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金刚经

民俗学-金刚经(涤)12品尊重正教分

创建日期:2023-04-10

  民俗学-金刚经(涤)12品尊重正教分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白话版43(12品)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43“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43、1注

  43、1、1复次,须菩提:记述语。

  43、1、2随说是经:随便向有缘人,演说此经中之妙义。

  43、1、3乃至四句偈等:甚至仅仅说本经中四句偈或一节义。

  43、1、4当知此处:应当知道,随说是经之处。

  43、1、5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上至三界天,下达地府,以及世间,一切天、人、修罗等。

  43、1、6皆应供养,如佛塔庙:所有一切天、人、修罗等众,皆当恭敬供养说经之处,以及说听之人,犹如恭敬供养如来真身舍利,具足三宝之处。

  43、2解

  43、2、1随说是经者,随时、随处、随便宣说这《金刚经》也;不举行仪式,不作礼节,不表威仪,皆为随说是经者;是经者,《金刚经》也。

  43、2、2乃至四句偈等者,甚至只说四句;等者,三句、二句、一句也;等者,说者与听者,随意选择本经中句义而说也;或有人问义者,按照问者之意,扣其两端,开示中道,而答之,为等者。

  43、2、3当知此处,随说是经之处,随说随听之人之处;当知此处,是佛道场之处,法身如来应化之处。

  43、2、4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者,包括虚空藏一切诸佛佛土中,一切世界海,界界处处,天王、天人、人王与人,及诸类阿修罗王、王子等。

  43、2、5皆应供养,皆当如法供养持经、说经、听经之处、此处之人也。

  43、2、6如佛塔庙,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应当护持供养具足三宝之处;三宝者:1藏经之处,经喻舍利,藏喻塔庙,名为佛宝;2说经之处,名为法宝;3听经悟道是佛真子,名为僧宝。

  阿修罗者,四生皆兼,凡是心强性烈之徒,其生形容,随心性识,现诸相貌;其类有信心善意者,多作天人将军身,或为金刚力士身,护卫三宝,保国爱民,无怠慢性。

  43、3偈云:九字六句三行偈

  无作无为此身三宝足,无挂无碍色身即法身,

  一尘无染心性为灵庙,演说无住其性遍三千,

  若解若行真法事即理,无得无说常说满十方。

  43“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插言:余写至此,因胃消化不良,余回忆因多餐而引起,故发心持一餐,经七日而完善,其胃疾愈。

  43、4偈云

  三十年来失一餐,至今复得昔时餐,得失皆是非非相 ,今时昔时亦非非。

  其年九0 ,其时中伏 ,其岁八二 ,其住福地。

  43、5注

  43、5、1何况有人:比能持说四句偈等之人更进一步。

  43、5、2尽能受持:即依教奉行竟。

  43、5、3读诵:照本宣扬曰读,离本熟背曰诵。

  43、5、4须菩提:是唤醒、唤起受持读诵之人意。

  43、5、5当知是人:当知尽能受持读诵之人。

  43、5、6成就最上第一:能受持读诵尽能之人,为第一之中最为第一人者。

  43、5、7、希有之法:1《金刚经》中之法,为希有之法;2能受持读诵之人,是人为希有,难有之人而能行此希有之法。

  43、5、8若是经典:是受持读诵之人之经典。

  43、5、9所在之处:此经所在之处。

  43、5、10即为有佛:此人、此经,即是法身如来。

  43、5、11若尊重弟子:天、人、阿修罗等,皆当尊重供养,能受持读诵此经此人,此人即是如来嫡子、真儿。

  43、6解

  43、6、1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者,此人胜过能持四句偈等之人,善而复善之;能受持读诵者:1能受而不舍、2能持久而无倦、3能读到无邪无欲妄、4能诵到无我、无人亦无相;尽者,真心本性妙识中,从此至终,无有不清净之处也。

  43、6、2呼菩提者,呼受持读诵之人,勿可沉迷不悟,亦不可迷失于中途,应当成就而到底。

  43、6、3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希有者,若无诸相,即见如来,为希有也;之法者,到彼岸之法也。

  43、6、4若是经典者,受持读诵到无一切相时,持经人真心本性慧命中,呈现如是经典;如是经典,在受持真心中,无有不遍、无有不照、无有不明。

  43、6、5所在之处,在在处处放大光明。

  43、6、6无有不是如来心地之处,是名即为有佛。

  43、6、7若尊重弟子者,受持读诵之人,是佛真子也;真子所在之处,一切天、人,与诸天神将,常来持卫,恭敬供养持经之人也。是故此经是诸佛之母,持经之人嫡系佛母之儿。

  倘若无经即无法,无法即无受持读诵人,所以此经、此人最为第一;是故此经、此人,一切天、人、阿修罗等,皆当尊重而供养。

  若有笨人,一句无能者,在烧火煮饭与其他笨事中,能无我相、我欲者,笨人等于尽能受持读诵之人;所谓受持读诵,亦是权乘之法,所以寄权而显实;实亦非实,是名为实;贤者,以权而显实;圣者,无权、无实,在无权、无实中,证得。

上一篇:民俗学-金刚经(涤)11品无为福胜分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