是今天的这个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嗯我看看这上面,净、嗯,净德夫人,嗯净德夫人,嗯,和不是其他的,就是这两个菩萨是,“哀愍妙庄严王及诸眷属故于彼中生”嗯,怎么解释啊?(下面弟子回答)啊?(下面弟子回答)他们两个啊?啊对,可能是啊,(下面弟子回答)啊?“哀愍庄严王及诸菩萨眷属故、故于彼生,于彼中生”于他们的家族当中生谁?谁?(下面弟子回答)啊?谁啊?(下面弟子回答)妻子的意思,是妻子吧?他妻子是那个嗯哀悯就是国王和眷属的缘故生在他家中,可能这样好一点,对,(师笑)嗯呃(师清嗓)慢慢来啊。(众笑)
再讲个故事好不好(众笑)(鼓掌)可以,这样的话呢大家从睡梦当中醒过来了。(众笑)(师笑)
【其二子者,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是药王、药上菩萨,成就如此诸大功德,已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植众德本,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
呃下面、下面对就是两个菩萨就是,然后这两个菩萨呢,就是是药王和药上菩萨就是成就如此大的这个功德,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面前呢就是种下了这个善根,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善根和功德。
【若有人识是二菩萨名字者,一切世间诸天人民亦应礼拜。”】
如果有人就是呃这个认识啊,就是这个药王菩萨和还有这个药上菩萨的名字的话呢,一切世间诸天,呃这个还有这个人名的话呢,也、也应该礼拜就是。
所以我们就是光是这个,就是提起这两个菩萨的名字的话呢,就是也是功德很大的。
嗯呃(师清嗓)嗯呃(下面弟子回答)是吧?在哪儿?(下面弟子回答)啊?不是这个意思,(下面弟子回答)夫、夫人哀愍那这样哀愍不是说是妙庄严王吗?(下面弟子回答)哀愍王所以两个生孩生两个孩子啊?(师笑)(众笑)哀愍、哀愍妙庄严王和他的眷属,所以她生两个孩子(师大笑) (下面弟子回答)(师大笑)啊?(下面弟子回答)母亲有功德,母亲功德是什么?生儿子(师大笑)儿子的功德是度父王,是吗?(师笑)你的解释还不错。(师大笑)母亲有功德,生儿子(师大笑)儿子有功德度父王(师笑)(下面弟子回答)是吧?嗯?母亲的功德?(下面弟子回答)儿子的功德呢?(下面弟子回答)那他们三个的功德是一样的。好嘛,那你们就各自都解释吧,反正我们今天慢慢来嘛,对吧?(众笑、师清嗓、师笑)
“一切世间诸天的人民亦应礼拜”,嗯,然后(师清嗓、师笑)呃,是不是这样?(下面弟子回答)呃,句号不用是吧?嗯,我想一想。“哀愍庄严王及诸眷属,故于彼中生,其二子者”(下面弟子回答)是吧?那我看藏文啊(师清嗓)慢慢来。(众笑)
(师念藏文)应该不是你们所解释的这样(众笑)。呃,刚才那个净德夫人呢,就不是今天的那个叫光照庄严相菩萨嘛?然后光大呃就这个菩萨呢,当时悲愍那个国王,呃还有国王的这个眷属呢,就生在那个就是家族当中,他是这样的。他当时承许,他当时当时那个菩萨呢就是他就承许或者说他示现,就他因为悲愍那个庄严王嘛,还有他的眷属呢,对,所以他就特意就是转生在这个呃国王的这个家族当中。然后这“其二子者”这个标点符号没有错,就然后这两个儿子呢就是分别是什么什么就是这样的。对,前面前面那个没有错,其净德夫人呢就是今天的这个菩萨,这个菩萨呢就是悲愍这个国王和悲愍眷属,所以就是,因为他是一个菩萨嘛,就是他就为了度化这个国王呢就是转生到这个家族当中。
嗯,嗯那你看,你说的没对咯哦,你现在……(师笑),她的也没有对,你们两个都(师笑)哎呦,哎呦,还有还有什么问题?要不要慢慢一点,开玩笑,(师笑)网上很多人可能累了。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佛说呃妙庄严嗯王品呃本事品呐时,就佛这个说这个时候呢,呃八万四千人远离这个呃远离呃远尘离垢啊,就远离尘垢,于诸法中(师笑、众笑)于诸法中得法净眼眼得得眼净是吧?嗯,于诸法中得法眼嗯嗯嗯(师清嗓)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嗡啊吽班匝儿隔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班匝儿隔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班匝儿隔热班玛色德吽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