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备忘录10课3寿命无常
《前行备忘录》【第十课/第三节】
本日讲法要义
(四)修行的三种意乐
【(修行正法包括三种:)小士道行人了知三恶趣是痛苦的本性,以追求增上生人天果位的心态修行三种福德事,如此一来,尽管成就了小士道自宗对死亡有益的法,却不是成就中士道、大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
修行正法包括三种:小士道行人了知三恶趣是痛苦之本性,以追求增上生人天果位的心态修持三种福德事。这三种福德事是哪三种呢?是布施、持戒和修行。如此一来,尽管成就了小士道中对死亡有利的法,却不是成就中士道、上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
【中士道行人认识到三有三界轮回是痛苦以后在渴求自我解脱的出离心驱使下,以想获得解脱的意乐实修三学,如此这般虽然能成就中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却并非能成就大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
中士道行人认识到三有三界轮回是痛苦之后,在渴求自我解脱的出离心驱使下,以想获得解脱的意乐实修三学,如此这般虽然能成就中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就是能圆满自己的心愿,比如下士道可以往生三善道,中士道可以独自获得涅槃之果位,可以成办自己的这个利益,但却并非能成就大士道对死亡有利的法。这是什么原因?就是由于缺乏基础的缘故。即便行持有多么深奥的法,最终得到的果位也就是那么回事,由于他的基础——出离心乃至菩提心,是站在小士道立场之上,即便他当时所行持的善法为远道法相乘、近道金刚乘、捷径之道光明大圆满,但最终只能得到三善道。中士道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所以他不能圆满的最大过失,就在于他的基础之上。要记住啊!上面所传讲的这些都是我们以后要从事的法。
【大士道以利他菩提心驱使,由经远道因相乘或者近道金刚乘、捷径光明大圆满其中任何一条道修成对死亡有益的法,那么真正成就了大士道自宗对死亡有益的清净法。尤其是,如果通过光明大圆满道修成对死亡有益的清净法,那么就要以“宁死也要修行了脱生死、达到无死本来坚地的法要”和“不舍此誓言”这两个誓愿铁钩钩住。】
大士道以利他菩提心驱使,由经远道因相乘或者是近道金刚乘、捷径光明大圆满其中任何一条道修成对死亡有利的法,那么真正成就了大士道自宗对死亡有利的清净法。尤其是如果通过光明大圆满道修成对死亡有益的清净法,那么就要以“宁死也要修行了脱生死、达到无死本来坚地的法要”和“不舍弃誓言”这两个誓愿如同铁钩钩住。时时都要发这样的愿、行持这样的法为妙。
【修行时分为入座和座间,在入座的正行中,观察、安住轮番交替来修。根本的理念,就是在后得阶段(指座间)观修。】
在修行的时候分为入座和座下,在座上的正行中,观察、安住轮番交替来修。根本的理念指的是在座上的正念,在后得座下的时候,也要如是观修为妙。所以我们平常在座上怎么行持,座下也应该如是行持为妙。
【尽管无常的死亡会到来,但如果死后就像火灭、水干一样一了百了那倒也罢,可事实上,死亡以后并不会化为乌有,而必须要受生。命终之后除了这个轮回以外别无去处,为此必须要思维轮回的过患。轮回就是三界,它的过患即是三苦。】
尽管无常的死亡会到来,但如果死后就像火灭、水干一样一了百了那倒也罢,就是那么回事,但事实上死亡以后并不会化为乌有,而必然要受生。命终之后除了这个轮回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去处,为此必须要思维轮回的过患。轮回就是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它的过患即是三苦,变坏苦指的是现在在享受快乐,第二刹那可能就会变成痛苦,这是人间常有的事情。苦苦是指前面的痛苦还没有消尽,后面的痛苦紧接着呈现,这样的事情也是人间常有的事情。行苦者是在我们享受一切快乐的同时,就在成办痛苦之因,这也是我们平常在不知不觉中就在行持的法。所以,时时都在三苦的范畴之中。
【纵然获得了具足如此十八暇满的珍宝人身,也终将走向无常的死亡。】
纵然获得具足如是十八种暇满的珍宝人身,也终将走向无常死亡这一条道,谁也不会永久留在这个世上。当然初次开始进入佛门者,总觉得进入佛门可能会长生不老,若要是真想寻找长生不老的良药,那应该是出世间的法。如同历代传承祖师一般,不管在临终的时候示不示现一个涅槃的形象,对他内心世界来说,终究永远没有这个死缘的恐惧。我们现前寻找长生不老的良药,不就是怕死亡的吗?但是对成就者来说,不管他像莲花生大师一般,没有呈现过死亡的显现,即便是呈现一些死亡的显现,但是对他的内心来说永远没有生死之概念,也没有这种痛苦和恐惧之显现。原因是什么?早已达到平等的缘故。那现前我们该从事什么样的事呢?当然就要从事这样的法。现前所讲的就是这个法,若你能获得圆满,亦如历代传承祖师一般,不管长时间居留在世上救度众生,乃至示现涅槃救度众生,对你内心来说已经超越轮回过患,永远不会像我们死的时候这么痛苦,绝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现前该怎么做呢?就要精进修法。若不做精进修法,临终的时候有痛苦,这是没得说的。
因此都要铭记心中,要时时观想无常为妙,多可怜可怜自己。因为我们即将要从人间消失,这是特定的事情,谁也逃脱不了这个事实。当到达这一时刻,唯一能拯救我们的就是生前所修学的法,应该要精进一些。即便等两天你回到自己的家乡,还是多可怜可怜自己,不要与他人对比。他人是由于不具备福报无法进入佛门,但我们具足宿世因缘,具备这么好的缘起,绝不能与其他一个庸俗者对比。他人由于业力沉重,没办法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可不能虚度人身。就如同在荒野中,吃的、喝的都有,还让自己渴死、饿死,太不值得了。有些人因为没有水和干粮才饿死渴死,我们有那么多的水和干粮还让自己渴死、饿死,太不值得了,绝不能与他人对比。因此即便回到自己的家乡,都要咬紧自己的牙精进修法为主。要不等临终这一时刻,可不是那么好受的,即便你现前生于哪个地方、哪个家庭,条件有多么丰富,但临终这一时刻和乞丐的死亡没有丝毫之区别,应该多可怜可怜自己为妙。
【实际上,今世生老病死的痛苦正追赶着我们,中阴的痛苦在迎接着我们,后世的痛苦接踵而至。】
实际上,今世生老病死的痛苦正追赶着我们,天天都有各式各样的苦驱赶着我们,中阴的痛苦在迎接着我们,后世的痛苦接踵而至。
〖临终境界〗
【当神识到了中阴,从昏厥中苏醒过来,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已死,】
当神识到达中阴的时候,从昏厥中苏醒过来,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已死。就是说,当你突然死亡的时候,先还不知道自己死了,我们把他称之为外隐灭次第。在科学的角度来说你已经死了,因为心跳、呼吸都已经停止了。这个时候突然死亡的人,尤其是生前还没有想到自己要死的这种人,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已死。
【当发现自己的亲友们在嚎啕大哭,】
当发现自己的亲友们在大哭大叫的时候,你这个神识还会跑到他们面前,但是这时候只是一种神识,身体还躺在前面。你自己的感觉当中还有一个身体,就像梦中一般。昨晚做梦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躺在床上,但是在梦境当中,还有一个能享受快乐、遭受痛苦的身体。临终的时候就称之为中阴身,还有一个身体。
【便对他们说“我没有死,我还在这儿”,但他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于是心想:我现在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
所以你就会跑到这些人的身边说“我没有死,我还在这儿”,即便你在他人面前怎么说,他人也看不见你,也听不到你的声音。这时候你心里就想:为什么平常自己跟他说话的时候,他都能听得见、看得见,现在在他的前面怎么叫他、喊他,他好像一点都听不见,这是什么原因,难道自己真正死了吗?这时候他就开始起疑问。生前不做精进修法的人,在临终的时候必定有这么一个过程,非常非常恐惧、非常非常痛苦。可能今天讲完这些以后,胆小的回去无法睡觉。今天讲的太吓人了,要是这样的话,天哪!自己该跑到哪里去。要记住,要真正想跑的话,就跑到清净心当中去,那你就没有这种痛苦。要不即便你跑到天涯海角也无济于事。这时候他会想,自己真的死了吗,要不为什么他们对自己都没反应呢?
【接着观察太阳下有没有影子、沙子里有没有脚印、水里有没有影像,结果以上这些一无所有,由此认为我一定是死了。】
紧接着他就跑到太阳下面看有没有影子,平常在太阳下面还有个影子,又跑到沙子上面看看有没有脚印,还跑到水中看看自己有没有影子,跑到镜子前看看有没有影子,结果以上这些一无所有,由此认为自己一定是死了。这时候他开始知道自己死了,一想到已经死了就感到十分可怕。怎么怕呢?
【随后,感到十分害怕,以此为缘而出现四大恐怖声音和令人毛骨悚然的三险地。四大恐怖声是指,如同整个大地同时震动般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烈火燃烧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狂风猛吹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洪水冲击的声音。】
在感觉到怕的时候就开始呈现四大恐惧声音,以此为缘而出现四大恐惧的声音。四大恐惧声音是什么呢?比如说如同整个大地同时震动般的声音,全世界都在震动般,所以非常非常恐惧;第二、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烈火燃烧的声音,好像全都已经被火烧着一般,非常恐惧;还有像三千大千世界被狂风猛吹般;还有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洪水冲击般的声音,就会出现这样的声音。就是说这时候人已经死了,快死之前先是四大融入四大,四大融入四大以后出现四种不同的感觉,紧接着是五根断绝。我们平常眼睛看得很清楚,到临终的时候越来越糊涂,就看不清楚。所以很多人都说,家人的病越来越严重了,现在好像已经不认识自己是谁,这时候他的眼根已经在断绝。逐渐开始耳根断绝,你说话时他就看一下你,但是听不清你在说什么。病情非常严重即将要死亡的时候,口里吃什么东西都说没味道,一点味道都没有。那闻的香味也就没有了,身上即便盖多少衣服他都越来越变冷,这时候就是死的预兆。这些现象就是当知道自己已经死亡的时候,突然会呈现出四大恐怖的声音,紧接着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三个险地。这三个险地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明增得三光。
〖第一本净解脱与第二本净解脱〗
若要是生前修行很好的弟子,当前面的外隐灭次第呈现以后,内隐灭次第还没有呈现的时候他就解脱了、成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能执受见解,当下就成佛了。那要证到这样的见解,现前就要开始细致修学禅定为妙。
往昔喇嘛仁波切还没有做昌根阿瑞仁波切的侍者之前,前面还有个叫阿嘎尼玛的侍者。当时昌根阿瑞仁波切授记“阿嘎尼玛临终的时候,决定不会有内隐灭次第”。喇嘛仁波切说,当时阿嘎尼玛圆寂的时候他正在上师身边,回去的时候已经圆寂了。圆寂当下,两鼻同时出现红白菩提,就是说他没有什么安住的这么一个过程,当下已经成佛了。当内隐灭次第明增得三光还没有呈现之前,就成佛了。那靠什么呢?靠禅定,现前我们所修学的禅定。这个时候,称之为什么?叫第一本净解脱,也是即生成就的范畴之中,非常高啊!
我们现前要争取在这个时候解脱。那该怎么办呢?现前必须要借助上师的窍诀来精进修法,达到这样的境界。到达临终这一时刻,即便外表呈现死亡的一切显现,但是内在明增得三光没有呈现之前,你已经成佛了。应该要加把劲、咬咬牙、提起精神,应该要在这一时刻必须要证悟到见解。因为自己从小至今天乃至死亡,不停地趋向于善法目的,就是为了等待着这一时刻。
但要记住,从事的善法有很多种,若要是没有证悟见解,即便从事善法有多么高,时间有多长,最终也只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不就是三善道等等。我们现前不能这么等,今生就要成办解脱,那么无上窍诀大圆满的禅定可是不可缺少的,应该时时记住心中。可不能像我们平常所说,安住在清明状态之中、明空不二之上,有时候昏沉、有时候掉举、有时候还可以很清明,可不能天天站在这么一个立场之上,必须要借助上师的窍诀法。什么意思?我们在传讲成熟口诀法的时候,先针对个人的根机,借助华智仁波切的教言:心在散乱时期,印证见解也不可了悟,首先澄清粗大之妄念,从有相定和无相定开始入手。绝不能高攀,就借助上师的窍诀一步一步修学,直到达到入定有相见、入定无相见而成办解脱,这个过程必须要通达。
但光凭我们自私的智慧无法精通这些道理,即便当时自己感觉见解还是很清明。什么清明啊,可能就是凭自己的感觉。清明不一定是出世间圣者光明之境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是有情众生,即便已经回到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就是在无念状态当中闷绝或酣睡,相对也有些清明之状态,但这不一定是出世间的禅定啊!因为有情众生永远不会变成无情,这也是客观的真理。所以要记住,不要光凭自己平常感觉的这种见解来行持,应该要借助上师的窍诀一五一十地修学为妙。
【三险地,当黑沉沉的时候,出现贪心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红彤彤一片;嗔心的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白茫茫一片;痴心的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黑乎乎一片,】
紧接着呈现三险地。当黑沉沉的时候,出现贪心自相,当时在前面呈现出红彤彤一片,眼前全都是红红的。这时候他能消尽贪心而支分的四十个念,贪念所有的一切当时暂时已经消尽,不是断根而是压制啊!明增得三光呈现的时候,就要消尽贪嗔痴八十法,贪心而起的四十法会消尽在这个红光一呈现的时候,紧接着这个红光就会消失。呈现嗔心的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白茫茫一片,这时候嗔恨心显现的三十三念也会随着他消失。这个白茫茫一片消失以后,呈现痴心的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黑乎乎一片。以痴心显现七个念头,共加在一起为八十念。当显现此境界的时候,对于业力清净者来说,就会闷绝过去。往昔昌根阿瑞曾经说过,这个黑乎乎也就是明增得得的光呈现以后,就会消尽八十法,这时候人会闷绝过去。这中间就没有什么可解脱的地方,不管你闷绝一天两天三天,平常我们都树立三天的时间。三天以后,那么当这时候一呈现就叫做意识融入虚空,紧接着下面是顿超的四个解脱之处。
但是对于一个凡夫来说,像意识融入虚空以及后面四个解脱之处,就如同流星一般一下就过去了,就没有什么时间可论。若要是有禅定者,也可以在第二本净解脱,也就是说当闷绝一醒来的时候,称之为意识融入虚空。若生前一持戒、二遵照导师的教言修行、见解已达到喻光明之见解的话,那你在第二本净解脱决定成佛,没说的!喻光明是不是有点像觉受就可以?天哪!有点像,相似的范围也太广了。喻光明之见解,当前我们在座的弟子当中有这样见解者吗?决定会有的,决定有。但是为什么前两天不这么说呢?很多导师都在说,只要知道明空不二这个词句的人,都称之为开悟。为什么我不能说呢?我当然可以说给你们,但是我最怕的是说了以后,像有些见解好、性格不好、禅定还没有占于性格上风者,会不会由于这个原因而退转,这样的话那就太不合算了。以前我在汉地养了一个乌龟,这个乌龟天天把头缩进去,我就在外面放一块肉天天逗它,等啊等,终于把头伸出来,一不注意碰到头又进去了。所以这就很不值得,前面我等的时间太长了,就是说我们用于培养的时间一点都不短,但是由于一句话的原因而让他收回去的话,那太不值得了。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决定会告知。这样的弟子在女众、男众、出家人乃至居士当中都具有,如是修学者前提要守持戒律。有些非常好,性格好乃至见解也不错的弟子逐渐这样上去,等到达临终的时候,决定会在第二本净解脱,决定有把握。
不仅仅是这里头好的弟子,所有的弟子都必须要达到,即便在第一本净达不到解脱,第二本净必须要达到,现前就必须有这个力求心。昨天说过,具有上品力求心的弟子就能达到上品之加持,中品力求心只能达到中品之见解,下品力求心决定不可能,完全无缘者。所以力求心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在上品力求心的基础当中成办这个。
对于一个凡夫弟子来说,他也有意识融入虚空的过程,但是一刹那像流星一般就过去了。为什么里面没有讲解中阴当中怎么流转,只讲解后面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不讲解这个过程,对他来说太短了、一秒钟左右全都消失了。这怎么讲呢?在顿超四种解脱的时候,需要直断之见解,顿超在临终的时候也会呈现,不管你往昔修过顿超还是没有修过顿超,在临终的时候也会呈现,但是当一呈现的时候,“哎”是什么消失了?再来一次,“哎”这是什么,又消失了。“哎哎”四个哎就消失了,法性中阴的机会就过去了,没啦!四个哎就完了。但若有见解者,当一呈现的时候他就能执受这个见解,因为知道一切显现都是由心,心的本性本来就是明空双运之见解当中。若能护持的话,就在多少个禅定夜,三个禅定夜、五个禅定夜、七个禅定夜,最长二十一个禅定夜就能成办解脱。所以天天都在讲,要有禅定。
外面自己看到光好不好,“好好好”你有眼睛非常好,还没有瞎。说平常他能有感受好不好,当然好,你身上还有知觉,还没有变成植物人,还很好。但是要记住,我们是从事善法乃至成办解脱的弟子,光凭外面的显现无济于事啊!要记住,我们成办的是解脱,当时只要有执著的时候,比如即便呈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哎”消失了,就是阿弥陀佛一呈现的时候就消失了,这个解脱的时机就没了。再出现第二次解脱的机会,又出现释迦牟尼佛,“哎,释迦牟尼佛”完了。所以要记住,执著是解脱最大的过失。这样一来,你就不需要再说昨晚上的梦是一个好的显现,是怎么样的,自己平常打坐的时候,好像今天前面突然就变成蓝蓝的光……只要知道这个道理以后,你就不会着重这方面,而会着重自己的见解。没见解的话,即便你临终的时候看得见,但是流星一般一刹那就过去了,就是这样的。第二本净解脱乃至下面的这些解脱,对于凡夫者来说走得非常快。
〖转生中阴〗
【当显现此情此景时,对于业力清净者来说,就会呈现出勇士、空行相迎而直趋上方的景象,】
对于业力清净者来说,这些过程一下就过去了,就会呈现出勇士、空行相迎而直趋上方之景象。若要是生前时时都在修学善法者,这一时候阿弥陀佛就呈现在自己的面前,生起信心,就可以引导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要不要忆念到上师,说自己平常在想上师,上师你知不知道?还用得着上师知不知道,要是一千个人在想上师的时候,上师要想到一千个人,多累啊!所以,我们都在说上师的加持无处不在,当在临终的时候平常时时忆念导师者,在临终的时候一忆念到导师,导师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与我们平常亲近的这位导师没有丝毫之区分,就在你的面前。这时候,导师真的到中阴了吗?要是这位导师还没有圆寂的话,人间的众生可能也在人间见到了这位导师,所以这些都是凭你的信心而呈现。要不阿弥陀佛,每当谁想他就要跑的话,阿弥陀佛还来得及吗?先等等,那边在想我我先要跑到那边去,所以就要凭自己的信心。
【造无间罪者,会浮现出密宗所说的业卒、显宗所讲的成群阎罗卒的情景而径直下堕。】
若要是造无间罪者,会浮现出密宗所说的业卒,就是狗头、猴头等各式各样的头,显宗所讲解的成群的阎罗卒的情景,而径直下堕,就会带着你堕入地狱当中。
【除此之外的亡者,在中阴停留七七四十九天,或者三七、四七等等没有限期。如果在中阴停留七七四十九天,那么前一半时间见到的俨然是前世的身体,后一半时间所见的似乎是后世的身体。假设转生到地狱和饿鬼界,那就会感觉好像大头朝下在行走;倘若投生为畜类,那就觉得头上有角、横着行走;如果转生为天人和人类,会感到头朝上在走,身体沐浴在日月光辉中。如此中阴痛苦作为衔接,随之便是后世痛苦的起点。】
除此之外的亡者,在中阴停留七七四十九天,或者三七、四七等等没有期限。若中阴停留七七四十九天的话,那么前一半时间见到的俨然是前世的身体,比如说在七七四十九天的一半以前,还是感觉生前的身体。但是到了一半以下,就要开始出现未来投生的一个预兆。后一半时间所见的似乎就是后世的身体,假设投生到地狱和饿鬼界的话,就会感觉到好像头朝下在行走,经过七七四十九天之后,那必堕地狱或者饿鬼道,没说的。这就是要堕入未来之中的一种预兆。倘若要是投生到畜牲类的话,就会觉得头上好像有角、口中有什么嚼的,要不横着行走等等,这些都是要投生到旁生道的一种预兆。如果要转生为天人和人类的话,就会感觉到头朝上在行走,和我们平常一般,身体沐浴在日光的光辉之中,那就是要投生到天界和人间的一种预兆。如此中阴痛苦作为衔接,随之便是后世痛苦的起点。
【在其他引导法中先讲业因果引导,然而在这里按照如来最初宣讲四谛法时说“当知痛苦”,先当知苦谛——轮回过患,然后再讲当断集谛——业因果的引导,接下来相续依于正道,是用思维解脱功德利益和依止善知识两个引导作为道的连接纽带,再从皈依到上师瑜伽之间。当现前灭谛,就是传授光明大圆满正行引导——懈怠者无勤解脱的本来清净直断引导和精进者有勤解脱的任运自成顿超引导——】
在其他引导法之中先讲解业因果引导,然而在这里按照如来最初宣讲四谛法时说“当知痛苦”,先当知道苦谛——轮回过患;然后再讲解当断集谛,呈现这样的痛苦是来源于他的集谛,就是贪嗔痴烦恼业因果之引导;接下来相续依于正道,是用思维解脱功德利益和依止善知识两个引导作为道的连接纽带,所以我们平常在行持一切善法当中,上面的这些缘起绝不能间断;再从皈依到上师瑜伽之间。当现前灭谛,就是传授光明大圆满正行引导——懈怠者无勤解脱之本来清净直断引导和精进者有勤解脱之任运自成顿超引导法。
对于无常的观念我们现前已经有所了解,因此为了在临终的时候不遭受这样的痛苦,生前时应该要精进修法。精进修法的基础来源于共同外前行——观人身难得与寿命无常,所以不仅仅在今天讲的过程当中,内心生起一些厌离心,我们时时要培养这样的法来成办更好的厌离心,要不精进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尤其是无因无缘的精进,除非你的见解已达圆满——在无修之大修状态当中行持,要不很难做到恒常之精进,所以要记住这些道理,都非常重要。
寿命无常这一段已经讲完了。今天上师在讲《如意宝藏论》的时候,骂了坐在前面的一个人,好像不是藏族人而是汉族人。要记住,若要是坐不稳的不要跑到上师的前面去,不是说跑到上师的前面就能得到最大的加持,我想上师的加持无处不在。尤其是坐不稳的在上师面前动来动去,所以上师要把法搁置一旁骂你这个人,前两天已经讲过一遍,何必又跑到那边去动来动去呢?
今天我们就先讲这么多。刚刚所传讲的法,不要仅在课堂上讲时内心生起一定的厌离心,回到家以后就不去看书,绝不能这样。这两天大部分手中都有一本书,新来的弟子最多明天决定能得到书。我旁边的几个弟子,有时候也拖延得太厉害了,因为这本书我们必须早一天拿到手更好。有书的弟子们,回去至少得翻阅五遍,要不我们光有这样一本书,在讲法的过程当中也不去阅读,还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干嘛?尤其我们这个场所太小的缘故,所以你们挤来挤去也累,我在这上面带着各式各样的病痛为你们传讲也累,两者都累最终也得不到什么好果位,所以应该回去多看几遍为妙。
下面就开始做回向。愿此时所成办的一切善法功德和过去所成办过的一切善法,与未来即将要成办的一切善法,与众生所造的有漏功德,和诸佛菩萨所造的无漏功德聚集一起,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均能证得圆满佛果。因此,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与法王如意宝及历代高僧大德如何回向给众生,我即如是回向,并集体念诵回向文。
来源:微信公号囊加花海